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七律·和柳亚子先生》诗词原文、注解与赏析
(一九四九年四月二十九日)
饮茶粤海未能忘,索句渝州叶正黄。
三十一年还旧国,落花时节读华章。
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
莫道昆明池水浅,观鱼胜过富春江。
【题解】
柳亚子(1887-1958)原名慰高,字安如,因崇拜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故以亚洲卢梭自居,遂更名弃疾,字亚卢,后改亚子。江苏省吴江(今苏州)人。早年受康、梁影响,后倾向革命,于1906年参加同盟会,曾任孙中山总统府秘书。1909年为“南社”发起人之一。“五四”后,同情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一度从事反蒋活动。1926年,毛、柳订交广州;1945年,毛、柳相会重庆;1949年,柳应毛泽东邀请赴京任事。当年3月28日,柳呈毛泽东七律一首,题为《感事呈毛主席》。诗曰:“开天辟地君真健,说项依刘我大难。夺席谈经非五鹿,无车弹铗怨冯。头颅早悔平生贱,肝胆宁忘一寸丹!安得南征驰捷报,分湖便是子陵滩。”诗中有怨艾气,一读即明。一月后,解放军已占南京,进逼上海,4月29日,毛泽东和柳诗,成此七律。劝慰之意殷殷,柳氏诵之,大喜,又有一诗呈赠毛泽东。
【注释】
[粤海]粤,指广东。粤海指广州。20世纪40年代,柳亚子寄毛泽东诗云:“云天倘许同忧国,粤海难忘共品茶。”
[渝州]指重庆。“索句”事,详见《沁园春·雪》题解。
[还旧国]旧国,指国之都城。作者自注:“三十一年:一九一九年离开北京,一九四九年还到北京。旧国,国之都城,不是STATE,也不是COUNTRY。”
[昆明池]指北京颐和园内之昆明池。时柳亚子暂居其中。
[观鱼胜过富春江]劝慰语。观鱼,暗用《庄子·秋水》濠上观鱼典,劝其安心自乐。富春江,在浙江桐庐富阳县境。后汉光武帝同窗严光(字子陵)曾拒仕隐于此。因柳诗有“分湖便是子陵滩”句,故此诗有“胜过”语。
【品评】
这首七律,是毛泽东诗词中最具雍容气象的作品。与朋友倾谈,娓娓道来,谆谆善诱,字里行间透出浓郁的关切。“风骚”雅韵,不再有浮骚之气,甚为难得。
柳氏“呈诗”,充满牢骚,尤其首、颔二联结句,直摆出撂挑子走人的架势。如果就事论事地解释,会越说越扭结。毛泽东不,他不劝柳氏别生气,而从青春时代的友情叙起。首联颔联四句,皆叙友情:“饮茶粤海”,细事耳,但关乎友情发轫,岂能轻易“忘”怀?“索句渝州”,韵事耳,但关乎友情发展,岂能付诸黄叶?“旧国”重“还”,往事如烟,你我均非昔比,又岂能等闲而视?“落花”有意,“华章”再展,故不论呈诗受诗,尽已犀心相烛,又何疑而何怨?
友情愈久,相容愈宽,四句诗,“三十一年”,是毛、柳二人的友谊见证。终于,在人格上,二人平起平坐了。谈到这儿,柳亚子应该明白“知遇”之交(恩)的分量!
颈联二句,在主题上紧扣“和”字。你“呈诗”有“牢骚”,我“和诗”亦不能绕过“牢骚”劝慰,二句直言直说,非知己不能如此爽快。两句诗的层次感很强:“牢骚”句,是劝止,从防范入笔;“风物”句,是引导,从长处计议。尤其“风物长宜放眼量”一句,是带有真理性的人生之悟,可以勉人终生。
尾联二句,是针对柳氏要归隐“分湖”(在其家乡苏州郊区)而发。不说归隐不好,而说此处更胜彼处,达到了挽留目的。
柳“呈诗”,一肚皮“牢骚”;毛“和诗”,胸怀体谅。一“呈”一“和”之间,误会消除了,友情增强了,所谓诗教,也是双方的呢!
从“诗艺”的美学层面上分析,《和柳亚子》一诗以它的“人情美”取胜。友情,是中国诗歌的长命主题。此诗拓展了这一主题,并因主、客双方政治地位的悬殊而强化了这一主题。另外,作为朋友互赠之作,这首诗取事也亲,取景也美,造成了一种双方共有的意境之融。当然,这首诗的“谈话风格”是由“和诗”的使命决定的。“和”者,应和也。应和就是交流,就是心的交流。这和诗,是毛泽东的心声。
上一篇:毛泽东《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诗词原文、注解与赏析
下一篇:毛泽东《浣溪沙·和柳亚子先生》诗词原文、注解与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