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题解
这首诗作于763年春天,杜甫当时52岁。762年冬季,唐军在洛阳附近的衡水打了一个大胜仗,收复了洛阳和郑(今河南郑州)、汴(今河南开封)等州,叛军头领薛嵩、张忠志等纷纷投降。第二年,史思明的儿子史朝义兵败自缢,其部将田承嗣、李怀仙等相继投降。至此,持续七年多的“安史之乱”宣告结束。杜甫当时正流寓梓州(治所在今四川三台),过着漂泊的生活。他听到这个消息后,内心无比激动,以饱含激情的笔墨,写下了这篇脍炙人口的名作。
句解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在剑南忽然传说,收复蓟北的消息,初听到悲喜交集,涕泪沾满了衣裳。“剑外”,剑门关以外,也做剑南,这里指四川。“蓟北”,泛指唐代幽州、蓟州一带,今河北北部地区,是安史叛军的根据地。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回头看看妻子儿女,忧愁不知去向。胡乱收卷诗书,我高兴得快要发狂!“却看”,再看,还看。“妻子”,指妻子和孩子。“愁何在”,哪还有一点的忧伤?已消失得无影无踪。“漫卷”,胡乱地卷起(那时还没有刻板的书)。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白天我要开怀痛饮,放声纵情歌唱;明媚春光和我作伴,我好启程还乡。“白日”,表现时光美好。“放歌”,放声高歌。“纵酒”,开怀痛饮。“青春”,指明丽的春天。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仿佛觉得,我已从巴峡穿过了巫峡;很快便到了襄阳,旋即又奔向洛阳。“即”,是即刻。峡险而狭,故曰穿,出峡水顺而易,故曰下,由襄阳往洛阳,又要换陆路,故用向字。人还在梓州,心已飞向家园,可以推想杜甫那时是何等的喜悦。
评解
杜甫在这首诗下自注:“余田园在东京。”这首诗,除第一句叙事点题外,其余各句,都是抒发诗人忽闻胜利消息之后的惊喜之情。诗人的思想感情出自胸臆,奔涌直泻。
“剑外忽传收蓟北”,起势迅猛,恰当地表现了捷报的突然。“涕泪满衣裳”则以形传神,表现出突然传来的捷报在“初闻”的一刹那所激发的感情波涛,这是喜极而悲、悲喜交集的真实表现。颔联以转作承,落脚于“喜欲狂”,这是惊喜的更高峰。颈联,就“喜欲狂”作进一步抒写。尾联写诗人“青春作伴好还乡”的狂想,身在梓州,而弹指之间,心已回到故乡。诗人的惊喜达到高潮,全诗也至此结束。
全诗情感奔放,处处渗透着“喜”字,痛快淋漓地抒发了作者无限喜悦兴奋的心情。因此被称为杜甫“生平第一快诗”。
作者简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祖籍襄阳(今湖北襄樊)。天宝中期到长安,仕进无门,困顿十年后,才获得右卫率府胄曹参军的小职。安史之乱开始,他流亡颠沛,为叛军所俘,脱险后授官左拾遗。后弃官西行,入蜀定居成都,一度在剑南节度使严武幕中任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又有杜拾遗、杜工部之称。晚年举家东迁,途中留滞夔州两年,出三峡,漂泊鄂、湘一带,贫病而卒。杜甫历经盛衰离乱,饱受艰难困苦,写出了许多反映现实、忧国忧民的诗篇,诗作被称为“诗史”;其人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被奉为“诗圣”。杜甫是唐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并称为“李杜”。
上一篇:杜甫《恨别》表达由战乱而思家思念亲人的深情
下一篇:白居易《观刈麦》表达秋收农忙及对的繁重租税的指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