遣怀 白居易
寓心身体中,寓性方寸内。
此身是外物,何足苦忧爱。
况有假饰者,华簪及高盖。
此又疏于身,复在外物外。
操之多惴栗,失之又悲悔。
乃知名与利,得丧俱为害。
颓然环堵客,萝蕙为巾带。
自得此道来,身穷心甚泰。
【作者简介】
白居易,太原人,出身于仕宦之家,高祖、曾祖、祖父俱为官,父亲为朝奉大夫、襄州别驾、大理少卿,累赠刑部尚书右仆射。因其祖、父俱在河南作官,所以居家河南。白居易于唐代宗大历七年(公元772年)正月二十日生干河南新郑县东郭宅。武宗会昌六年(846年)八月卒于洛阳,享年75岁。
【字句浅释】
题解:白诗有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语言通俗易懂,明白晓畅,但同时又经过千锤百炼。白居易的诗,在他在世时便已广泛流传,甚有影响,使他颇感自豪。诗坛曾流传老妪《与元九书》中说:“自长安抵江西三四千里,凡乡校、佛寺、逆旅、行舟之中,往往有题仆诗者;土庶、僧徒、孀妇、处女之口,每每有咏仆诗者。”元镇也说白居易之诗,“二十年间,禁省、观寺、邮候、墙壁之上无不书,王公、妾妇、马走之口无不适。至于缮写模勒街卖于市井,或持之以交酒茗者,处处皆是。”一个人的诗作,在当代即产生这样的社会效果,在古代是极少见的。不但如此,白居易诗当时还获得了很大的国际名声和众多的国外读者,日本、新罗(今朝鲜)、日南(今越南)等国,都有传写。据史料载,当时日本嵯峨天皇就曾经抄写过许多白居易的诗,藏之秘府,暗自吟诵。契丹国王亲自将白诗译成契丹文字,诏番臣诵读。不言而喻,白居易诗对后代诗歌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遣怀:诗文随兴而作,以发泄愁思,一般都作为诗题。方寸:比喻“心”。华簪:比喻显贵。高盖:比喻地位显赫。惴栗:因忧虑而战栗。颓然:柔顺的样子。环:环视。堵客:心中懊恼者。
【全诗串讲】
把心寄寓在形骸身体之中,把天生本性寄寓在方寸之内心。这身躯其实是身外之物,何必劳心劳力的苦苦为之忧愁为之过份爱惜。
何况有些干面子活儿的人,华服丽屋、骏马黄盖显赫已极。此种作为又落入疏忽身心的一致性,光注重外表光鲜,使身外之物更加复杂化。
这些虚有其表的事,操作起来,多数胆战心惊,因为来路不正;可一旦失风、失势,又悲伤痛悔不已。如此方知晓,名与利,不管得到或丧失,都是双面刃,为害人一生。
我将柔顺的眼光,环视这些为争名利而心中充满懊恼者,其实他们看不透:莪蒿、香草都能织成巾带,贫贱富贵都该等闲视之。自从领悟此道以来,我身虽穷,可心中却甚为舒适安泰。
【言外之意】
作为一个有志的修道人,首先该勘破的就是“名利”。这首遣怀诗,叙述了自己体悟到身躯是身外物,只有摆脱名利的追求、提升心的容量,才是身穷心甚泰的真谛。
上一篇:高适《赋得还山吟送沈四山人》赞美隐逸生活
下一篇:张志和《渔歌子》简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