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应物(约737~792),贵胄出身,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十五岁起任三卫郎为唐玄宗效力。安史之乱发生后,玄宗逃往蜀地,韦应物流落失职,始入太学,折节读书。代宗朝始入仕途,永泰年间,任洛阳丞,迁京兆府功曹。建中二年(781),拜比部员外郎,四年出为滁州刺史。贞元元年(785),调江州。贞元四年(788)入朝为左司郎中,次年出为苏州刺史。贞元七年(791)罢官后,闲居苏州诸佛寺,直到终老。他的诗多写山水田园,清丽闲淡,平和之中时露幽愤之情。
淮上喜会梁州故人
【原文】
江汉曾为客,相逢每醉还。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欢笑情如旧,萧疏鬓已斑。何因不归去?淮上有秋山。
【译文】
在江汉就曾经一起作客,每次相逢都是尽醉而还。离别后如浮云般漂泊不定,岁月如流水一晃就过了十年。今日相见虽然欢笑如旧,可惜人已苍老鬓发斑斑。为何我不与故人同归去,因为淮上有秀美的秋山。
【鉴赏】
本诗描写了诗人与久别十年的故人,不意之间在淮上(今江苏淮阴一带)重逢的情景,抒发了相见的喜悦和对年华流逝的感叹。诗题虽写“喜会”,表现的却是一种悲喜交集的复杂情绪。
首联回忆了诗人与故人曾经共同痛饮的美好时光。诗人回忆往日每每出游宴饮必定扶醉而归的场景,心中一定是带着甜蜜和慰藉的。然而把过去的美好与相别后的时光对比,诗人不由黯然神伤。
颔联抒写阔别十年的感慨。“浮云”原本就有无定感,飘浮在空中,没有方向。“流水”不为世人情感停留,常常作为无情的象征。诗中的“浮云”、“流水”都是虚拟的景物,借以抒发诗人的主观感情,表现一别十年的感伤。“一别”与“十年”形成鲜明对照,也有一种世事沧桑感。此句选用了常见的意象,以流水对的方式,表现出了人生无定、时光飞驰、岁月蹉跎之感,境界空灵,意蕴悠长。
颈联写了相逢时刻的场景。虽然老朋友还是能像往日一样开怀畅饮,把酒言欢,但两人都已经鬓发斑斑,青春不再。相对畅饮时互见对方的老态,不由想起十年间的漂泊生活,喜中之悲,无法言说。
尾联运用了问句:为什么还不归去呢?只因“淮上有秋山”。诗人也许有意同友人同游,然而“秋山”之景是萧条冷落的,末句透出悲凉之感,韵味深长。
上一篇:《送杨氏女》诗词原文、赏析
下一篇:韦应物《寄李儋元锡》原文、注释、译文、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