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水调歌头·游泳》诗词原文、注解与赏析
(一九五六年六月)
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今日得宽馀。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风樯动,龟蛇静,起宏图。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
【题解】
“水调歌头”,相传隋炀帝开汴河时曾制《水调歌》,唐朝时将此曲演变为宫廷舞乐大曲。大曲之开篇,谓“歌头”,相当“序曲”,后成词牌。唐时“水调歌头”皆五、七言诗,至宋改为长短句。又名“元会曲”、“凯歌”。双调,95字。前阕九句,四平韵;后阕十句,四平韵。
词题“游泳”,实有其事。1956年5月,毛泽东视察南方。5月29日在广州,5月30日在长沙,5月31日在武汉。在武汉,毛泽东乘船视察长江大桥建设情况。6月1日、3日、4日分别畅游长江。1日,从蛇山下水,游到汉口谌家矶,游程13公里,历时两小时零四分;3日,从汉阳鹦鹉洲下水,游过龟山江面,到达武昌八大家附近,游程14公里,历时两小时;4日,从汉阳下水,游到武昌。这首“游泳”词,即记游泳所见所思。
词中写到的“一桥飞架南北”,指武汉长江大桥。此桥1954年1月批准兴建,1955年9月开工。词中之“更立西江石壁”,则指当时拟议中的长江三峡水库。
【注释】
[“才饮”句]三国吴孙皓自建业(今江苏南京)迁都武昌,有童谣曰:“宁饮建业水,不食武昌鱼;宁还建业死,不止武昌居。”见《三国志·吴书·陆凯传》。化用之,改为“长沙水”、“武昌鱼”。作者自注:“民谣:常德德山山有德,长沙沙水水无沙。所谓长沙水,地在长沙城东,有一个有名的‘白沙井’。”武昌鱼,指鄂城樊口的鳊鱼,欲称团头鳊或团头鲂。
[楚天]湖北武汉一带战国属楚,因称“楚天”。作者致黄炎培信云:“游长江二小时漂三十多里才达彼岸,可见水流之急。都是仰游侧游,故用‘极目楚天舒’为宜。”
[“子在”句]化用《论语·子罕》语:“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指时间飞逝。
[风樯]指帆船。樯,桅杆。
[龟蛇]汉阳龟山、武昌蛇山。二山隔江对峙。
[巫山云雨]典出宋玉《高唐赋》,写楚王梦巫山神女事。此实指截断江流。
[神女]巫山神女。后人附会为“妙用真人”,为其立“凝真观”。陆游《入蜀记》:“二十三日,过巫山凝真观,谒妙用真人祠。真人,即世所谓巫山神女也。”
【品评】
毛泽东喜游泳。1925年所作《沁园春·长沙》一词中有“到中流击水”句。而同时期游泳诗有残句谓:“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气魄之大可知。
这首词将游泳视为休闲,因为休闲从容,故所见也多,所思也多。上阕,“才饮长沙水”二句,化用古俗谚,点出自己行踪。有从远及近、从容道来之仪态。饮“水”而食“鱼”,均为生活常事,以此代表视察活动,让人感到亲切。“万里”以下五句,均写游泳,入题迅捷,着墨飘逸,描摹了游泳的轻松、愉快。
题解部分已经交代,毛泽东1956年6月初三次畅游长江,皆为“横渡”,只是头两次漂流得远一些。江是“万里”,天是“楚天”,天空与水域都是辽阔的。这是一幅气势宏大的画面。因为多用仰泳,所以时时可见头上青天;“楚天”舒展无际,亦如诗人心境。“不管”三句,是写游泳感受的。这是毛泽东独特的感受。长江流急,无风有浪,夏日汛至,其险更甚。毛泽东在江流中击水两个多小时,仍然有“闲庭信步”之感,一个63岁的老人,诚为少见!上阕结句,诗人妙引孔夫子慨叹时间的话,如同己出。水逝,时逝,皆无回程,重要的,是要抓住当下一刻。
这一刻,诗人正击水长江。长江里,正是一派忙碌景象。
下阕,即从这一刻的长江景物写起,仍然是游泳着的诗人眼中之景。“风樯动,龟蛇静”,是一动一静,相映成趣的画面。在静静峙立的龟、蛇二山间,一座钢铁大桥的身姿,渐渐拔出江面。“起宏图”,即指大桥。“一桥飞架”六句,皆诗人想象语。六句展示三个画面:一是大桥建成,南北贯穿图;二是大坝建成,高峡平湖图;三是祥云缭绕,神女下凡图。六句一出,全篇的三个世界随即显现,此所谓现实世界、理想世界、神话世界也。当然,这也是领袖人物对中国的昨天、今天与明天所作的通盘设计。
品评这首词,我不想在诗人的遣词炼句上多加褒扬,全篇的动词动用,本可写一大段礼赞。在这儿,我仅想提醒数语:“诗人”写“诗”,“诗”就是“诗”,且仅仅是“诗”;一个革命者、领袖人物写“诗”,这“诗”不单是“诗”,还是路灯,是号角,是蓝图,是在明天可以变成物质存在的精神产品!一晃50多年过去,这首《游泳》词里的诗人遐想即将全部变成现实。诗,有时可作历史见证!
上一篇:毛泽东《浪淘沙·北戴河》诗词原文、注解与赏析
下一篇:毛泽东《蝶恋花·答李淑一》诗词原文、注解与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