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恋花
答李淑一
我失骄杨君失柳,
杨柳轻飏直上重霄九。
问讯吴刚何所有,
吴刚捧出桂花酒。
寂寞嫦娥舒广袖,
万里长空且为忠魂舞。
忽报人间曾伏虎,
泪飞顿作倾盆雨。
【注释】杨柳:杨指杨开慧,柳指柳直荀。杨开慧:字云锦,乳名霞。一九○一年十一月六日生于长沙县板仓。一九二○年冬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一九二一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中共湘区委员会负责机要兼交通联络工作。同年冬与毛泽东结婚,婚后毛泽东称之为“我的亲爱的夫人”。结婚后,她一直随毛泽东在长沙、韶山、上海、武汉等地从事工人运动和农民运动。一九二七年大革命失败后,隐蔽在家乡长沙东乡板仓坚持地下工作。一九三○年八月红军退出长沙,同年十月与长子毛岸英一道被军阀何键逮捕入狱,备受酷刑,始终坚贞不屈。敌人多次强迫她声明与毛泽东脱离夫妻关系,她严词拒绝。十一月十四日就义于长沙识字岭。毛泽东对杨开慧的牺牲,深为难过,在给杨开智的信中说:“开慧之死,百身莫赎。”新中国成立后,寄款为杨开慧修墓立碑,又两次派儿子回板仓扫墓。一九五○年接见杨开慧的堂妹杨开英时,说:“你霞姐是在有小孩在身边时牺牲的,很难得。”又说:“你霞姐那时是主张武装斗争的。”
柳直荀:一八九八年十一月生于长沙。一九二四年加入中国共产党。长期在湖南从事农民运动,任中共湖南省委委员。一九二六年北伐军占领长沙后,任湖南省政府委员、湖南省农民协会秘书长。一九二七年参加南昌起义。后转战各地,曾任中共中央长江局秘书长、红二军团政治部主任、红三军政委等职,一九三二年九月在湖北省洪湖革命根据地被害。他是李淑一的丈夫,毛泽东早年的战友。
轻飏:轻盈飘扬。飏,飘扬。杜牧诗:“今日鬓丝禅榻畔,茶烟轻飚落花风。”
重霄九:即九重霄,为了押韵而倒装。指天的极高处。晋葛洪《抱朴子·畅玄卷》:“其高则冠盖平九霄,其旷则笼罩乎入隅。”
问讯:探望,问候。韦应物《寄李儋元锡》:“闻道欲来相问讯,西楼望月几回圆。”
吴刚捧出桂花酒:段成式《酉阳杂俎·天咫》:“旧言月中有桂,有蟾蜍,故异书言:‘月桂高五百丈,下有一人常斫之,树创随合。人姓吴名刚,西河人,学仙有过,谪令伐树。’”李商隐《同学彭道士参寥》:“月中桂树高多少?试问西河斫树人。”《楚辞·九歌,东皇太一》:“奠桂酒兮椒浆”。王逸注:“桂酒,切桂置酒中也。”曹植《仙人篇》:“玉樽盈桂酒,河伯献神鱼。”
寂寞嫦娥:嫦娥或作恒娥、姮娥、常娥,《淮南子·览冥训》:“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垣娥窃以奔月。”高诱注:“炬娥,羿妻。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未及服之,炬娥窃食之,得仙,奔入月中,为月精。”李白《把酒问月》:“白兔捣药秋复春,炬娥孤栖与谁邻?”李商隐《嫦娥》:“常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韩驹《念奴娇·海天向晚》:“桂华疏淡,广寒谁伴幽独。”
广袖:宽大的衣袖。高适《听张立本女吟》:“危冠广袖楚宫妆,独步闲庭逐夜凉。”
泪飞顿作倾盆雨:作者自注:“是指高兴得掉泪。”倾盆雨,形容雨大如翻倒盆中水。杜甫《白帝》:“白帝城中云出门,白帝城下雨翻盆。”苏轼《介亭饯杨杰次公》:“前朝欲上已蜡屐,黑云白雨如倾盆。”
柳、九、有、酒、舞、虎、雨:七字为韵脚,不同韵。作者自注:“上下两韵,不可改,只得仍之。”按,“柳”、“九”、“有”、“酒”属上声有韵,“舞”、“虎”、“雨”,属上声虞韵,二者不同部。
【译文】我失去了值得骄傲的夫人和知交,
只冲向高高的九天上头。
遇到了被罚的服苦役的吴刚,
并热情的款待两位,双手捧着香甜醇厚的美酒。
他们又来到广寒宫,
这里的嫦娥格外的感动为革命者翩翩起舞,
舞台是蔚蓝地天空。
突然传来祖国人民取得胜利得消息,
激动得热泪而下,猛然化作一天豪雨,好似倾盆!
【赏析】这首词运用浪漫主义手法,抒写杨、柳两位忠魂到九重天进入月宫的情状,抒发了对他们无限怀念之情,歌颂了他们的崇高品质与永垂不朽的精神。
上阙写两位烈士的忠魂到了月宫受到吴刚的款待。为回答李淑一词中的“征人何处觅?六载无消息”的问语,开篇便说:“我失骄杨君失柳,杨柳轻飏直上重霄九。”“失”字叠用,表明作者与李淑一有着共同的悲伤,有着对烈士的共同的悼念。“我”、“君”并提,“杨”、“柳”对举,隐含着生者、死者间的深厚情谊和特殊关系。开慧牺牲,是“我”之失,也是“君”之失;直荀牺牲,是“君”之失,也是“我”之失。都失同志,亲人,故“骄”字一气贯之,总领“杨”、“柳”二字。他们是人民的骄子,“君”、“我”的骄傲。
章士钊《杨怀中别传》载:“越二十余岁(按,指杨开慧牺牲后二十余年),毛公填词,有‘我失骄杨’句,吾乃请益毛公,何谓骄?公曰:‘女子革命而丧其元,焉得不骄?’”
词的第二句以顶针的修辞方法和双关的语言技巧,转换场景,写清白的杨柳飞絮已直升九重云霄,进入仙境。这与“骄”字所传达的刚强坚毅,构成了烈士的完美形象。亲人虽然牺牲,但忠魂永存。“问讯”二字,表露出了“杨”、“柳”的豪迈与爽朗。
下阙写嫦娥为两位烈士表演歌舞,他们听到革命胜利的消息后,激动得掉下泪来。“杨”、“柳”到仙界,广寒宫里,玉树琼筵,谪仙献酒,嫦娥起舞,完全一扫“碧海青天夜夜心”的寂寞了!
