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晚年漂泊两湖,在他生命的最后两三年时间里,他依然关心国事,关心人民的疾苦,“战血流依旧,军声动至今”。这是他对祖国对人民的最后的哀念。在人民被奴役的时代,杜甫做了人民的代言人,但他死时却是无比的萧瑟与凄凉。
杜甫因为夔州气候恶劣,地理偏僻,朋友稀少,因此决定出峡。这时他的弟弟杜观已经在当阳找到了住所,写信来邀请杜甫前往。杜甫于是在768年正月起程,行前把果园赠给了他的一个亲戚吴某,而且千万叮嘱他如果邻居的老妇人来打枣子,不要驱逐她。还就这件事情很隆重地做了首诗送给吴郎,让他时时记着。
杜甫从白帝城放船,出瞿塘峡,一路上经过巫山、峡州(宜昌)、松滋等地,都受到了地方官员们的隆重接待,出峡的心情还算好。很快就要到达荆州了。安史之乱后,洛阳襄阳一带的人民投奔江湘,因此荆州得到十倍于往日的繁荣,成为一个交通枢纽,往北可以经过襄阳到洛阳、长安,往南可以达到潭州、桂林、广州,至于联系吴蜀,出峡入峡,更是必须经过的地方。
杜甫到了这里,起初并没有长久居住的打算,而是准备北上洛阳、长安。但就在二月杜甫刚刚到达荆州时,商州兵马使刘洽杀死防御使殷仲卿叛变,广袤六百里的商於之地陷入了混乱状态,北上的交通阻隔了。等到八月,吐蕃进攻凤翔,长安又受到威胁。这些事都不得不使他放弃北归的计划。他又想去江东,那里留下了他青少年时漫游的许多美好的回忆,但担心那里的米价太贵,此外那里也没有什么亲友,生活上缺乏供给来源,于是只好暂时居住在荆州。
这时,他的族弟杜位正在荆南节度使卫伯玉的府邸任行军司马。杜甫与杜位的关系非同一般,他在长安时曾在杜位家里过天宝十载的除夕,后来又一同在严武的幕府中工作。因此,杜甫一下船,就直接前往杜位家去。见到杜位,二人自是百感交集,他们一起游览荆州名胜古迹,畅游甚欢。
杜甫在荆州的朋友有李之芳、郑审等。郑审为江陵少尹,李之芳有尚书衔。杜甫也常常出席江陵节度使阳城郡王卫伯玉的宴席。阳城郡王派人入京进奉端午御衣,阳城郡王新修的府邸竣工,大宴宾客,杜甫都为座上宾,而且即兴赋诗。这些诗歌都没有太多的价值。
尽管杜甫在江陵认识较多的达官贵人,但这些人似乎对他没有多少帮助。他在这里的日子很是凄惨。这时,他的耳朵聋了,客人谈话时需要把要说的话写到纸上。右臂也偏瘫了,写信须儿子代书。他丑陋的容貌自然坐在宴席上就不雅观了,所以后来也很少有人请他去赴宴。他沦落到不得不去附近的县城借贷度日的地步。但他没有借到多少款项,因为那里的朋友们都吝啬钱财不愿周济。他像涸泽之鱼一样四处求借,有时候去借贷时,拄着拐杖步行入府,看门人却不给通报,但坐了轿子来拜会的人反倒进得去,杜甫开不起轿钱,只好低三下四地求人,但这些人就是不理会。他不得不驾船到离荆州很远的武陵(常德)去借贷。在《秋日荆南述怀》里有他这段生活的描叙。
苦摇求食尾,常曝报恩腮。
结舌防谗柄,探肠有祸胎。
苍茫步兵哭,展转仲宣哀。
饥藉家家米,愁征处处杯。
这是一个可怜至极的形象,是他长安十载干谒生活的再现,他觉得自己沦落到这样一个悲惨的境地,很难想得通,心中不免无限地悲愤。他把自己的悲惨境遇写出来,也反映了那个时代知识分子的悲惨境遇。
