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十五日看潮五绝》原文
定知玉兔②十分圆,已作霜风九月寒。
寄语重门休上钥,夜潮留向月中看。
其二
万人鼓噪慑吴侬③,犹似浮江老阿童。
欲识潮头高几许?越山浑在浪花中。
其三
江边身世两悠悠,久与沧波共白头④。
造物亦知人易老,故教江水向西流⑤。
其四
吴儿生长狎涛渊⑥,重利轻生不自怜。
东海若知明主意,应教斥卤⑦变桑田。
其五
江神河伯两醯鸡⑧,海若东来气似霓。
安得夫差水犀手,三千强弩射潮低⑨。
〔注〕
①《苏诗集注》査慎行注引“乌台诗案”:熙宁六年,任杭州通判,因八月十五日观潮作诗五首写在安济亭上,前三首并无讥讽,至第四首言弄潮人贪官中利物,其间有溺而死者,故朝旨禁断。又谓主上好兴水利,不知利少害多,正如斥卤之地变为桑田,为事之必不可成者。
②玉兔:旧说月中有玉兔蟾蜍(见《五经通义》),后世因以玉兔代月。
③吴侬:吴人称我为侬(见《南部烟花记》)。
④“久与”句:语本白居易《九江北岸遇风雨》:“白头浪里白头翁。”
⑤江水西流:指海水上潮,江水势不能敌,所以出现逆流情况,随潮西流。
⑥涛渊:指有涛澜的深水。
⑦斥卤:海边盐碱地。
⑧醯鸡:《庄子·田子方》:“孔子见老聃曰:‘丘之于道也,其犹醯鸡乎,微夫子之发吾覆也,吾不知天地之大全也。’”
⑨自注:“吴越王尝以弓弩射潮头,与海神战,自尔水不进城。”
【苏轼诗集:八月十五日看潮五绝鉴赏】
这五首钱塘看潮七绝,作于神宗熙宁六年(1073)中秋,作者当时任杭州通判。
我国沿海潮汐,以钱塘江海潮最为壮观。每当农历八月十五至十八日,潮势汹涌澎湃,比平时大潮更加奇特,潮头如万马奔腾,山飞云走,撼人心目。历代诗人,多有题咏。苏轼这组七绝,是其中名作。第一首开头两句:“定知玉兔十分圆,已作霜风九月寒。”首句点明中秋。“月到中秋分外明。”这年中秋,适逢晴朗,所以作者预知月亮十分团,心情也倍加欣喜。次句写晴秋的夜晚,风里带有霜气,虽在仲秋,因地近钱塘江入海之口,已有九月的寒意。作者设想在月夜看潮,海滨一定是比较清冷的,而景象一定也更加奇妙。三四两句:“寄语重门休上钥,夜潮留向月中看。”作者此时住在郡斋,所以招呼管门的小吏说:“这重门休得上锁,我将要在月夜看潮呢!”白居易有忆杭州词:“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忆江南》)苏轼和白居易不同,他要亲临海塘看取潮势,并在中秋月夜看潮,这兴致比白居易的“郡亭枕上看潮头”显得更高了。这一首只是作出看潮的打算,是一组诗的开头。
第二首前两句:“万人鼓噪慑吴侬,犹似浮江老阿童。”连用两个比喻,描绘潮来的威势。先写所闻,次写所见。怒潮掀天揭地呼啸而来,潮头奔涌,声响洪大,有如万人鼓噪,使弄潮和观潮的吴侬,无不为之震慑。这第一句中,暗用了春秋时代吴越战争中的一个故事。鲁哀公十七年(前478),越国军队在深夜中进攻吴军的中军,就在战鼓声中,万军呼喊前进,使吴军主力于震惊之余,一败涂地。作者借用这一战役越军迅猛攻坚的声威,来比喻奔啸的潮头,可说非常形象。在第二句中,作者又用另一个威势壮猛的比喻,说是怒潮之来,有如当年王阿童统率长江上游的水军,浮江东下,楼船千里,一举攻下吴都建业(今江苏南京)。阿童是西晋名将王浚的小名。如读过刘禹锡《西塞山怀古》“王浚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的诗句,便可以想见当日的军威。这两个借喻,都从海潮的气势着笔,是实景虚写,借以开拓人们的想象力。第三四句:“欲识潮头高几许?越山浑在浪花中。”是实景实写。前两句写潮势之大,这两句写潮头之高。“欲识”句故作设问,以引出“越山”句的回答。这潮头究竟有多高呢?越山竟好似浮在浪花中间了。越山近指吴山和凤凰山,远指龛山和赭山,龛山、赭山在萧山境内对峙,形成海门。现在看来,海门在苍茫浩瀚的潮水中,潮头似卷越山而去,白浪滔天,怒潮如箭,诗的境界,也仿佛图画一样展现在人的眼前了。