诗人正是借天上的盛情与欢欣,表达人间的崇敬与欣慰,更借“杨”、“柳”死后的尊荣,表彰他们生前的忠烈。游仙的古老的诗歌形式与诗歌题材,经过作者的巧用,焕发出了清新的气息。
正当月宫中充满着欢乐,洋溢着尊敬,出现崇高的精神境界的时候,骤然传来了人间已降伏恶虎的喜讯:国民党反动政府已被打倒,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无数烈士曾经为这一理想而抛头颅洒势血,那些牺牲的人们,包括“杨”、“柳”在内,怎不豪兴满怀,泪飞如雨呢?“忽报”与“顿作”紧相呼应,反映烈士们乃至全国人民激情爆发的迅速。“倾盆雨”,艺术手法是夸张的,生活根基却是深厚的。在内容上看,“泪飞顿作倾盆雨”,也是对李淑一词中“醒忆别伊时,满衫清泪滋”的回应。
这首悼念革命烈士兼亲人、挚友的诗篇,首句写现实,写人间。中间四句一气呵成,写游仙,写天宫,万里长空,月宫桂酒,吴刚侍宴,嫦娥舒袖,是诗人为颂扬忠魂所虚构出来的典型环境与典型情节。
末二句,则既是写天宫,也是写人间,二者浑然一体,将现实与幻想融会一体。飞洒如雨的兴奋之泪,是属于生死不忘人民革命事业的烈士们的,也是属于普天下劳苦大众的。这样的眼泪,这样的意境,这样的格调,比之“忆别伊时,满衫清泪滋”,当然是别有一番天地了。在这里,个人的生死荣辱、悲欢离合,已经被一种超脱而高尚的情感所替代了。
此词天上与人间交织,现实与想像联系,悼念与赞颂融合,悼念没有悲伤情绪,赞扬则不落窠臼,迥非古人游仙作品一类。而在内容上,作者明确地说:“这种游仙,作者不在内,别于古之游仙诗。”革命的现实主义和革命的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方法,在这首词中运用得非常好。“对于我们的革命先烈寄予如此崇高的怀念之情,没有比这首词更深切,更激昂慷慨,因此也就更动人心弦的了。
‘泪飞顿作倾盆雨’,是嫦娥之泪?是吴刚之泪?还是作者之泪?是普天下革命人民洒下的倾盆热泪。只有革命的现实主义和革命的浪漫主义相结合,文学艺术才能达到像这样高的境界。”(毛岸青、邵华《滚烫的回忆》)这是迄今为止对《蝶恋花·答李淑一》的主旨最为得准确而深刻的阐释。
附:李淑一原词
菩萨蛮
一九三三年夏,道路传言,直荀牺牲,我结想成梦,大哭而醒,和泪填《菩萨蛮》一首。
兰闺索寞翻身早,
夜来触动离愁了。
底事太难堪,
惊侬晓梦残。
征人何处觅?
六载无消息。
醒忆别伊时,
满衫清泪滋。
【注释】兰闺:芳香高雅的住房。闺,内室,一般指未婚女子的居室。
索寞:孤独寂寞。亦作“索莫”、“索漠”。王禹稱《暮春》:“索寞红芳又一年,老郎空解惜春残。”
底事:何事。底,犹“何”。
侬:我。李白《秋浦歌》:“寄言向江水,汝意忆侬不?”
征人:远离的亲人。李白《子夜吴歌》:“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滋:湿润。江淹《王征君》:“窈蔼深山空,翠涧淡无滋。”
卜算子
咏梅
读陆游咏梅词,反其意而用之。
风雨送春归,
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
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
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
她在丛中笑。
【注释】风雨送春归:典出辛弃疾《摸鱼儿·更能消》:“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又《谒金门·归去来》:“归去来,风雨送春行李。”苏轼《和秦大虚梅花》:“不如风雨卷春归”。辛弃疾《贺新郎·柳暗清波路》:“送春归、猛风暴雨,一番新绿。”
百丈冰:东方朔《神异经》:“北方层冰万里,厚百丈。”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犹有花枝俏:晏几道《庆春时》:“梅俏已有春来音信,风意犹寒,南楼暮雪。”俏,俊美。
不争春:叶申芗《霜天晓角·梅花》:“开向百花头上,又岂为占春忙?”
只把春来报:柳永《白苎》:“昨夜江梅,漏泄春消息。”李弥逊《十样花》:“陌上风光浓处,第一寒梅先吐,等得春来也,香销减,态凝伫。”杜安《世折红梅》:“春消息,夜来陡觉,红梅数枝争发。”钟嗣成《四时佳兴》:“梅化漏泄阳和信,才残腊又新春。”
待到山花烂漫时:严蕊《卜算子·不是爱风尘》:“若得山花插满头,莫问奴归处。”烂漫,色彩鲜艳的样子。韩愈《山石》:“山红涧碧纷烂漫”。扩而充之,又常用以形容百花盛开时艳丽明媚的春景。杜甫《追酬故高蜀州人日见寄》:“锦里春光空烂漫,瑶池侍臣已冥寞。”皇甫松《杨柳枝》:“烂漫春归水国时,吴王宫殿柳丝垂。”
丛中:元淮《立春日赏红梅之作》:“青枝绿叶何须辨,万卉丛中夺锦标。”
【译文】一场又一场得风雨,
把花团锦簇的春天送走,
纷纷扬扬的漫天雪花,
又把姹紫嫣红的
春天迎回着广阔的大地。
在悬崖结满晶亮的百丈寒冰时,
却有火焰般的梅花,
开的挺拔而美丽。
它虽然美丽,
却没有向春天争名邀功的意思,
只把春天的喜讯报给人间,
当大地百花盛开的时候,
它默默含笑,
和盛开的百花共同感到快乐,
【赏析】此词反用陆游《卜算子·咏梅》其意。南宋诗人陆游力主抗金,北伐中原,收复失地,却屡遭投降派排挤,一生壮志未酬,仕途坎坷。晚年闲居家乡,心境沉寂,但报国之志不衰。他喜爱梅花,以梅花为吟咏对象的诗词就有百余首。在《卜算子·咏梅》中,他塑造了幽独冷落、孤芳自赏而又坚贞自矝、不同流合污的梅花形象。
