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维《送刘司直赴安西》原文,注释,译文,赏析

来源:网络转载    作者:未知    更新于:2022-03-28 13:06:53

送刘司直赴安西

【原文】

绝域阳关道,胡沙与塞尘。三春时有雁①,万里少行人。

苜蓿随天马②,葡萄逐汉臣③。当令外国惧,不敢觅和亲④。

【注释】

①三春:春季三个月,农历正月称孟春,二月称仲春,三月称季春。

②苜蓿(mù xu)随天马:苜蓿原产西域各国,汉武帝时,张骞出使西域,始从大宛传入。汉武帝听张骞说大宛出产良马,便遣使持千金及金马赴大宛求购。大宛王毋寡爱其宝马,不愿给汉使,汉使以大军将至相威胁。毋寡认为西汉远在东方,不会派大军远袭大宛,乃袭杀汉使,掠走其财物。汉武帝闻使者被杀,财物被劫,先后两次征讨大宛,攻至大宛都城贵山后,汉军与大宛议和,取其宝马数十匹,中等以下马三千余匹。大宛骏马因品种优良,被称为“天马”。

③葡萄逐汉臣:《汉书》记载,张骞出使西域归来,始得葡萄种子,并逐渐在关内地区推广种植。

④和亲:指封建王朝利用婚姻关系与边疆各族统治者结亲和好。历史上大多以公主或将宗室女子封为公主远嫁异国,以换取一定时间的边疆和平。

【译文】

遥远的地方阳关道路绵延,周围只有胡地的沙子和边塞的尘土。春天的时候有燕子飞过,但千里万里的道路上却几乎不见行人的踪迹。苜蓿和天马一起(来到中原),葡萄追随着汉朝使节的脚步。应当令外国感到恐惧,不敢向朝廷寻求和亲。

【赏析】

此诗对塞外景致的描写读来让人觉得酸楚。漫天的沙尘、无边的沙漠、行人稀少的道路、鸣叫高翔的大雁,都是塞外的实境实事。因其景真,故而读者能够身临其境般地感受到塞外使臣的艰辛。清人卢麰、王溥合辑《闻鹤轩初盛唐近体读本》曾载前人评此诗:“陈德公(陈仁玉)曰:起二已是纵笔。三四亦错落作对。评:入手苍莽,承以凄楚之联,便觉满目萧条。五六如是直置,引起结绪,章法浑成。”

“苜蓿随天马,葡萄逐汉臣”两句皆与张骞出使西域有关。苜蓿、天马、葡萄都是以西域传入中国,在中原广受欢迎的西域物种。和西域的友好交流对中原文明的发展有促进作用。但张骞与西域结盟的过程比较曲折。汉朝听说匈奴杀了大月氏的国王、侵占了大月氏的领土并用大月氏国王的头骨作饮器,希望联合大月氏抗击匈奴,但张骞历经艰辛来到大月氏,在大月氏待了一年多,发现大月氏新国王满足于新的国土,既无意东还抗击匈奴,也不与汉朝结盟。后来汉朝攻下河西之地,并在漠南大败匈奴主力。张骞此时再次出使西域,西域各国,不仅仅是大月氏,都积极与汉朝结盟。故此诗结句感慨“当令外国惧”。使者此去西域,也是希望与西域民族结盟,但结盟有不同的形式,而和亲是一种不理想的结盟形式。和亲的公主往往要屈从于一些在中原人看来非常屈辱、匪夷所思的习俗,比如王昭君先后嫁给呼韩邪单于和他的儿子,刘细君先后嫁给乌孙王猎骄靡和他的孙子。和亲公主还会携带大量的财物、仆从作为陪嫁。对于朝廷来说,和亲是一种耗费巨大且不甚体面的结盟方式,故而王维希望使臣这次能够谈得更好的结盟条件。

品诗文网
导航:品诗文网 > 诗集 > 王维 > 当前页
更多阅读
猜你喜欢
最新阅读
文章荟萃
精选专题

诗人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