于是杜甫只好离开了荆州,晚秋时迁居到江陵以南的公安县,在公安,县尉颜十和卫大郎等都热情地接待他,他感到格外的高兴。但来公安不久,他的好友李之芳病殁于江陵,这使杜甫十分哀痛。他在秋冬之时见到一只病鹘,这个张着嘴直喘气的孤飞的病鹘显得特别的丑,它每夜在江边的老柳上歇宿,清秋日暮它那病得歪歪斜斜的身子都站不直。可是那过往的大雁和乌鸦还怯生生地绕开它飞,而且还不时回首。它那头昏脑胀的模样已经没有往昔的风采,羽毛也稀疏得不可言状。现在它即使强打精神也超不过皂雕,论英雄它早先可在苍鹰之上。现在,熊和龙等都冬眠或是蛰伏,正好是搏击之时,但它却病得叫不出声,伤口也直流血。但它不能出击,绝非出自他的本心。杜甫看着这只病鹘,不由得有感而发,写下了《呀鹘行》:
病鹘孤飞俗眼丑,每夜江边宿衰柳。
清秋落日已侧身,过雁归鸦错回首。
紧脑雄姿迷所向,疏翮稀毛不可状。
强神迷复皂雕前,俊才早在苍鹰上。
风涛飒飒寒山阴,熊罴欲蛰龙蛇深。
念尔此时有一掷,失声溅血非其心。
这病鹘正是诗人自己的形象写照。他早年曾“何当击凡鸟,毛血洒平芜”,气概可想而知,而现在却成了人人嗤笑的呀鹘。这首诗抒发了他日暮途穷、衰朽无力、不能振翅高飞之恨。
杜甫在公安的日子也不如意,只好继续起程漂泊。在冬暮初春之时,一个还有残留白雪的日子里,但已是江畔红梅开始绽放的时候,杜甫乘船离开公安,沿着长江水顺流而下,途经石首、监利等地到达岳阳。
在这一段艰辛的旅途中,杜甫处处受困,日暮途穷,生活渐渐窘迫,他的躯体的生命渐渐衰竭,走向终点。但是,他还是在不停地漂泊,不停地为自己的不幸命运而哀吟。这一方面是自嘲,另一方面也反映了他对命运的永不屈服的精神。
杜甫从夔州下峡,生活马上就陷入了困境,可见他在夔州管理公田时,所获得的收入也是微薄的。他并没有像当时那些官吏那样把这个差事作为聚敛钱财的肥差,而是把公田所得的收入都尽可能地救济了穷人,这也显示出杜甫不为个人谋私利的高尚品质。
第二节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一般地说,人一旦进入晚年,由于生理的原因,各种青年时代所具有的远大志向就都渐渐远去,淡忘甚至消逝了,剩下的想法惟有安享晚年,与儿女子孙共享天伦之乐,平平安安地度过余生。这是一般人常有的想法,但杜甫却并非如此。
杜甫出川时,已经五十七岁了。从青少年时代的漫游算起,经历了三十多年的漂泊生涯,无论生理还是心灵,都已经很疲倦。这时的杜甫,生命早已经进入了垂暮之年,身体状况也很不尽如人意,一次次地病倒。但进入晚年的杜甫,与一般人的安享晚年大不相同,进入了人生的最后旅途,他的精神却还没有老去。他仍然壮心不减当年。在他人生最后一年多时间,是在一种半残废的状态下度过的。但在这个巨大的灾难面前,杜甫沉着稳定,笑看人生的各种灾难。
杜甫漂泊江汉时,与王郎有善。王郎想到京城里去干谒诸侯,谋取官位,于是辞别好友赴京。临行前,有朋友赠宴席相送。杜甫也参加了这个欢送的宴会。荆南春深,楼头饯别,宴会气氛有些伤感。酒过三巡之后,王郎长吁短叹自己的怀才不遇,说着说着竟然拔出剑来,抚剑悲歌。杜甫见此情景,走上前去好言宽慰他,并预祝他此去干谒诸侯,不久即有佳音相报。由于诗人自己也是怀才不遇,流落他乡,这送别的场景,竟使他内心激荡、感触万千,不觉发为诗歌,于是提笔而作《短歌行赠王郎司直》:
王郎酒酣拔剑斫地歌莫哀!