毛泽东在一九六一年十二月二十七日批示党内印发自己的《咏梅》词时,对陆游的原词作了如下说明:“作者北伐主张失败,皇帝不信任他,卖国分子打击他,自己陷于孤立,感到苍凉寂寞,因作此词。”在一幅他自己手书的陆游词末,则写有“伤北伐不成而作”字样:但他后来又作了如此解释:“末尾的说明是我作的,我想是这样的。究竟此词作于何时,主题是什么,尚有待于考证。我不过望文生义说几句罢了。”毛泽东这首《卜算子·咏梅》的主题,他曾作明白:“近作咏梅词一首,是反修正主义的。”
上阕首二句写季节的变化。“风雨送春归”,意谓暮春时节,风雨交加,送走了美好的春光。“飞雪迎春到”,意谓隆冬时节,飞雪漫天,却已隐隐地透出春讯。一“送”一“迎”,“春归”、“春到”,自然界节序在嬗变,虽有“春归”的暂时失落,却还有“春到”的希望,“柳暗”的尽头便是“花明”。
这两句,写的是自然现象,反映的却是诗人对前景的乐观情绪。“已是悬崖百丈冰”,是对当时世界局势的象征性概括。在严寒的日子里,“犹有花枝俏”,一个“俏”字,写尽了玉骨冰心的梅花敢于傲霜抗寒、迎难怒放的神韵,而与陆词“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的梅花心性全然相反。“俏”,是诗人对马克思主义者在艰难困苦环境中坚韧不拔的品格的赞颂。
下阕,针顶上阕末句的“俏”字,进一步刻画梅花的精神风貌:“俏也不争春”。陆词说,“无意苦争春”,“争春”是可以“争”的,只不过“无意苦争”而已。
此词“俏也不争春”,反用其意,梅花的精神境界比陆词中的更高了一层。晏几道词:“梅俏已有春来音信”。这是说明“梅俏”与“春来”的自然联系。本词中“只把春来报”,则写梅花本能地把“报春”当成自己的神圣天职,精神境界又得到了提升。再看两句,“不争”、“只报”,一正一反,在“俏”的基础上,进一步赞颂了梅花的志节和情操。“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两句再塑梅花甘心奉献、隐身群芳的品格。陆词中有“群芳”,此词中有“山花”,二者的字面意义相同,而象征意义却迥然有别。陆词以“群芳”比喻权臣,梅花“一任群芳妒”,是陆游自明心境,表示任凭权贵如何妒忌,仍然孤芳自赏,清香如故。
本词则以“山花”比喻革命者,“她在丛中笑”,表示中国共产党人虽然成为“报春”的先行者,但只是“山花”中的一朵,笑在胜利的“丛中”。“她在丛中笑”,与陆词“零落成泥碾作尘”大异其趣。它极耐人寻味,既是胜利者的笑,是自慰的笑,是对革命前景的璨然的笑。这一句,使梅花的形象升华到了极点,全诗达到了高潮,戛然收尾,余韵无穷。
陆词与本词咏梅,全词中均无“梅”字,都是托物言志,以梅喻人,又都有鲜明的政治内涵。陆词以“愁”字为眼,抒英雄失路、报国无门之“愁”,本问以“俏”字为眼,颂坚持真理之“俏”;陆词以“香如故”而孤芳自赏,本词以“丛中笑”而光彩四方;陆词的梅花之魂,凄凉抑郁,本词的梅花之魂,高昂奋进;陆词落笔,婉转含蓄,本词格调,则明快流畅。
附:陆游原诗
卜算子
咏梅
陆游
驿外断桥边,
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
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
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
只有香如故。
【注释】驿站:古代传递官方文书的人中途住宿的地方。零落:衰败,凋谢。《离骚》:“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满江红
和郭沫若同志
小小寰球,
有几个苍蝇碰壁。
嗡嗡叫,
几声凄厉,
几声抽泣。
蚂蚁缘槐夸大国,
蚍蜉撼树谈何易。
正西风落叶下长安,
飞鸣镝。
多少事,
从来急;
天地转,
光阴迫。
一万年太久,
只争朝夕。
四海翻腾云水怒,
五洲震荡风雷激。
要扫除一切害人虫,
全无敌。
【注释】小小寰球:在含有无数星系的宇宙中,巨大的地球也不过是沧海一粟,故称“小小”。寰球,地球。寰,通“环”。
凄厉:凄惨悲凉。苏轼《初秋寄子由》:“西风忽凄厉,落叶穿户牖。”
蚂蚁缘槐夸大国:作者自注:“‘大槐安国’是汤显祖《南柯记》里的故事。”缘,沿着。引申为凭借、依靠。蚂蚁缘槐的故事最早出自李公佐《南柯太守传》,写的是一个叫淳于棼的人,天天在住宅南的大古槐树下同朋友饮酒,有一天醉卧在槐树下,梦见自己“入大城,朱门重楼,楼上有金书,题曰‘大槐安国’”。他在这里当了驸马,任南柯大守二十年,荣耀显赫。后来与敌人作战失败,被国王罢官送回。惊醒一看,原来这“大槐安国”是槐树下的一个大蚂蚁洞,南柯郡是南面枝干上的一个小蚂蚁洞。范成大《题城山晚对轩壁》:“一枕清风梦绿萝,人间随处是南柯。”
蚍蜉撼树:蚍蜉,黑色大蚂蚁。《尔雅·释虫》:“蚍蜉,大蚁,小者蚁。”郭璞注:“俗呼为马蚍蜉。”唐时,有人推崇杜甫,贬抑李白,韩愈则并尊李杜,认为那些妄意议论者,是自不量力。其《调张籍》云:“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不知群儿愚,那用故谤伤。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敦煌变文集·李陵变文》:“我今日五十步卒,敌十万之军,何得蚊蚋拒于长风,蝼蚁撼于大树!”
