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参:《与高适、薛据,登慈恩寺浮图》
塔势如涌出,孤高耸天宫。
登临出世界,蹬道盘虚空。
突兀压神州,峥嵘如鬼工。
四角碍白日,七层摩苍穹。
下窥指高鸟,俯听闻惊风。
连山若波涛,奔走似朝东。
青槐夹驰道,宫观何玲珑。
秋色从西来,苍然满关中。
五陵北原上,万古青蒙蒙。
净理了可悟,胜因夙所宗。
誓将挂冠去,觉道资无穷。
【今译】
宝塔如从平地涌出,
孤高巍然耸入天宫。
登上去,好像走出了人间,
蹬踏的梯道,盘旋着直上空中。
高峻突出,镇定了神州,
峥嵘处,有如鬼斧神工。
四角伸展,挡住了白日,
七层嵯峨,触摩苍穹。
下看飞鸟,屈指可数,
俯听山风,呼啸迅猛。
山连山,如波浪起伏,
汹涌澎湃,奔流向东。
槐树夹着笔直的驰道,
楼台宫殿是何等玲珑。
秋天里秀色从西而来,
莽莽苍苍弥漫着关中。
北原上的五座陵墓,
万古千秋一派青葱。
心地清净,可以彻悟佛理,
善有善报历来有人信从。
我要立誓挂冠辞官而去,
虔诚修佛,其乐无穷!
【作者介绍】
岑参(715—770),江陵(今湖北江陵县)人。祖籍南阳棘阳(今河南新野县境),父亲早逝,家境中衰,幼从兄就读,能自砥砺。二十岁时到长安求仕,天宝三年(744)中进士,天宝八年(749)充任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书记,两年后回长安。天宝十三年(754),封常清任安西北庭节度使。岑参再度出塞,摄监察御史,充安西、北庭节度判官。安禄山反,肃宗即位后,至德二年(757)入朝任右补阙,后出为虢州长史,关西节度判官,嘉州刺史。大历五年,卒于成都。
岑参的诗,题材多样,想象丰富。特别是几次随军出塞,使他对西北边地风光和战士生活,深有体会,描写边塞最为擅长。他的边塞诗,以具有特色的语言,鲜明的情调,把西域地区雄伟壮阔、奇丽多姿的自然景物,描写得栩栩如生;把激烈征战、远戍思乡,将军逸乐、战士悲苦等等内容,都写入诗中;热情地歌颂了戍边将士,为保卫祖国而英勇抗敌的战斗精神。历来被认为是“边塞诗”作者中,成就最高的一位。著有《岑嘉州集》。
【注解】
慈恩寺:在长安东南,原是隋代无漏寺故地。贞观二十年(646)唐高宗做太子时,为他的母亲文德皇后而建,故名慈恩。浮图:梵文佛陀的音译。慈恩寺塔,即今陕西西安大雁塔,唐高宗永徽三年(652)玄奘和尚所建。
第1、2句“塔势如涌出,孤高耸天宫”谓塔如从平地涌出,孤高地耸入天宫。这是从下仰望,写塔之高。
第3句“登临出世界”:世界:佛语,世指时间,界指空间,连用时,义同宇宙。这里指人间、人世。此句谓登临高塔,犹如走出世间。
第4句“蹬道盘虚空”:登上塔的梯道石级。谓蹬踏在上升的梯道上,有如身在空中一般。
“突兀压神州,峥嵘如鬼工。”突兀:高耸的样子。 压神州:指下压神州(中国)大地,反衬塔的雄伟庄严。 峥嵘:高峻的样子。 如鬼工:像鬼斧神工建成的一样。意谓非人力所能建成。
“四角碍白日,七层摩苍穹”:顶层四角遮住了日光。 塔共为七层,极言塔高,触摩到了苍天。
“下窥指高鸟,俯听闻惊风。”下窥、俯视可见飞鸟和听到风声,二者都在塔下,这样写,是突出塔高。
“连山若波涛,奔走似朝东”:从塔顶远望群山,逶迤相连,有如波涛相接,奔涌向东。
“青槐夹驰道,宫观何玲珑”:写从塔上近视的景物——笔直的驰道,秀丽的宫阙。
“秋色从西来,苍然满关中。”关中:从函谷关,西至陇关一带,古称关中。后用以指陕西地区。
“五陵北原上,万古青蒙蒙”:五陵:指汉代五个皇帝的陵墓,即高帝长陵、惠帝安陵、景帝阳陵、武帝茂陵,昭帝平陵。俱在长安之北。
第19、20句“净理了可悟,胜因夙所宗”:净理:佛理,清净的妙理。了:完全。 悟:心领神会。 胜因:佛经讲因果报应,胜因犹言善因。《佛说无常经》:“胜因生善道。”亦即善有善报。 夙:素来。
最后第21、22二句“誓将挂冠去,觉道资无穷”: 挂冠:《后汉书•逸民传》:“时王莽杀其子,(逢)萌谓友人曰:“纲绝矣,不去,祸将及人。即解冠,挂东都城门,归将家属浮海,客于辽东。”后用“挂冠”指弃官或辞官。 觉道:大觉之道,指修佛或修道。资:助。
【简析】
本诗作于天宝十一年(752)秋。同登塔者,除题目所举高适、薛据外,还有杜甫与储光羲,他们共五人(连作者在内)都写了诗。薛据诗,今已不存。
此诗描写塔的高大以及登塔眺望所见的景色,着意渲染了塔的雄伟壮观。笔力粗健,气势奔放,境界雄豪。全诗结构谨严,层次分明。
首六句,写未登之前,从下所望之塔,突出塔的高峻。再从上往“下窥指高鸟”到“万古青蒙蒙”,写登塔眺望所见四方壮观的景色。
最后的四句,写登塔的感慨,发出了悟“净理”,挂冠退隐的思想,明确地写出了相信因果报应的佛家理论,恳切地发誓:要挂冠而去修行佛道,并且认定:这是得大自在的无穷妙境!诗中善于选择一些有表现力的词语,加以铺陈,突出描写塔的壮观,以衬托出佛理玄奥超常,佛力广大!
上一篇:元结:《贼退 示官吏》赏析
下一篇:王维《积雨辋川庄作》简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