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戴安澜将军
外侮需人御,将军赋采薇。
师称机械化,勇夺虎罴威。
浴血东瓜守,驱倭棠吉归。
沙场竟殒命,壮志也无违。
【注释】五律:五言律诗的简称。律诗是旧体诗的一种格式,五律的特点是每篇一般限于八句,每句字数一律限于五个字,偶句最后一个字押平声韵,首句最后一个字可押可不押,必须一韵到底,句内和句间要讲平仄,中间四句按常规要用对仗。律诗两句为一联,一、二句称首联,三,四句称颔联,五、六句称颈联,七,八句称尾联。
戴安澜:字衍公,自号海鸥,安徽省无为县人。黄埔军校毕业,参加过北伐战争。一九三三年,率团参加对日的古北口战役;一九三八年,率旅参加台儿庄战役,获华胄勋章;一九三九年任国民党军二○○师师长,陆军少将,同年十二月,参加昆仑关战役,获四等金鼎勋章。一九四一年,日军出兵占领东南亚,驻守在缅甸的英军告急。一九四二年三月初,戴安澜率师开赴缅甸,协同英军抗击日军。先坚守缅甸南部重镇东瓜,与日军激战,歼敌五千余人。后攻克缅甸中部的棠吉,重创日军。同年五月,在率部向北转移途中遭日军伏击,鏖战两昼夜,突围时不幸被流弹击中受重伤,不治身亡,时年三十八岁。不久,国民党政府追授其陆军中将军衔。一九四三年四月一日,在广西全州香山寺举行了追悼戴安澜大会。国、共两党领导人都送了奠挽品,远在延安的毛泽东深有所感,特地为其撰写了这首挽诗。诗题一作《海鸥将军千古》。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内务部追认戴安澜为革命烈士。
外侮:外国侵略者。这里指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一九四一年十二月,太平洋战争爆发。次年二月,日本侵略军为了切断盟国援华物资的重要运输线滇缅公路,向当时为英国殖民地的缅甸大举进攻。国民党政府应英国政府的请求,派遣远征军共三个军约十万人赴缅,协同英军抗击日本侵略军。
赋采薇:赋,朗诵。采薇,《诗经·小雅》,篇名,是周宣王时戍守边疆的士兵所唱的歌,后世以“采薇”作调遣士卒守边的典故。这里的“赋采薇”指戴安澜将军毅然从征,远赴国难。
师称机械化:戴安澜率领的第二○○师是当时国民党军装备最好的,称为机械化师,属于当时中国的第一支机械化部队,曾由苏联人当军事顾问。
勇夺虎罴威:第二○○师将士勇武,在他们面前,就连虎罴之类的猛兽也丧失了威风。夺,使……丧失。虎罴,比喻凶猛的敌人。罴,一种棕色的熊。
浴血东瓜守:东瓜,缅甸地名。一九四二年三月八日,第二○○师抵达缅甸南部重镇东瓜,从英军手中接防。三月十九日,第二师在城外与日军打了一场遭遇战,歼敌三百余人。三月二十一日~二十二日,日军出动三百五十架飞机,摧毁了驻缅甸的英军基地,掌握了制空权。同时又以四倍于我的优势兵力,将东瓜合围。戴安澜将军率孤军浴血奋战,坚守十日,予敌以重大杀伤,但全师将士已阵亡三分之—。
驱倭棠吉归:在友军受阻,后援不继的严峻形势下,戴安澜于三月三十日放弃东瓜,率部突出重围,退守缅甸中部的棠吉。因中英联军连战失利,最后远征军总司令部下令总退却,于是远征军撤离棠吉,夺路回国。倭,我国古代对日本的称呼。这里指日本侵略军。归,回家,回国。
沙场竟殒命:沙场,战场。殒,死亡。违,违反。
【译文】在国家遭受外敌侵略的危急存亡之秋,
戴将军毅然从征,远赴国难。
