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收带来江城美
日前,应邀前往湖北美术馆参加一个名曰“税收带来江城美”的书画摄影展的开幕式。按例,我参加此类活动只是凑份儿,站站台而已。对于展览的内容,并不存有太大的好奇心。剪彩之后,礼节性地浏览一番,就能够客气地退场了。但是这次却不同,当我应主人之请步入展厅,站在一幅幅书法、绘画与摄影作品面前时,有些作品竟引起了我心灵的一丝震颤,感情的一些涟漪。
如一幅名为《骋》的摄影作品,几匹骏马披着霞光在草原上扬鬓奋蹄。渐晚的黄昏中,丰富的光影显得捉摸不定,被急促的马蹄弹起了点点尘土,既像突然被叶片遮住而藏于阴影中的霞珠,又像湿地上的雾气,刚袅袅升起又被微风吹断,领头的马昂首奔腾,身姿矫健而又影像模糊,这是速度造成的迷离……站在这幅摄影作品前,我联想到了我在呼伦贝尔大草原上看到的类似的马群,记得我当时想到了一句诗:将大地敲打成诗!
类似的足可称为艺术的作品不只这一幅,在书法、绘画中都有。光影与线条,彩色与构图,灵动与静穆,喧嚣与沉稳,都恰到好处地得到了再现,或者说得到了栩栩如生的展现。
因为我这一辈子都在与文学艺术打交道,见到好的充满真情实感的作品,那一份挚热的亲切感就会油然而生。习惯使然,让我对拍摄《骋》这幅照片的作者罗涛先生产生了一点敬意。
罗涛先生是武汉市地税局局长,也是这次书画摄影展的首倡者。我在展厅里,还看到了他的两幅书法作品。他师从著名书法家金伯兴先生学习笔墨,数年临池不辍。看了他的数十幅书法作品后,我趁兴写了这样的评价:罗涛先生的书法,笔逮中锋,行草兼修。有时如三春花草,份拔有致;有时如仲冬雨雪,漓漓有境。入道之初,字由意出,审其结体,雅俗同炉;入道之后,临帖犹力,揣摩法度,稍有约束;入道既远,拜谒名师,勤研法藏,大有所悟。自兹取舍有别,纵逸有度。笔墨之中,见性见情;砚耕之外,尽见烟云。有此三段经历罗涛先生的书法可谓峰回路转,笔力勃发,前程可期。如此评价,我是“斯人当以同怀视之”了。但他毕竟是地税局长,如此追求艺术,是不是不务正业呢?
中国官员的评价尺度,可谓因时而异。新中国成立之初,胸无点墨对于官员来讲并不觉得难为情,乃是因为干部队伍中以文盲居多,改革开放后很长一段时间,理工科出身的知识分子更有条件被选拔到领导岗位上,这亦是科技兴国之必然。近几年来,学文科的人当上各级领导的人又渐渐多了起来。这种世风的变化,不能简单以风水轮流转称之。是因为国事发展到某一阶段所产生的必然。
其实,中国古代的文官制度还是有很多值得借鉴之处。“腹有诗书气自华”指的不仅仅是老百姓,同时也指官场中人。古代所说的士人,基本上是文学的。文人当官在今天是点缀,在古代则是天经地义的寻常之事。一部《全唐诗》,如果把当官的人除开,则基本上不成体统了。
当今之世,很长一段时间内,若官员喜欢舞文弄墨,吟诗作赋,则被视为不务正业,甚至会影响仕途。现在看来,这种情况不算正常。我认为,衡量一个官员的“政绩”,不在于他是否雅好文艺,而在于他是否真的是既艺丧志,在本质工作上不用心,甚至是玩忽职守。
罗涛先生却不是这样,在他主政武汉市地税局的三年多的时间里,税费增长幅度翻番,二〇〇九年是他上任第一年,武汉市地税的“税费收入”就达到了近五百亿元。当年武汉的GDP只占全省的百分之三十五,但税收却占了全省的百分之五十四。二〇一一年,喜获四个第一。在有六十九个市直部门参加的“民评民议优化发展环境”工作评比中,以九十二点九七分位列第一;绩效管理考核在全市经济部门中评分第一;工作目标考核,在全省地税系统名列第一;税收增幅在全国十五个副省级城市中排名第一。二〇一二年,武汉地税又以“喜迎十八大,争创新业绩,三年翻一番,税费近千亿,服务争最优,管理创最佳”为目标,践行着“敢为人先,追求卓越”的武汉城市精神,全力服务武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
从这样的业绩来看,主持税收的罗涛在本职工作上还是尽职尽责,并能够创新服务。古人言“鱼和熊掌不可兼得”,若从奢求的意义上讲,这话有道理,但从一个人的才能上讲,这话就不一定正确了。对于一个有才能的人,可以同时做两件事,甚至三件事,四件事,多件事,不但能做,还能做好。其实没有别的窍门,就是掌握了方法论,通晓了做好每件事的路径。罗涛让武汉市地税系统的职工既当好了优秀的征税人,业余时间又让他成为追求艺术的高雅之人,这样的地税文化,我认为值得提倡。
记得参观“税收带来江城美”的书画摄影展后,我在留言簿上写了这样几句话:税养国,艺养心,二美兼具,相得益彰。这既是我参观展览的感受,也是我对征税人二美兼具的一种礼赞。
2012年10月4日于灯下
上一篇:熊召政《故人书里酒香浓》
下一篇:熊召政《一切从零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