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有一首诗,讲到人心的问题,就是“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是说你为什么能够不受到世俗的扰乱呢?因为你的心距离那些世俗的扰乱比较远,所以你自然就会觉得你住的地方是很安静的。
我记得以前看的一段禅宗的语录,说是有一位佛教的大师,他有很多小徒弟。一天晚上他的两个小徒弟在外面争议起来。你们知道吗?佛教的寺庙门前常常挂有幡,就像旗杆上倒垂下来的很长的条幅,那上面有的写着“阿弥陀佛”之类的文字。那天晚上刮风了,风一吹,幡就会摇动,于是这两个小徒弟一个就说是“风动”,另一个说不是风动,而是“幡动”。正在两个小和尚争议不休的时候,他们的师傅从这里经过,听见了他们的争吵。他们把争执不下的问题告诉了师傅,师傅说:既不是风动,也不是幡动,是你们的心在动,是你们两人的心都被外界的物象所迷惑、所牵动了。所以我就想到陶渊明的那首诗,讲到“心远地自偏”的问题。
陶渊明这个诗人生在中国历史上充满了战乱、黑暗、灾荒的时代。处在这样的时代中,怎样才能够保持住自己内心之中的一份平安,这是这位诗人他所终生努力的,而且他最终也果然做到了。
早在南宋的时代,中国有一个很有名的词人,名字叫辛弃疾,他有一个别号,叫稼轩。他是一个文事与武功都很好的人,他也会带兵打仗。他曾经写过一首词,这首词里边就讲到陶渊明,他里边有这样几句话:
老来曾识渊明,梦中一见参差是。
后边还有两句:
须信此翁未死,到如今凛然生气。
(《水龙吟》)
这是说辛弃疾在他年老以后,方才真正认识了陶渊明。陶渊明是晋朝人,辛弃疾是宋朝人,中间隔了很多的朝代,他怎么会认识了陶渊明呢?后面他又说“梦中一见参差是”,“参差”是好像、仿佛。是说我梦中看见的陶渊明不一定就跟他活着的时候的样子完全一样,可是大概差不多吧,所以说是“参差是”。下面“须信此翁未死”,他说我们这代的人,凡是读了陶渊明诗的人,“须”就是应该,他说我们就应该相信,“此翁”,指陶渊明,他说“此翁未死”,这位老先生好像没有死,“到如今凛然生气”,直到现在,到辛弃疾的时代,仍“凛然”,是很有精神的样子。这个“生气”不是跟别人发脾气,而是说很有生命力的样子,好像真的是活了一样。所以不但是南宋的辛弃疾感觉到了陶渊明那充满生命的活力,一直到现在,我们讲陶渊明的诗时,我们还感觉到陶渊明的凛然生气呢。这不是我的讲演使他复活了,而是他的精神本来就没有死,千百年来都具有一种感动人心的力量。有的人他即使活在世上,也吃饭,也睡觉,我们说他像行尸走肉一样,他活着的时候就活得没有劲头了,何况他死了以后呢?可是陶渊明死后千百年来,人家念他的诗,还觉得他跟活着一样,这是因为陶渊明活在世上的时候,他的感情、他的思想、他的生活都是真正的以他真诚的面目与世人相见的,所以我们才能感觉到他那种真诚的感情、真诚的思想和真诚的精神。
这组以“饮酒”为名的诗一共有二十首,要想真的了解陶渊明及他的“饮酒”诗,只讲一首诗是不够的,所以我就将这二十首都讲解一番。这二十首“饮酒”诗是陶渊明为什么缘故而写作的呢?他的真正意思是什么?在我们正式讲他的诗之前,我们应对陶渊明他所生活的那个时代,以及他所经历的生活做个简单的介绍。
陶渊明是生活在东晋时代,那是个怎样的时代呢?我想大家都知道《三国演义》这本小说,现在很多地方的“中国城”还有“刘关张”什么的一些社团组织,那就是东晋之前的“三国”时代的人,那现在我就从三国时代接下来说。
所谓“三国”的时代,是指的魏国、蜀国,还有吴国。本来在三国时代以前是汉朝,汉朝最后一个皇帝是献帝,他的名字叫刘协。汉献帝是一个很无能的皇帝,曹操在汉献帝时代是做丞相的,大家都知道唱戏的时候脸上画着很多白粉的那个人,那就是曹操。那么,蜀国呢?大家都知道那是由刘备以及诸葛亮所代表的一方。吴的国君呢?就是孙权。后来蜀国最先灭亡了,吴是较后灭亡的。魏是曹操死了以后,他的儿子曹丕废了汉献帝,自己做了皇帝后的国号。后来到他孙子那一代的时候,他手下有一家姓司马的人家,你如果看过中国的京戏《空城计》就知道了,那就是司马懿一家。司马懿有两个儿子,一个叫司马师,一个叫司马昭,司马昭的儿子叫司马炎,就是这个司马炎把曹魏的皇帝推翻了,自己做了皇帝,然后就改自己国家的称号为“晋”,这就是晋朝的开始。好,大家现在就有了一个印象:就是从曹操、刘备、孙权那里下来的三国,后来兼并成了曹魏的一国,后来又被司马氏一家篡夺了,于是才有了晋这个朝代。
然而晋朝的政治非常不好,他们常常自己发动内战。那时候,他们朝廷中的皇帝、官吏、大臣、将军以及贵族们,他们的道德都很败坏、很堕落,他们只知道追求自己的权力和地位,他们不但要想方设法从人家异姓手里抢来政权,由自己取代人家做皇帝,甚至他们自己家里的兄弟、叔侄之间也相互争夺,彼此互相杀戮。那个时候历史上曾经发生过“八王之乱”,就是八个王子,他们都是司马家族里的人,因为争权夺位而相互打仗引起战乱。既然他们自己朝廷内部的政治是这样败坏,于是许多异族的敌人也乘虚而入,于是这就出现了中国历史上叫做“五胡十六国”的时代。
“胡”是中国历史上对于外族的称谓,就是把外族人叫做“胡人”。“五胡十六国”是说有五种不同的外族胡人,在中国建立了十六个小国家。后来这些小国的势力慢慢强大起来,其中有一个匈奴种族建立的国家就把晋朝的皇帝给推翻了。晋朝最后一个皇帝是晋怀帝。晋朝的首都是在洛阳,当洛阳被匈奴占领,晋怀帝被俘虏去之后,当时晋朝的皇帝还有一个子孙在长安,他就在长安承继了皇位,这就是晋愍帝。后来长安也被外族占领,愍帝也被俘虏,而且他们受了很多侮辱,最后都被杀死了。这个时候,中国的北方就都被外族占领了。
与此同时,在南方也有司马家族的人,这个人叫司马睿,他当时是在建康,建康就是相当于今天南京的地方。这个司马睿看到中国的北方,黄河流域的大片国土都被外族的胡人占领了,所以他就在南方又建立起自己的国家,他的首都就在建康,他的朝代也还叫做晋,不过为了与原来灭亡的晋朝有所区别,所以后人就称这个建都在中国东南方向的建康的晋朝为“东晋”,把原来建都在中国西部的洛阳的那个晋朝叫做“西晋”。好,现在我们已经来到东晋了,我们下面要讲的这个诗人陶渊明就是东晋这个时代的人。
上面我们说了,自从西晋开始,中国朝廷里边的那些做皇帝的,做大官的就都彼此争夺残杀,西晋如此,东晋的时代也仍然是这样。
东晋的时候,有几个人都是想要叛乱的,一个人的名字叫桓温,他是很有叛乱野心的,因为他的武功及军事实力都很强大。一个人有了权力,特别是有了兵权,就容易生出野心,想要自己打出一片天地,尝尝做皇帝的滋味。可是桓温没有成功,他失败了。后来他的儿子桓玄倒真的把东晋的安帝废掉了,自己做了皇帝。不过他当皇帝的时间不长,就又被另外一个有野心的带兵的人打败了,这个人的名字就叫刘裕。总而言之,中国历史上从晋朝以来,不止从晋朝,应该说是从三国以来就充满了“篡”与“乱”的争夺战争。
刘裕这个人当他自己有了权力,军队越来越强大了,他就把晋朝的皇帝推翻,他自己又建立了一个新的国家。他把他的国家称做“宋”。在中国历史上有两个叫做宋的朝代,其中一个叫做宋的朝代,它的皇帝姓刘,这就是刘裕;后来,中国还有一个叫做宋的朝代,它的皇帝是姓赵的,它的第一个皇帝叫赵匡胤,这就是唐朝以后的宋代,后来为了区别这两个宋朝,就把刘裕建立的宋朝叫做刘宋,把赵匡胤建立的宋朝叫做赵宋。这就是说东晋最终是被刘裕的宋朝给灭亡的。刘裕先把东晋的最后两个皇帝废掉,然后又想办法把他们杀死,这样,晋朝就彻底地灭亡了。这一切都发生在陶渊明所生活的时代。
那么陶渊明又是如何经历,如何反应这样一个乱世的呢?由于陶渊明有很多不同的传记,所以关于陶渊明的名、字,还有他的年寿如何,在中国历史上有很多不同的说法。
陶渊明生在东晋的哀帝兴宁三年,那是公元365年。根据什么说他是生在这个年代的呢?在一本记载晋朝历史的史书《晋书》上有陶渊明的传记。后来晋朝灭亡了,刘裕建立了新的朝代,陶渊明是经过了晋朝的灭亡,他一直活到宋朝的宋文帝时才死的,所以刘宋的历史上即《宋书》上也有他的传记。除了《晋书》、《宋书》以外,还有一本叫做《南史》的史书上也有他的传记。关于《南史》的名称,那是由于我们刚才说过的,从西晋时开始,中国的北方就被外族占领了,我们前面不是说过“五胡十六国”吗?所以到了东晋时,中国的汉族政权所占有的地方就只剩下长江以南的地域了,所以记载南方几个朝代的历史,就叫《南史》。东晋灭亡以后的刘宋朝廷,其政治也是极其败坏的,所以他们以及他们之后的朝代的寿命都很短,既然你可以抢别人的国家和政权,那我也可以抢你的,于是在刘裕抢了东晋的皇帝宝座之后,就又有萧道成抢了刘宋的政权而建立起来了齐国,又有萧衍抢了齐的政权建立了梁朝,梁朝的皇帝也姓萧,是另外一家萧姓。然后是陈霸先抢了梁朝的政权建立起了陈朝。总之,宋、齐、梁、陈这几个朝代都很短,这是因为他们的政治都很不稳定所造成的。因为这四个朝代都在中国的南方,所以就管他们叫南朝。那么在许多异族彼此争夺征战的北方也建立了很多朝代,那些就叫北朝。所以专写南朝宋、齐、梁、陈这些短小朝代历史的就叫《南史》。
陶渊明是一直活到南朝的第一个朝代宋时才死的,所以《晋书》、《宋书》、《南史》上都有陶渊明的传记。根据历史传记中的记载,说他是刘宋的文帝元嘉四年死去的,如果依从这个说法,他死的时候是六十三岁。刚才我们说他是生在365年,那么宋文帝元嘉四年是公元428年,由此往上推六十三年,那正好是公元365年,即东晋哀帝的兴宁三年。这是我们根据《宋书》上的陶渊明的传记所下的结论。可是,关于陶渊明究竟活了多少岁,还有一些不同的说法,但比较可信的还是《宋书》的说法。