我能拔尔抑塞磊落之奇才。
豫章翻风白日动,鲸鱼跋波沧溟开。且脱佩剑休徘徊。
西得诸侯棹锦水,欲向何门趿珠履?
仲宣楼头春色深,青眼高歌望吾子。眼中之人吾老矣!
诗人对王郎的期待,又何尝不是诗人对自己的期待,借送别之诗来浇自己的块垒。
这首送别诗歌,与李白的诗歌风格是何等的相似:“拔剑四顾心茫然”,“何必长剑拄颐事玉阶!”都有同等深沉与苍劲之风格,不拘七律诗歌的束缚,痛快淋漓,天才极至。这似乎不是已晚年的杜甫,更像杜甫的青年时代放荡齐赵间的生活。这不是衰朽之音,而是一种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绝唱。杜甫虽至年老衰朽之风烛残年,忧患缠身,但杜甫的心犹像年轻人一样充满了朝气,其诗仍然显示着一种健康壮美的风格。
杜甫虽流落江汉、年老困顿、日薄西山,但是还壮志不减当年。大有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意思,表现出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雄风。写下了《江汉》一诗,其中有:
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
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
此时的杜甫,漂泊荆楚,经历了人生的许多挫折,在政治上几乎没有了希望,但他仍然怀有一番大志,表现出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精神,至死不渝。
历史上像杜甫这样身残志坚的人物很多,像贝多芬到了晚年,耳朵聋了,这对于从事音乐创作的人来说,无疑是巨大的损失,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会是音乐生涯的终止,但贝多芬扼住了命运的咽喉,以非凡的勇气和智慧克服了耳聋带来的灾难,照样完成他的音乐创作,照样在舞台上指挥。这样的奇迹只有在那些意志力特别顽强的人物中间才能产生。
杜甫就是那种意志力特别顽强的伟大人物,他的一生是一部传奇。在晚年身体残疾、漂泊流离的情况下,他照样心怀壮志,并没有因为残疾而受到影响。
第三节 乱世知音,英雄相惜杜甫从湖北江陵途经公安、石首、岳阳等地到达湖南潭州后的生活,最值得一提的,就是与苏涣的交往。
关于苏涣这个名字,杜甫在阆州、梓州时,就听人家说起过。人们说他是一个精良的弓弩手,百发百中,又常常劫掠富人商贾,劫富济贫,曾是个出没无常的强盗,官府抓不着他。可是这个强盗后来改邪归正,折节读书,考中进士,充任侍御使,这在当时是一个传奇的轰动一时的人物。杜甫在潭州时,苏涣正在潭州刺史崔涣的幕府里任从事。
一次,潭州刺史举行宴会,杜甫自然在邀请之列,宴席上,管箫齐鸣,声音仿佛将杜甫的白发也吹动了似的。在管箫声里,一个年轻人在众人面前表演舞剑,他身形很快,舞出一片刀光剑影,简直看不到他的身影。杜甫问旁边的人,这个舞剑的人是谁,有人告诉他说:“这个人叫苏涣,别看他现在是堂堂进士,刺史府从事,原先是个草寇呢!”杜甫一听说这个名字以及他的经历,就唤起了他原先在四川时对于苏涣的记忆,连说:“这个年轻人不简单。”旁座的人又说:“这人不但会舞剑,诗也写得很好呢!”杜甫说:“我倒想见见他呢!”旁座就说:“我将他引见给你,你们都能诗善文,或许会成为千古知音呢!”于是,苏涣舞剑毕,旁座就将他带到了杜甫面前,杜甫于是和苏涣相识了。
二人一见如故,无话不谈,仿佛相识由来已久。杜甫将苏涣请到湘江边自己的船上。这天湘江上风和日暖,大地回春。杨氏夫人烹茶煮酒,款待这稀有的客人。苏涣说,过去在四川,就非常仰慕杜甫的名声,而今在潭州,能够巧遇杜甫这样的大诗人,实在是三生有幸的事情。苏涣还说,他过去曾经看过杜甫的一些名篇,如《石壕吏》《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看了其中的一些诗句,真是震撼人心,看过后久久无法忘怀,就非常想见识一下写出这等非同凡响诗篇的诗人,而今竟然能与诗人同一条船,真是一件大快事!
