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李平
千里枫林烟雨深,无朝无暮有猿吟。停桡静听曲中意,好似云山韶音。
元结
元结这首词,曾被批评家徐充赞赏,说它“有幽渺无穷之趣”。这句话确实有一定的道理。前人提到猿声的诗篇很多,最为读者熟悉的如李白《早发白帝城》中“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杜甫《登高》篇的“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都是脍炙人口的名句。然而,在那些作品里,猿啼猿啸都不是被描写的主体,而仅是舟行迅疾或人物心境的一种衬托。元结这首词却特意着力叙写猿吟,赞美它是自然界美妙的天籁,引导读者去观察和开掘自然,从自然中发现美,这当然很有价值。
起句以雄浑的气势,从远眺的角度,状写山猿所栖宿的那片广袤的枫林,以“千里”状写它的辽阔浩瀚,以“烟雨”状写它的幽冷迷濛,结尾的“深”字,加强了色彩,也加重了力量,突出了它的苍茫神秘。云层的低压、细雨的连绵,把枫林的氛围,点染得更加浓郁。这是作者首先注意的目标。然而,这种神奇的天地,并不是绝对静止的世界。次句“无朝无暮”的猿吟,是诗人静听时意外发现的,那里有野生的生命在活跃!既是“无朝无暮”,则喻示数量成群,时刻在运动。值得注意的是,元结不用“啼”、“啸”等通常一类词语,而用“吟”及后面的“曲”字状写猿声,用意深刻。它表明,在诗人的感觉中,这是一种自然的、不假雕饰的音乐,虽长短高低未必整齐,却悠然有味。三、四句写作者对猿吟的神往与感触,前者透过“停桡静听”的动作显示,此时元结身在舟中,公务在身,居然令舟子中止行程,侧耳倾听,他的兴趣与神态,跃然纸上。后者体现为“好似云山韶音”的赞叹。《韶》是殷汤时代流行的古乐,感情深沉。元结把猿吟与之相比,实际的意思是赞美自然界的声响,不让于庙堂音乐,它别具一番清新动听的自然美。在猿声中,也如人类一样,寓含着悲哀喜乐的感情。在幽静深邃的山林中,传来声声猿吟,会激发我们返璞归真的美的情趣。由此看来,元结在文学上反对藻绘雕饰,是很坚定的,而他的见解,在很大程度上,得自自然界的启示。
上一篇:李平《湘江二月春水平,满月和风宜夜行》原文|鉴赏
下一篇:李平《零陵郡北湘水东,浯溪形胜满湘中》原文|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