正西风落叶下长安:作者自注:“‘正西风落叶下长安’,虫子怕秋冬。形势变得很快。那时是‘百丈冰’,而现在正是‘四海翻腾云水怒,五洲震荡风雷激’了。从去年起,我们进攻,九月开始写文章,一评苏共中央的公开信。”贾岛《忆江上吴处士》:“秋风生渭水,落叶满长安。”沈唐《霜叶飞》:“更萧索,风吹渭水,长安飞舞千门里。”周邦彦《齐天乐·绿芜凋尽章台路》:“渭水西风,长安乱叶,空忆诗情宛转。”
鸣镝:射出时有响声的箭,亦称响箭。《史记·匈奴传》:“冒顿乃作鸣镝,习勒其骑射。”韦昭云:“矢镝飞则鸣。”韦昭《昊鼓吹曲·汉之季》:“飞鸣镝,接白刃。”丘迟《与陈伯之书》:“一旦为奔亡之虏,闻鸣镝而股战,对穹庐以屈膝。”
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作者自注:“你要慢,我就要快,反其道而行之。你想活一万年?没有那么长。我要马上见高低,争个明白,不容许搪塞。但其实时间在我们这边,‘只争朝夕’,我们也没有那么急。”
害人虫:指苍蝇之类。
【译文】在茫茫的宇宙中,
有一个小小的地球之上,
有几只小小的苍蝇嗡嗡地叫着。
小小的蚂蚁爬上古老的槐树,
在那槐树上安家,并认为那是一个大国了,
小小的蚍蜉摇撼大树谈何容易,
现在的时代,
人们觉醒的力量是向霸权主义和投降变节者猛攻。
历史上有多少事情,都不是从从容容呀,
天地星宿不停地转动,
一万年的时间太长久了,
一朝一夕的时间也必须力争。
各国人民反压迫的斗争正在四海涛涌而起,
五洲的山水城镇林丛。
要全部消逝,要全部消灭,
人世间的任何力量,也无法和它抗衡。
【赏析】这首词是首政治抒情诗,是和郭沫若于一九六三年元旦填的《满江红》而作。郭词旨在歌颂中国人民及其领袖在“沧海横流”的日子里的“英雄本色”和“展红旗,乾坤赤”的前景。而这首写于广州的和词,与写于十四天前的《七律·冬云》属于同一个主题,意境亦相通。词写成后,诗人立即濡墨挥毫,书写了这首词,题上“书赠恩来同志”,派人送去。毛泽东逝世后,邓颖超将这一珍贵墨迹交给了党中央。
此词开篇便下“小小寰球”四字,把偌大一个地球,看成“小小”的地球,眼光之远,语气之大,令人叹为观止。
在浩翰无垠的宇宙中,地球当然是“小小”的。在太阳系的九大行星中,地球排行第五,故“小小寰球”,也是实写。寰球尚且是“小小”的,在寰球上碰壁的几个“苍蝇”,自然更微不足道了。“几个”,“碰壁”,说明对其极为藐视。“嗡嗡叫,几声凄厉,几声抽泣。”细致入微地刻画了“苍蝇碰壁”后的丑态。
“凄厉”,形容它们的喧嚣;“抽泣”,描写它们的伤心。“凄厉”中夹杂着“抽泣”,足见其外狠内荏,用词诙谐,令人读来可憎又可笑。
这首词,从国际形势开端,以苍蝇“冻死”煞尾的章法不同,而是从苍蝇“碰壁”开端,写到“要扫除一切害人虫”煞尾。后者的意境更宽更远。
词接下来的四句,连用四典,巧妙而有力。在以“苍蝇”设喻之后,又以“蚂蚁”、“蚍蜉”设喻。“蚂蚁缘槐夸大国”,“寰球”尚且是“小小”的,一株槐树怎么能称得上“大国”呢?喻指其狂妄自大之丑态
。“蚍蜉撼树谈何易”,说明几只小小的“蚍蜉”,要把马克思主义这株大树摇动拔掉,自不量力“谈何易”。“夸大国”,寄托辛辣嘲讽;“谈何易”,直抒凛然正气。上承“几声凄厉,几声抽泣”和“谈何易”,以“正西风落叶下长安,飞鸣镝”收束上阕,表示马克思主义者开始了对“嗡嗡叫”的苍蝇们的反击。可以想象,鸣镝一飞出,苍蝇们就像西风扫落叶一样,纷纷从它们的堡垒中跌落下来。
上阕写“害人虫”与西风落叶,都赋予特定的象征意义,以意象为主;下阙以议论为主。“多少事,从来急;天地转,光阴迫。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六句,节奏短促,语言明快,用“急”,用“迫”,用“只争朝夕”,慨叹光阴易逝,时间紧迫,阐明了斗争的迫切性。
“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作为一个哲理,启示人们对任何事情均应抓住时机,不放弃主观努力。遵循“只争朝夕”的指导思想,作者审度当时的形势:“四海翻腾云水怒,五洲震荡风雷激。”这是全诗的一个高潮,与“正西风落叶下长安”形成鲜明对照。
“云水怒”、“风雷激”的比喻,说明国家要独立,民族要解放,人民要革命的呼声很高,反对霸权主义和殖民主义的斗争如火如荼,有谁要破坏这一大好形势,只是妄想;“翻腾”“震荡”,言声势之大;“怒”“激”,状行动之迅猛。
所以,词中最后号召:“要扫除一切害人虫,全无敌。”这两句,具有睥睨千古、横扫环宇的气势。在章法上,它与“飞鸣镝”相呼应,又与苍蝇的凄厉抽泣,蚂蚁的夸大国、撼大树相印证。诗人当时正是怀着这种扫除“一切害人虫”的政治理想、“全无敌”的昂扬斗志和必胜信念,来纵谈世事的。
纵观全词,气势磅礴,激情高昂。“小小寰球”,起句极有气魄;“全无敌”,煞尾尤铿锵有力。对苍蝇、蚂蚁的讽刺,犀利辛辣;对形势的颂扬,壮怀激烈。叙事状物,化用古诗典故,以丰富的意象入诗;评事论理,则直抒己见,以深邃和思辩见长。
附:郭沫若原词
满江红
郭沫若
沧海横流,
方显出英雄本色。
人六亿,
加强团结,
坚持原则。
天垮下来擎得起,
世披靡矣扶之直。
听雄鸡一唱遍寰中,
东方白。
太阳出,
冰山滴;
真金在,
岂销铄?
