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春日》原文|注释|赏析
胜日寻芳泗水滨②,无边光景一时新③。等闲识得东风面④,万紫千红总
是春。
注释
①这是一首讲治学心得的作品,大约作于绍兴二十七年(1157)前后。
②胜日:节日或亲友相聚的好日子,这里指春晴佳日。寻芳:暗喻治学穷理、探求圣人之道。泗水:在今山东中部。孔子曾居洙、泗之间,讲学授徒,后死于泗上。这里以泗上代指孔门之学说。
③一时:当即、即刻。
④等闲:寻常、随便。
赏析
尽管从题目到内容,作者没有任何字眼明确关涉读书治学,但此作又确乎是一首体现着理学家之思的学者之诗。其关键在“泗水”二字。孔子曾在洙、泗之间讲学授徒,死后葬于泗上,所以“泗水”、“泗上”之辞与“舞雩”、“沂水”等相类,往往与孔门学说有关。泗水位于山东中部,在南宋已沦陷于金人之手,而朱熹一生未曾踏足北地,故“泗水寻芳”有着明显的象征笔法,指代对于孔门学说的探究求索。金履祥则认为:“喻学问博采极广,而一心会悟之后,共这是一个道理,所谓一以贯之也。”(《濂洛风雅》),此论不为无理。这首诗可以说正形象地阐发了作者探求孔门学说并豁然贯通于“理一分殊”论的过程。“理一分殊”是朱熹的重要学说之一,指的是普遍原理与万物的具体规律、性质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在诗中,朱熹以“万紫千红总是春”的形象凝炼之语表达了理一分殊与万物一理的思想。尽管诗歌不以阐发哲理为宗旨,但如《春日》一类诗,作者的义理之思丝毫没有牵累于诗歌审美形象的表达,而能将哲思巧妙地暗藏其间,自可称得上成功的理趣之诗。
上一篇:朱熹《观书有感》原文|注释|赏析
下一篇:朱熹的《观书有感二首》之一与《春日》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