己酉岁九月九日
【原文】
靡靡[1]秋已夕[2],凄凄[3]风露交。蔓草[4]不复荣,园木空自凋。清气澄馀滓[5],杳然[6]天界高。哀蝉无留响,丛[7]雁鸣云霄。万化相寻绎[8],人生岂不劳?从古皆有没,念之中心焦。何以称[9]我情?浊酒且自陶[10]。千载非所知,聊以永[11]今朝。
【注释】
[1]靡靡:缓慢。《诗经·王风·黍离》:“行迈靡靡,中心摇摇。”
[2]夕:犹言暮也。
[3]凄凄:寒冷。《诗经·郑风·风雨》:“风雨凄凄,鸡鸣喈喈。”
[4]蔓草:蔓生的草。《诗经·郑风·野有蔓草》:“野有蔓草,零露漙兮。”
[5]馀滓(zǐ):余下的尘埃。
[6]杳(yǎo)然:高远。
[7]丛:聚集貌。
[8]绎(yì):推演。
[9]称(chèn):合适。
[10]陶:乐。
[11]永:久。
【译文】
时间缓慢地运行,又到了深秋,寒冷的秋风伴随露水重重落下。蔓生的野草已然枯萎,园中树木也徒然凋零。清风将余下的尘埃荡涤一空,高远的天空愈发迢遥。秋蝉的哀鸣渐渐没有声音,成群的大雁声声鸣叫,响彻云霄。万物都在相互推演转化,人生也没有办法不劳苦。自古洎今,生命都不免消亡,每每思及此事,心中自然不安。用什么安抚我的不安之情?饮下一壶浊酒,其乐陶陶。我不知道千年之后会发生什么事情,且自畅饮,希望时间永远停止在今天。
【赏析】
此诗作于公元409年,作者四十五岁,归隐已有三四年了。农历九月九日是重阳佳节(据史料考证,重阳节始于远古,成型于春秋战国,普及于西汉),但作者并没有流露出“绿杯红袖称重阳”或“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感情,甚至没有言明是重阳佳节。可能作者有的只是“九日悲秋不到心”的感喟。“几日寥落伤酒后,一番萧索禁烟中”。作者应该是怀着伤悲在重阳节写下了这首诗。
“靡靡秋已夕,凄凄风露交。”写的是暮秋时节,寒风和冷露交相而来。这两句点明秋天将尽,风霜俱来,定下了凄凉的基调。
作者进一步渲染,“蔓草不复荣,园木空自凋”,蔓生的野草已然枯萎,园中树木也徒然凋零。这里又引用了《诗经》中的一个意象,蔓草。而《诗经·郑风·野有蔓草》描写的恰恰是“朋友相期会也”(《诗经原始》)。蔓草却已不复荣,也就是说,朋友一个个散落在天涯,这与当日的重阳恰成对比。而后一句“园木空自凋”更加凸显出作者于重阳节那一天内心的孤独。
诗人毕竟是达观的,既然友人杳不可寻,那就转向自然,转向天地。“清气澄馀滓,杳然天界高”,清风将余下的尘埃荡涤一空,高远的天空愈发迢遥。骤然拉开了自己同时也是读者的视角。从这里可以看出,尽管作者的情绪是伤悲的,但他更有一份开阔豁达的胸襟。
作者进一步写道:“哀蝉无留响,丛雁鸣云霄。”秋蝉的哀鸣逐渐远去,代之以大雁的鸣叫,进一步将自己的心绪在自然中稀释化解开去。
接下来的诗句表明作者转入对于生死的进一步思考,这或许和其时的兵荒马乱民不聊生有关。“万化相寻绎,人生岂不劳?”万物变化,而人生实苦。根据庄子的观点,人无时不刻地受着“天刑”,而根据佛教的观点,人一动心就意味着受苦(有漏皆苦)。更何况在这兵荒马乱的年代呢?
“从古皆有没,念之中心焦”,生命都不免消亡,每每思及此事,心中自然不安。
此刻的陶渊明依然“何以称我情?浊酒且自陶”,想以醉浇愁。“千载非所知,聊以永今朝”,不知道千年之后会发生什么事情,且自畅饮,希望时间永远停止在今天。
本诗开头处先写了萧瑟之景,继而融凄清之情于萧索之中。最后将情与景均付诸酒中。从至性无言的角度考虑,或许他没说出来的更为精彩的意境,也都付诸一壶浊酒了。
上一篇:陶渊明《岁暮和张常侍》原文、注释、译文、赏析
下一篇:陶渊明《庚子岁五月中从都还阻风于规林二首》原文、注释、译文、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