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徐放鸣
秋风飒飒至了,
满林的黄叶辞别了故枝。
这是何等严密的淘汰呵!
郭绍虞
大凡颇有造诣的诗人都有着一颗独特的“诗心”。诗人们便是凭借这颗诗心而得以驰骋于诗坛,以诗名世的。
面对秋风萧瑟,落叶飘零的自然景观,诗人那敏感的情怀感触良多。但他的感慨并非伤春悲秋的情绪,而是充满乐观精神的礼赞。诗人感到,那飒飒秋风对满林黄叶的扫荡恰恰是对陈腐的、失去生机的事物的淘汰。正因为有了这“严密的淘汰”,待来年时新的生机方能萌发。显然,诗人在寒暑易节的四季转换中感受到了永葆生命活力的真谛:唯有荡涤陈腐之物,方能催发新的生机。所以,在主体情感与现实景物的契合之中,诗人创造了充满乐观进取精神的审美意象。
就诗的形式而言,本诗区区三行的短小形式借鉴了外国诗歌的表现形式。本诗作于本世纪二十年代初,当时正值现代文学中新诗创作的第一个高峰期。有些新诗作者模仿印度大诗人泰戈尔那清丽恬淡的小诗风格,又借鉴了日本俳句(短诗)的形式特点,于是,一时间杂感般的小诗涌现很多。本诗作者便或多或少受到了泰戈尔和日本俳句的影响,因而选择了这种小诗形式来传达自己的一缕思绪、一种情愫。在这短小的咏叹调中,我们仿佛能体味到诗人对生活真谛的彻悟,从而也使我们对萧瑟秋风平添了某种亲切感。
上一篇:徐志摩:沙扬娜拉
下一篇:林徽因:深夜里听到乐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