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渔家傲·反第二次大“围剿”》诗词原文、注解与赏析
(一九三一年夏)
白云山头云欲立,白云山下呼声急,枯木朽株齐努力。枪林逼,飞将军自重霄入。七百里驱十五日,赣水苍茫闽山碧,横扫千军如卷席。有人泣,为营步步嗟何及!
【题解】
第一次“围剿”失败后,蒋介石震惊。1931年2月初,他派军政部长何应钦兼任南昌行营主任,统一指挥湘、鄂、赣、闽四省部队“围剿”中央革命根据地。4月初,已调集18个师另3个旅,共20万人,人数较第一次“围剿”增加一倍。鉴于上次“围剿”失败的教训,此次敌方采取“稳扎稳打、步步为营”的方针,从江西吉安到福建建宁,构成八百里弧形战线,分四路向中央根据地推进。每日只进5里、10里或20里,至驻地即构筑强固工事。此时中央根据地有红军3万多人,力量悬殊,如何获胜,为一难题。4月17日,苏区中央局第一次扩大会议在宁都青塘召开,并通过了毛泽东提出的作战方针:在根据地内线作战,先打弱敌王金钰部。4月19日毛泽东签发作战令,红军主力在龙冈集中后,又向西推进20公里,沉着地埋伏于东固地区,一伏便是25天。5月15日,王金钰部之公秉藩第二十八师和第四十七师一个旅脱离富田阵地,分两路向东固进犯,在毛泽东直接指挥下,红一军团的四、三两军打正面,红三军团打包抄。5月16日战斗打响,激战到下午5时许,歼灭公秉藩师大部,公被俘,装作一般俘虏获释。在追击中,又歼灭王金钰第四十七师一个旅大部。当晚,红军进占富田。接下来的半个月,红军从赣江东岸打到闽西北山区,横扫七百里,接连打了四个胜仗(吉水白沙歼灭战、中村歼敌战、广昌攻坚战、建宁奇袭战),歼敌3万多人。敌人第二次“围剿”失败。
【注释】
[白云山]位于江西吉安、泰和、兴国三县交界处。东固反“围剿”时,毛泽东与朱德将指挥所设于此山山顶。
[枯木朽株]原喻老朽无用之人。汉邹阳狱中上梁王书:“故无因至前,虽出随侯之珠,夜光之璧,犹结怨而不见德。故有人先谈,则以枯木朽株树功而不忘。”见《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本篇反其意而用之,谓老弱皆为勇士,奋起抗击。
[飞将军]原指汉将李广。汉文帝时,抗击匈奴有功。武帝时为右北平太守,匈奴人呼为“飞将军”。见《史记·李将军列传》。借指红军。
[七百里]约指自东固战后,红军向东横扫敌军行程。始于江西富田,至于福建建宁。
【品评】
毛泽东在诗词中,正面写到反“围剿”一共两次,此第二次。故应对照《反第一次大“围剿”》赏析。
上阕,写白云山,即东固之战的胜利,此谓“点”的描绘;下阕,写白云山战斗后,红军十五日的七百里反击战的胜利,此谓“线”(或“面”)的铺展。“点”与“线”结合,是本篇的结构特征。
上阕“白云”三句,从写景(空间)开始,以“俯视”角度,描写红军杀声震天、前赴后继的战斗姿态,展现的全是红军方面的声威。“云欲立”,是实景。战斗当天上午,白云山真的笼罩在一片云雾里,所以目力受限,而听力无碍;“齐努力”即是借“呼声”所作的判断。中午,云散去,视野开阔,故有“枪林逼”二句之形态描写。出现了“枪”,出现了“人”(飞将军),仍然只写红军形象,而不写敌人面目。这是出于强化红军英雄形象的创作命意。为了达到此目的,诗人还用拟人化的手法,写了“云”的“欲立”,以及“枯木朽株”的“努力”,进而表现了正义之师的得道多助。此外,诗人选用动词也极为洗练,枪林用“逼”字,飞将军用“入”字,都体现了居高临下、雷霆万钧、以石击卵之势。故不言胜利,胜利已在预料之中。
下阕,因为要概述出白云山胜利后的五次胜利,所以诗人的造语与造境更为奇幻。“七百里”三句,每一句都包含了千百字详述不了的内涵。“七百里驱十五日”,是战斗路线与战斗时间;“赣水苍茫闽山碧”则是对战场转移的诗情捕捉,胜券在握,才有一份闲情逸致。“横扫千军如卷席”,接触到了正面冲突,但敌人太赖,完全经不起敲打,以“卷席”喻之,藐视之情出焉。收尾二句,用揣度语气,想象失败者的情态(泣)与心理(嗟叹),兼有讽刺与嘲笑。
毛泽东的词作,善于铺排大事,善于避实就虚,句中的空间张力较大,表现了大家气度,此作得之。
上一篇:毛泽东《菩萨蛮·大柏地》诗词原文、注解与赏析
下一篇:毛泽东《渔家傲·反第一次大“围剿”》诗词原文、注解与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