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朝民歌·木兰诗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zhù)声,唯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昨夜见军帖(tiě),可汗(kèhán)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jiān),南市买辔(pèi)头,北市买长鞭。
朝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
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jiān)溅。
朝辞黄河去,暮宿黑山头。
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yān)山胡骑(ji)鸣啾(jiū)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tòu),寒光照铁衣。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
策勋十二转(zhuǎn),赏赐百千强。
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明驼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jiāng)。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
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zhuó)我旧时裳(cháng)。
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惶。
“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题解】《木兰诗》又称乐府《鼓角横吹曲》。约作于北魏迁都洛阳后,中经隋唐文人润色。写的是女英雄木兰乔扮男装替父从军,最后光荣还乡的故事。在艺术上突破了汉代杂言体民歌的狭小篇幅,形成了长篇巨制体式,对唐代七言歌行的发展起了示范性的推动作用。
【注释】1.唧唧:叹息声。2.机杼:织布机上的梭子。3.军帖:征兵的文书、名册。4.可汗:古代鲜卑、突厥、回纥、蒙古等族君主的称号。5.鞍:放在骡马等背上承载重物或供人骑坐的器具。6.鞯:垫马鞍的东西。7.辔头:驾驭牲口的嚼子和缰绳。8.溅溅:流水声。9.黑山:今呼和浩特东南的杀虎山。10.燕山:今蒙古国境内的杭爱山。11.啾啾:马鸣声。12.戎:军事,战争。13.关山:关口,山隘。14.朔气:北方的寒气。15.金柝:一种有柄的三脚铜锅,夜间用作报更的梆子。16.明堂:明亮的朝堂。17.策勋:记功劳。18.转:音zhuǎn,量词。指勋位的等级,勋位每升一级叫一转,十二转是说很多,并非实数。(见《汉语大字典》第3552页)19.郭:城外围着城的墙。20.姊:姐姐。21.著:穿。22.云鬓:像云那样的鬓发。23.帖:通“贴”。24.花黄:古代妇女的一种面部装饰物。25.火伴:古时一起打仗的人用同一个锅吃饭,后意译为同行的人。有时也做通假字“伙”。26.扑朔:动弹。27.迷离:眯着眼。28.傍地走:并排跑。
【串译】织布机唧唧地一声接一声地响着,木兰对着门户在织布。听不见机杼作响,只听见木兰在叹息。问木兰在叹息什么?问木兰在思念什么?(木兰回答道)我也没有想什么,也没有思念什么。昨天晚上我看见征兵文书,知道皇上在大规模征兵,那么多卷征兵文册,每一卷上都有父亲的名字。父亲没有大儿子,我没有兄长,我愿意为此去买马鞍和马匹,替代父亲去应征。在东西南北集市各个地方买来骏马、鞍鞯、辔头、长鞭等出征用的东西。早晨离开父母,晚上宿营在黄河边。听不见父母呼唤女儿的声音,只能听到黄河水流的哗哗声。早晨离开黄河上路,晚上到达黑山头。听不见父母呼唤女儿的声音,只能听到燕山胡兵战马啾啾的鸣叫声。不远万里奔赴战场,像飞一样地跨过一道道的关,越过一座座的山。北方的寒气中传来打更声,月光映照着战士们的铠甲。将士们身经百战,十年来有的战死沙场,有的凯旋归来。归来后朝见天子,天子坐在殿堂论功行赏。记木兰立下十二道功勋,得到的赏赐千百金还有余。天子问木兰有什么要求,木兰回答道:“木兰不愿做尚书郎,希望骑上千里马回故乡。”父母听说女儿回来了,互相搀扶着到城外迎接她。姐姐听说妹妹回来了,对着门户梳妆打扮起来。弟弟听说姐姐回来了,忙着霍霍地磨刀杀猪宰羊。打开我闺房东面的门,坐在我闺房西面的床上。脱去我打仗时穿的战袍,穿上我以前女孩子的衣裳。当着窗子整理漂亮的头发,对着镜子在鬓角上贴装饰物。走出去见同去出征的伙伴,伙伴们都很吃惊,说:“我们同行十二年之久,竟然不知道木兰是女孩子。”据说,提着兔子耳朵悬在半空中时,雄兔两只前脚时时动弹、雌兔两只眼睛时常眯着,所以容易分辨。雄雌两兔一起并排在地上跑,怎能分辨得出哪个是雄兔哪个是雌兔呢?
【赏读提示】这首诗塑造了木兰这一不朽的人物形象,既富有传奇色彩而又真切动人。木兰既是奇女子又是普通人,既是巾帼英雄又是平民少女,既是矫健的勇士又是娇美的女儿。她勤劳善良又坚毅勇敢,淳厚质朴又机敏活泼,热爱亲人又报效国家,不慕高官厚禄而热爱和平生活。《木兰诗》叙述了一个完整的故事,从“接帖誓愿——出征上路——征战荣归——家欢变真”四个大块娓娓写来,极具叙事的现实主义风格。《木兰诗》具有乐府民歌的独特风格。开篇采用的一问一答,在民歌中常见。除了“万里赴戎机”文字比较典雅外,其余都保留着民歌的形式和风格,连锁、问答、排比、重叠等形式的运用,都与民歌大致相同,而且语言丰富多彩,有朴素自然的口语,有姿致谐适的排比,也有新奇幽默的比喻,这都是当时文人的拟作中所没有的。
《木兰诗》一共换了七个韵,也可以说是七种曲子:“唧唧复唧唧……女亦无所忆”;“西市买鞍鞯……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暮宿黑山头……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万里赴戎机……壮士十年归”;“天子坐明堂……不知木兰是女郎”;“雌兔眼迷离……安能辨我是雄雌?”句数比较参差,其中有七言、九言的间杂,诵读时应注意四个大块之间的转折及“韵味”和“节奏”的流畅与贯达,注意突现木兰的思虑、果决、认真、勇敢、淳朴、喜悦、风趣的英气、细腻及忠孝两全的特点。
上一篇:《北朝民歌·敕勒歌》原文、注释与赏析
下一篇:《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原文、注释与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