杜甫对苏涣的赞赏很是谦虚,说:“听说你的诗也写得很不错啊!念一首听听。”苏涣说:“我在您老跟前念诗,就像在鲁班门前耍弄斧头一样,要被人笑话的哟!”杜甫说:“彼此切磋,但吟无防。”苏涣见面前的老人和蔼可亲,于是就轻声念了一首平生最得意的诗歌,只听是:
一女不得织,万夫受其寒。
一夫不得意,四海行路难。
杜甫听了面带笑容,连声说:“好好,能吟出这样的好诗,真是老夫的千古知音啊!”苏涣得到杜甫的高度评价,心里轻松了很多,很虚心地希望杜甫提意见。杜甫略一沉吟,说:“一夫不得意,四海行路难。气魄倒是很大,只是你的这首诗有些夸张了,而且容易让人产生一些歧义,比如说让人联想到诗歌里有几分匪气和霸气。还是把后面一句改一改为好,比如改成“一夫不得耕,万人难为餐。”
苏涣却说:“还是不要改的好,有些匪气和霸气也很正常的。这个世道,官逼民反,很正常的事情。”
杜甫听了大吃一惊,说:“我不赞成你的观点,我不赞成起义,我早就在诗歌中表明过我的这一观点。造反对社会的破坏力很大。当然,我也希望官府能对待百姓的态度温和些,不要横征暴敛,把百姓逼上造反的道路。”
苏涣说:“你的理想当然好,可是老百姓与官府之间是根本无法调和的,他们的利益相对立。你不是也吟过‘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吗,你还吟过‘不过行俭德,盗贼本王臣’,正是因为他们不行俭德,所以百姓需要拿起刀枪来,那不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情吗?”
杜甫无法说服苏涣,但对苏涣的意见始终反对,认为他的说法太激烈,于是不争辩这个问题了。只是杜甫也看出苏涣非常关心社会问题,而且诗中有一种豪莽之气,以他的前后行径看来,他是一个以游侠的方式对社会表示反抗和不满的人。说来奇怪,杜甫尽管反对农民起义,却非常钦佩眼前这个具有农民起义领袖素质与农民起义思想的人,而且以他为知音。
通过与苏涣关于农民起义这个问题的争论,杜甫感觉到,他的思想也变得激进了许多,他开始有些同情农民起义了。过去他滞留在梓州时,听说江浙一带发生农民起义,他是持反对态度的,但他那时也反对朝廷镇压农民起义。现在苏涣的观点给了他很大的启发,而且他南下潇湘,深入到人民的生活中去,见到了更多人民的疾苦,他开始思考如何彻底改变他们的命运了。这时,由于新思想的冲击,他觉得他的心仿佛变得年轻多了,而且好像白发之中生出了一缕新发。他今天遇到苏涣,心里真的很高兴,好像司马相如遇见了一百年以后的扬雄。他情不自禁,提笔写下了这样的诗句:
庞公不浪出,苏氏今有之。
再闻颂新作,突过黄初诗。
乾坤几反复,扬马宜同时。
今晨清镜中,胜食斋房芝。
余发喜却变,白间生黑丝。
写到这里,正是黄昏之时,暮霭苍茫,江两岸炊烟袅袅,寒风乍起,江水拍打着船身,仿佛神灵在湘江上出没。杜甫趁天色还没有完全黑,迅速把这种微妙的感觉凝成诗句,写下了这首诗的结尾两句:
昨夜舟火灭,湘娥帘外悲。
百灵未敢散,风破寒江迟。