陶渊明在短短的六十三年里,曾亲身经历了两次篡逆的变乱,亲见了东晋的灭亡。不但如此,那时还曾经出现过平民的革命,就是有一个叫孙恩的,他曾起兵,发动了反抗朝廷的变乱。所以陶渊明所生活的六十三年,是一个“篡”、“乱”交替的动荡不安的时代。他的传记上记载着说,他的曾祖父陶侃是西晋时代一位很有名的将军,在那变乱频仍的时代,陶侃曾带兵平定过叛乱,因有功而被朝廷封为长沙郡公。可是陶渊明没有继承长沙郡公的爵位,他生下来的时候,家境已经非常贫穷了,这在陶渊明的文章里可以看到。他的祖父和他的父亲做过相当于地方太守的官。可是陶渊明很不幸,当他只有八岁的时候,他的父亲就死了,所以他是在比较艰苦的环境中成长的。这期间,国家还发生过一些大事情,刚才我说的还不够完全。东晋除了官僚、军阀等人的彼此争夺砍杀,以及平民孙恩等也起兵造反以外,还有一次跟外族的战争。那时北方胡人有一个叫做前秦的国家,即五胡十六国之一。这个前秦曾带兵攻打东晋,在一个很有名的地方叫淝水,展开了大战。幸亏那时晋朝还有一个很好的宰相,就是谢安,谢安的侄子叫作谢玄,由谢玄亲自带兵打败了外族胡人的进犯。这件事发生在陶渊明十九岁的那一年。
此外我还要介绍一点东晋时佛教的情况,因为陶渊明是与佛教的思想有关系的。陶渊明是江州浔阳柴桑县人,这个地方在今天的江西,你如果看地图就知道,那里不远处有一座中国的名山,就是庐山,庐山上有一座庙,就是东林寺,东林寺有一位在中国佛教历史上非常有名的高僧,就是慧远大师。根据历史的记载,慧远是在东晋孝武帝太元十一年,公元386年来到庐山的。那时陶渊明已经二十一岁了。据说当时中国历史上的两位大诗人都与慧远有过来往,一个是我们现在要讲的陶渊明,还有一个人的名字叫做谢灵运。
谢灵运是信佛的,他是贵族,家里很有钱,跟陶渊明的家庭、身份是不一样的,他的祖先也被封做公爵,他真正继承了公爵的地位,称为康乐公。所以历史上说他曾经捐献给庐山的东林寺很多的白莲花,在东林寺里边开辟了一片很大的水池,养了很多白莲花,他们信佛的人就结了一个社来拜佛,这就是“白莲社”。历史上还说,谢灵运很想加入“白莲社”,而且他还为此捐献了这许多白莲。可是慧远大师不喜欢谢灵运,说他这个人心里太杂乱,不清静。
陶渊明虽然什么也没有捐献,但慧远很喜欢陶渊明。我刚才说了在陶渊明二十一岁时,慧远大师来到东林寺,结了“白莲社”,并在此宣传佛法,当时很多文人、诗人都跟他来往。历史上有一册书叫《莲社高贤传》的,就是记载当时与慧远相往来的那些品行、学问兼优的高贤们的故事的,其中有一段记载说,慧远在庙中的东林寺内居住,他从来不出山。在出山的途中有一座桥,桥下有溪水,桥边的山中还有老虎,因此桥下的溪水就叫虎溪。有一次陶渊明与另外一个也是很有学问的人一同来拜访慧远大师,大概是因为慧远大师与陶渊明的谈话很投机缘,所以在送陶渊明二人出门后还一直不停地边走边谈,后来竟不知不觉地走过了虎溪桥。那些养在山上的老虎看到了平时从不走过桥的慧远大师从桥上经过,也觉得很奇怪,就叫了一声,这时慧远大师才发现他居然破例地过了这座桥,于是三人就大笑起来。为此,后来有人还特意画了一幅画,叫《虎溪三笑图》。
陶渊明没有正式皈依佛教,但从他的诗里边我们可以看到他是明显地受到过佛教的影响的。陶渊明的思想里边有儒家的、道家的、佛家的三种思想精华的结合。比如陶渊明“饮酒”的第十六首诗中的两句:“少年罕人事,游好在六经。”他说“少年罕人事”,“罕”就是稀少的意思。那时没有繁杂的、乱七八糟的事情来打扰我,我可以专心地念书。他念什么书呢?他说“游好在六经”。“好”就是喜欢、爱好,他爱好什么?是“六经”。“六经”就是儒家的经典,一般说是《诗》、《书》、《礼》、《乐》、《易》、《春秋》。《乐》现在没有了,有人说《乐》应该是跟《诗》、《礼》结合的。总而言之,“六经”是儒家的经典,他说他少年的时候没有被一些人间繁杂的事情分心,他很喜欢读儒家的经典。什么叫做“游”呢?你们以为游戏的时候才是“游”吗?你们觉得念书是很苦的,可是你要知道,人家爱念书的人是在念书的同时享受到一份游戏般的乐趣。由此可以看出陶渊明确实是受了儒家思想的影响。
此外他也有道家的思想,他的诗里边曾经有这样的诗句说:“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归园田居》之一)这是说他在做官的时候受到许多约束,就像一只鸟长久地被关在樊笼里边。所以他后来弃官不做了,又归田去种地了,他说当我又回到自然的生活中去时,就像笼中的鸟又重新获得了飞翔的自由一样。陶渊明有一篇很有名的文章,叫做《归去来兮辞》,也表现了他爱好自然的这种天然本性和思想情趣,而这些都是道家的思想。道家认为,人世之间不应有限制,不应有约束,应该返朴归真,顺应自然。可见陶渊明的思想中也包含着浓厚的道家思想。
此外他还受到佛家思想的影响,他的《归园田居》之四里有过这样的句子说:“人生似幻化,终当归空无。”他说人生就好像是一个幻影一样,佛经上说的“如梦如幻”,就是说世间万象如同梦幻一样,都是虚无的、空幻的,转眼就消失不见了。“终当归空无”是说最终结果都是空无,所谓“四大皆空”。
以上可以看出他有儒家的思想,有道家的思想,也有佛家的思想。但无论哪种思想影响了陶渊明,他都会立刻与他自己的思想结合起来,他内心之中有一种自然的定力与持守。守是操守,许多人没有一个恒定的自我把持的能力,自己守不住自己,所以常常随波逐流,被引诱、被转移。在中国诗人里边,内心之中最有持守的、最能够掌握自己的诗人就是陶渊明,而他内心持守的力量是来自于对儒家、道家、佛家各种思想中最宝贵之精华的接受与吸收。他不但是掌握了那些外表的言辞、道理、形式,而且他真正地在内心之中能够掌握、接受各种思想里面最好的最有价值的东西。所以,陶渊明才能够在那种黑暗、混浊,充满战乱、痛苦的时代里,没有被迷乱,没有失落自己。这一点是陶渊明很了不起的地方。我们以后会从他的诗里边慢慢地,一点一点地得到证明的。
历史上有好几种关于陶渊明生平事迹的传记,在这些传记里边对陶渊明的名字也有很多不同的说法。有人说他的名字叫“潜”,号叫做“渊明”。有人说他名字叫“渊明”,号叫“元亮”。一般比较令人信服的是说他本来叫“渊明”,号“元亮”,这是根据他自己所写的文章考证后得出的结论。关于“陶潜”的名字,那是东晋灭亡了,刘宋以后,他才改名叫“潜”的。至于另外还有一种说法,说他也叫“深明”,那是因为要避唐代的第一个皇帝,高宗李渊的讳的缘故。中国有一个习惯,皇帝的名字是不允许别人随便叫、随便写的,这叫避讳。所以唐代人当他们写到陶渊明的名字的时候,因为要避李渊的名讳,所以他们就改写“渊明”为“深明”了。因为“渊”也是深的意思。还有的就写成“泉明”。总之,“深明”跟“泉明”都不是陶渊明本来的名字。
我上次还曾讲了陶渊明的时代中的几件大事,说他是在东晋哀帝兴宁三年出生的。他八岁时父亲去世了。他十九岁的时候发生东晋跟北方外族前秦的一次淝水大战。差不多在他二十一岁的时候,当时一位很有名的高僧慧远来到江西的庐山。晋武帝太元十五年时,高僧慧远在东林寺成立了一个“白莲社”,当时不仅寺院里的僧人参加了这个“白莲社”,还有很多文士、诗人也都参加了。我还提及有一本书叫《莲社高贤传》,是记载当时参加白莲社的一些很有名的贤人的,这里面也有陶渊明的名字,不仅是陶渊明、谢灵运等著名诗人在里边,当时还有一个很有名的人,大家应该知道,就是著名的大书法家王羲之。王羲之有一个儿子叫王凝之,王凝之这个时候在江州做刺史。陶渊明的故乡是在江州浔阳的柴桑,当时江州的地方长官就是王凝之。王凝之也是信佛的,当时他们曾经集合中外的僧人,联合起来有八十多人一起翻译佛经。陶渊明也参加他们的聚会,他和高僧慧远是很要好的朋友,但陶渊明并没有真正地皈依佛教,他只是和这些高僧、高贤们一起谈话,讨论些佛理、玄理中的问题。
其实,按照中国佛教历史发展来说,东晋实在是从印度传过来的佛学跟中国本土的玄学的一个交融的时代,陶渊明虽然没有正式皈依、信奉佛教,但在他的诗里却反映出浓厚的佛教的空观思想。前面我举了“人生似幻化,终当归空无”两句,现在我还想再补充他另外的一组诗来说明这一点。他写过一组叫做《形影神》的诗,共三首。我说过,陶渊明是中国诗人里边最有思想性的诗人,一般的诗人写诗,他们常常是见景生情,就是说看到什么景物,引起他们什么感情,就写下一些诗句,像李后主看到“春花秋月何时了”,就想到“往事知多少”了,其实李后主也是信佛的。一般人他们所写的诗大都是因景生情:悲欢离合呀,伤春怨别呀,可是陶渊明的很多诗都不是像一般人所表达的那种见景生情的偶然的感情,陶渊明是一个最有思想性的诗人。
他这《形影神》三首诗里面反映出他对人生很多重要问题的思考。因为人生是短暂的,那么在这短暂的有限人生中,你生活的目的,你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在哪里呢?有的人是只具有“形”体上的意义的,行尸走肉,酒囊饭袋而已,他们生存的目的只追求身体、肉体上的享受;另一些人是追求“影”响的,他们注重的是名誉、声望。人生是很短暂的,有很多哲学,很多宗教都是要回答和解决人生的这样的一些问题,因此,基督教说人有永生,佛教说人有来生,中国的儒家因为它不是宗教,所以他没有说人有永生,也没有说人有来生,那么,中国的儒教追求什么呢?中国的儒教所追求的是不朽,所以《左传》上说,人类的肉体生命虽然是短暂的,但是你的精神,你的事功可以流传下来,可以影响后代人,对他们有贡献,有好处。所以他说“太上有立德”,“德”是好的品德;“其次有立功”,留下一功业;“其次有立言”,“言”是指留下好的言语教训、思想。所以“影”就是儒家所说的身后的名。
杜甫有一首怀念李白的诗说“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梦李白》),就是说你即使留了名,就算是你有了千秋万岁的声名,可是,那个时候你在哪里呢?那不也是“寂寞身后事”了吗?所以“影”也是空幻的,从陶渊明的思想来看,“立善常所欣,谁当为汝誉。”(《神释》)是说儒家说的“立德”、“立功”、“立言”当然是不错的,是“立善常所欣”,是我所喜欢的,可是“谁当为汝誉”呢?谁会给你一个美好的赞誉呢?因此你所追求的名——“影”,岂不也是空幻的吗?
