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又呈吴郎》古诗注释与赏析
堂前扑枣任西邻①,无食无儿一妇人。
不为困穷宁有此?只缘恐惧转须亲②!
即防远客虽多事,便插疏篱却甚真③!
已诉征求贫到骨④,正思戎马泪盈巾⑤。
【注释】①堂,指瀼西草堂。扑枣,打枣。任,放任,听任。②宁有,怎有,哪会有。此,指扑枣。缘,因为。恐惧,指老妇害怕被人看见。转,改变态度。亲,待人和蔼。上句是代老妇设想,为其开脱;下句是杜甫一向对待老妇的态度,也希望吴郎这样做。③防,防备。远客,指吴郎。多事,多心,过虑。篱,篱笆。却甚真,却真像是拒绝老妇打枣一样。上句主语是老妇,下句主语是吴郎。这两句说得极其委婉,是希望吴郎能体谅老妇的苦处。④这句是说老妇人诉说过自己不堪赋税压榨的穷苦遭遇。征求,诛求,横征暴敛。贫到骨,犹一贫如洗,一无所有。⑤这句是说自己想到战事不停,不禁悲哀流泪。戎马,指战争。尾联是全诗主旨之所在,写造成西邻扑枣妇人贫困之原因,同时也隐含着诗人对贫民的同情,对战争的痛恨。
【评析】
大历二年(767)秋作于夔州。杜甫的一位亲戚吴郎从忠州搬来夔州,他就把原住的瀼西草堂让给吴郎住。西邻是一位无食无儿的寡妇,杜甫住时,任凭这位贫妇扑食堂前之枣。而吴郎搬来后,却插篱防人扑枣。杜甫即写诗委婉劝说吴郎不要这样做。因前有《简吴郎司法》诗,故此题曰“又呈”。末联正揭示出征敛和战乱是造成民贫的原因。此诗语言浅显朴实,并且运用散文中常用的虚字来作转接。如“不为”、“只缘”、“已诉”、“正思”,以及“即”、“便”、“虽”、“却”等,因而能化呆板为活泼,既有律诗的形式美、音乐美,又有散文的灵动美,抑扬顿挫,耐人寻味。
上一篇:杜甫《阁夜》古诗注释与赏析
下一篇:杜甫《登高》古诗注释与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