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的诞生
数声鶗鴂1,可怜又是、春归时节。满愿东风,海棠铺绣,梨花飘雪。
丁香露泣残枝,算未比2、愁肠寸结。自是休文3,多情多感,不干4风月5。
——蔡伸·柳梢青
完全读懂名句
1、鶗鴂:杜鹃鸟。2、未比:比不上。3、休文:沉约字。沈约,武康人,历仕宋、齐、梁三代,后不得大用,郁郁得病。4、不干:不相干,无关。5、风月:清风与明月。
几声杜鹃悲啼,令人怜惜,又到了春光归去的季节。满院东风嬉谑,海棠花铺了一地锦绣,梨花漫空里飘起白雪。
残枝上丁香花缀着哭泣的露水,算来也比不上我寸寸肚肠里的悲愁郁结。本来就像沈休文多愁善感、纤细瘦弱,我的悲愁感伤却不关清风与明月。
词人背景小常识
蔡伸(公元1088—1156元),字伸道,自号友古居士,莆田(今属福建)人,徽宗政和五年进士。其词写来笔致雄爽、清新淡雅,时而夹有悲歌慷慨之风,著有《友古居士词》。
名句的故事
蔡伸生当两宋之交的乱世,虽有志于报国安民,但却壮志难酬,因此最后只得纵情诗酒,写作这一首《柳梢青》来感怀身世与寄托希望。
其实在宋词之中,伤春感春的作品占了极大多数,而文人们之所以每每依恋春色,虽然很大一部分的原因是由于春光确实明媚,但其实更多的是借明媚春光来表达个人对人生、青春流逝的伤怀。“自是休文,多愁多感,不干风月”,表达得便是这样一种自伤之感。
在此句中所谓的“休文”,其实指的是沈休文,也就是南朝的浪漫主义诗人沈约。沈约曾经因怀才不遇,而将一篇名为《与徐勉书》的文章寄给好友徐勉,他在文中自陈“老态”:“百日数旬,革带常应移孔;以手握臂,率计月小半分。”将自己日渐老迈、瘦弱的形象写得十分鲜明。自此后,“沉约瘦”及“沈郎腰瘦”便成了一个典故,专门用来表达空有文名却不被重用这等多愁善感的情绪。
在唐代的诗人之中,最爱引用这个典故的莫过于“情诗王子”李商隐了,《寄裴衡》中的:“沉约只能瘦,潘仁岂是才。”《自桂林奉使江陵途中感怀寄献尚书》中的:“张衡愁浩浩,沉约瘦愔愔。”《有怀在蒙飞卿》中的:“哀同庾开府,瘦极沈尚书。”等等皆是,只是蔡伸的“自是休文”完全是“不干风月”,而多情的李商隐是否也“不干风月”,就真的不好说了。
历久弥新说名句
“风月”两个字自古有多重含意,有指“清风明月”者,例如《南史·卷六十·徐勉传》:“今夕止可谈风月,不宜及公事。”也有指“男女恋爱之事”者,例如元代白朴《墙头马上·第二折》:“待月帘微簌,迎风户半开,你看这场风月规划。”更有指“风流”者,例如《警世通言·卷二十四·玉堂春落难逢夫》:“自幼惯走花柳场中,为人风月。”而将“风月”二字用得最凄美、浪漫的,则非欧阳修的《玉楼春》莫属:“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
关于“风月”两个字,历史上还曾有一个有趣的故事,那就是自称“十全老人”的乾隆皇帝,曾在西湖湖中央的湖心岛上,题了两个字“虫二”。而所谓的“虫二”其实指的是“风月无边”,目的是在赞美西湖美景的美不胜收。
到了今天,“风月”二字的用法依然与“情感”脱不了关系,导演陈凯歌曾导过一部电影,便是直接以“风月”为名。而直接使用“此恨不关风与月”句式,或改变其中几个字的词句,更成为许多人在写文章时好用的标题,例如“此事不关风与月”、“此情不关风与月”、“此事不关情与法”等。
看了这么多的例子后,下回如果有机会用到“风月”二字时,希望你能将这些例子好好消化、运用,而产生出更好且独属于自己的创意。
上一篇:《落絮无声春堕泪,行云有影月含羞》宋词名句解读
下一篇:《夜月一帘幽梦,春风十里柔情》宋词名句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