我们现在只是简单地介绍他的思想,关于他的这些思想,当我们正式讲到他的“饮酒”诗的时候,都会仔细地讨论的。总之他的意思是说我们人生的意义在于精神上要自由,既不为肉体形体欲望所拘束,也不要为后世的声名,或者别人的赞誉所拘束。世界上的芸芸众生不是为了利,物质上、身体上的所得,就是为了名;不是形,就是影。你如果被这些个“名缰利索”,外表的虚浮的名声所束缚,你就会为名利做奴隶,这个名就像马的缰绳把你捆起来了。你要是追求物质上的财、利,它就像一条绳索把你纠缠住了,你的精神就没有自由了。所以陶渊明最后说你所得到的不应是“形”与“影”,而应该是“神”,即精神上的自由,一旦你精神上获得自由了,你不但不被名所拘束,也不被利所拘束;你不但不被名利所拘束,你也不被生死所拘束了。正如他在《归去来兮辞》中说的“乐夫天命复奚疑”,又如《神释》最后所说“应尽便须尽,无复独多虑”,“尽”是终了,什么时候你的生命是应该终了,“须”,便须任随其终了。不但名利之间你不再执著了,在生死之间也无需执著了,这样子就“无复独多虑”,你就不会再单单地顾虑、忧愁与烦恼了。这就是陶渊明所追求的人生意义。
其实陶渊明从整体上来讲还是以中国儒家思想为主的,他同时结合了道家和佛家的思想影响,要知道东晋那个时候,佛学是很流行的,尤其是在陶渊明的故乡。陶渊明的诗里边曾经写过这样的话:
少时壮且厉,抚剑独行游。
谁言行游近?张掖至幽州。
(《拟古》九首之八)
他说当我年少的时候,我那时是“壮且厉”,这个“壮”是两方面的壮:首先是年少力壮;其次是说精神上也是强壮的。“厉”是勇敢的意思,有勇气的样子。他说我“少时壮且厉”,曾经“抚剑独行游”,我的手按着宝剑的把柄,去四方周游。去哪里周游呢?“谁言行游近,张掖至幽州”。他说我曾经去过很远的地方,从张掖,张掖在今西北的甘肃一带,我还到过幽州,幽州在今河北北部和辽宁一带。可是你以为陶渊明真的去过甘肃、河北北部和辽宁一带吗?没有,他从来没到那么远的地方去过,因为我们讲到东晋时代的背景时讲过,当时中国的北方被外族占领了,建立了十六个小国家,就是说,那个时候的北方是沦陷到外族的手里了,陶渊明从来也没到过黄河流域的北方。可他诗里却说“谁言行游近,张掖至幽州”。陶渊明是在说谎吗?是在说大话骗人吗?不是的。在中国所有的诗人里边,话说得最真诚的,从来也不讲夸大欺骗的话的,就是陶渊明,他是最真诚的一个诗人。古人就十分赞赏陶渊明的这一点,中国在金代时有一个很有名的诗人,叫元遗山,也就是元好问,他曾经写过一组诗,一共三十首,题目叫《论诗绝句》,其中有一首是说到陶渊明的诗的。他曾经说过这样的话:“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一语”是陶渊明随便的一句话,写的都是这样的“天然”,刚才我说的,在中国所有的诗人里边,如果说是作诗的态度最真诚的,不雕琢,不修饰,不夸大,不自欺欺人的,那陶渊明是最了不起的一个作者,所以他的诗是很自然的,他的思想在他的脑子里边怎么样运行,他就很自然地把它流露、表现出来。不是像有些作者雕章琢句,拼命地找一些漂亮的字要说出来,为让大家赞美他,陶渊明没有这样的诗。上次我提到宣化上人说我好像把陶渊明讲活了,我说不是我讲得好,而是陶渊明自己的精神、感情本身就是活的,所以他才会感动人的。所以他是“一语天然”,“万古常新”,使我们千百年之后读了他的诗,感觉还是新鲜的、充满活力的,所以是“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很多人写诗都讲雕琢,讲修饰,逞才、使气,找漂亮的字,用典故,这都是外表的豪华装饰,陶渊明是将这些外表的豪华装饰都摆脱了,是以他最真诚的本色与世人相见,所以是“豪华落尽见真淳”。这是金朝大诗人元遗山赞美陶渊明的话。
南宋时有一个有名的词人辛弃疾,他也曾写过赞美陶渊明的话,他说:“千载下,百篇存,更无一字不清真。”(《水龙吟·老来曾识渊明》)意思是说,千百年之后我们再读到陶渊明留下来的一百多篇诗,才真正体味出他“更无一字不清真”,没有一个字不是最清纯的,没有渣滓的,没有混杂着杂质的。
以他这样一个真淳的人,难道要说谎吗?他为什么要说他去了张掖和幽州呢?你要知道陶渊明是一个非常妙的人,陶渊明一方面是个哲人,是极有哲思、极富智慧的一个人,他考虑的都是人生的问题,可他同时也是一个诗人。中国也曾有一些学道的人,不管是学道家的玄学思想,或是佛学的思想,他们总喜欢在诗歌里说一些哲理,这样一来,有一些说哲理的诗就不大像诗了,因为它大多都是空头的在那说道理。中国在南北朝的梁朝时期,曾经出了一个很有名的文学批评家,叫钟嵘。他曾经写过一本批评诗的书,叫做《诗品》,它把中国的诗歌分成几个不同的等级:有上品、中品和下品。《诗品》的前边有一篇序文,他在序文中曾经说过,中国有一个时代,就是永嘉的时代,那是西晋快要灭亡的时期,那个时代的诗里边喜欢谈论道家的黄、老的哲学。“黄”是我们说的轩辕黄帝,“老”就是老子。钟嵘说在那个永嘉时期,“诗贵黄老”,诗里总要谈一些道家的哲理。他们的诗是“理过其辞,淡乎寡味”,说他们讲的道理很多,那些哲学的道理远远超过了他们诗歌文字所传达出的感动人的力量,所以越念他们的诗,就越觉得“淡乎寡味”,感觉很平淡,是空口说道理,不能给人兴发感动的力量。而诗的一个最重要的特征,就是要带给人一种兴发感动的力量。
陶渊明之所以了不起,就在于他不只是一个哲人,他同时也是一个真正的诗人,他把那些哲学的思想都形象化了,他不是空口地说一个道理,他是用极为生动的形象来表现那些深刻的人生哲理的。刚才我们所引的那首诗,“少时壮且厉,抚剑独行游。谁言行游近,张掖至幽州”(《拟古》九首之八),就正是他诗里面常常使用的一种象征手法。他所说的行游到张掖,到幽州,其实不是他身体方面远游的经历,而是他精神远游中的经历,是他的一种精神的境界。你也许会以为陶渊明是在做白日梦吧?其实不是的。陶渊明有很多诗,里面也有类似“抚剑独行游”这样的豪壮精神。他曾经写过一首诗是赞美荆轲的,荆轲是战国时代的游侠和刺客。当时的秦国凭借着武力要去侵略别的国家,燕国很怕被秦国吞并侵略,于是燕国的太子丹就找到了荆轲,让他去行刺那个有野心的秦王。由此我们知道了荆轲的典故和出处,那么陶渊明《咏荆轲》的诗里赞美了这位仗义行侠的荆轲的英勇行为,由此可见陶渊明的胸中也有这种激昂慷慨的悲壮气概。
陶渊明并非生来就是恬淡平静的,特别是处在那样一个彼此争夺,刀兵相见的动乱时代,不但西晋如此,东晋依然如此,甚至更加动乱不安;不但北方完全沦陷在异族手里,南方也有许多战乱。开始有苏峻的叛乱,陶渊明的曾祖父陶侃就参加过平定苏峻的叛乱,后来有桓玄的叛乱,再后来又有刘裕的叛乱,此外还有浙江海边的孙恩起义等等。陶渊明不仅身经了这些叛乱,而且他眼见那些人可以不择手段地用极残忍的手段杀死了许多人。东晋的两个皇帝都是被毒害而死的。东晋最后一个皇帝是安帝,当刘宋的刘裕有了自己要做皇帝的野心之后,他就派了一个人拿着一瓶混有毒药的酒去给晋安帝喝。拿酒的人觉得是不应该的,我怎能拿毒药去害一个人呢?何况要杀的这个人竟然是皇帝,但是他如果不把这瓶毒酒灌到皇帝的嘴里,他自己就活不成了,在这种进退两难之下,他就自己把毒酒喝了。他因为不愿意去做他以为不应该做的事而自杀了。即使如此,刘裕仍不死心,他就又派了另外一个人再去用毒酒害安帝,皇帝不肯喝那毒酒,他便再次变换手段,最终将皇帝杀死了。这就是陶渊明所生活的时代和社会,更让大家不可思议的是,这两个篡位的人,一是桓玄,一个就是杀死晋安帝的刘裕,陶渊明都曾在他们手下工作过,由此我们就明白了他为什么会辞官不做了。后来多少人请他出来,他都不出来。陶渊明有一首叫做《述酒》的诗,主要就是写东晋的亡国这段事情的。
他另外还写过一组诗《读山海经》。《山海经》是中国古代的一本书,它是把中国的地理和神话传说结合起来写的,里面说了很多的神话故事,陶渊明就是用这些神话故事为题材抒写自己愤世嫉时之感慨的。其中有一首是赞美“刑天”的诗说:“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他说有一位不知道是人还是动物的英雄叫“刑天”,他的头被打掉了,可是他手里还能拿着一个武器跟敌人顽强战斗。他还写了很多神奇怪异的事情,而且这里面的主人翁大多是些冤屈的、失败的英雄。他之所以写了很多这样的诗,那都是因为陶渊明所经历的时代使得他内心有如此抑郁不平的愤慨。刚才我们所讲的那首诗,“少时壮且厉,抚剑独行游。谁言行游近,张掖至幽州”,就是表现他自己内心深处曾经有过的这种愤慨不平,欲仗剑奋起的悲壮精神的。
前面我们曾经引了金朝人元遗山赞美陶渊明的诗,还引了宋朝辛弃疾赞美陶渊明的词,现在我还要引清朝龚自珍的话。龚自珍曾经写过这样两句诗:
陶潜诗喜说荆轲,想见停云发浩歌。
(《舟中读陶诗三首》之一)
龚自珍还有另外两句诗:
莫信诗人竟平淡,二分梁甫一分骚。
(《舟中读陶诗三首》之二)
这都是清人龚自珍《舟中读陶诗三首》中的诗句,诗的意思说,陶渊明不是在诗里赞美荆轲吗?我们已经知道了荆轲是被司马迁列在《史记·刺客列传》里的人物,所以你不要只看陶渊明隐居田园、躬耕陇亩的一面,他的诗里有时也表现出这种慷慨不平的悲壮精神。龚自珍的“想见停云发浩歌”是说我们由此可以想到陶渊明的《停云》诗。《停云》是陶渊明一首诗的题目,诗中说“霭霭停云,濛濛时雨。八表同昏,平路伊阻”。“霭霭”是浓云密布的样子,“停云”是留在天上不动的云。“濛濛”是迷迷濛濛的一片。“表”本来是指外表。“八表”就是八方之外。我们平时说四方,是指东、南、西、北。可是还有东南、西南、东北、西北。所以一共是八个方向。“八表”是说八方之外很大、很远的地方。“同昏”即同样都是阴沉昏暗的。陶渊明觉得那八方之外的地方都是昏暗的。好好的一条平路上出现了“伊阻”,“伊”是谁,“阻”是阻障。好好的世界,好好的人类,是谁做出了那么多的阻碍,制造出那么多的罪恶,使人民痛苦,给人民带来灾害的事情呢?你看陶渊明的诗里有多么深沉的愤慨和悲哀!