他带领的精锐的机械化师,英勇顽强,
就连虎罴之类的野兽在他们面前也失去了威风。
全军将士在东瓜浴血奋战,
后来撤退至棠吉,辗转回到了祖国。
虽然戴将军不幸英年早逝,但死得其所,
驱除外侮的宿愿得到了报偿。
【赏析】这是一首挽诗。作者从当时抗日民族统一阵线的立场出发,高度赞扬了牺牲在抗日战场上的国民党将领戴安澜的辉煌战绩。
首联交待作战背景,颂赞了戴安澜的爱国主义精神。“外侮需人御,将军赋采薇”,为了抵御外侮戴安澜将军率部出征缅甸。“赋采薇”一句,写出了戴安澜慷慨御侮的豪情,使全诗具有一种雄浑的气魄。
颔联写戴安澜所率之师装备精良,士卒英勇。“师称机械化”,说明装备精良,对于打击敌人是有利的。“勇夺虎罴威”,概写部队面对“虎罴”一样的敌军所展现的英勇行为。
颈联记述了戴安澜的战斗伟绩。一是“浴血东瓜守”,“浴血”二字,形象地刻画出二○○师固守东瓜十日与敌展开的殊死搏斗的场景。二是“驱倭棠吉归”,就是把日本侵略者从棠吉驱赶出去。这两次战役使戴安澜和他的二○○师名震国内外,增长了抗日军人的士气,大煞日本侵略者的威风。
尾联表达了对戴安澜为国牺牲的哀悼和对英灵的慰抚。一个“竟”字,既为戴安澜正当英年不幸牺牲的震惊与惋惜,也为国家失去一位抗敌将领叹悲。戴安澜献身沙场时年仅三十八岁,这固然可惜,但是他已重创日军,宿愿已偿,所以作者接着说“壮志也无违”,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壮志已酬,戴安澜是死得其所的。全诗寓褒奖于事迹叙述中,追悼的是国殇,歌颂的是国魂,是一首很有特色的挽诗。
张冠道中
朝雾弥琼宇,
征马嘶北风。
露湿尘难染,
霜笼鸦不惊。
戎衣犹铁甲,
须眉等银冰。
踟蹰张冠道,
恍若塞上行。
【注释】张冠道:道路名,当时转战中经过的一条路。具体位置不详,待考。一九四七年三月,国民党蒋介石集团撕毁《双十协定》,向各解放区发动全面进攻受挫后,改为“重点进攻”,集中三十四个旅的兵力,分南、西、北三面向陕甘宁发起大规模进攻,妄图消灭我党中央和在延安的部队,或将我党我军驱逐到黄河以东,以解决西北问题。我西北野战军为掩护中央机关和群众转移,决定以一个旅一个团的兵力留在延安以南地区,以运动战的方式防御和阻击国民党军队。三月十九日,毛泽东率领中央机关和解放军总部撤离延安,然后在陕北、延北等地转战,同国民党军队周旋,先后驻扎过青阳盆、王家弯、朱官寨、神泉堡、杨家沟等地。
弥琼宇:弥,遍布,弥漫。琼宇,玉样沽朗的天空。宋代苏轼《水调歌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征马嘶北风:取“马鸣风萧萧”意。征马,战马。
染:沾染衣服。
笼:笼罩。笼,作动词用。
戎衣:军衣。
等:如同。
踟蹰:徘徊不进的样子,这里有转战的意思。
恍若塞上行:恍若,好像,仿佛。塞上,边塞之上。
【译文】清晨的雾气弥漫在天地之间,
战马在呼啸的北风中嘶鸣。
露湿霜重,行军的路上尘土不扬,
山间的鸦鹊也没有受到惊扰,
被露水打湿的军装在寒风中被冻得如同铁甲一般,
战士们的眉毛和胡须上都结了厚厚的冰霜。
虽然张冠道路途艰险,
但丝毫不能压制战士们心中豪壮的革命情怀。
【赏析】这首五言律诗叙写的是在张冠道上经过一夜跋涉,拂晓时所见到的行军情景。
首联写景状物,描绘了一幅英武而艰苦的塞上行军图。“朝雾弥琼宇,征马嘶北风”,写的应该是一个晴天的凌晨,雾气弥漫,军容雄壮,战马嘶鸣,一支部队在凛凛北风中行进。
