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召政《南水北调工程的影像志》

来源:网络转载    作者:未知    更新于:2020-09-28 11:57:05

南水北调工程的影像志

天地者,万物之逆旅;光阴者,百代之过客。江河不废万古流。哪里有江河,哪里就会有人类追求灿烂文明的脚步;哪里有水流,哪里就会有人类与自然环境相依相契、和谐共处的智慧诞生。

宏伟的南水北调工程,是跨越了两个世纪,在中国辽阔的山川大地上得以实施的一项战略性工程。其主要目的是为了解决我国北方水资源严重短缺的问题。整个工程分东线、中线、西线三条调水线,通过三条调水线路与长江、黄河、淮河和海河四大江河的联系,将构成以“四横三纵”为主体的总体布局,以利于实现中国水资源南北调配、东西互济的合理配置格局。

且以中线工程为例。中线水源的百分之七十,将从陕西汉中、安康、商洛地区汇聚至湖北丹江口水库,由丹江口大坝加高后扩容的丹江口水库调水,从河南南阳的淅川陶岔渠首闸出水,沿豫西南唐白河流域西侧,过长江流域与淮河流域的分水岭方城垭口后,经黄淮海平原西部边缘,在郑州以西孤柏嘴处穿过黄河,继续沿京广铁路西侧北上,穿过华北平原,直达京津……

如此宏伟的江河水利工程,需要同样宏伟的大手笔、大视角、大情怀来感受、记录、拍摄和描绘。在用大手笔描绘大江大河这一点上,中国历代先贤是给我们后人留下了优秀传统和杰出作品的。像《水经注》,那是我们的“江河文学”的不朽经典。司马迁《史记》里的《河渠书》,仅用一千六百五十五个字,就写尽了自夏朝禹王至汉武帝时代的全国水利工程的兴废与变迁,写得荡气回肠。结尾的“太史公曰”:“余南登庐山,观禹疏九江,遂至于会稽太湟,上姑苏,望五湖……”文采斐然,境界辽阔!

这本摄影集,以镜头为巨笔,以摄影者们各自不同的关注点、独特的视角和拍摄手法,同样为这项引人瞩目的、关乎国计民生的水利工程,留下了一部史诗般的“影像志”。

这些摄影者并非专业摄影家。但是他们的足迹,他们的目光,甚至他们的忧患……却更“接地气”,更具真实的“民生情怀”。他们用一张张照片所记录和讲述的,是一个个更加感人的“中国故事”和一张张更加生动的“中国面孔”和“百姓表情”。他们用了近一年的时间走完中线工程的全程,全线一千四百多公里的工程项目,他们行程一万八千多公里,从汉江源头到北京、天津。没有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的指导,没有任何专业的采访和证件,自己带着地图,带着从网上搜集的信息,爬山越岭、穿街走巷,披星戴月、风餐露宿,靠仅有的一点地理常识和地方群众的指引,寻找工程的一个个节点位置,用自己的双脚,丈量了祖国的这条“水长城”,用自己的镜头,拍下了沿线的美丽,拍下了水源的清澈和两岸的生活,拍下了工程建设的壮举。而他们做的这一切,只是为了宣传水,保护水,只是为了珍水惜源,只是为了告诉大家:生命之水来之不易!水是润泽着我们的民生、文化、智慧和整个文明的最可宝贵的命脉。

是的,大地无疆,山河永在。滔滔黄河,滚滚长江,还在朝着东方日夜奔流,高歌低唱。

南水北调工程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开始,从提出、调研、论证,到二〇〇三年开工,国家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解决了一系列地质地貌的问题,攻克了一个又一个技术课题,终于在二〇一四年全线贯通,试送水成功,并将取得润工灌农、裕民滋都的伟大效益。有了从南方调来的清水,沿线城市居民优质饮用水能够得到保证,一些城市在干旱年份将不再出现“水荒”现象。整个工程浩大,工程意义巨大,应该有更多的人用不同的方式,从不同的角度,去描绘和“解读”它,也为后人留下一些更真实的文字和影像史料。目前虽然即将全线通水,但是工程本身只是解决北方缺水的手段,并不能解决北方缺水的本源,要想从根本上解决,只有从节约用水着手,从保护水源、建设水源入手,改变生存环境,涵养水源,科学用水。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水是我们人类生存的重要命脉,人类从出生起源到健康生存,一刻也离不开水,水是我们的生命源泉;水是现代农业建设不可或缺的首要条件,更是工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也是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替代的基础支撑;水是生态环境不可分割的重要维系元素,同时,水也需要好的生态环境来维系。水利建设具有很强的公益性、基础性、战略性,是现代社会生活的重要保障。由于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无论在我国,还是世界上的其他国家,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水资源不足已经令人心悸。我国的人均水资源仅二千一百立方米,不足世界人均占有量的三分之一,这还是包括已经和正在被污染的水资源!目前的干旱和水污染形势更是严峻,如果不统筹兼顾考虑经济发展和水资源自身的平衡保护,合理调配,将会给人类的生存和社会经济的发展,给人类文明的延续,带来严重的后果。