第三首,抒写看潮后兴起的感慨。作者乘兴观潮,本为纵览海潮壮观而来,此刻却顿起身世之感。感叹自己由京城调任在外,身世悠悠,浑无定所,和江边的潮水一样,潮去潮来起落不定。所以起句说“江边身世两悠悠”,以示悠然长往,不知何时有个归宿?而年华易逝,白发易生,只怕长此以往,也像沧海波涛那样,不时掀起白头雪浪,自己也要成为“白头浪里白头人”了。第二句,“久与沧波共白头”,正是在这样情况下产生的感想。后两句:“造物亦知人易老,故教江水向西流。”作者看到海潮上溯,竟能逼使江水随潮西流。江水本不能西流,但因不能与潮势相敌,居然出现西流的情景。作者设想,这可能是造物体会到人有易老的心情,遂教江水也有西流之日,以示人生未必无再少之时,将来返回朝廷仍然有望。(按:作者外迁,是因对当时王安石推行新政,持有不同的意见,所以有这样的感慨。)
第四首,是作者以地方官的身份,因看潮而抒发的议论。这首诗包含两层意思:一是怜惜弄潮人的重利轻生,一是讽喻当时朝廷兴建水利多不切实际,害多利少,难有成效。前两句说:“吴儿生长狎涛渊,重利轻生不自怜。”因为弄潮的人,贪得官中利物,他们冒险踏波,常有被溺死的危险。但吴越儿郎,多习于水,狎玩浪潮,不知警戒。虽然当时也曾有旨禁止弄潮,但终不能遏止。作者时为杭州通判,对吴越人的重利轻生,产生怜悯的心情。后两句诗说:“东海若知明主意,应教斥卤变桑田。”作者揭露了当时官府里的一种矛盾,即一方面是明令禁止弄潮,一方面主上又好兴水利,好大喜功,不衡量利害得失。导致弄潮者又被吸引到这种水利工程中来,所以朝旨禁断,绝无成效。这两句诗的意思是:“东海的海神,倘若知道当代君王的意旨,应该让海边盐卤之地,一齐变成肥腴的桑田,那么弄潮人就可以不必再行弄潮,而兴办海滨水利之事,也就可以大显成效了。”诗句中确实带有讽刺的意味,因为斥卤变为桑田,一般说来,只是神话,是属于事之必不可成功者。既然断难有成,而又兴办不止,则弄潮人的灾难,也就难以摆脱。在这组诗中,只有这两句含有讥讽。但后来的“乌台诗案”,却把全诗都系于册子之内。指控为谤讪朝廷,御史李定、舒亶、何正臣等人,更联系苏轼居官地方的其他诗作,大肆诬陷,想把作者置于死地,形成了前所未有的诗狱,并累及作者的许多友人。现在重温此诗,可见宋代党祸冤酷的一个侧面。
在第五首中,作者再次抒发观潮所得的感想,这首是组诗的最后一章,诗人纯从想象落笔。前两句:“江神河伯两醯鸡,海若东来气似霓。”是由观潮想到《庄子·秋水》所写河伯“望洋兴叹”这个故事。“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不见涯涘。”河伯自以为“天下之美为尽在己。”等到他东行至海,看到汪洋浩瀚的大海涛澜,这才向海若表示自己的渺小。江神倘若东临大海,自然也会有同样的感受。长江大河也都有潮头。诗人表示如以江河的潮水,和这样雄伟的海潮威势相比,那么江神河伯就像小小醯鸡(即蠓蚋),是微不足道的。海若(海神名)从东方驾潮而来,潮水喷吐,就像虹霓一样,映着中秋的月色,这怒潮自然更加壮观。诗人这种来自看潮以后的观感,虽然出之以神奇想象的笔墨,显然是以事实为依据的。后两句:“安得夫差水犀手,三千强弩射潮低。”诗人感到如此威势巨大的潮水,要把它压低下来,使之为人民造福,是非常不易的。倘能得到当年夫差穿着水犀之甲的猛士,用上钱武肃王(钱镠)射潮的三千强弩,把它射服就范,兴许是个好事。“安得”两字,表明诗人的愿望,也是诗人的想象。这两句把两个历史故事,巧妙地联在一起,给人以强烈的印象。“水犀手”的故事,本出《国语·越语》:“今夫差衣水犀之甲者亿有三千。”因而战胜了越国,成为一时的霸主。射潮的故事,出自孙光宪《北梦琐言》的记载:吴越王钱镠,在建筑捍海塘的时候,为汹涌的怒潮所阻,版筑无成。后来钱王下令,造了三千劲箭,在叠雪楼命水犀军驾五百强弩,猛射潮头,迫使潮水趋向西陵而去,终于建成了海塘。这故事虽近神话,但说明了“人定胜天”的道理。诗人把夫差水犀军和钱王射潮两事融为一体,而引用上且稍有出入,但设想是颇为神奇的。诗人为官杭州,也曾在西湖中建成苏堤,拦阻湖西群山涧壑注入西湖之水,或使停蓄、或使宣泄,使之造福杭民。说明诗人也重视兴修水利,不过从实际出发,不是好大喜功,害多利少罢了。
综观这组看潮绝句,波澜壮阔,气象万千,有意到笔随之妙。在运笔方面,有实写,有虚写;有感慨,有议论;有想象,有愿望。淋漓恣肆,不落常轨,可见苏诗在风格上英爽豪迈的特色。
字数:3427
作者:马祖熙
上一篇:苏轼诗集《竹阁》原文、翻译及赏析
下一篇:苏轼诗集《筼筜谷》原文、翻译及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