有雄文四卷,
为民立极。
桀犬吠尧堪笑止,
泥牛入海无消息。
展红旗,
乾坤赤。
【注释】沧海横流:喻社会动荡不安。沧海,大海。横流,泛滥。范宁《春秋粳梁传序》:“孔子睹沧海之横流,乃喟然而叹曰:‘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孔颖达疏:“沧海横流,喻害万物之大。”
披靡:本形容草木的倒伏、散乱。司马相如《上林赋》:“应风披靡,吐芳扬烈。”引申为溃败、败坏。《三国志·张辽传》:“权人马皆披靡,无敢当者。”
立极:树立最高的准则。极:尽头,极点。李贺《秦王饮酒》,“秦王骑虎游八极”。
桀犬吠尧:这里比喻坏人驱狗咬好人。典出《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今人主诚能去骄傲之心,怀可报之意,披心腹,见情愫,堕肝胆,施德厚,终与之穷达,无爱于士,则桀之狗可使吠尧,而跖之客可使刺由”。又《史记·淮阴侯列传》:“上曰:‘若教韩信反,何冤?’(蒯通)对曰:‘……跖之狗吠尧,尧非不仁,狗因吠非其主。……’”
堪笑止:可笑到了极点。堪,可。另说,止,音节助词。
泥牛入海:道原《景德传灯录》卷入:“洞山又问和尚:‘见个什么道理便住此山?’师云:‘我见两个泥牛斗入海,直至如今无消息。’”又普济《五灯会元》:“泥牛昨夜游沧海,直至如今不见回。”尹延高《送无外僧弟归奉庐墓》:“泥牛入海无消息,万壑千岩空翠寒。”
乾坤:天地。《易经·说卦》:“乾,天也,故称平父;坤,地也,故称平母。”这里用以指全世界。
贺新郎
别友
挥手从兹去。
更那堪凄然相向,
苦情重诉。
眼角眉梢都似恨,
热泪欲零还住。
知误会前番书语。
过眼滔滔云共雾,
算人间知己吾和汝。
人有病,
天知否?
今朝霜重东门路,
照横塘半天残月,
凄清如许。
汽笛一声肠已断,
从此天涯孤旅。
凭割断愁丝恨缕。
要似昆仑崩绝壁,
又恰像台风扫寰宇。
重比翼,和云翥。
【注释】友:指杨开慧。
挥手从兹去:刘铄《拟行行重行行》:“回车背京里,挥手从兹辞。”李白《送友人》:“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刘琨《扶风歌》:“挥手长相谢,哽咽不能言。”张孝祥《水调歌头·江山自雄丽》:“挥手从此去,翳风更骖鸾”。
更那堪:张相《诗词曲语辞汇释》:“犹云兼之也与本义之解作‘不堪’,者异……均用于两项或数项平列时其作‘那堪更’或,更那堪’者,则犹云:‘兼之更’或‘更兼之’也。”王建《凉州行》:“养蚕缫茧成匹帛,那堪绕帐作旌旗。”邵雍《暮春吟》:“林下居常睡起迟,那堪车马近来稀。”马致远《双调·夜行船》:“红尘不向门前惹,绿树偏宜屋角遮,更那堪竹篱茅舍。”
热泪欲零还住: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过眼滔滔云共雾:比喻误会虽如滔滔云雾,但过眼即逝。共,和。苏轼《宝绘堂记》:“譬之烟云之过眼……去而不复念也。”
人有病,天知否:原稿曾作“重感情,泪如雨”。人有病,世人有困苦。《广雅·释诂》:“病,苦也。”《尚书·吕刑》:“罚惩非死,人极于病。”孔安国《传》:“刑罚所以惩过,非杀人,欲使恶人极于痛苦,莫敢犯者。”天知否:《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
东门:当时,毛泽东夫妇住在长沙小吴门外清水塘二十二号中共湘区执行委员会所在地。小吴门为长沙老市区的东门,故“今朝霜重东门路”为写实。《幸经》中有《东门之蝉》、《出其东门》、《东门之扮》、《东门之池》、《东门之杨》五首诗,全是写男女爱情的,故事地点都在东门之外。古乐府相和瑟调曲中有《东门行》,首四句为:“出东门,不愿归;来入门,怅欲悲”。全诗写一贫士因“盎中无斗储,还视桁上无悬衣”,而拔剑出门,其妻阻之,故后人有借东门之行写夫妻间的离愁别恨。周邦彦《浪淘沙·晓阴重》:“晓阴重,霜凋岸草,雾隐城堞。南陌脂车待发,东门帐饮乍阕。”也是写离别时的情景。故“今朝霜重东门路”,又为虚写,借典寄情。
横塘:当时,中共湘区执行委员会门前,有塘曰清水塘。呈东西长、南北窄的狭长形。此处用横塘也如用“东门”一样,乃借典寄情,古诗词中“横塘”多借指妇女居住的地方。乐府杂曲歌辞中有《长干行》,多为情歌;后来文人多有仿制,亦以男女恋情为内容,如李白的《长干行》,而崔颢的《长干曲四首》则有“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之句。吴文英《莺啼序》:“横塘棹穿艳锦,引鸳鸯弄水。”贺铸《青玉案·横塘路》:“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锦瑟华年谁与度?”赵师侠《双头莲令》:“太平和气兆嘉祥,草木总成双。红苞翠盖出横塘,两两斗芬芳”。“横塘”,在古诗词中,也常借指送别之地。范成大《横塘》:“年年送客横塘路,细雨垂杨系画船。”
如许:如此。范成大《盘龙驿》:“行路如许难,谁能不华发。”
肠已断:肠断,比喻极度悲伤,江淹《别赋》:“行子肠断,百感凄恻。凭:张相《诗词曲语辞汇释》:“凭,请也。”杜牧《赠猎骑》:“凭君莫射南来雁,恐有家书寄远人。”曹松《已女岁》:“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但古汉语中的“请”,可以是请对方干某事,也可以是请对方允许自己干某事。《战国策·赵策三》:“鲁仲连日:‘梁客辛垣衍安在?吾请为君责归之。’”
比翼:比翼鸟。本名鹣鹣,似凫,青赤色。《尔雅·释地》:“南方有比翼鸟焉,不比不飞,其名谓之鹣鹣。”郭璞注:“一目一翼,相得乃飞。”《释文》:“鹣鹣,众家作兼兼。”诗词中常以比翼鸟喻生死不渝的男女情谊。白居易《长恨歌》:“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作连理枝。”
和云翥:跟云一起飞翔。和,连。翥,鸟飞。《楚辞·远游》:“鸾鸟轩翥而翔飞。”洪祖兴注:“翥,举也。”
【译文】告别的手臂在这里扬起来了。
更加让人难以忍受的是在凄苦中相对,
重复诉说别绪离怀,
眼角到眉梢都涨满了仇恨的怜爱,
以前的信中的言语,
使你产生不应有的误会。
犹如眼前的飘过的雾霭,
人世间相知的心算来只有你我二人呀,
你我内心的苦痛,只有高高的苍天知道。
现在东门外的道路被繁霜覆盖,
一轮残月照在清水塘上,
清冷的月光格外的惨白。
一声汽笛的长鸣扯断人的心肠,
从现在开始只有离开你的我,
孤单的行程啊。
离别的心情就象昆仑山崩塌而下一样,
好象漫天的台风横扫而来,
就让我们激烈的斗争中相会吧!
