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非不好,楚客自生哀。
摇楫天平渡,迎人树欲来。
雨余吴岫立,日照海门开。
虽异中原险,方隅亦壮哉!
-----陈与义
这首诗作于高宗绍兴二年(1130)。前一年的夏天,作者在广南奉诏,由闽入越,趋赴绍兴行在,任起居郎。至本年正月,随车驾返回临安,诗为渡钱塘江而作。诗中表示宋室局处江南一隅,虽属偏安,但形势也很壮观;虽不若中原的险固,国事仍可有为,在基调上比较开朗。
“江南非不好,楚客自生哀。”由赋情写起,表明江南地带,并非不好。然而自金兵入据中原之后,转眼五年,黄淮地区,大部分已非吾土。所以思念故国,仍不免使楚客生哀。“楚客”,指的是作者自己。作者虽说是洛阳人,在避乱期间,曾辗转襄汉湖湘等地,长达五年,所以自称“楚客”。第三四两句:“摇楫天平渡,迎人树欲来。”写渡江时情景。摇桨渡江,远望水天连成一片,仿佛天水相平。由于船在前进,所以江岸远处的树,颇似迎人而来。这两句写景入神,且景中寓情。“天平渡”,示天水无际,前进的水路,呈现开阔苍茫的气象;“树迎人”,示行进之时,江树渐次和人接近。隐喻国家正招揽人才,所以自己也被迎而至。
第五六两句:“雨余吴岫立,日照海门开。”融情入景。“吴岫”,即吴山。吴山在钱塘县南,和城内凤凰山相对,下瞰大江,直望海门。“雨余”,是初晴。吴山明朗,云雾尽散,“雨余山更青”,故用“立”字示意。天晴了,红日高照,海门开敞,金碧腾辉,故用“开”字示意。两句写雨后景象,象征国运亦如久雨初晴,光明在望。结笔:“虽异中原险,方隅亦壮哉!”仍以赋情为主,赞美江南地带,尽管险固有异中原,但也擅有形胜,倘能卧薪尝胆,上下同心,凭藉此处以为“生聚教训”的基地,则复兴的希望,必能给人以鼓舞。这两句回映起笔,“虽异”句和“生哀”句相应,“方隅”句和“江南”句相应。在章法上,首尾应接,抑扬相间,笔有余辉。
全诗借开朗景象,以示此行的欣喜,却能不露痕迹,使外景和内心一致,这是诗人用笔高妙的地方。
上一篇:张元幹《登垂虹亭二首》古诗赏析
下一篇:吕本中《读书》古诗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