处在这样黑暗的时代里,满怀如此沉郁深重的感慨与悲哀的陶渊明,后来又是怎样地使自己的身体与心灵都获得了宁静与平衡的呢?他所经历的将是怎样的一段心理历程呢?龚自珍说“陶潜诗喜说荆轲,想见停云发浩歌”,他说每当我们读到陶渊明的诗,总好像是看见他在写《停云》诗发出来的“浩歌”,那么大声、那么悲哀、那么愤慨。
龚自珍又说:“莫信诗人竟平淡,二分梁甫一分骚。”大家都知道,前面我们说过的,陶渊明是把“名缰利索”都挣断了,不管是名、是利,这些缰索再也束缚不住陶渊明了,他不仅摆脱了名利的缰索,甚至连死生也都看开了。他说:“应尽便须尽,无复独多虑。”他在《归去来兮辞》里边说,我是“乐夫天命复奚疑”。他好像是平静了。可是龚自珍说,他不单纯只是平静,他是经过了一个矛盾困苦的挣扎过程才得以平静下来的。所以龚自珍说:“莫信诗人竟平淡,二分梁甫一分骚。”你们不要相信陶渊明这个诗人完全是这样平静的,像一潭死水没有波澜,其实他内心之中还有“二分梁甫”与“一分骚”呢。什么是“二分梁甫”与“一分骚”呢?中国历史上记载有这样的故事,说三国时候辅佐刘备的丞相,就是诸葛亮。当诸葛亮还没有遇到刘备的时候,没有得到任用的时候,他喜欢念一篇叫作《梁甫吟》的诗。关于《梁甫吟》,前人有很多不同的说法,大致归纳起来有两种,一种认为它是在丧葬的时候所唱的歌曲;还有一种说法认为,东汉时代中国有一个很有名的学者叫张衡,他既是文学家,又是科学家,他曾经发明了浑天仪和地动仪,又会写诗作赋。他写过一组《四愁诗》,诗的第一首说“我所思兮在泰山,欲往从之梁父(甫)艰”,张衡是说,我所思念的那个人在泰山,我要到她那里去。“从之”是跟随她。可是我要从这里到泰山去的途中被一座名叫“梁甫”的大山挡住了,而梁甫山是很危险,很不容易爬过去的。张衡这里所说的是什么?他所思念,所要寻找、怀念的是什么人?这完全是在用比喻,它表示的是要求得到君主的任用。而梁甫所代表的,正是那些阻碍贤臣进用的邪恶的力量。后来唐朝的诗人李白也曾经写过一首题目就叫做《梁甫吟》的诗,他开头就说“长啸梁甫吟,何时见阳春。”“啸”在古代与吟同称,即吟啸。中国古人吟诗很像念佛经,有一个固定的调子,好像唱歌一样地依调吟诵,也就是说吟诵都是有字的。可是有的时候,你心里有一种感情,不管是悲哀,是感慨,或是别的什么感情,这时你还没有作成一首诗来,还没有字,可是你却情不自禁地发出一种声音来表达你的感情,这就叫做啸。不过古人常常把吟啸结合起来,不管你是有声,还是有字,都可以称吟啸。李白说的“长啸梁甫吟”,是说我大声地吟诵《梁甫吟》这首诗,在我念《梁甫吟》时我所想的是“何时见阳春”。李白觉得自己很有才能,他说“天生我材必有用”,他说像我这样有才能的人,什么时候才能够遇到一个温暖的季节,就是指一个好的机遇,被明君贤主所发现、任用的机会。这些就都是“梁甫”二字所包含的意思。接下来我们再看龚自珍说陶渊明的诗“莫信诗人竟平淡,二分梁甫一分骚”时,就自然会体会出陶渊明的内心中的那一份“我所思兮在泰山,欲往从之梁甫艰”,以及“长啸梁甫吟,何时见阳春”等诗里所深含着的悲慨与感动了。要知道陶渊明在年轻的时候也是“游好在六经”的,他读过孔子的书,也曾经希望有所作为,当他看到世界的败坏与丑恶,也曾愤慨不平:怎么没有一个机会能够施展他的才能和抱负呢?这就是“二分梁甫”的意思。“骚”是指屈原写的《离骚》。屈原是战国时候的楚国人,他与楚国王族同宗同姓。当时的楚王是楚怀王,那时国家中有两派在争论,有的人说是应该跟齐国结交;有的人说要跟秦国结交。秦国是有野心的,跟秦国结交最后有可能被秦国灭亡。屈原主张要跟齐国结盟,但是楚怀王不听他的话。结果楚怀王被骗到秦国去了,最后果然就死在了秦国。此后楚国就一步一步走向了灭亡的道路。屈原是楚国的宗室,他亲眼看到自己的国家走向灭亡,而他那些出自肺腑的忠心劝告却没有一个人肯听从接纳,而且他还被楚国后来的顷襄王给放逐出去了。他为此写出了《离骚》来抒发内心悲愤、忧郁的感情。陶渊明虽与屈原的时代不同,但他眼睁睁地看着国家的政治一天天败坏下去,而他自己虽然欲有所作为,却无从施展,因而内心之中也充满了《离骚》中的悲愤感慨,所以龚自珍说他是“莫信诗人竟平淡,二分梁甫一分骚”。
因为要介绍陶渊明的生平,我就引了他的诗篇来说明,我本来是说陶渊明的诗篇中写过“形”、“影”、“神”这几首诗,他对人生曾经有过很仔细的反省与考虑。一般的人不是追求名,就是追求利,而陶渊明能够超脱名利的缰索,在精神上得到解放和自由。可是我们要知道,他这种精神上的自由和超脱是经过一段矛盾、一段挣扎以后才得到的。
上一讲我们简单地介绍了陶渊明的生平事迹。我们说陶渊明在中国的诗人里面,是内心最为平静的一个诗人,可是他不是单纯的平静,他是经过许多心灵的矛盾冲突之后才得平静下来的。那我们就要说明陶渊明是怎样有的这些矛盾和冲突。他受到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的影响,本来也是要做一番事业的。儒家总是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要出来为国家、为百姓做一些有益的事情。陶渊明也曾经有过这样的理想,可因为他所处的那个时代,当时政治的腐败,官僚军阀彼此之间相互杀伐,以及后来的夺权篡逆等事,由于这种社会时代的原因,使陶渊明原来的那种从儒家思想出发的理想不能得到实现。既然儒家的理想不能够付诸实现,于是陶渊明便借助了道家的思想,以及东晋时代佛学的思想来求得他内心的平静。我们这样说,只是一个很简单的概念,这里我就要把陶渊明一生所经历的五次出仕的情况做一个比较有系统的介绍。
陶渊明最后是回到田园去隐居种田了。他中间也曾有过几次出仕的经历。“出仕”就是出来做官。他为什么要出来做官呢?中国儒家的孟子曾经说过这样的话:“仕非为贫也,而有时乎为贫。”(《孟子·万章章句下》)出来做官本来是不应以赚钱为目的的,不完全是因为家里穷就出来做官。儒家的思想一般都是为了治国平天下的,所以出仕的人并不是为了贫穷。可是孟子说“有时乎为贫”,有的时候就是因为贫穷才出来做官的。出来做官的人可以分为这两种情形:一种不是为了贫穷,是为了他的治国平天下的理想;另一种,有的时候也是因为要缓解他的贫穷。陶渊明一生究竟做过一些什么官呢?他到底是由于什么原因才出来做官的呢?我上次说过历史上记载他生平的传记有好几种,这些传记中对他出入官场的情况说法也不尽相同。较为可信的说法认为他一生出来做过五次官,这其中有的时候是因为贫穷,有的时候是为了理想。
关于他的第一次出仕,历史传记上说法较为一致,说他年轻时曾担任过一次州祭酒的职务。陶渊明是江州人,他曾经做过江州的祭酒。“祭酒”这个官职是管什么的呢?“祭”就是祭祀。政府如果有什么重要的典礼或祭祀的活动时,需要有一个在典礼上主持仪式的人,这个人的职务就叫祭酒。以前我介绍过《晋书》、《宋书》、《南史》上都有他的传记,不但如此,后来的人还给陶渊明编了年谱,据这年谱上记载,陶渊明差不多是在二十九岁左右做过江州的祭酒。历史上说他做州祭酒“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不堪”就是不能忍受。“吏职”,就是做官所应承担的职责。他不能忍受这样的约束。“少日”是指时间很短。“解”是辞职,“自解”是自动辞职。那么陶渊明这一次出来做官是为什么原因呢?也是在他的历史传记中记载说,他是因“家贫亲老”才出来的。陶渊明八岁的时候他父亲就死了,他家里很贫穷。这里的“亲老”是说他的母亲年岁老了。孟子所说的做官“有时乎为贫”,还不是说因为你自己的贫穷,你想有更好的物质的享受。孟子所说的贫穷是你家里的贫穷,你需要对你的父母尽“孝养”的责任。“养”字不应该读“yǎnɡ”,我们今天都很通俗地读“yǎnɡ”了。在古代是有分别的,“养狗、养猫”才是“yǎnɡ”,对于父母双亲不能说“yǎnɡ”,应该叫做“yànɡ”,是孝养。孟子说的“有时乎为贫”是说不能看着你的父母与你一同忍受贫穷、饥寒交迫,那就是你的不孝了。所以有的时候是为了“家贫亲老”才出来做官。陶渊明大约在他二十九岁的时候就因其“家贫亲老”的缘故而出来做了江州的祭酒。可是他不能够忍受做官的束缚,所以不久他就自动辞职回家去了。这是他第一次出来做官的情况。
