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焦炼师·李欣
得道凡百岁,烧丹惟一身。
悠悠孤峰顶,日见三花春。
白鹤翠微里,黄精幽涧滨。
始知世上客,不及山中人。
仙境若在梦,朝云如可亲。
何由睹颜色,挥手谢风尘。
【作者简介】
李欣(公元690?─751?)盛唐大诗人,与王维、王昌龄、高适、岑参一起合称“王李高岑”,同为边塞诗的代表人物。他的边塞诗风格豪放而有情致,七言歌行尤其有特色。有《李欣诗集》。
【字句浅释】
炼师:对炼丹的修炼人的称呼。解题:这是作者寄赠给焦炼师的诗。焦炼师是隐居嵩山的得道之士,大诗人王昌龄曾拜访过她,大诗人李白不但写诗赞扬她,而且渴望成为她的徒弟。烧丹:即炼外丹。据李白的诗序看来,焦炼师兼炼内丹和外丹。三花:可指三花树,一年开三次花,其树叶即“贝叶”,古印度人曾用来写佛经。也可指道家修炼中的术语“三花聚顶”(头上修出功构成的三朵奇花),两种用法都可隐喻经过修炼而青春常驻的意思;翠微:青翠的山气。黄精:一种灌木,还不能辟谷的修炼人把它的根当食物。客:把世人比作暂居人间的过客。颜色:这里指嵩山隐居处的美丽景色。谢:辞别。风尘:指污浊、纷扰的人间(特别是官场)生活。
【全诗串讲】
焦炼师已经得道上百年,她独自一人每天就炼丹。
居住在孤峰顶隔世悠远,每天见三花似伴着春天。
白鹤在青翠山气中飞翔,黄精长在幽深的溪涧边。
我才知客居尘世的俗人,哪里比得上隐者在山间。
这里的仙境美如梦中见,朝霞都象可以亲近一般。
谁若有缘看到这等佳景,自然挥手告别污浊人环。
【言外之意】
李颀在开元二十三年 (公元735年)进士及第,一度任新乡县的县尉,不久便弃官而去。后来就长期隐居在嵩山、少室山一带的“东川别业”,有时来往于洛阳和长安之间。他的交游很广泛,与当时的著名诗人王维、高适、王昌龄、綦毋潜等,都有诗歌上的交往。
他又是一个众所周知的道家修炼人,并且喜欢炼丹。王维在他的《赠李颀》一诗中就说过:“闻君饵丹砂,甚有好颜色”,可见李颀炼的外丹效果还不错,至少在改变人的外部形像和脸色方面使人印象深刻。王维还希望李颀早些“生羽翼”,羽化登仙,并对世人之不悟,深为感慨的说:“悲哉世上人,甘此膻腥食”。
李欣在此诗中并没有很具体的写焦炼师得道后有些什么神通或惊人的表现,只是说自己醒悟到世人是无法和修炼人相比的,用这种间接的方法来表达自己的敬仰之情。这是合乎修道人身份的作法,因为修炼人是不能随便把自己或其他修炼人的超常表现公之于众的。但李白在他的诗中却写了许多焦炼师的超常事迹。首先,他在诗序中说,“有神人焦炼师者”,“云生于齐梁时。其年貌可称五、六十。常胎息绝谷。”可见焦炼师不但修性,也修命,至少两百多岁了,看上去只象五、六十岁的人。“游行若飞,倏忽万里,世或传其入东海 ,登蓬莱,竟莫能测其往也”,这是说她有神行的功夫,瞬间能行万里,人们无法知道她的行踪。李白找遍了三十六峰,也没找到她,最后只有“闻风有寄”,在诗中天马行空似的描绘了自己心目中焦炼师“宛疑麻姑仙”的形像,并在最后信誓旦旦的说“紫书傥可传。 铭骨誓相学”,其渴望向焦炼师学道之心溢于言表。
上一篇: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唐诗欣赏
下一篇:白居易《自解》唐诗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