杜甫和苏涣很快就成了最为亲密的朋友,无话不谈,彼此友谊日渐加深。杜甫见苏涣年轻有才,觉得苏涣有如蛰伏在水中的蛟龙,不能为朝廷所用,心里为之惋惜。苏涣却说:“我并不指望朝廷重用我。朝廷宦官当政,朝官又都是些蝇营苟苟之人,没有一个大丈夫。”苏涣又用手指了指墙上的弓,说:“大丈夫当如是也!”杜甫笑了笑,非常赞赏苏涣的勇敢。说:“你要以此报效国家,老夫敬重!”但杜甫心里很难推测他是要拿弓箭去做占山为王的强盗,还是为国效力,征战于沙场。
杜甫和苏涣的交往甚欢,给老人孤寂的心灵带来了很多慰藉。这时,杜甫一生的挚友绝大多数都过世了,李白、高适、郑虔、严武、苏源明等人都不在了,就剩下岑参,但与杜甫也是远隔天涯。杜甫看到苏涣,感觉到好像当年与李白、高适等人交游的情形再现了似的。
苏涣不但与杜甫倾心交谈,而且对杜甫在生活上给予了很多的照顾,特别是在杜甫逃出潭州城时,得到了苏涣的倾力相助。
四月里的一个夜晚,潭州城内火光四起,居民奔走相告,说湖南兵马使叛变了,崔刺史已被杀死,士兵们在大街小巷里奸杀抢掠。这突然发生的事情,在湘江上的渔船中引来一片骚乱,杜甫夹在一群渔民中间逃难。当官兵追至江边,大家都不知道该怎么办时,苏涣出现了,他手中只拿着一只弓,跳到船上,用弓箭阻挡住了官军的进犯,帮助杜甫和渔民逃过了这一劫难。这是最令杜甫感动之处,如果没有苏涣的帮助,杜甫要逃脱这场劫难是很困难的。
杜甫经历了这次大的劫难后,沿湘江逃难到衡州。他的精神虽然仍然还很健壮,但毕竟年老体衰,身体上经不住这样大的动荡折腾了。这年冬天,杜甫百病俱发,不久就病逝在湘江上的一叶漂泊小舟之中。而苏涣却到了岭南,东漂西泊,最后参加了循州刺史哥舒晃的起事,失败后被杀。这时杜甫已经逝世五年之久了。
苏涣在杜甫的晚年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能与乱世枭雄式的人物做朋友,这是需要很大的勇气与胆识。苏涣曾经是个很有名的盗贼,一般人都不敢与这样的人交往,更不用说做过从甚密的朋友。但杜甫与苏涣却成了关系密切的朋友,主要原因是杜甫对苏涣的才华与豪放性格的赞赏。杜甫曾经在诗中写过“盗贼本王臣”,杜甫对盗贼的看法不同于常人。
以杜甫这样一个儒学世家出生的人来说,对乱世枭雄式的人物本身会是持排斥和否定态度的。而到了他生命的末年,他主动与这样一个有着农民起义领袖素质的乱世枭雄人物交往并产生了非常深厚的感情,在杜甫的人生思想历程中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这说明杜甫在晚年对农民起义等社会现象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对农民的感情也更加深入了一层,对农民的命运的探索也更加深入了一层,这为他作为人民的伟大诗人提供了更进一步的佐证。
第四节 走向人民,同甘共苦杜甫到衡州后,本想投奔在衡州任刺使的韦之晋,不料他还在路上时,韦之晋就改任了潭州刺史。杜甫刚到衡州下了船,就不得不和他所投奔的人告别。而且韦之晋刚到潭州不久,就在四月里死了,杜甫不得不离开衡州,沿着湘江向下游漂泊。此后他在陆地上再也没有了安身之所,他最后的一年半时光大部分是在船上度过的。
