僧志南·绝句
僧志南南宋诗僧,法号志南,生平不详。
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题解】此《绝句》出自《千家诗》,写作者在微风细雨中拄杖春游的乐趣。作者的生活状态已不可考,但就这短短的一首诗就以其对早春二月的细腻感受和真切描写载入宋代诗史。
【注释】1.短篷:小船。篷,是船帆、船的代称。2.杖藜:“藜杖”的倒文。藜,是一年生草本植物,茎秆直立,长老了可做拐杖。
【串译】在参天古树的浓阴下系了小船,拄着藜仗慢慢走过桥,向东而去。阳春三月,杏花开放,绵绵细雨像故意要沾湿我的衣裳似的下个不停,轻轻吹拂人面的、带着杨柳清新气息的暖风令人陶醉。
【赏读提示】拄杖春游,却说“杖藜扶我”,是将杖藜人格化了,仿佛它是一位可以依赖的游伴,默默无言地扶人前行,给人以亲切感、安全感,使这位老和尚游兴大涨,欣欣然通过小桥一路向东。桥东和桥西,风景未必有很大差别,但对春游的作者来说,向东向西意境和情趣却颇不相同。“东”,有些时候便是“春”的同义词,譬如春神称作东君,东风专指春风。过桥东行正好有东风迎面吹来,无论西行、北行、南行都没有这样的诗意。后两句尤为精彩:“杏花雨”,早春的雨;“杨柳风”,早春的风。这样说比“细雨”“和风”更有美感,更富于画意。杨柳枝随风荡漾,给人以春风生自杨柳的印象,称早春时的雨为“杏花雨”,与称夏初的雨为“黄梅雨”道理相同。“沾衣欲湿”,用衣裳似湿未湿来形容初春细雨似有若无,更见得体察之精微,描摹之细腻。试想扶杖东行,一路红杏灼灼,绿柳翩翩,细雨沾衣,似湿而不见湿,和风迎面吹来,不觉有一丝儿寒意,这是怎样惬意的春日远足啊!
诵读者的总体创作氛围应是对早春二月的细腻感受和真切描写。以清新、欣喜、怡然、其乐融融的语态为主调。气息可以放浅一些,声线可以前移一些,提高一些,轻盈、流丽地表达。
【推荐名句】吹面不寒杨柳风。
上一篇:《于谦·石灰吟》原文、注释与赏析
下一篇:《元稹·离思》原文、注释与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