关于他第二次、第三次出仕的时间,历史上有许多不同的说法。根据近代学者逯钦立先生所编的《陶渊明年谱》记载,那是在东晋安帝的时候。晋安帝的年号叫隆安,在隆安三年,陶渊明三十五岁的时候,浙江的会稽发生了一次变乱。有一个叫孙恩的人起兵叛乱了。其实在这之前,晋朝已经发生了许多战乱。晋安帝之前,是东晋的孝武帝,孝武帝是被他的一个妃子杀死的。孝武帝正式的妻子姓王,王皇后有一个弟弟,与外边军阀的意见不和发生过一次叛乱。统治阶级内部的腐败与杀伐,给人民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痛苦,所以当孝武帝死了以后,在浙江的沿海会稽这个地方就爆发了平民孙恩的暴动。那时有一个军阀叫做桓玄,本来就是江州的刺史。刺史这个职务是常常更换的。陶渊明二十几岁时,江州刺史是王凝之,到陶渊明三十五岁时,江州刺史已换成桓玄了。桓玄当时的力量很大,他想进一步扩充自己军队的力量,就把一个在湖北荆州做刺史的殷仲堪杀死了,将荆州刺史的势力也夺取过来。他就做了江州与荆州两州的刺史。陶渊明的故乡就在江州柴桑郡,那时的桓玄还没有表示出要篡位的野心,他只是军事力量很强大。桓玄曾经上表文给晋安帝,说他具备充实的军事力量,愿意带兵去讨平孙恩的叛乱。当时有几个带兵的人,一个叫刘牢之,一个就是后来篡位的刘裕,他们各自都有相当强大的军事力量,桓玄就用刘牢之与刘裕平定了孙恩的叛乱。根据逯钦立《陶渊明年谱》的记载,他说在桓玄做江州刺史的时候,替桓玄到皇帝那里上表文的就是陶渊明,当时晋安帝在建康,陶渊明替桓玄上表到建康,请求讨平孙恩。刚才我们说过,做官可以是为理想,也可以是为缓解家里的贫穷,陶渊明第一次出来做官是由于“家贫亲老”的缘故,那么这一次呢?很可能他是有理想的,他觉得孙恩是叛乱,我如果替桓玄上表给皇帝,为讨平叛乱、安定天下尽一点力量,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这件事情陶渊明可能是结合了他的理想的。可是,等到桓玄讨平了孙恩,自己的势力更加壮大起来之后,桓玄就开始有了野心,想要自己做皇帝了。晋安帝元兴元年,桓玄带兵打下了建康,俘虏了晋安帝,并使他成为自己掌中的傀儡。那个时候陶渊明就已经不在桓玄的手下做事了,这一年陶渊明是三十八岁。
与此同时,刘裕的队伍也开始强大起来。刘裕的职位是镇军将军,陶渊明的传记上说,他曾经做过镇军参军。参军就像军队的参谋,在军队当中管理文书的文臣。而刘裕是做过镇军将军的,所以后来研究考证的人就说,当刘裕做镇军将军时,陶渊明给他做镇军参军的职务。那个时候,陶渊明为什么要加人刘裕的幕府,给他做参军呢?就因为当时桓玄已经叛乱了,他当年加入桓玄的军队时是孙恩在叛乱,现在是桓玄自己叛乱了,而刘裕要讨平桓玄,所以陶渊明就又加入了刘裕讨伐桓玄的军队,做了镇军参军的职务。这是他第三次出来做官。
然后陶渊明还第四次出来做过官,其实,他每一次出来做官的时间都不长,我想陶渊明曾经有过理想,希望在这样的战乱年代也能够为国家的平定安宁做一点事情。可是他每一次出来都失望了,所以每一次出来的时间都很短暂,然后就辞职不干了。以后当他看到又有机会,就又出来了,不过紧接着又是失望,又是辞职,又是归去。在晋安帝的义熙元年,刘牢之的儿子刘敬宣做过建威将军的职务,他不仅做过建威将军,也做过江州刺史,他又把陶渊明请了出来,陶渊明又在刘敬宣的幕下做参军,这是他第四次出来做官。那一年他四十一岁了。不久刘敬宣辞职了,陶渊明也就不做了,而这一次又是很短暂的。
陶渊明的最后一次出仕是做彭泽县令。义熙元年三月,陶渊明随着刘敬宣一起解职,这一年的八月陶渊明第五次出来做官,他做的是彭泽县令,这一次他只做了八十几天就决计不做了。他写了一篇表示彻底告别官场之决心的文章——《归去来兮辞》。在这篇作品里他表示要回去种田,再也不出来做官了。而且从此之后,陶渊明果然到死也没有出来做官,后来刘裕当上皇帝后曾经多次请他,征聘他出来做官,他都没有出来。
在《归去来兮辞》的前边有一篇序文,说到他出任彭泽县令的原因和辞职回家的因由。序文中说“幼稚盈室”,家里边的小孩子太多,家里贫穷,无以为生。从陶渊明的诗里看,他至少有五个儿子,还没有算女儿,因为中国古代只重视男孩子。陶渊明先后结过两次婚,第一个妻子大约在他三十岁时就死去了,他又结了第二次婚。他的两个妻子一共生下来的男孩有五个。在这样沉重的家庭负担下,他自己表示愿意出来做官。所以宋朝的著名文学家苏轼说陶渊明是“欲仕则仕,不以求之为嫌;欲隐则隐,不以去之为高”(《东坡题跋·书李简夫诗集后》),意思是说陶渊明非常真诚坦率,他要出来做官就自己亲口说希望有一个机会,不把求官做看成是应该避嫌的事情;如果他觉得不合适做了就辞职归去,也不把隐逸看成是什么高雅脱俗的事情。在《归去来兮辞》的前边,他就说我家里很穷,小孩子又多,所以亲戚都劝我出来找点官职做,我也正好有了想要出来的念头,于是考虑到彭泽县这个地方离家不算太远,“去家百里”,不过只有百里左右,所以就欣然答应出来就任彭泽县令了。至于他后来为什么又不做了呢?他的传记记载是由于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他自己在《归去来兮辞》的序文中曾经提到的,说他有一个嫁给姓程的人家的妹妹,“程氏妹”突然在武昌死了,他要赶去奔丧,因此辞职了。这是他自己能够公开向外人说出的理由。其实,传记中还记载着另外的一个原因。以前我说过,不仅《晋书》、《宋书》、《南史》上有他的传记,在他死后,第一个给他整理作品集子的梁朝的昭明太子,也就是后来编选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文选集——《文选》的昭明太子萧统,也写过陶渊明的传记。在他所写的陶渊明的传记中说,陶渊明辞去彭泽县令是因为这样的缘故:当时“郡遣督邮至”。彭泽是一个县,比县更高一级的是郡,当时比县更高一级的政府派遣了一个督邮,“督邮”就是政府派下来的督察,来考察地方上的政治得失利弊,检查地方官吏治绩行为的。本来政府派人下来实地考察政情民风是件好事,可是要知道,在官僚腐败的社会里,上边派下来的并非都是清廉公正的人民公仆,他们其中绝大多数人到了下面就置公务于不顾,只知道劳民伤财,喝酒、吃饭、索贿、受礼、你如果侍奉得令他满意,那他回去后就说你什么都好;如果你不请客送礼,远接高迎地让他满意而归,尽管你把当地治理得再好,他也会说你的坏话。总之在陶渊明的彭泽县令任上,曾经是有这样一个上边派来的官吏到他所在的治所考察。当时人家就提醒陶渊明,一定要好好地款待他。历史上记载说“应束带见之”。“带”就是腰带,在中国的京戏里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凡是上面钦差、上司来了,下级的官吏都要穿上非常正式的官服,束好佩饰腰带前来拜见。当时陶渊明很厌恶官场上的这一套虚伪的规矩,所以就随口说了一句“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人”。我不能为五斗米的缘故就向一个不值得尊敬仰慕的人把腰弯下来。“折腰”是把腰弯下来,这里有卑躬屈膝的意思。“小人”是指学问道德都不好的人。“小”不是指小孩子,是一种轻视的话。中国后来有许多学者考察这句话的意思,一般直觉的理解“五斗米”一定是指他的俸禄,也就是今天所说的薪水或报酬。可是经他们的考察,东晋时代的俸禄不止是五斗米,五斗米连一个人吃都不很够,又怎能解决“家贫”“亲老”的困难呢。其实“五斗米”究竟是多少我们可以不去管他,就像我们所说的,我不能为了一碗饭就做这样的事情,其实你决不止是吃了一碗饭的。总之,“五斗米”是极言其少,陶渊明的意思是说,我不能为了这么一点俸禄就违心地卑躬屈膝向那贪官污吏去折腰,所以他就辞职不做了。这是陶渊明一生的第五次也是最后一次的仕途经历。
通过上面的介绍,我们可以看到陶渊明的仕宦经历是出于两方面的原因。他最初一次出来是因“亲老家贫”,他要奉养他的母亲;他最后一次出来是因为他“幼稚盈室”,“瓶无储粟”,他要抚养他的子女。而中间他要出来的几次,可能是因为他看到当时天下大乱,他也想如果能够平定这些叛乱,能够使国家有安定的日子,能够使人民有安居乐业的生活,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情。
我上次讲过陶渊明的一首诗,他说:“少时壮且厉,抚剑独行游。谁言行游近,张掖至幽州。”他提到曾出游过中国的北方的张掖及幽州。而当时中国北方正是“五胡乱华”,大片国土完全被外族占领了,陶渊明根本就没有可能去到那里,可为什么他非要特别提出北方的这些地名呢?我想在陶渊明的理想之中,他不仅有要出来做一些事情,使偏安江南的东晋的政治与人民生活有所改善的愿望,同时他还有一个理想,那就是希望有朝一日我们能够把北方的大片国土也收回,统一起来。所以那首诗中的“张掖”、“幽州”完全是他当时理想的象征。可他没能够完成这个理想。
下面我还要再说说《归去来兮辞》,因为这篇文章与他这组“饮酒”诗关系很密切,《归去来兮辞》中所表示的决计隐居,不再出仕的真正原因,以及思想矛盾的心路历程,我们都会在下面要讲到的“饮酒”诗中看到的。《归去来兮辞》是一篇很重要的作品,陶渊明在其中表示了他再也不出来做官的决心,从此以后,他果然就再也没有出来。他不是说家里很穷吗?他不是总因为穷困才出来做官的吗?可是他后来又说了:“饥冻虽切,违己交病。”“饥”是挨饿;饥饿是很切肤的痛苦,寒冷也是切肤的痛苦,这都是身体、肉体上的痛苦,但尽管这些肉体上的“饥冻”的痛苦是难以忍受的,可是如果你让我违背了自己的理想,让我只为了吃得饱、穿得暖,使肉体上免除痛苦就去做一些在我品格上、道德上、理想中都不愿意做的事,那我就会“交病”,“交”是交加,更加的意思,我身上就会像生了许多种病一样的难过,也就是说,这是比“饥冻”一类的肉体痛苦更加难以忍受的心灵的痛苦。陶渊明曾经给他儿子留下一封信叫《与子俨等疏》。他的大儿子叫“俨”,“疏”就是短信。他说,我很对不起你们,由于我不能勉强自己去做违背自己理想和良心的事而牵连了你们,“使汝等幼而饥寒”,让你们从那么小就随着我在饥饿与寒冷中过日子。由此可知,陶渊明他是很不容易才做出这个辞官归隐的决定的。而且,他除了饥饿和寒冷的痛苦之外,同时也要付上劳动的代价。
栖栖失群鸟,日暮犹独飞。
徘徊无定止,夜夜声转悲。
厉响思清远,去来何依依。
因值孤生松,敛翮遥来归。