杜甫与苏涣虽然分别了,但苏涣的思想给杜甫带来了很大的冲击。苏涣认为只有农民起义才能够改变农民的命运,杜甫始终都在思考着他这句话。杜甫而今沦落江湖,又长期生活在人民中间,对人民的生活有了更多的了解,对人民也就更加的热爱。他想着他面前一个个熟悉的淳朴的面孔,这些人都会变成“盗贼”吗?他一时感到很是惶恐。
杜甫从湘江而下,途经耒阳。在那里他因大水阻隔,困在湘江上达七日之久不得食,耒阳县令闻讯,忙为他送来了酒和牛肉。杜甫一顿饱食之后,身体恢复了许多,谢了耒阳县令,继续起程,再次来到潭州。
在潭州,杜甫以船为家,停泊在一群渔民中间。时值寒冬,杜甫衣衫单薄,渔夫们都很同情这个外乡人。有时他们卖了鱼,提着半罐酒来到杜甫的船上闲谈,大家这样一来二往就很熟悉了。渔家总是说到官府的税收如何盘剥得厉害,叫渔民们无法生存,即使把这湘江里的鱼全部捕了送给官府,他们还不会满足。杜甫听着渔夫们的话,想不到江上生活的渔民们也被租税压得喘不过气来,普天之下百姓的生活都是一样啊。杜甫从江上望两岸,但见田园荒芜,杂草横生,农民逃亡得不见踪影。这还是在没有遭受安史之乱的南方,却也是万物萧条。现在看来,真的如苏涣说的,叫统治者减轻人民的赋税是不可能的。渔民们走投无路,像农民一样逃亡,或是像苏涣说的人民揭竿而起的日子恐怕不远了。苏涣或许正盼着这一天呢,但杜甫一想到这里,心口就隐隐疼痛起来。
渔民们见杜甫的生活比他们更加可怜,甚至到了衣食无着的地步,又见他的夫人杨氏总是皱着眉头,凝视着江水叹息,愁没有下锅的米,十六岁的小儿子宗武饿得满脸苍白,但手里却还拿着一本厚厚的《文选》在读。渔夫们就纷纷为杜甫出主意说:“您船上不是还有很多草药吗?大伙儿往常有病,用了您送的药,觉得效果非常好。您手里有这样的灵丹妙药,还怕换不来买米的钱吗?您拿点苍耳、决明子等药材到集市上去卖。跟我们一起到渔市上摆个卖药摊,既可以治病医人,又可以换点米回来。”杜甫深深感激渔夫们为自己出的主意。杜甫想,卖药,他是有经验的,以前在长安时,他在王宫贵族的府邸卖过药;在成都时,他也在一些官吏中间卖过药;如今到潭州,见到了如此善良淳朴的老百姓,为什么不把药卖给老百姓呢?老百姓常年受压迫身体不好,是比那些官吏王公贵族们更需要药的啊!于是他接受了渔夫们的建议。
大雪过后,天气转暖,杨氏夫人从箱子里找出一包一包的草药,把药分门别类,装在一个袋子里交给杜甫。杜甫于是跟着左邻右舍到了离江边不远的鱼市。渔夫们这一天特别的兴奋,都想看看他们为杜甫出的这个主意是不是一个好主意。
渔市倒非常热闹,渔夫们把最好的位置让给了杜甫,并且还帮助不善于推销的杜甫推销,他们遇到有人来买鱼,不说自己的鱼是如何的肥大和新鲜,只说旁边的杜甫的药摊上的草药是如何的珍贵,都是全国各地产药闻名的地方出产的,还说好几个皇上都用过杜甫的药呢!效果非常好。来买药的人说,既然连皇上都相中了他的药,还用在这里卖吗?渔夫就呵呵一笑,压低声音说:如今皇上不当家,奴才倒当家了。买药的人就怀着好奇心来到杜甫的药摊前,仔细挑选了一两味药材买走。没有多久,杜甫卖药的事情就传遍了整个渔港,附近有患风湿病的、打摆子的、老眼昏花的、消化不好的、神经衰弱的,都跑来买杜甫的药。杜甫的药物美价廉,而且他还耐心地讲解这些药的作用,该如何熬制成药效果最好等。杜甫对百姓的服务很是周到,潭州老百姓都围在杜甫的身边,他心里感觉到很是温暖,如同春回大地似的。