颔联写霜露。露湿霜重,景物中衬托出行军者在强敌面前的沉着心态,路上尘土不扬,山间鸦鹊不惊,大地清静安宁。“尘难染”、“鸦不惊”说明霜露之浓重。军物中衬托出行军中在强敌面前的沉着心态。
颈联继续写自然环境,天气寒冷之盛。“戎衣犹铁甲,须眉等银冰”,行军是十分艰苦的,战士的衣衫被汗水露气浸湿,因夜寒风冷,衣衫都冻上了,像铁甲那样硬梆冰凉,眉毛、胡髭都沾上了银色的严霜。这种状况酷似唐代诗人岑参描写的边塞情景,如:“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马毛带雪汗气蒸,五花连钱旋做冰,幕中草檄砚水凝”等。
末联写行军虽举步维艰,但战士们的精神是乐观的。“踟蹰”极言张冠道行军艰难,战士们转战艰苦。“恍若塞上行”,暗示作者由此联想到了古代那些写边塞军旅生活的豪迈悲壮的诗篇,极含蓄地抒写了战士们豪壮的情怀,也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和余韵无尽的情致。
本诗的特点在于集中笔墨渲染转战张冠道中某一天早晨的气候特点及这种气候造成的种种情景,反映了转战中艰辛境况和作者的乐观精神。
喜闻捷报
中秋步运河上,闻西北野战军收复蟠龙作。
秋风度河上,
大野入苍穹。
佳令随人至,
明月傍云生。
故里鸿音绝,
妻儿信未通。
满宇频翘望,
凯歌奏边城。
【注释】喜闻捷报:一九四七年四月下旬?熏国民党将领胡宗南误以为我军主力正向绥德附近集中,于四月二十六日以九个旅的兵力从蟠龙,永坪分两路向绥德急进。并遣三个旅的兵力自榆林向米脂县、葭县(今改为佳县)方向策应,妄图南北夹击,在吴堡地区消灭我军主力,或将我军主力驱逐到黄河以东。人民解放军在彭德怀、贺龙的指挥下,依靠陕北复杂的地形和良好的群众基础,以“蘑菇战术”与胡宗南部队进行周旋,声东击西,时进时退,把国民党军队拖得精疲力竭,进而选择有利时机,集中优势兵力将其消灭,粉碎了国民党军队对陕甘宁边区的“重点进攻”。一九四七年九月中旬,人民解放军收复青化砭、蟠龙等重镇。毛泽东闻此捷报后写下了这首诗。
运河:指陕北葭县、米脂县一带开凿的水渠。
蟠龙:古镇名,位于延安城东北七十余里,当年蒋介石对陕甘宁边区实行“重点进攻”时,曾把此地当成重要的物资补给基地。
度:通“渡”,渡过。
大野入苍穹:大野,广大的原野。入,融入。苍穹,茫茫的天空。
佳令:佳节,指一九四七年的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
傍:依附。唐代李白《送友人入蜀》:“山从画面起,云傍马头生。”
故里鸿音:故里,故乡。
鸿音:指音信。鸿,鸿雁,古代有雁足传书的说法。
满宇频翘望:满宇,本指普天下,这里指代解放区老百姓。频,多次。翘望,抬头而望,形容盼望之殷切。
凯歌奏边城:凯歌,指一九四七年八月,人民解放军在陕北取得沙家店战役胜利,九月中旬,又收复青化砭,蟠龙等重镇。边城,边远地区的城镇,指陕甘宁边区。
【译文】凉爽宜人的秋风吹过了河面,
广袤的原野融入茫茫夜空。
中秋佳节似乎特意伴随着人美好的心情而来,
连明月也仿佛感受到了喜悦的气氛,
和云彩一同在天边升起。
但因为战争的阻隔,
已经很久没有来自故乡和亲人的音信了。
而解放区的百姓们,
都在翘首期盼着边区能够再次传来胜利的捷报。
【赏析】这首诗写中秋节之夜在运河边散步时“喜闻捷报”的快意心情。