劲风无荣木,此荫独不衰。
托身已得所,千载不相违。
(《饮酒二十首》之四)
陶渊明“饮酒”的第一首诗说,人生的衰荣是没有一定的;第二首诗说,人生的祸福报应也是无常的。那么,在这样一个一切都难以把握的世界里,你所能够把握的是什么?因此他在第三首诗中就提出:人活着就要追求和了解一个宇宙人生的“道”,这才是最重要的。否则,你这一生就白白地过去了。在中国古代诗人中,也有一些人对人生感到彷徨困惑,找不到一条出路。陶渊明虽然也彷徨也困惑.可是他这个人之所以了不起,是因为他没有停留在彷徨困惑之中,而是找到了一个立足点,找到了一条他自己要走的路。这第四首诗所写的,就是他摆脱了彷徨困惑、找到自己安身立命之所在的这样一个过程。这段过程,他不是只用叙述来说明,而是用一个形象来表现的。这个形象就是一只鸟。
在陶诗中,最常用的形象有松树、菊花和鸟。一般说起来,陶渊明在用松树和菊花的形象时,象征的含义是比较固定的。松和菊都是耐寒的植物,它们能够抵抗寒冷的风霜,保持自己的品格。但陶渊明在用鸟的形象时往往有不同的含义。比如,他说“久在樊笼里”(《归园田居》五首之一),那是一只被关在笼子里不自由的鸟,它被世界上很多事情所约束、限制;他说“望云惭高鸟”(《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那是一只高飞的代表自由的鸟,它不受人世间种种事情的限制约束;他说“飞鸟相与还”(《饮酒》二十首之五),那是一只找到归宿的鸟,它正在飞回巢中。而且,陶渊明所用的鸟的形象到底是哪一种鸟?是燕子、喜鹊,还是乌鸦、麻雀?他都没有说。那是一种普遍的、概念中的鸟,而不是现实中特定的某一只鸟。这也是陶诗中鸟的形象的一个特色。
那么陶渊明在这首诗中所说的鸟是一只什么样的鸟呢?是“栖栖失群鸟”。一个人写诗写得好,一定是他通过文字传达情意传达得好。而文字能否传达好你的情意,首先在于你能否选择最适当的名词、动词和形容词,其次在于你叙述的口吻。现在陶渊明用了一个形容词来形容这只鸟,他说它是一只“栖栖”的失群鸟。这两个字用得非常妙。一般中国的读书人,看到“栖栖”这两个字,最容易联想到的就是《论语》里的一句话:“丘何为是栖栖者与?”(《论语·宪问》)这是微生亩问孔子的话,微生亩是一个不肯出来做官的高隐之士。大家知道,儒家的理想是“学而优则仕”——读书读得好就出来做官。因为,读书是为了明白道理,读书明理之后就有了很好的品德修养,然后就可以齐家、治国、平天下。儒家读书修身就是为了治国平天下的。尤其是孔子所生的那个时代,社会上礼崩乐坏,出现了许多不道德的事情。孔子到各国去周游,不是去游山玩水,而是要看各国的君主有没有一个人肯任用他,肯帮助他实现他的政治理想。因此,他总是在各国之间跑来跑去的。“栖”这个字读xī,不读qī。我们常说“栖栖惶惶”,意思是匆忙的、不安定的。微生亩是个高隐之士,他只要自己生活安定就好了,至于国家和天下怎么样,他不管。所以他很不赞成孔子的作为,就问孔子:“你为什么老是栖栖惶惶的这么不安定呢?”这是陶渊明很妙的一点:他写的是一只孤独的失群之鸟,可是他所用的这个形容词却是《论语》里边用来描写孔子的形容词。因此,这只鸟的形象马上就有了深刻的意思,马上就被拟人化了。而且,“失群”这两个字他用得也很好。失群,是脱离了它原来所归属的那个群体,因此就显得与众不同。
我在介绍陶渊明生平的时候曾经说过,陶渊明是陶侃的后代。陶侃是东晋名臣,封长沙郡公。所以陶渊明的家庭是一个仕宦的世家,这种家庭的子弟一般是走读书和做官的道路。而我们大家都知道,陶渊明最后是辞官回家去种田了。他跟别的隐士不一样,比如唐朝的王维。王维也隐居了,可是他到田里去劳动过吗?他体验过真正的劳苦生活吗?他从来也没有。陶渊明不是王维那种隐士,他亲自去种过田。如果我们有机会讲陶渊明另外的一组《归园田居》的诗,我们就会看到他是“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天还没亮就到田里去工作,直到月亮都升上来才披着满身的露水回家。一个出身于读书仕宦家庭的人回到农村当了农民,这是脱离了他原来所归属的那个阶层的,所以他也是一只失群的鸟。你要知道,人其实常常是很软弱的,如果想要作出一个跟周围的人不同的选择和决定,往往需要很大的勇气。“栖栖失群鸟”,就是脱离了它原来所属群体作出了另外选择的鸟。你不要看这句话这么短,只有五个字,但它包含很多的意思,从用字到口吻都是非常好的。
陶渊明为什么不去做官?那是因为他看到了官僚社会中的黑暗腐败和贪赃枉法。他不愿意跟那些人在一起同流合污,所以就不做官了。可是你不做官到哪里去呢?陶渊明有另外一首诗写得好:“人生归有道,衣食固其端。孰是都不营,而以求自安!”(《庚戌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当然了,人活着应该找到理想的价值和人生的目标。可是,你活在世上最低限度先要穿衣、吃饭哪!如果只顾追求理想,什么都不干,那么你饿也饿死了,还有什么理想可言?所以,虽然我说失群需要很大的勇气,可是比较而言,失群还算是容易的。
失群之后,你找一条什么样的路走下去呢?天下有很多事情都可以自欺欺人,只有一种工作是既不可以欺人,也不可以自欺的,那就是种田。教书可以骗人,做买卖可以骗人,可是种田你能够欺骗土地吗?土地不受你的欺骗。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你欺骗它,它不给你生长粮食。陶渊明最后就选择了这种不欺人也不自欺的躬耕生活。不过,这种选择是要付出代价的。第一,你要付出艰苦劳动的代价;第二,农田收获没有保障,遇到灾荒时你要付出饥寒的代价。所以,陶渊明虽然不喜欢贪赃枉法的官僚社会,但他在决定自己的生活道路时,也经过了一段很艰难的选择。他说:“栖栖失群鸟,日暮犹独飞。”为什么说“日暮”?因为日暮是大家都应该休息的时候了。一个人,在暮年时应该已经找到自己人生的归宿。可是陶渊明说,我现在还没有找到我的归宿,就像那只栖栖失群之鸟,在日暮的时候还独自飞来飞去,找不到一个可以落下来的地方。“徘徊无定止”是说,他一开始也曾经彷徨过:到底要不要选择耕田的生活呢?到底值不值得付上劳苦与饥寒的代价呢?“徘徊”,是来去不定的样子,它和“彷徨”都是叠韵的词,意思也相近。这只鸟,因为找不到一个安身立命的所在,所以“夜夜声转悲”。“转悲”者,是说每一夜鸟叫的声音都比前一夜更悲哀。那是一种什么样的声音呢?是“厉响思清远”。“厉”是强烈的、有力量的,用来形容声音就是一种很高亢很强烈的声音。中国人常说:“言为心声。”你是什么样的人,就喜欢说什么样的话;你有哪一类的兴趣,就喜欢谈论哪一类的题目。不但人是这样,动物也是这样,有时候你听它的叫声就能知道它心里的感情。我家院子里有一棵树,上边有个鸟巢。有一天晚上我听到鸟叫的声音不对,不像平常那样和乐自在,而是带有一种恐怖的声音。我马上开门出去一看,原来是一只猫正要爬上树去。可见,动物的声音也是能够表现它们内心的感情的。陶渊明说我听到这只鸟那种强烈高亢的叫声,我就知道它内心想的是什么。它正在想找寻一个清洁高远的地方落下来。可是由于没有找到,所以它“去来何依依”。“去来”,是飞过去又飞回来。“依依”,是依恋的样子。一般人用“依恋”这个词的时候,都是指对过去某件事情的依恋。但陶渊明在这里指的不是过去而是未来。对什么的依恋呢?就是对“厉响思清远”的那个“清远”。他从内心对那个地方有非常依恋的感情。那么他找到那个地方没有?后边他说:“因值孤生松,敛翮遥来归。”他最终是找到了。
陶诗里喜欢用松树和菊花的形象。陶渊明有这样的句子:“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怀此贞秀姿,卓为霜下杰。”(《和郭主簿》二首之二)他说:芬芳的菊花开在丛林之中,显得很有光彩;翠绿的松树排列在高山之上,好像高山戴了一顶帽子。“贞”是坚贞,“秀”是美好。别的草木一阵秋风过去就变黄了,但松树永远是绿的;别的花一阵秋风过去就零落了,但菊花仍在开放。这就是“坚贞”,“坚贞”就是不改变。松树和菊花有这种不改变的品格,有这种秀美的姿质,所以它们能“卓为霜下杰”。“卓”是跟别人不一样,比别人高出来的样子。在寒冷的风霜之中,松树和菊花可以不屈服,不零落,所以它们是“霜下杰”。那么现在我们所说的这只鸟,它怀着如此依恋的感情去寻找一个清洁高远的落脚之处,结果,你看它遇到了多么美好的东西!是那“怀此贞秀姿,卓为霜下杰”的松树。在这首诗里陶渊明所写的松树跟“青松冠岩列”的松树还不大一样。“青松冠岩列”是很多的一排松树,而这首诗里所写的是一棵孤生的松树。它不是因为身边有许多伙伴才碧绿才不凋零,它只是孤身一棵松树就可以站住不跌倒也不凋零。所以,当这只鸟终于发现了这株孤独的、秀美的、坚强的松树,它就“敛翮遥来归”。这句诗的形象也写得很生动,很美。“翮”字读hè,是鸟的翅膀下边最粗最强硬的那几根羽毛。这只鸟它不是“夜夜声转悲”吗?它看到下边到处都是肮脏和污秽,因此不肯落下来。为了找一个清远的归宿,它飞了很久很久,一直不能够收拢它的翅膀。可是现在,当它远远地望见那棵松树,它就说:那正是我要找的地方!于是它把翅膀一收,就从那么高的空中一直向着目标落下来。这形象写得真是很生动,很逼真。
