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题解】
柳宗元(773-819),字子厚,河东解州(今山西运城县)人,世称“柳河东”。唐文学家、哲学家。贞元九年(793)进士。少时好学,十三岁即有文名。他是王叔文政治革新集团的重要成员,任礼部员外郎。革新失败后,王叔文被杀,柳宗元被贬为邵州刺史,又加贬为永州司马。十年后改任柳州刺史,任内他改革了当地不少弊政。于公元八一九年病逝,时年四十七岁。世有“柳柳州”之称。与韩愈同为古文运动倡导者,同被列入“唐宋八大家”。文学上以散文成就最大。所作论说文,如《天说》、《封建论》等,多阐述唯物主义的哲学思想和批判封建专制政治的黑暗,结构严谨,笔锋犀利,战斗性强。山水游记成就尤高,文笔洗练,幽邃清澄,在文学史上具有特殊的地位。其中《永州八记》被视为唐代古文运动中的典范之作,历千年而传诵不息。他有六百多篇散文流传于世。他在诗歌方面也卓然成家,风格疏淡、明快。《渔翁》、《江雪》为脍炙人口的名篇。有《河东先生集》。
《江雪》,是作者被贬为永州司马时的作品。
【解读】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千山万壑都见不到飞鸟的影子,千万条大道小道也看不到行人的足迹。这是因为千山万壑被雪覆盖,原野被雪埋没的缘故。〕
“千山”,言山之多,面之广。“鸟飞绝”,言雪势之大,栖鸟难飞。“绝”,完全没有,净尽之意,把千山万壑一个飞鸟也不见的情景绝对化了。这句暗点了题目,虽不言雪,雪势越大。“千山”,形象地写出了广阔无垠雪的天地,句中不见“雪”,但“千山”给人的雪景的想象是宏大无比的。万壑千山,峻岭峭峰,都失去了它那苍翠的黛色,碧绿的秀姿,变成了白皑皑水晶般的世界,高天雪花纷飞,群山银装素裹,洁净明丽,天山一色,晶莹纯洁,纤尘不染。突兀的山峰,深深的山谷,万籁俱静,静得神秘。大雪使千山更空旷,更阔远。“鸟飞绝”,更进一步反衬出雪天雪山阔大景观。诗人写雪达到了这样的艺术境界,取得了如此感人的艺术效果,关键是一个“千”字,一个“绝”字。“千”众多,“绝”净尽,针锋相对,天宇更纯洁,群山更晶亮,意境更深幽,氛围更静寂。
“万径”,极言路之众多,原之广阔。“人踪灭”,“踪”,指人的脚印踪迹。“灭”,淹没之意。“人踪灭”,行人绝迹。“径”前饰以“万”,形象地写出了“路”的纵横交错。“万径”,表面上是写“路”,实际上是写了一个广阔的领域,一个与“千山”相映的领域。在这广阔的领域内,不见了人的足迹,可见雪的铺天盖地之势。“人踪灭”的“灭”字,透出了异常深沉静寂的情调,使雪天的氛围变得低沉而又压抑。低沉压抑又把“雪”烘托得肆虐不已。这样万条路径,千条阡陌,不见人的踪迹了。天地之间深邃净洁,空濛渺茫,万籁无声。“万径”与首句“千山”相呼应,“径”与“山”相托接,一“山”一“原”,一高一低,在这样一个纵横上下广阔的天地里,写出了一片银白,一片纯洁,一片静寂,一个不同凡俗的境界。“千山”“万径”人鸟灭绝,是一个异常的静态景观。这一静态景观的显著特点是:高寒导致静寂,净洁导致清寥。在这样一个大雪的天地里,诗人的思想感情不言自明,诗人的情怀不表自白,诗人的品格不述自见。
诗的上联为下联渔翁形象的刻画,做好了铺垫。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江水缓缓流,大雪飘飘,唯有江中一叶小舟和一位披蓑戴笠的老渔翁,冒着风雪严寒神情专注地垂钓。〕
“孤”,单独之意。“孤舟”,言江上孤零零一叶小舟。诗的第三句出人意料地一转,写出了“孤舟”、孤翁。一个“孤”字固然是势单力薄,却恰恰隐含着不“灭”,不“绝”。恰恰是这“孤舟”孤翁,给高寒雪天之中贯注了生机与活力。上联的“山”、“径”所构成的净洁广阔空间和“舟”、“翁”相对,形成强烈的对比与反衬。空间的辽阔无际,由于“雪”的作用,天地融为一体,除了净洁、寒冷之外,唯有这“孤舟”孤翁成了冰雪世界中的奇葩。“翁”与上联的“人”相映衬,使诗的意境进一步深化。野虽有“万径”之阔大,“山”虽有“千”之众多,但“人”“鸟”均不见踪迹,而偏偏在这风雪交加的江上,有这“孤舟”孤翁,这便很有超凡脱俗的意味了。大雪,老渔翁不怕,高寒,老渔翁不惧。“千山”“万径”人鸟灭绝的大背景,显示出这位渔翁的高洁与硬骨。这江上的“孤舟”孤翁,成了宏大景观中最具生命力的形象。“翁”冠以“蓑笠”,更显其苍老古朴。使人通过“孤舟”孤翁这艺术典型,可以清晰地透出诗人孤傲、刚毅无畏的可贵品格。
“独”字紧承“孤”字,“独”与“孤”相对。“孤舟”重在写形,“独钓”着意写神,深刻细致地刻画出了渔翁垂钓的专注神情。“独”映照着“孤”身,“独”翁对应着“千山”“万径”,使诗波澜起伏,愈见“孤舟”独翁的鲜明形象。第四句诗除了写“独”,还用了“寒”“雪”两字写“江”。写“江”言“雪”,是对上联写雪的具体和深化。“江雪”言外之意:滚滚大江都被雪封了,写雪势之大,成为雪江了。这是应该着意体味的。“寒”字也是写“江”,极言江冷料峭。“寒江雪”,既明确点出了题目,又作为全诗的结语,深刻地写出了“独钓”的特定环境,与“独钓”的神情,表现了老渔翁不畏天寒雪暴的动人形象。诗人把自己革新受挫被贬抑郁的思想感情,寓于诗中。我们从千山万径、人鸟灭绝、“孤舟”“独钓”的形象描绘中也了解了诗人的心迹,产生了深切的同情。特别是从诗人塑造的渔翁形象中,读者自会领悟到诗人“以谪而出,至死不服”傲岸高洁的性格特征。
【综述】
诗描写了雪中飞鸟不见,行人断绝,孤舟独钓的情景,表现了诗人被贬后的寂寞心境和高洁孤傲的性格。
诗的上联用“千山”、“万径”写环境的阔大,用“鸟飞绝”、“人踪灭”写环境的冷寂,虽未用一个“雪”字,但大雪漫天盖地的景象如在眼前。下联用“孤舟”、“独钓”点缀雪景,烘托寂静环境中的清冷气氛。全诗句句写景,景景寓情,用“江雪”的静冷凄凉来衬托诗人的失意寂寞情怀和不屈的性格。
上一篇:林升《题临安邸》原文解读|赏析综述|题解
下一篇:柳永《雨霖铃》原文解读|赏析综述|题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