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楼望归
时避难在越中。
满眼云水色,月明楼上人。
旅愁春入越,乡梦夜归秦。
道路通荒服,田园隔虏尘。
悠悠沧海畔,十载避黄巾。
【注释】
越:此处指浙江东部。时白居易随父羁旅衢州,大约十六岁,此诗当为其少作。
荒服:古时以距离都城远近划分出五大区间,称为五服。荒服是距都城最远的区域,后来泛指边远地区。
虏尘:此处指李希烈叛唐之乱。
黄巾:东汉末年张角领导的黄巾起义,此处指作乱、叛乱之人。
【评析】
满眼风光,却非故乡,这如何不令人泛起思乡之愁。此诗可贵之处在于,写乡愁,但不拘泥,将诗笔探入造成诗人背井离乡的原因,表达了对国家陷入战乱的担忧与感伤。首句笔力浑厚,苍茫的云水弥漫诗间,耸动全篇。次句从景写到人,进而写到旅人的乡愁。末二联承颔联而下,一气写出诗人奔逃之远与离家之无奈。由一人推知众人,可知战争无论正义与否,伤害的总是平民的善良与天真。全篇深得起承转合之妙,浑然老成,愁得深沉,悲得广大,真不似少年所作。
自河南经乱,关内阻饥,兄弟离散,各在一处。因望月有感,聊书所怀。寄上浮梁大兄、於潜七兄、乌江十五兄,兼示符离及下邽弟妹
时难年饥世业空,弟兄羁旅各西东。
田园寥落干戈后,骨肉流离道路中。
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
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
【注释】
关内:函谷关以西,今陕西关中地区。阻饥:因饥荒而艰难生活。
浮梁大兄:白幼文,白居易同父异母兄,排行老大。时任浮梁(今属江西)主簿。
於潜七兄:白居易从兄,名不详,排行第七。时任於潜(今属浙江)尉。
乌江十五兄:白逸,白居易从兄,排行第十五。时任乌江(今安徽和县北)主簿。
符离:在今安徽宿州市北。下邽:在今陕西渭南市北。
羁旅:寄居他乡。
吊影:形影相吊,形容孤独。吊,慰问。
九秋:指秋天。
【评析】
所谓“悲莫悲兮生离别”(屈原《九歌·少司命》),物质的匮乏远不及心灵慰藉的缺失令人心痛。诗人历经战乱和饥荒,家业一空,田园寥落,已令人生出盛衰之感,但族人零落、弟兄流离才真正让人无法忍受。三四句分承一二句,点出此诗主旨,即叹时事艰难、悲兄弟离散。五六句用形影相吊的独行大雁和无根飘散的九秋蓬草作比,曲尽羁旅他乡的孤独与凄凉。末二句诗笔宕开,紧扣题目“望月有感”,写各处兄弟虽然飘零离散,但相思之情却在月夜格外浓烈,逆挽有力,馀情袅袅,诗境为之一开。
上一篇:白居易《江南遇天宝乐叟》诗词注释与评析
下一篇:白居易《游悟真寺诗一百三十韵》诗词注释与评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