下面他说:“劲风无荣木,此荫独不衰。”“荣”是草木茂盛的样子。他说,在强劲的寒风下每一棵树的叶子都黄落了,只有这棵孤生松还保持着青翠、茂盛。你要知道,一只好的鸟它是不肯随便在什么树木上栖息的。《庄子·秋水》里边说,有一种鸟名叫鹓雏,如果不是竹子的果实它就不吃,如果不是最甜的泉水它就不喝,如果不是梧桐的树枝它就不栖落。而有一只鸱枭找到一只腐烂的死老鼠在那里吃,正好鹓雏从上面飞过,它就抬起头发出呜呜的声音,以为鹓雏会来抢夺它的死老鼠。这真是小看了鹓雏!现在陶渊明这只鸟也是如此。这样的鸟它是不会随便在肮脏的地方落下来的,只有看到这棵孤生的松树,它才算真正找到了安身立命的所在。
“托身已得所,千载不相违”,他说我既然找到了这样一个适合我的所在,我就决心在这里住下来,无论再有什么事情发生我也不会迁移了。中国人常说“千年万载”,这“千”和“万”都是加重的口气。“违”,就是离。陶渊明在这里所写的,其实也就是古代儒家的教导“择善而固执”。就是说,你在人生中要选择一个你真正认为好的理想,你就在那里坚守住再也不要改变。孟子说,你要“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孔子说,你任何时候也不要抛开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论语·里仁》)。“造次”是说如果有什么意外发生的时候;“颠沛”是说遭受颠沛流离的困难。一个人如果真正认识了“道”对你人生理想的意义和价值,你就守住它再也不会改变了。所以,这“饮酒”诗的第四首,是从前三首所提出的盛衰的无定、祸福的无常和人生中的疑问、困惑、彷徨中找到了自己的一个立脚点,找到了应该持守的一个最根本的安身立命之所在。
秋菊有佳色,裛露掇其英。
汎此忘忧物,远我遗世情。
一觞聊独进,杯尽壶自倾。
日入群动息,归鸟趋林鸣。
啸傲东轩下,聊复得此生。
(《饮酒二十首》之七)
“饮酒”诗我们从一开始讲下来,陶渊明先是说他对人生问题的思考,然后他决心回到田园隐居。“结庐在人境”那一首是他决心归隐后内心之中所达到的一个境界。“行止千万端”那一首是说,每当改朝换代的时候,很多人会作出愚蠢的选择,而他自己决心追随夏黄公和绮里季这两个秦汉之间有名的隐士,走一条归隐的道路。
下边的第七首和第八首我们可以连起来看。因为,前边几首所写的都是思想中的问题、考虑和决定,而第七、第八首写的是他决心归隐田园以后的生活,结合了不少他当时生活中的情趣。你们注意到没有?第七首他是从秋菊开始的,第八首他是从青松开始的。我以前讲过,陶诗里常用一些形象来表示象征的意思,最常用的形象就是菊花、松树和飞鸟。现在这“秋菊”和“青松”不只是象喻,而且也是他生活中果然实有的景色。他是把他生活中的实有之物和他精神上的比喻、象征结合起来写的。
“秋菊有佳色”,是说秋天的菊花有美丽的颜色。这么说也不是不可以,但你要注意这个“色”,有的时候不只是“颜色”的色。你送你的朋友远行,他那种即将离别出发的样子是“行色”。佛教的经典里边说:“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般若波罗蜜多心经》)那个“色”不仅指颜色,凡是宇宙间一切有形的现象都是“色”。所以“秋菊有佳色”是说,秋菊有很美丽的姿态、形状,当然也包括颜色。总之是说它开得非常好看。“佳”,就是好。大家都说陶诗的语言“简净”,你看他根本不用很多雕琢修饰的形容词,只用一个“佳”字就显得很好。他说:“山气日夕佳。”山上的烟岚之气在黄昏的时候远望起来那真是好。这个“佳”不但包含了那所有的烟岚之气,而且还包含有诗人对这美好景色的一种喜爱之情。“秋菊有佳色”也是如此,这菊花在陶渊明的眼睛里看起来真是好看——他只用一个“佳”字来形容就完全够了。但陶渊明还不止于眼睛看见这美丽的菊花而已,他还“裛露掇其英”。“裛”是沾湿,就是说,菊花瓣上还沾有露水。“掇”,是采或拾的意思。他说,秋菊那么可爱,所以我就把带着露水的菊花花瓣采下来了。
采下花瓣做什么?他还不是说插到花瓶里去欣赏,他说是:“汎此忘忧物,远我遗世情。”这个“忘”字有平声和仄声的两个读音,在这里读wánɡ从声律上说比较好听。这个“汎”字,我们书上引了《昭明文选》中李善的注解,他说《毛诗》上有这么两句:“微我无酒,以敖以游。”这是指《诗·邶风·柏舟》的第一段:“汎彼柏舟,亦汎其流。耿耿不寐,如有隐忧。微我无酒,以敖以游。”《毛诗》里边说这是写一个学问品行很好的君子没有得到朝廷的任用反而受到小人的欺压,因此感到很不得志。他说,我的心就像那柏舟漂在水面上一样不安定,每天晚上人家都睡了,可我的头脑还是很清醒,不能成眠,就好像内心有很深的痛苦。他还说,并不是我没有酒,不能去遨游来解除这些痛苦。为什么提到酒?因为中国人相信,酒是可以帮助人忘忧的。比如曹操的《短歌行》就说:“何以解忧,惟有杜康。”杜康是个人名,据说是发明造酒的那个人,因此也常常用他的名字来指代酒。一个人喝醉了酒,就把所有的忧愁都解除掉了。那么陶渊明说“汎此忘忧物”是什么意思?“汎”同“泛”,就是漂浮在水面上。“此”指的是什么呢?就是前边说到的那个“有佳色”的菊花。他是说,把采下来的那些带着露水的菊花瓣洒在他要喝的酒上。这种做法,也是中国古代的一个习俗。中国的古人每到阴历九月九日要喝菊花酒,就是把菊花瓣放在酒里一起喝。菊花是九月开花,所以中国北方有的地方把菊花叫做“九花”。“九月九日饮九花酒”,据说可以使人长寿。因为“九”的发音同“久”字相同。不过,陶渊明这首诗却不是追求长寿的意思,他只是表示他对菊花的喜爱。陶渊明喝酒,是为了使他自己的精神从世俗羁绊之中得到一种解脱。而他之所以把菊花同酒结合起来,是因为菊花不但有外在的佳色,而且有内在的精神品德,是“怀此贞秀姿,卓为霜下杰”(《和郭主簿》)。他说“汎此忘忧物”,就“远我遗世情”。“远”,在这里用做动词,是“使我远”。“遗世”,是把世间那些得失利害的计较都抛下。陶渊明他本来就有一种遗世的感情,本来就是“栖栖失群鸟,日暮犹独飞”的。现在他说:当我采了菊花的花瓣,饮下这忘忧酒的时候,就使我的感情离开这个世界更远了。陶渊明的文法有时候看起来好像不太通,但是你要知道,“渊明不为诗,写其胸中之妙耳”(陈师道《后山诗话》),他是表现他内心之中非常幽微深细的一种感受,所以有时候就不甚注意文法的细腻。
不过尽管如此,陶诗里有一些表示说话口吻的字用得也很细致。他说:“汎此忘忧物,远我遗世情。一觞聊独进,杯尽壶自倾。”后两句里的“独”字、“自”字用得都很妙,衬托出了他在生活中那种幽微深细的感受。他说,当我喝菊花酒的时候,我就感到我离开这个世界更远了,我对我现在的这个选择也更坚定了。可是谁了解我的选择?谁知道我今天饮菊花酒时的感受?陶渊明的妻子儿女知道他的感受吗?不知道。你怎么晓得他们不知道?因为陶渊明在一封信里说了:“但恨邻靡二仲,室无莱妇,抱兹苦心,良独内愧。”(《与子俨等疏》)他的妻子,并不像老莱子的妻子那样理解和支持丈夫的隐居。那么他的儿子了解他吗?陶渊明在一首诗里也说了:“虽有五男儿,总不好纸笔。”(《责子》)他的五个男孩子,没有一个爱念书的。所以,当他“汎此忘忧物,远我遗世情”的时候虽然有一种得“道”的喜乐,有一种果然能够按照自己理想来生活了的安定的感觉,可是别人不能了解他,他也感到一种寂寞。“一觞聊独进,杯尽壶自倾”,就是写这种自得的喜乐和孤独的寂寞结合起来的感情,陶渊明最擅长表现这种感情。你们看这个“独”字和“自”字所带来的感觉:一定要别人陪着才喝酒吗?一定要别人了解才欢喜吗?陶渊明也曾说过:“知音苟不存,已矣何所悲。”(《咏贫士》)就算世界上没有一个人了解我,那又有什么关系?我喝完了一杯酒,拿起酒壶自己再倒上一杯,不是也很好吗?当然了,你自己在喝酒,谁还会跑过来专门为你倒酒不成!可是这个“自”字,它所表现出的那种情趣和味道,实在是很好的。
当他就这样自得其乐地独自饮酒的时候,“日入群动息,归鸟趋林鸣”。太阳渐渐落下去了,大多数生物都停止了它们的活动。古人说,日出而作日入而息,越是在农村生活的人对这个越有体会,不像在繁华的都市,有的人白天睡觉,晚上跑出来又唱歌又跳舞。农民白天是要劳动的,晚上就要休息了。陶渊明不是也说过“盥濯息檐下,斗酒散襟颜”(《庚戌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他说我劳动了一天回家之后,把我的手洗干净,把我身上的汗擦一擦,然后坐下来喝上一杯酒,觉得真是很舒服。而这个时候他所看到的自然景物就是“日入群动息,归鸟趋林鸣”。“趋林”就是投林,鸟巢在树林里边,所以到了黄昏鸟儿们都投向自己的鸟巢。这两句写得很简单,我们一看就都懂了。可是大家还记得吗?在“结庐在人境”那一首诗里他还说过“飞鸟相与还”;在《归去来兮辞》里他也说过,“鸟倦飞而知还”。归鸟的形象是陶渊明常用的,但他所要写出来的绝不只是外在的生活现实,而是包含了他自己一份幽微深细的内心感情在里面。而且,这两句还有一点值得注意:“日入群动息”,是所有那些有生之物的动作都停止了,到处都寂寞了;可是“归鸟趋林鸣”的鸟鸣又是寂寞中的一种声音。这声音所表现的,不是喧哗也不是扰乱,而是一种归来的欢喜。“栖栖失群鸟”的那一只鸟,当它终于找到一棵孤生松时,它是多么欢喜地投向自己的落脚之处!而我,陶渊明,现在也找到了自己的一个安身立命之所在,我再也不会被外界的事物所左右、所迷惑了!