首联写陕北广阔苍茫的原野景色。“秋风度河上,大野入苍穹”,出语遒劲,声势磅礴地状写了陕北地区广阔的原野与天相接的阔大境界。
颔联写佳节明月。“佳令随人至,明月傍云生”,切合中秋题意,描写月夜美景。作者采用拟人手法,写中秋节似乎特意伴随人心情而来,透露出作者喜悦的心情。
颈联写思亲。“故里鸿音绝”,写作者佳节想念江南故里的亲人;“妻儿信未通”,写作者想到了远在苏联而又音信渺茫的亲人贺子珍与李敏母女俩。正所谓“每逢佳节倍思亲”。但因战争的阻隔,不是“鸿音绝”,就是“信未通”。这一联的情调低沉婉约,感情凝重真挚。
尾联切入诗题。“满宇频翘望”,作者在翘望和期盼什么呢?“凯歌奏边城”,前线终于传来的捷报,距延安不远的蟠龙已经收复,“凯歌”,作者的喜悦之情跃然纸上,诗的激情由此进入高潮。本诗标题为《喜闻捷报》,诗前小序也说“中秋步运河上,闻西北野战军收复蟠龙作”,可是全诗除最后一句有“喜闻捷报”的意思外,其他都未写捷报之事,但读后仍觉切题,这就是作者采用了篇末点题的艺术手法。
看山
三上北高峰,杭州一望空。
飞凤亭边树,桃花岭上风。
热来寻扇子,冷去对佳人。
一片飘飘下,欢迎有晚鹰。
【注释】看山:远望群山,指松州城外诸山。
北高峰:位于浙江省杭州市两湖附近的灵隐寺后,与南高峰相对峙,为西湖群山之一。
“飞风”四句:北高峰附近有飞凤亭、桃花岭,扇子岭、美人峰等名胜。据作者自注,“扇子”指扇子岭,“佳人”指美人峰。
飘飘:同“飘摇”。飘荡、飞扬的样子,诗中指鹰在空中飞翔的姿态。曹植《洛神赋》“:飘飖兮若流风之回雪。”
【译文】数次登上北高峰,眺望杭州城,一览无余。
飞凤亭,桃花岭,扇子岭,
佳人峰,各处景色宜人,
就连夜晚归巢的老鹰也仿佛是在欢迎自己。
【赏析】一九五四年底开始,诗人到浙江莫干山和杭州等处度假。他游兴很高,接连攀登了南高峰、北高峰、五星顶、莫干山等处。《看山》与《莫干山》、《五云山》等诗作,均出自此时。
登高览胜的五律诗,极有层次地表达了作者登高赏景的愉悦心情。首联写曾多次登上北高峰,眺望杭州城。“三上”,表明登北高峰已不止一次。北高峰林木葱郁,雾霭缭绕,恍若仙境。北高峰最高处海拔约三百一十四米,站在峰顶,眺望杭州,一览无余,所以作者说“杭州一望空”。
颔联写游览的具体景点。飞凤亭、桃花岭都是诗人曾驻足之处。飞凤亭并非有凤,桃花岭也并非无树,在这里作者运用了互文见义的手法。一树一凤,各有特色,也足以展示诗人的游览兴致。
颈联写作者的联想。这里的“热”和“冷”并非实指夏季和冬季。是作者看见扇子岭、美人峰后的联想。作者运用拟人化的手法,把扇子岭和美人峰写得十分形象具体。
尾联写“看山”以后事。从眼前的山景写到空中的晚鹰,由相对的静景写到雄鹰飞翔的动景。“一片飘飘下”,是说从地面望去,空中飞翔的雄鹰在晚空巨大的背景衬托下,给人以“一片”落叶的感觉。“下”,从高空而下,是“飘飘”的方向。作者十分善于联想,把从高空而下归巢的晚鹰看作是来“欢迎”自己。表现了作者观察的细致,感受的细腻。
这首五律诗中间构联全用对仗,严整工稳,用韵宽泛。语言自然流畅,毫无雕凿之痕。首联总起写登高,二、三联写北高峰附近名胜;尾联交代游览时间,主旨明确,层次分明。颈联风趣,尾联飘逸,作者闲适愉悦的心境,跃然纸上。
上一篇:毛泽东《漫步湘江江岸联句》鉴赏
下一篇:《给彭德怀同志》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