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骨独立徐青藤——读徐渭词
徐青藤即徐渭,是明朝中期的布衣名士,落第文人,大书法家。他晚年学画,无师自通,成为画坛一代宗师,是一位不可思议的奇人怪人。
他有一阕《南乡子》,写八月十六月夜泛舟:
月倍此宵多,杨柳芙蓉夜色蹉。鸥鹭不眠如昼里,舟过,向前惊换几汀莎。筒酒觅稀荷,唱尽塘栖《白苎歌》。天为红妆重展镜,如磨,渐照胭脂奈褪何。
这阕词最见其画家本色,是一幅明丽热闹的皓月梦幻图。
徐青藤在中国绘画史上的成就和地位,用两位大师的话足以说明。清代“扬州八怪”之一,被称作“狂人才子”的郑板桥给自己刻了一枚印章:“青藤门下走狗”,又有一说是“青藤门下牛马走”(板桥是其自号)。现代大画家齐白石先生五十八岁时题《老萍诗草》云:“青藤、雪个、大涤子之画,能纵横涂抹,余心极服之。恨不生前三百年,或为诸君磨墨展纸,诸君不纳,余于门之外,饿而不去,亦快事也。”同时赋诗曰:“青藤雪个远凡胎,缶老衰年别有才。我欲九原为走狗,三家门下轮换来。”
青藤是徐渭的号,他又自号天池,书画上署名田水月、天池生、山阴布衣、山阴人等九种之多。青藤是一株古藤,天池是一方很小很小的水池,两三米见方,皆为其故居之物。故居中还有几株石榴,石榴结果硕大,养至深秋,榴皮绽破很大的口子,露出水红色果实,故意不摘,说是天果喂鸟。徐渭指物为号,以石榴命名其书屋为“榴花书屋”,后又更名为“青藤书屋”。
绍兴是中国历史上文人名士辈出的地方,青藤从小生活在这里,受到嫡母苗夫人(云南人)很好的教育,十岁时就小有才名,得到县官专门召见,二十多岁已成为当地文人圈子中的活跃分子。当地有个传说,说的是当年有两位神仙路过绍兴,听说有一位聪明过人的少年才子,神仙也好奇,决定试一试。于是在街坊酒店找到了和朋友会文作诗的徐渭,寒暄之后,化作凡人的两位神仙倒了三碗酒,对徐渭说,我们一人一碗,不用菜肴,也不用诗文下酒,但总得有东西下酒。只见其中一位神仙端起酒碗慢慢喝了两口,然后不慌不忙地朝长长的指甲上使劲咬下一片吞下去,说是“啃甲下酒”。另一位神仙也端起碗喝了两口,忍痛在自己小臂上撷下一颗痣丢进嘴里,说是“撷痣下酒”。徐渭此时早已成竹在胸,端起酒碗连喝两口,从手臂上拔下两根汗毛放进嘴里,说声“拔毛下酒”,一饮而尽,满桌客人为徐渭的巧对欢呼鼓掌。
这时徐渭变被动为主动,对二位神仙说自己有一题,请二位同对,神仙当然答应了。只见徐渭用右手在上下、前后、左右各指一下,然后伸出三个指头,缩回去后又伸出四个指头,之后指了一下胸脯。这一连串动作让人看得云里雾里,不知如何应对,但神仙毕竟是神仙,其中一人马上答道:上有三十三天,下有十八层地狱,前有哈喇,后有韦陀;左右五百罗汉;三尊大佛,四大金刚,我一心念佛。
满桌轰动之后,徐渭慢悠悠地说,先生终于道出了行踪,其实我只是以两位突然出现的情景为题,是想说:天上没有掉下来,地上没有冒出来,前不认识,后无交道,左思右想,但又绝不像不三不四的人,我真不知道你们到底是谁。一番话说得人们哄堂大笑。两位神仙领教了徐渭的聪明睿智,临别时送给徐渭一根青藤,说是可作纪念。后来徐渭把这根青藤种在家中天池右边的墙脚,并以此自号。
这是一个传说故事,是说徐渭非凡,惊动仙界。其实青藤的来历徐渭自己在《题青藤道士七十小像》中已有说明:
正德辛卯吾年十岁,手植青藤一根于天池之傍。迄今万历庚寅,吾年政七十矣,此藤亦六十年之物。流光荏苒,两鬓如霜,是藤大若虬松,绿荫如盖。今治此图,寿藤亦寿吾也。田水月又题。
徐青藤的一生很有传奇色彩,从小读书聪明过人,过目成诵,但二十岁才考取秀才。古代科考分童试、乡试、会试、殿试,也就是说他成年之后才过了少年就该过的最低一级的童试,之后又年复一年在科考路上奔波,为得一个举人出身,八次参加乡试,直到四十五岁第八次乡试落榜,才熄灭了热烈追求功名的火焰。