比翼双飞,搏击天外!
【赏析】这首词作于毛泽东一九二三年四月即将远离夫人杨开慧时的赠别时。一九二三年四月毛泽东离开长沙去上海,参加党中央机关的工作。六月,至广州出席了党的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当选为中央执行委员。九月返回长沙。十二月,再度离开长沙去上海转广州,准备参加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挥手从兹去”五字独立成句,开宗明义,奠定全词离别之主题,统领通篇情感。接下四句,以“更那堪”为领字,极写杨开慧凄然相对,苦情重诉,热泪盈眶,离怨绵绵的情态。“眼角眉梢都似恨”,以传神之笔,活灵活现地绘出了杨开慧的神态。“热泪欲零还住”,“住”字是词眼,细腻而深刻地说明了杨开慧哀而不伤的品格,刻画了她在亲人别离时的痛苦心境和坚强意志,表明了她对丈夫投身革命的理解与支持,也表达了她带着襁褓中的孩子,只身处在虎狼遍地的白色恐怖中而不畏险恶的气概。
“知误会前番书语”,词至此一顿,于离别前将以往的口角统算作误会而消除,像过眼云烟,转瞬即逝。“算人间知己吾和汝”,简朴一句,勾勒了夫妻和战友间的感情笃深的情谊。然而诗人没有囿于儿女情长的狭小天地,“人有病,天知否”以问天的传统形式,抒发了对现实社会的强烈愤懑,抒发了心忧天下的崇高境界;同时,在“过眼滔滔云共雾,算人间知己吾和汝”的意思的基础上,进一步表达了词人对“前番书语”的“误会”不计前嫌的心境,勉励“吾和汝”不再纠缠家庭“误会”,而要放眼“人有病”的社会现实。
下阕借景抒情,首写离别的时间、地点和自然景色。一径重霜,半天残月,凄凉惜别,加上火车启程的声声汽笛,从此夫妻两地分居,怎叫人不生离情别絮?这里,诗人用了“东门”、“横塘”两个语意双关的词,既写离别之地,更寓离别之情。词还以“霜重”、“残月”的凄清景色,以及催人上路的汽笛声,来烘托“愁丝恨缕”、“孤旅断肠”的心境。
至此,诗人突然笔锋一转,请“知己”与自己一起割断愁丝恨缕,“要似昆仑崩绝壁,又恰像台风扫寰宇”。两个比喻句情绪激昂,如异峰突起,想像雄奇,气势凌厉,使全篇达到高潮。形象地表达了毛泽东此时“挥手从兹去”的崇高情怀,同时,抒发了远别亲人、投身革命的依恋与自豪。让旧社会如昆仑崩塌,让台风扫净“人有病”的寰宇,这是广大中国人民的强烈愿望,是诗人与杨开慧共同奋斗的崇高事业,也是两人建立爱情的坚实基础。诗人深信,有朝一日,当革命取得胜利,他们必将重新比翼,高翔云空。这是写爱情,更是抒发革命豪情。
作者把情侣依恋的情愫,放在革命的时代背景下,使全词既是柔情脉脉的恋歌,又是激情高扬的革命宣言。
全词始发于情,而终归于理;落笔于别离,而收尾于革命。以刚健敷写柔情,于婉约中存豪放;使词的境界大为开阔,使儿女情长得到升华。
贺新郎
读史
人猿相揖别。
只几个石头磨过,
小儿时节。
铜铁炉中翻火焰,
为问何时猜得,
不过几千寒热。
人世难逢开口笑,
上疆场彼此弯弓月。
流遍了,
郊原血。
一篇读罢头飞雪,
但记得斑斑点点,
几行陈迹。
五帝三皇神圣事,
骗了无涯过客。
有多少风流人物?
盗跖庄屩流誉后,
更陈王奋起挥黄钺。
歌未竟,
东方白。
【注释】石头磨过:指石器时代。石器时代是人类的“小儿时节”。
铜铁炉中翻火焰:指青铜器时代和铁器时代。
几千寒热:几千个寒天与热天。
开口笑:《庄子·盗跖》中有一大段盗跖与孔子的对话。其中云:“人上寿百岁,中寿八十,下寿六十,除病度、死丧、忧患,其中开口而笑者,一月之中不过四五日而已矣。”杜牧《九日齐山登高》:“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胡铨取杜牧成句入词,其《青玉案》有:“感节物,愁多少,尘世难逢开口笑。满林风雨,一江烟水,飒爽惊吹帽。”元好问取之入诗,改为“人世难逢开口笑”。
弯弓月:把弓弦尽量拉开成满月形,可使箭发出后更加强劲。苏轼《江城子·老夫聊发》:“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五帝三皇:三皇,亦称三王。五帝三皇皆中国上古史上的传说人物,具体说法不一。司马迁据《世本》和《大戴礼·五帝德》作《五帝本纪》,以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为五帝。孔安国作《尚书序》、皇甫谧作《帝王世纪》,均以伏羲、神农、黄帝为三皇,少昊、颛顼、高辛(即帝喾)、唐尧、虞舜为五帝。“《礼记·月令》以伏羲、神农、黄帝、少皞、颛顼为五帝,以夏、商、周三代开国之君为三皇。
无涯过客:在历史长河中的无数过往行人。“无涯”,手稿曾作“无穷”。过客,过往行人。这里指在历史上匆匆而过的人们。李白《春夜宴从弟桃李园序》:“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光阴者,百代之过客。”
盗跖、庄屩:传说中的两位奴隶起义领袖。跖,同“蹠”。盗,是对他的诬称。相传为春秋末期人。《荀子·不苟》,“盗跖吟口,名声若日月,与舜禹俱传而不息”。他的主要活动地区在中国的北方。跖的名字始见于《孟子》、《商君书》、《庄子》,稍后见于《荀于》、《吕氏春秋》、《韩非子》、《战国策》。但上述七书的二十四处记载,都未说明跖的身世和活动情况。庄屩的主要活动地区在中国的南方。他是楚庄王的后代。《荀子·议兵》谓楚怀王与秦作战时,“兵殆于垂沙,唐蔑死。庄屏起,楚分而为三四”。《韩非子》谓楚兵败于齐晋时,“庄屩为盗境内,吏不能禁”。《史记·西南夷列传》云:“始楚威王时,使将军庄屩将兵循江上,略巴、黔中以西。……屏至滇池,地方三百里,旁平地,肥饶数千里,以兵威定属楚。欲归报,会秦击夺楚巴、黔中郡,道塞不通,因还,以其众王滇,变服,从其俗,以长之。”其说有异。
陈王:指陈胜。我国第一次农民起义的领袖,事见《史记·陈涉世家》。
黄钺:以黄金为饰的大斧。《尚书·牧誓》,“王左仗黄钺,右秉白旄以麾”。据《史记·周本纪》记载,武王伐纣时,“自射之,三发而后下车,以轻剑击之,以黄钺斩纣头,悬大白之旗”。武王所用“钺”,是青铜制的,故称“黄钺”。后世帝王用为仪仗,是权力的象征。
歌未竟,东方白:李贺《酒罢,张大彻索赠诗时张效初潞幕》:“葛衣断碎赵城秋,吟诗一夜东方白。”
【译文】猿猴的万物之灵人,
虽然为兽但也会
拱手告别的动作,
只是下意识的把几块
石头打磨。
这是人类的幼儿时期。
青铜、铁的溶液在烈焰中翻滚,
不知道什么时候发明出来的?
