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杜黎均
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李白
李白的《菩萨蛮》、《忆秦娥》,为历代传诵。宋代黄昇曾盛赞此二词为“百代词曲之祖”(《唐宋诸贤绝妙词选》卷一)。它们都是中国最早的文人词,具有很高的美学价值,在词的发展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也有人认为这两篇作品是无名词人写的。
这里选入的《菩萨蛮》,以含蓄曲婉的审美表现力,成功地创造了远行人思念家乡的精神形象。作品并未着重显示主人公的内在风貌,但诗人展伸出的景物的屏幕,却如此真切透露思维世界,读者从中仿佛可以听到主人公心灵的跳动声。
词的上下阕是互相呼应的。前者是写远行的人在夜晚时望着烟树寒山,愁容满面,但愁从何来,却未说明。后阕从回巢的鸟联想到归程,才点出远行人在深深思念家乡。可是故里又是非常遥远,无处寻觅,只能对长路而哀叹。艺术布局是严谨清晰的,上段显示凄凉的环境并提出一个“问号”,下段深化了凄凉的环境并对问号作了回答。作品浑然一体,言而不尽,引人沉思。
景物描写融合了主人公的感情,这是本篇的主要审美恃征。“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平展的树林,烟雾迷蒙,好象织成一片。寒山延伸如带,呈现着令人伤心的碧绿色。“烟如织”、“伤心碧”,简单六字就把平林寒山赋予了人的感情。此时此刻景的凄凉与主人公的心的凄凉,微妙交融在一起。“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夜色降临,愁绪涌起。“有人”的“人”,指的正是远行人。
“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远行的游子无望地长久站在玉石般的台阶上,看见回巢的鸟匆匆飞过。一个“空”字,一个“急”字,都显现了诗词炼宇的功夫和技巧。这两句分别刻画了无声的动作和合情合理的联想。我们由此可以明洁体察到远行人孤寂抑郁、睹物生哀的神态。
清代哲学家、美学家王夫之,曾对作品情和景的辩证关系,作过深刻的审美判断。他说:“夫景以情合,情以景生,初不相离,唯意所适。”又说:“情景名为二,而实不可离。神于诗者,妙合无垠。”(《姜斋诗话》)清末美学家王国维,也曾精辟地提出:“昔人论诗词,有景语、情语之别,不知一切景语,皆情语也。”(《人间词话》)
李白名句“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正充分地为上述审美判断,提供了创作实践的论据。名句中的景和情是密切“妙合无垠”的,而且“一切景语皆情语”,这里的全部景物描写,都渗透着人物心理的造影。作品的含蓄曲婉的朦胧美,也正是主要通过情和景的“妙合”而创造出来。
末句“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乃画龙点睛之笔。全作到此,才说出思乡。古代十里一长亭,五里一短亭,供行人休息。这里写远行人心想:长亭连着短亭,天涯茫茫,如何能找到回家的路?真个是“白杨多悲风,萧萧愁杀人。思还故里闾,欲归道无因。”(《古诗十九首》其十四)思乡心切,并不直言,偏以“自我设问”作结,这也是值得读者进行美学鉴赏的朦胧处。
上一篇:杜甫·绝句漫兴九首(其一)
下一篇:温庭筠·菩萨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