就因为科考耗去了他大半生青春光阴,极大地伤害了他坚定的自信和高傲的自尊,一次又一次的失败打击,在他胸中积累成了英雄失路、报国无门的巨大悲愤。非常幸运的是他没有因此仇视社会,他的报复是画一幅《青藤书屋图》,上面写上“几间东倒西歪屋,一个南腔北调人”。这样还不解恨,最重的报复是对自己身体的自残,用锥子刺穿双耳,用木棍击打自己的阴囊,甚至撞墙自杀,给自己买好棺材,写好《自为墓志铭》,但平静下来之后,把所有的不满化作目空千古独树一帜的,对艺术创作追求的执着。因此有研究者认为,徐青藤的艺术生命是从四十五岁开始至他七十三岁去世,之前只是积累和酝酿。
青藤的画作几乎都配有诗文,诗文和画面在构图和内容上相得益彰、互相表现。大概是认为社会生活极端不公,希望有一种神力来解救民众的倒悬之苦,当然也可能是为了自己情绪的平衡和内心的宁静,青藤晚年画了不少观音像,旁边大多题有诗文,有一幅观音像旁题有一阕《菩萨蛮》:
莲花骨子黄泥作,金边粉瓣观音座。莲性拔泥生,观音不惹尘。
大风吹落果,莲花没处躲。语风莫卖乖,观音站起来。
这阕词妙在语言上的通俗双关语,词中直白观音像和莲花宝座不过是金粉泥胎,因此很容易被风雨损坏。但是膜拜者不要因为具像受损就减少虔诚,要知道莲生于泥而不染,泥塑观音却不惹凡尘,人们拜的是佛性善性,要的是一种诚心,青藤是借莲花观音来象征自己超脱世俗的个性。
徐青藤有一幅《雪里荷花图》,他题诗四句:“六月初三大雪飞,碧翁却为窦娥奇。近来天道也私曲,莫怪笔底有差池。”
因为天道私曲,形成诸多不公,造成许多灾难,画家无辜遭受许多折磨和委屈,故用笔底差池发泄之。与青藤同代的文人今释评价他的莲花图说:“叶叶如在八面风中,百折不回,具有千钧力势;花即宴然不用力势,如屋里人不知屋外事。”
荷叶是再柔弱不过的,但处八面风却百折不回,有千钧力势,而花对此危局似浑然不觉,如处世外。这哪里是画荷花,是画家自画其心。
徐青藤有一幅《蔷薇芭蕉梅花图》,他在画上题诗:“芭蕉雪中尽,那得配梅花。吾取青和白,霜毫染素麻。”生活中的虚构,画面上的不配,画家不是不明白,但还要这样作画,为的是表达青白二字,为的是表现青白圣洁的人格品行。他爱画葡萄,画面上果实晶莹如珠,老藤苍劲盘曲,自题诗:“笔底明珠何处卖,闲抛闲掷野藤中。”这是对自己身世的写照和深重的叹惜。
满腹文韬武略,却没有机会用世,徐青藤只能把满腔豪气极品文才付诸笔端,他有一阕《凤凰台上忆吹箫》的词,自唱其笔:
梦里生花,书边飞巷,长须果是通神。作伴云谁,都来席上儒珍。蟾蜍玉滴,鸲鹆金睛,兼收松麝溪藤。并付将,雄豪管领,一扫千军。
记得甘泉曾载取,正逢校猎,作赋凌云。小可雕虫,冯他带草连真。而今幸蘸龙池水,运宸章,画铁勾银。笑昌黎,为谱中山,却首赢秦。
一支通神生花之笔,不能治国安邦普济众生,只能用于写诗作画一类的雕虫小技,虽然有些悲哀,但青藤老人却有笔下鸟虫花草一统千军的雄豪之气,只要有龙池墨水一蘸,他“画铁勾银”,甚至不把新奇为文、不避险怪的韩愈放在眼里。
白寿彝先生主编的《中国通史》说青藤先生的诗书画全是表达他对生活的认识,有感而发,“将胸中英雄失路之悲、托足无门之愤,以及所见山奔海立,沙起云行,风鸣树偃,幽谷大都,人物鱼鸟等可惊可愕之状,皆寓诸诗文,所作如嗔如笑,如水鸣峡,如种破土。似寡妇之夜泣,若羁人之寒起;当其放意,则平畴千里,倾泻无阻;偶尔幽峭,则鬼语秋坟,凄惨悲凉”。其画更加“泼辣豪放,荡人心魄”,这就是个性魅力。这段话的大部分内容,出自与青藤同朝稍晚四十多年的袁宏道的《徐文长传》(文长是徐渭的字)。
上一篇:雁丘礼赞万古情——读元好问词
下一篇:高人之悲刘伯温——读刘基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