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去华
袁去华,生卒年不详,字宣卿,祖籍豫章奉新(今属江西),南宋初期著名词人。绍兴十五年(1145)中进士,历任善化(今湖南长沙)、石首(今属湖北)知县。乾道三年,曾于长沙定王台赋《水调歌头》,受到张孝祥称赞。乾道六年,再作《水调歌头》为杨万里赴国子博士送行。著作有《适斋类稿》八卷、《宣卿词》一卷。《全宋词》中收其词九十八首。其词取材广泛,词风清丽,偶发沉郁忧愁之情,间或慷慨激昂之语。
水调歌头·定王台
【原文】
雄跨洞庭野,楚望 ① 古湘州。何王台殿,危基百尺自西刘。尚想霓旌千骑,依约入云歌吹,屈指几经秋。叹息繁华地,兴废两悠悠。
登临处,乔木老,大江流。书生报国无地,空白九分头 ② 。一夜寒生关塞,万里云埋陵阙,耿耿恨难休。徙倚霜风里,落日伴人愁。
【注释】
①楚望:唐宋时统治阶级为方便管理,故按形式、人口及经济状况,将州、郡、县划分为畿、赤、望、紧、上、中、下等若干等级。“楚望”与“古湘州”为同位语。
②空白九分头:由陈与义《巴丘书事》中“腐儒空白九分头”之句而来。
【译文】
定王台雄踞于洞庭湖之滨,古湘州之地。这是谁的高台呢?西汉定王刘发所修。虽然此台湮废已久,但那残存的台基,依然高达百余尺,巍然高耸。想当年定王到此游玩,旌旗招展如虹霓当空,千乘万骑前呼后拥。响彻云霄的笙管歌声,仿佛还在耳边回荡。这才短短多少春秋啊!感叹繁华难长久,兴盛与衰败只在一瞬之间。
登台望远,只见老树枯枝,大江默默向东流。我有心报国,却无路请缨,如今头发都已经快全白了。金兵突然南下,一路破关绝塞,好像一夜北风生寒,使河山破碎,人民颠沛流离,皇家陵阙黯然无光。心中悲愤,无可消除。我独身一人,徘徊在萧瑟的秋风里,斜阳欲坠,倍添忧愁。
【鉴赏】
此词大约作于词人任善化县令期间,是一首爱国怀古词。
上片起句气势恢弘,给人以豪迈的感觉。“雄跨洞庭野”是对定王台的地势描写,场面雄壮,背景辽阔。“何王台殿”两句是词人的自问自答,点明是定王刘发之台,与题呼应。“尚想霓旌千骑”三句是词人的想象。遥想当年刘发登临此台,旌旗蔽日,前呼后拥,车马喧嚣,弦乐震天,好不威风!可叹岁月流逝,好景不长,几经春秋,当年的壮观景象已不复存在,只留下这空荡荡的台殿,如此对比,怎不令人“叹息繁华地,兴废两悠悠”。最后一句不仅点题抒情,而且启转下片。
下片起句依然写景,只是此景在上片之景的反衬之下更显萧条。在“乔木老,大江流”之景中,丝毫找不见“雄跨”的迹象。“书生”一句是词人自况,从英气勃发到现在两鬓斑白,仍未找到报国之路,“无地”二字将词人心中这种报国无门的无奈和悲愤刻画得入木三分。“一夜”三句写山河沦丧的悲凉之景,这样的景象着实令人“耿耿恨难休”。最后一句,词人再用“霜风”和“落日”烘托悲凉气氛,渲染国破的哀愁。
全词格调悲壮,气势雄浑,词人把满心的爱国情怀浸在字里行间,借定王台之今昔对比,抒发了自己的满腔愁苦。本词不论从抒情手法,抑或是艺术表现力上来说,都堪称佳品。
【宋词地图】
定王台:位于湖南长沙市东。据传是汉景帝之子定王刘发为望其母唐姬之墓所建。
上一篇:第一页
下一篇: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