算来也不过是几千个寒暑。
人们生活的世上难逢开口笑,
奔上战场拉开弯弓向敌人猛射,
在旷野上到处流淌着人们的鲜血。
读一篇人类历史古典,叫人的头发变得雪一样白,
能记得也不过是一点旧事了,
传说中的三皇五帝那些神圣的事,
哄骗了一辈又一辈善量的人们啊!
有多少英雄人物万古流传,美好的声誉流传后世。
后来的陈王陈胜挥动黄钺,一辈辈,传诵至今。
东方的太阳升起来了,照亮了全世界!
【赏析】此词作于一九六四年是一篇诗史心得。毛泽东一生爱读史书“在那一段时间里,毛泽东办公之余,全是看《史记》和范文澜写的《中国通史简编》。”(吴旭君《毛泽东两首诗词的写时间及其它》)
上阕以大写意的手法,描绘了一部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根据马克思主义的人类起源论,人是由类人猿进化而来的,当直立行走的类人猿能磨制和使用最简单的生产工具的时候,类人猿也就最后进化成人了,故云“人猿相揖别”。“揖别”,写人与类人猿的分野,诙谐风趣。人类最初使用的工具仅为石器,这一时期史学上称为石器时代,长达二三百万年,生产和生活水平都非常低下。
“几个石头磨过,小儿时节”,是对整个石器时代的形象性描述。工具的进步,标志着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提高。人类由使用石器到逐渐学会使用铜器,特别是使用铁器以后,生产便得到极大的发展。
“铜铁炉中翻火焰”,描写人类掌握冶炼技术后的劳动场景。生产力水平提高,生产关系也就随之发生变化。“铜铁炉中翻火焰”,以小喻大,说明人类进入了铜器和铁器时代。这时,剩余产品逐渐丰富,一部分人靠掠夺和剥削敛财致富,于是出现了阶级和阶级斗争,人类过渡到奴隶社会,再进入封建社会。
中国历史上的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各始于何时,史学家众观点不一。毛泽东在一九三九年写的《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一文中,主张中国的封建社会始于西周。但他并不排除对其他几种说法的尊重,故他在词中说“为问何时猜得”。意思是,各种说法的论据都不太充足,都多少有点儿“猜”;何时可以“猜”中,还有待佐证。词意至此又一转:虽然历史分期尚未最后“猜得”,但不管怎样,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总共“不过几千寒热”,比起二三百万年的原始社会时间要短。
人类自从进入奴隶社会之后,阶级斗争不断,“人世难逢开口笑”,描述了阶级社会中被压迫被剥削阶级的悲苦命运。“上疆场彼此弯弓月”,写阶级斗争在最尖锐的阶段,就会爆发战争,刀光剑影,征战疆场,结果“流遍了,郊原血”。阶级斗争是无情的、残忍的,又是不可避免的。毛泽东写道:“阶级斗争,一些阶级胜利了,一些阶级消灭了。这就是历史,这就是几千年的文明史。”
上阕前六句,用“揖”、“磨”、“翻”三个动词和一个偏正短语“几千寒热”,形象地对人类发展史作了纵向的描述;自“人世难逢开口笑”起的四句,则对历史作了横的解剖,而落脚点在后四句的命意:人类进入阶级社会后的“几千寒热”,始终充满着生死大搏斗,中国的历史,充满着阶级斗争。这一主题思想,是与诗人自一九六二年后重提阶级斗争、强调阶级斗争的政治意向分不开的。
上阕重在写史,叙事为主;下阕重在评史,议论为主。“一篇”,指整部人类历史。攻读这样一部上下数千年的历史,确是皓首难穷,所以说“一篇读罢头飞雪”,点了题目“读史”;从深层次剖析,这部流遍了郊原血的人民血泪史,使诗人激情涌荡,以致头上“飞”来似雪的白发。因而“流遍了,郊原血”句起着过片的作用。“斑斑点点”,指记载于历史书上的文字。几千年的历史书都是统治者的御用文人为着统治阶级的利益而写的,只不过为后人留下了“几行”“斑斑点点”的陈迹旧事罢了。这两句极言过去的史书黑白颠倒,是非混淆。
紧承这层意思,词中进一步明确地说:“五帝三皇神圣事,骗了无涯过客。”三皇五帝,被史书吹捧得异样“神圣”,实际上并非都记载事实。这里,以三皇五帝囊括一切神圣不可侵犯的统治者。“无涯”,广无边际,这里指没有穷尽。“骗了无涯过客”,骗了史学家。一个“骗”字,揭穿了史书的本质,表达了对御用文人的愤慨。
“有多少风流人物”,承上启下,使词意由批判“神圣”的史书,转到歌颂被压迫阶级的领袖人物。盗跖、庄屩是我国奴隶社会的两位起义领袖。他们的功昭日月,流芳后代。词接着用一“更”字,道出了中国封建社会第一位农民起义领袖陈胜。诗人举出盗跖、庄屩、陈胜,是连类而及,以少概多。又用“流誉”、“奋起”、“挥黄钺”,赞扬他们的斗争精神,肯定他们的历史作用。毛泽东曾说:“在中国封建社会里,只有这种农民的阶级斗争、农民的起义和农民的战争,才是历史发展的真正动力。”
词末两句“歌未竟,东方白”,语气双关。它们是实写,谓自己在深夜填词,表达对被压迫人民创造历史的英雄业绩,还未及尽情歌颂,便已旭日临窗。这一句是虚写,意谓全世界被压迫人民高唱推翻一切统治阶级的进军曲时,中国已“一唱雄鸡天下白”了。虚实相生,似写眼前景,而实有弦外音。
这首词中,作者站在雄视历史的高度,挥洒横亘天地之笔,书写抚今忆古之辞。气势恢宏,语势磅薄,而又运用“揖别”、“石头磨过”、“炉中翻火焰”等词,将枯燥的社会发展史化为生动的人类各阶段活动的画面。此外,它充分发挥了诗歌形象跳跃性强的特点,上阕从远古写到近代,下阕由二皇五帝写到陈胜,便戛然而止,又突然从历史的漫漫长夜写到东方既白的今天,上下数百万年的历史轮廓,均勾勒于数十字之中。可见对历史的概括具体而取舍有度。综观古今一切咏史之作,如此全面而准确地剖析中国社会史的,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贺新郎·读史》可以说是毛泽东的史才与诗才高度完美地融合的不朽之作。
贺新郎
改张元干《送胡邦衡待制赴新州》
梦绕神州路。
怅秋风,
连营画角,
故宫离黍。
底事昆仑倾砥柱,
九地黄流乱注?
