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适·燕歌行①并序
开元二十六年,客有从御史大夫张公出塞而还者,作《燕歌行》以示适。感征戍之事,因而和焉。
汉家烟尘②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
男儿本自重横行③,天子非常赐颜色④。
摐金伐⑤鼓下榆关⑥,旌旆逶迤碣石间⑦。
校尉羽书飞瀚海⑧,单于猎火照狼山⑨。
山川萧条极边土⑩,胡骑凭陵⑾杂风雨。
战士军前半死生⑿,美人帐下犹歌舞!
大漠穷秋⒀塞草腓⒁,孤城落日斗兵稀。
身当恩遇恒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⒂。
铁衣⒃远戍辛勤久,玉箸⒄应啼别离后。
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⒅空回首。
边风飘飖那可度,绝域(19)苍茫更何有(20)!
杀气三时(21)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22)。
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23)。
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24)!
【注释】
①燕歌行:乐府《相和歌·平调曲》题名。
②汉家:借指唐朝。烟尘,泛指战争。
③横行:指驰骋沙场。
④非常:破格。赐颜色,指赏脸。
⑤摐(chuāng):击、打。金,钲,行军乐器。伐,击。
⑥榆关:山海关。
⑦旌旆(pèi):旌旗。旆,古代战旗末端的飘带。逶迤:绵延不绝。碣石:碣石山,在今河北省昌黎县北。
⑧校尉:军官。羽书:紧急军事文书。瀚海:大沙漠。
⑨单于:指敌方首领。狼山:即狼居胥山,在今内蒙古自治区。
⑩极边土:临边境的尽头。
⑾凭陵:侵犯。
⑿半死生:指伤亡过半。
⒀穷秋:秋尽。
⒁塞草腓:边塞草木枯萎之意。
⒂身当恩遇恒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带着朝廷的信任和恩遇,但因为轻敌,虽奋力死战,但仍未解围。
⒃铁衣:指远征战士。
⒄玉箸:指泪流下像玉制的筷子。
⒅蓟北:唐蓟州治所在渔阳,这里泛指东北边地。
⒆绝域:极远的地方。
⒇更何有:没有比这更荒凉的了。
(21)三时:一天中的早、午、晚,指整日。
(22)刁斗:军中打更用的铜器。
(23)死节:为志节而死。勋:功勋。
(24)李将军:指西汉名将李广,守边境数年,敌人不敢来犯。
赏析
开元十五年(公元727年),高适曾北上蓟门。开元二十年,信安王李祎征讨奚、契丹,他又北去幽燕,希望到信安王幕府效力,但未能如愿。可见他对东北边塞军事,下过一番研究工夫。开元二十四年后,唐军两次征战,均告失败。高适对这两次战败,感慨很深,故写此篇。
诗的主旨是谴责这些将领们骄傲轻敌,荒淫失职,造成战争失败,使广大兵士受到极大的痛苦和牺牲。诗人写的是边塞战争,但重点不在于民族矛盾,而是同情广大兵士,讽刺和愤恨不恤兵士的将军。
全诗以非常浓缩的笔墨,写了一个战役的全过程:第一段八句写出师,第二段八句写战败,第三段八句写被围,第四段四句写死斗的结局。各段之间,脉理绵密。
《燕歌行》不仅是高适的“第一大篇”(近人赵熙评语),而且是整个唐代边塞诗中的杰作,千古传诵,实非偶然。
上一篇:古诗《骆宾王·在狱咏蝉》注释与赏析
下一篇: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