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鼎(1085~1147),字元镇,号得全居士,祖籍解州闻喜(今属山西)。进士出身,先后担任过开封市曹、右司谏、尚书左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等职。曾两次担任宰相,声名显赫。后因坚决抗金构怨秦桧,被远放岭南,郁郁而死。其作品多抒写故国之思,音韵柔婉,情思凄切。著有《得全居士词》。
满江红
丁未 ① 九月南渡,泊舟仪真江口 ② 作。
【原文】
惨结秋阴,西风送、霏霏雨湿。凄望眼、征鸿几字 ③ ,暮投沙碛。试问乡关何处是,水云浩荡迷南北。但一抹寒青有无中,遥山色。
天涯路,江上客。肠欲断,头应白。空搔首兴欢,暮年离拆。须信道消忧除是酒,奈酒行有尽情无极。便挽取长江入尊罍,浇胸臆。
【注释】
①丁未:即宋高宗建炎元年(1127)。
②仪真江口:位于今江苏省仪征市。靖康之变时词人正南渡至此。
③几字:形容飞行的雁阵,呈“人”字或“一”字。
【译文】
天空惨淡,阴云密布,萧瑟的西风吹着绵绵的细雨。极目远望,空中有排成字形的南飞雁,它们在暮色中飞到沙汀芦苇丛中栖宿。自己的故乡又在哪里呢?云水渺渺,南北莫辨,让人倍感迷茫。前方有一抹似有还无的青绿,好像是远处寒山的颜色。
我是天涯路上的奔命之人,是江波水面的孤独过客。国破家亡,仓皇南渡,让人头白肠断。老年背井离乡,只能空自搔首感叹。虽然酒可消愁,但酒有限,而亡国之恨无穷。除非把万里长江的滚滚洪流装入酒杯,或许可以洗尽胸中的忧愁。
【鉴赏】
金兵肆虐中原的时候,赵鼎正赶到仪真,他作此词抒发怀抱,通过对秋景的描绘,表达了去国离家的愁怨和悲愤。
上片写词人沿途见闻,营造出一种凄凉沉郁的氛围。起首以“惨”字总领,这也是全词的情感基础,暗含词人对时局和前途的悲戚与挂怀。开始三句境界悲凉,真实再现了国破家亡、民不聊生的时代背景。“凄望眼”三句写江边秋景,正是深秋时节,北雁南飞,词人在这里以雁自喻,以雁之南下写自己南渡的情形。“暮投沙碛”,写自己正处于一种日斜天晚、荒寒凄苦的境地。“试问”两句以问句的形式写活了心中那茫然无措的漂泊感。最后两句以一抹似有还无的青色,比喻自己的命运难以预料。
“天涯路”几句,短促热烈,颇有气势,暗含词人对南宋朝廷懦弱无能、不思收回失地的愤慨。“须信”以下四句,表现出词人心中忧愤之深切。最后一句融心头萦绕的家国之忧和眼前的滔滔江水于一处,情景交融,把愁怨表现得深沉含蓄,把词人心中郁积已久的愤慨和哀伤表达得淋漓尽致,颇为感人,可谓言有尽而意无穷。
这首词情景交融,格调悲戚,感情激昂,境界宏大,是历代爱国词中的名篇。
上一篇:第一页
下一篇:赵鼎《点绛唇·春愁》原文、注释、译文、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