聚万落千村狐兔。
天意从来高难问,
况人情老易悲难诉。
更南浦,
送君去!
凉生岸柳催残暑。
耿斜河,
疏星淡月,
断云微度。
万里江山知何处?
回首对床夜语。
雁不到,
书成谁与?
目尽青天怀今古,
肯儿曹,
恩怨相尔汝!
(举大白,听《金缕》。)
君且去,
休回顾。
【注释】张元干:字仲宗(一○九一~一一七五),号芦川居士。南宋福建长乐人。因不愿与秦桧为伍,弃官回乡。绍兴十二年(公元一一四二年),因创作这首《贺新郎》而触怒了秦桧等人,遭到迫害。绍兴二十一年被削籍下狱。
胡邦衡:名诠,字邦衡(一一○二~一一八○)庐陵(今江西吉安)人。绍兴八年(公元一一三八年),上书请斩秦桧及其同伙王伦、孙近。秦桧将他贬监广州盐仓州。绍兴十二年,又将他贬谪新州(今广东新兴县)。
绕:缠绕。这里有徘徊、蹒跚的意思。
画角:绘了彩色的军用号角。高适《送浑将军出塞》:“城头画角三四声,匣里宝刀昼夜鸣。”
故宫:指宋都城汴京的宫殿。
离黍:菽黍茂盛的样子。《诗经·王风·黍离》:“彼黍离离,彼稷之苗。”本诗写的是,西周东迁后,故都镐京中的宗庙宫室毁坏,平为田地,长满菽黍,周大夫过此,忧伤凭吊。
昆仑倾砥柱:昆仑山上的撑天砥柱已倾斜。意谓“天”已崩溃,比喻北宋王朝已经覆没。《神异记·中荒经》:“昆仑之山,有铜柱焉,其高入天,所谓天柱也。”
黄流:黄河之水。韩愈《感二鸟赋》:“过潼关而坐息,窥黄流之奔猛。”
乱注:横流。“九地黄流乱注”,比喻金兵的猖狂进犯。
落:乡村。王维《渭川田家》,“斜光照墟落”。
狐兔:借喻金兵。范云《渡黄河》:“不睹行人迹,但见狐鬼兴。”
天意:这里暗指朝廷的旨意。当时,南宋朝廷被投降派把持。杜甫《暮春江陵送马大卿公恩命追赴阙下》:“天意高难问,人情老易悲。”
南浦:泛指南方的水边。屈原《九歌·河伯》:“子交手兮东行,送美人兮南浦。”
耿:明亮的样子。屈原《离骚》:“跪敷衽以陈词兮,耿吾既得此中正。”
斜河:横陈无际的星河。
肯:岂肯,怎肯。杜甫《惜别行送刘仆射判官》:“向非戎事备征伐,君肯辛苦越江湖?”
恩怨相尔汝:亲昵地细谈恩怨。韩愈《听颖师弹琴》:“昵昵儿女语,恩怨相尔汝。”
金缕:《贺新郎》别名《金缕曲》。
【译文】富丽的江山在脑海里浮现,
惆怅的秋风,各个营连的军号,
昆仑山上的擎天砥柱已倾斜了,
九州的土地,黄河沿岸已被占领,
敌人聚集残余的兵力象一只旷野上的孤独的兔子一样,
逃到南国的一个小岛上。
冰凉的海水岸边,柳树叶早已落尽了,
明亮的无际的星河,稀疏的星星,
淡淡的月光,万里的江山在哪里呀?
大雁没来这里,学那么多知识有什么用呀?
看着青天回想历史的事件,
怎么和曹操相比呢!
与你亲昵地细谈恩怨!
故人都已不在,不愿再回到故地。
【赏析】毛泽东晚年患白内障,视力严重下降,但爱读古诗词的兴趣未减。一九七四年,有关部门组织文艺界人士,特为毛泽东演唱并录制了一些古诗词的曲子,供他欣赏。
张元干的《贺新郎》,充满爱国之心,惜别之情,意境含蓄,情感悲壮。《四库全书提要》称此词“数百年后,尚想其抑塞磊落之气”。它是毛泽东晚年常读、常听的词曲之一。
一九七五年四月二日,中国共产党的创建者之一、中共一大代表董必武逝世。毛泽东很悲伤,这天很少吃东西,也不说话,将这首《贺新郎》曲子放了一天,时而躺着听,时而站起来手打拍子。他觉得该词下阙的最后两句太伤感,把“举大白,听《金缕》”改为“君且去,休回顾”,来寄托自己的哀悼之情。
从客观上看董必武的逝世与张元干这首词的具体内容,无任何联系,毛泽东借这首词表达自己的感情,仅取张元干词的“送别”的意蕴和情调。当时,毛泽东已年老多病,已不能耗精力做诗悼友,权且采取这样的方式来寄托哀思了。
上一篇:毛泽东《浣溪沙·和柳亚子先生》鉴赏
下一篇:毛泽东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