这一天杜甫的药卖出不少,渔夫们都很高兴,他们把杜甫看成是自己的朋友,与杜甫的友谊又更深刻了一层。
由于有渔夫们的帮助,杜甫的卖药很顺利。杨夫人脸上的愁云渐渐散去,宗武的脸色也不那么苍白了。后来,渔夫们见杜甫的身体渐渐地虚弱,就对杜甫说让他的儿子宗武跟着他们一起去,让杜甫在船上歇息,杜甫听从了他们的话。此后,宗武就每天跟着渔夫们到集市上去卖药,而杜甫躺在江上的小船里,看着江上的风景,一生的遭遇在眼前风起云涌似的闪现着。他能预感到这一生快要结束了。
落日的余辉撒满了湘江,寒风吹打着附近渔民的小船。那些船都是如此的破旧和窄小,在风浪中简直像要随时沉没似的。但那是渔民们赖以生存之舟,他们就在这样的风浪中生活了一辈子,甚至几辈子都在这样一条随时都有可能被风浪打沉的船上生活着。渔夫们尽管自己都朝不保夕,他们却还是那样的关心他,这与长安、洛阳城里的那些达官贵人们是多么的不同啊!杜甫从这些渔夫们身上感受到了无穷的温暖,尽管过去自己曾写出过大量的反映人民苦难生活的诗歌,也给过人民一些实惠,也曾为改变他们的命运而呼吁,而且那时也都是一片赤诚,但他还是觉得自己过去为人民所做的太少了,远远比不上人民给予他的那么多。他过去反对农民起义,但现在呢,他不那么看了,因为他想为人民找一条出路,这条出路他找了一辈子都没有找到,除了苏涣说的那条出路之外。但苏涣说的那条出路,又是他不敢去想的。
看来,茫茫人世间,要想真正改变人民悲惨的命运,除了农民起义之外,别无他法,但杜甫至死都不愿意看到他心爱的人民走上起义这一条道路。因此,杜甫在这一生的探寻之路上,是彻底失败了。
杜甫一生当中,一直没有停止过探寻人民出路这一个重要问题。随着他命运的转变,他从走出朝廷,到走向人民,到最后与劳动人民同甘共苦,他是一步步地向劳动人民的生活靠拢,心灵一步步地与劳动人民贴近。他对人民出路的探寻也就更加的深刻。这种追寻真理的探求精神,是真诚、漫长而执著的,是屈原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精神的再现。
因为诗人一身正气,对社会政治有一种历史责任感,对人民拥有一片赤诚之心。所以他虽仕途多舛,一生不达,却“物性莫夺”,始终不渝地保持着对人民命运的关心,时时刻刻在探索着人民的出路,忧心忡忡,至死未悔。以天下民生疾苦为己任的仁人志士之情怀,是儒家的政治理想所追求的,探索在悲惨世界里的人民的出路,改变人民的命运,正是儒家所欲肩负的历史使命。体现在杜甫这位“奉儒守官”的伟大诗人的社会良知中,在这一点上也鲜明地表现出他的真诚的个性。
第五节 舟中绝笔,魂逝异乡杜甫尽管在渔夫们中间感到很是快意,与人民的感情逐渐深厚了,但这时北归的心愿却时时催促着他早日启程。终于在770年冬天的一个早晨,杜甫与渔夫们依依告别,驾着他的那一叶小舟,沿着湘江向下游驶去。
船行到大约是汨罗江不远的地方,杜甫想到了怀石自沉的屈原,站在寒风中的船头,吟了屈原的楚辞“餐秋菊之落英”,“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虽九死其犹未悔”等,吟着吟着,就感觉老泪纵横,突然气力不支,头晕目眩,几乎栽倒到江水里去。幸亏杨夫人眼快,一把将他搀着扶回舱里歇息。杜甫浑身是汗,感觉到身体完全不行了,看来死期已经临近。这时,他知道北归是不可能的了,在这样的情况下,他还没有忘记国家的灾难,于是拿起笔,快速写下了一首长诗,写下了他一生最后的绝笔。