水是文明的摇篮,文化的根本。一部世界文化史,其实就是一部“水文化史”。不仅世界四大文明的华夏文明起源于黄河长江,其他三大文明的巴比伦文明、埃及文明和印度文明,也都分别起源于两河流域、尼罗河、恒河这样的大江大河,也是与水息息相关!中国悠久的水文化历史,也是中华儿女治水、用水,造福于民的历史。早在新石器时代,华夏民族就已经学会了利用水治理水。河姆渡遗址发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水井,那时的人们已经可以根据地势高低,开沟做埂,引水排灌。历代王朝的兴盛,都离不开水利建设和水文治理,战国时期的李冰父子所建的都江堰,规模宏大、布局合理、运行科学,且与环境和谐结合,在历史和科学方面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至今发挥着巨大的水利功效,成为“世界水利文化的鼻祖”,被确定为世界文化遗产。大禹治水,是关于先民与洪水斗争的故事,后羿射日,是关于古人与干旱搏斗的典故;管仲关于“水者何也,万物之本原也”和老子“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者莫之能胜”等是古人关于水的哲学要义,更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部分;郦道元的《水经注》是中华水文化的杰作,《汉书》中《沟洫志》是我国历史上的第一部水利志,其中的“贾让三策”,体现了不与水争地,和水保持和谐共处的治水方略,《史记》、《管子》等,都有关于人类和水相互依存关系的记载,有些甚至是比较系统地论述了水文化与政治、经济、人文等方面的关系,论述了治水、用水、护水的方略;历史上为水利建设作出杰出贡献的,还有楚国布衣令尹(宰相)、为老百姓兴修水渠的孙叔敖,惩治河伯娶亲的西门豹,元朝贯通京杭大运河的郭守敬,唐朝“一心穿地”的姜师度,树起近代水利史丰碑的李仪祉,等等。关于水的诗词、民风习俗,更是多不胜举,优秀诗文层出不穷:《春江花月夜》、《岳阳楼记》、《小石潭记》、《荷塘月色》……但愿古人所描述的“春溪嫩水清无渣,春洲细草碧无瑕”的景象早日重回我们身边。

由此也不禁想到了杭州西湖。在东汉之前,西湖还只是一个海湾,东汉之后,才形成大湖。到了唐朝时期,才开始大规模治理。随着杭州的兴盛,西湖渐渐成了杭州的命脉,兼有供水、灌溉、济运的功能。随着治理的深入,才具有了景观功能,成为自然、人文、艺术荟萃的名湖。从唐朝到明清时期,由一个大海湾到一个风景名胜,经历了多次的修整,其中比较重要的疏浚和整治就有二十多次,白居易苏东坡都是西湖的建设者,才有了“白堤”和“苏堤”,还有之前的六井和之后的杨公堤,等等。当初,并不是为了风景,现在,也不完全是风景。如今,在我们的生产生活中,关注水和水源如何存在的人不多,更多的人只是关注如何使用水。

沧海横流,江河滔滔。哲学家们常说:时间是一条无岸之河。而人类的灵性与创造的智慧,却如奔腾在时光大河上的不息的水流,把我们从此岸送到彼岸,把我们从迷茫的昨天、黑暗的过往,送到森罗万象的拥有现代高科技的今天,还将送到更加未知的、也必将更加智慧和绚丽的未来。

关注水健康,关注水环境,珍水惜源,应该是我们全社会,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关注的大事。从这个意义上说,这部摄影集,既是一部有关南水北调工程的“影像志”,也未尝不是一份献给读者的爱水惜水、亲水乐水的“呼吁书”。

是为序。

2014年10月

品诗文网
导航:品诗文网 > 诗集 > 熊召政 > 当前页
更多阅读
猜你喜欢
最新阅读
文章荟萃
精选专题

诗人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