杜甫的绝笔诗为《风疾舟中伏枕抒怀三十六韵奉呈湖南亲友》。诗歌中有对他自己终身郁郁不得志的自伤及对故土的思念:“轩辕休制律,虞舜罢弹琴。尚错雄鸣管,犹伤半死心。圣贤名古邈,羁旅病年侵”。有他从舟中看到的国家凄惨的景象:“故国悲寒望,群云惨岁阴。水乡霾白屋,枫岸叠青岑。郁郁冬炎瘴,濛濛雨滞淫。鼓迎非祭鬼,弹落似鸮禽。”有对他政治上救房琯廷诤忤旨这一事情的回顾:“牵裾惊魏帝,投阁为刘歆。”还有对国家灾难的描叙:“战血流依旧,军声动至今。”
这篇五言排律是诗人杜甫的绝笔。杜甫以诗歌的形式为自己的一生做了一次完整的总结,相当于为自己写的讣闻,同时对社会的动荡表示了深刻的不安,对天下对人生的再次回眸,特别是对近些年流寓异乡不得归的生活表示了深刻的悲叹。这首诗深刻感人,千载之后读之亦令人感动不已。
诗歌最后,还对自己的子女托付之事进行了交代,希望衮衮诸公们及亲友们能够给予帮助。
这首诗很长且写得细腻,深刻感人,杜甫的遗言仍然有不少是对国家命运的深刻关切。写完了这首诗,湘江水这时突然洪波涌起,惊涛拍岸,仿佛在哀悼这位伟大诗人的不幸末路。
杜甫走完了他一生坎坷而悲壮的人生历程,享年五十九岁。
杜甫没有在生前实现他回归故土的愿望,这是他一生的一大遗憾。
在杜甫去世四十多年后,杜甫的孙子杜嗣业,千里迢迢地将祖父的尸骨从岳阳运回老家洛阳,安葬在首阳山下的杜甫祖父杜审言墓旁,离杜甫所崇拜的远祖杜预墓也相隔很近。不但如此,杜嗣业在途经荆州时,还请了当时的著名诗人元稹为祖父杜甫写了墓志铭。元稹在墓志铭中说,自从有诗人以来,没有像杜甫这么伟大的。元稹作《唐检校工部员外郎杜君墓系铭并序》,其铭曰:“至于子美,盖所谓上薄风骚,下该沈宋,言夺苏李,气吞曹刘,掩颜谢之孤高,杂徐庾之流丽,尽得古今之体势,而兼文人之所独专矣。使仲尼考锻其旨要,尚不知贵,其多乎哉!苟以为能所不能,无可无不可,则诗人以来,未有如子美者。”
这是给予诗人的最高评价。
杜甫的一生,从生到死,都对国家、民族和人民含着深刻的感情,因此而产生深刻的忧患。这种从生到死的至死不渝的感情,是杜甫人生最为宝贵的品质。他在湘江小舟上的最后遗言,正是他一生这种感情的一个精华浓缩。也正因为他对国家与人民有这样至死不渝的高尚感情,他才能写出如此之多的不朽名篇佳作,成为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在杜甫生命的最后关头,他的人生也达到了最为艰辛和苦难的顶峰。元稹说,自古有诗人以来,没有像杜甫那样伟大的,其实,自古有诗人以来,也没有像他那样在人生的最后时刻活得如此艰辛的。但在如此艰辛之时,诗人所吟出的仍然是对国家的哀痛,这种高尚的情怀真正是屈原的那种“虽九死其犹未悔”的精神的再现。
上一篇:杜甫仗义执言
下一篇:杜甫的精神世界与文学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