结尾他说:“啸傲东轩下,聊复得此生。”刚才饮酒的时候鸟不是在叫吗?好,他说我陶渊明也要“啸傲”。什么是“啸傲”?我们先说这个“啸”。古代有人写过一篇赋,专门描写怎么样“啸”。总之,啸就是从口中发出一种声音来,有声而无字。中国古人常常说“吟啸”,其实这吟和啸还不大一样。吟是吟诗,不像我现在这样一个字一个字地念,而是拖长了声音“吟”。好像是唱歌但又不是唱歌,因为没有一定的音乐和调子,只是凭你自己的体会。你对这首诗是怎么感受的,把你的感情和诗句结合在一起表现出来,那就是“吟”了。所以,“吟”是有文字有内容的。你今天是欢喜还是悲哀,你就可以根据你的感情选一首诗来吟,这是很妙的一件事情。比如杜甫写过一首《春望》,其中有名的两句是“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就是在唐朝安史叛乱中长安被叛军占领时所写的。他说,国家已经残破了,首都已经沦陷了,可是终南的山色、曲江的流水还是跟从前一样。春天,草木又茂盛起来了,但人的心情能和从前一样吗?我当年在北平读大学时,正是日本人占领北平的时候。我是在沦陷区长大的。那时候我们到了颐和园、故宫这些地方,就止不住地要吟诵这首诗。吟诵的时候,我们的感情也就借着古人的诗句表达出来了。不过,古人还有一种表达自己感情的方法,那就是啸,啸就更妙了。就是说,当你找不到什么文字或古人的诗与你内心的感情相合,而你内心的感情又非常激动的时候,你就用声音自己把它表现出来好了。其实陶渊明的传记上还记载了一件很妙的事情,跟这种情况有点儿相似。《宋书·陶潜传》上说,陶渊明家里收藏着一张无弦琴,“每有酒适,辄抚弄以寄其意”。陶渊明实在并不会弹琴,可是他弄了一张没有弦的琴,高兴时就像弹琴一样抚弄它,脑子里想象着它的声音。所以你看,陶渊明他不一定非得要通过文字来表达他的感情,他有各种表达感情的方法,都是很有情趣的。现在,他劳动了一天,傍晚回来,喝上一杯酒,听到归林的鸟鸣声这么可爱,所以他也发出一种长啸的声音来表达自己的喜乐。“啸傲”的“傲”字,就是“骄傲”的“傲”,我们通常认为骄傲是不好的。但陶渊明的这个“傲”不是一般世俗的那种骄傲,他这个“傲”里有一种不被别人迷惑、不被别人左右的自信和自得。这是一种人生的喜乐。人生的喜乐也有很多种,有的人喜欢打麻将牌,他如果和了一色满贯,你就可以看他那种得意的、激动的样子,有的人甚至在牌桌上就心脏病发作,死去了。那是一种充满了得失计较的喜乐。而陶渊明的喜乐,是一种“得道”的喜乐。一个人不一定非得有什么虔诚的宗教信仰,可是当你的精神、心灵达到某一种境界的时候,你就会有一份很平安的、很自信的欢喜和快乐。“啸傲东轩下”,“轩”是轩窗,“东轩下”就是东窗之下。什么叫“聊复得此生”?这句话也说得很妙。陶渊明在“饮酒”诗的第三首中就曾讲过:“有酒不肯饮,但顾世间名。所以贵我身,岂不在一生。一生复能几,倏如流电惊。鼎鼎百年内,持此欲何成!”基督教的圣经里保罗也曾说过:“你赚得了全世界,却赔上了你自己。”一个人一生中每一天都在向外寻求名位利禄,但那都是空的,总有一天都会失去。陶渊明说,就在今天傍晚,当我饮酒、啸傲在东轩之下的时候,我觉得我真的找到了我自己,我真的没有使我自己失落。所以,这是“得此生”。可是在“得此生”前边,陶渊明又用了两个字,“聊复”。我说过,陶诗写得非常简净,不用很多雕琢修饰,也不用很多解释说明,但是他在口吻上、语气上又写得非常幽微深妙。前边讲过的“行止千万端”那一首的结尾是“咄咄俗中愚,且当从黄绮”,他说我不再追求世俗之人所追求的那些空虚梦幻的东西,我姑且就追随夏黄公和绮里季去过他们那种隐居生活吧。那里那个“且”和这里这个“聊”意思是相似的。这是陶渊明另外一个值得注意的地方:他在自得的喜乐之中,常常加进了一些寂寞怅惘的感觉。这说明,陶渊明是未能忘情的。因为,一个人若真的达到了“忘情”的地步,他只要自得其乐就好了,寂寞什么怅惘什么呢?因此你一定要知道,陶渊明在年少时是有一份用世之志意的。他曾说:“少时壮且厉,抚剑独行游。”他还曾说:“少年罕人事,游好在六经。”“六经”是儒家的经书,儒家是主张治国平天下的。而且,在陶渊明生活的东晋时代,王室之中兄弟叔侄互相杀伐,带兵的将官纷纷叛乱,战争的灾难中民不聊生。大陆上前些年喜欢用革命的眼光批评古代诗人,他们说杜甫是关心人民大众的,而陶渊明消极隐居,一点儿也不关心人民的生活。这话说得并不错。可是你要知道,杜甫和陶渊明是完全不同的两种性格,杜甫的感情是向外扩散的,所以他所写的总是对外界、对大家的关怀;陶渊明的性格是向内追寻的,所以他所写的常常是思想的反省。儒家主张达则兼善天下,穷则独善其身。这个“穷”,还不是说金钱物质的穷,而是时运的穷。如果你能够显达,有权力有地位,当然要治国平天下;可是如果你没有这个机会,你所遭逢的时运使你无法实现这个理想,那么你至少要保全你自己,这是不得已而求其次。陶渊明在晋宋之间那种黑暗龌龊的时局背景中果然能够保全了自己,和别的文人相比,他的结果是不错的。可是我说他未能忘情,就因为他没有完全忘记当初那种关怀国家人民的理想。他说,我现在虽然是“得此生”,保全了自己,我现在虽然是有了自得的喜乐,可是天下人民呢?我当年的理想呢?因此,这个“得此生”只能是“聊复”,是不得已而为之,并不是最好的选择。所以在读陶诗的时候,特别要注意他这种幽微深隐的感情。
清晨闻叩门,倒裳往自开。
问子为谁欤?田父有好怀。
壶浆远见候,疑我与时乖。
繿缕茅檐下,未足为高栖。
一世皆尚同,愿君汩其泥。
深感父老言,禀气寡所谐。
纡辔诚可学,违己讵非迷!
且共欢此饮,吾驾不可回。
(《饮酒二十首》之九)
这一组“饮酒”诗除了第一首和最后一首之外,其他十八首似乎没有很明显的次序。第一首是得酒,他说,“忽与一觞酒”——我偶然得到了一杯酒。所以这显然是第一首。第二十首他说,“但恨多谬误,君当恕醉人”——我说的话里可能有许多错误,但你应该宽恕我这喝醉了酒的人。这显然是最后一首。可是,中间的诗当真没有次序吗?并非如此,这个我也说过,他是从哲理写起的。从第一首到第六首,写哲理也有一定的次序,他先是写他对人生目的理想的困惑和怀疑,然后写他终于找到了一个可以托身的所在。到了第七、八两首,他就开始写他日常的生活。那么这第九首呢?我认为,这其实是最值得注意的一首诗,是理解全组诗的一把钥匙。因为在这第九首诗里,有一个人出现了。
我们先看这首诗表面的意思,等一下再说它隐藏的意思。“清晨闻叩门”,早晨很早的时候就听到有人来敲门。“倒裳往自开”,注解说这句引了《诗经》里的话。《诗·齐风·东方未明》有“东方未明,颠倒衣裳”,意思是,东边天还没亮这个人就起来了。古代点灯不像现在这么方便,他没有点灯就穿衣服,急急忙忙看不清楚,把里边的穿到外边,外边的穿到里边,左边的穿到右边,右边的穿到左边,都穿颠倒了。所以这个“倒裳往自开”,是说那个来拜访的人来得太早了,陶渊明还没有起床,听到敲门声就赶快穿衣服去开门,结果把衣服都穿乱了。可是,陶渊明用这“倒裳”两个字的目的,其实还不在“东方未明,颠倒衣裳”这两句,而在《诗经》接下来还有两句:“颠之倒之,自公召之。”中国的诗人是很妙的,你必须熟悉中国文化的传统才知道他的意思在哪里。古人读书从小就背《诗经》,所以一看到这个“倒裳”就会联想到底下的“自公召之”。《毛传》的小序说这首诗是“刺无节也”,就是说,政府办公没有一定的时间,天还没亮就叫他去上班,这是不合理的,是制度的混乱。不过,陶渊明并没有用“刺无节也”的本义,也只用了后边那四个字的含义,就是“自公召之”,但这四个字他也没有明白写出来,这是很值得注意的:他把这四个字的意思隐藏起来了。他说:“清晨闻叩门,倒裳往自开。问子为谁欤?田父有好怀。”“父”字在这里不念fù,念fǔ,它不是父亲的意思,而是对年长者的一种比较尊敬的称呼。比如说,打鱼的人称渔父,种田的人就称田父。所谓“怀”者是情怀,就是说,他对我有这么一种友好的情怀,所以这么早就来看我了。但前人注陶诗早就指出,那并不是一个真正的农夫,这里只是陶渊明假设的回答。因为有些事他不能够明白地说出来,就假托了这个田父。当他说“田父”的时候,他真正要说的是国家的政府,这种意思就隐藏在“倒裳”两个字里边。他之所以衣服都没穿好就去开门,因为那是“自公召之”,是政府的使者来找他。
我在讲陶渊明生平的时候也曾讲过,陶渊明所生的时代是在东晋到刘宋改朝换代的这样一个阶段。刘裕篡夺了政权之后,新的朝廷曾经征召陶渊明出去做官,可是陶渊明不肯做官,他决定回到自己的田园去种田,再也不出去了。你要知道,这首诗就正是暗示了这个意思。当时有人要他出去,他却不肯出去,所以才引起了他饮酒中的这么多感想;所以他才在前边几首诗中写了这么多对人生哲理的思考;所以他才说“因值孤生松,敛翮遥来归”、“托身已得所,千载不相违”。而现在这首诗里所说的,就是有人要请他出去这件事情。这个拜访他的人来自远方,是“壶浆远见候”。“壶”是酒壶;“浆”是酒浆;“候”是问候、看望。你想,这个“田父”不是他的邻居,而是从很远的地方带着酒来拜访他,怎么会是一个普通的农夫?为什么来拜访陶渊明呢?是“疑我与时乖”——因为他怀疑我跟这个时代不合。所谓这个时代,也就是指新的朝廷和新的皇帝。接下来的几句,就是假设的那位“田父”的话。他说,你纵然“繿缕茅檐下”,也“未足为高栖”。“繿缕”这个词出于《左传》的“筚路褴缕,以启山林”,是说楚国的先王建立国家之不易。杜预的注解说,“褴缕”指的是“敝衣”,就是破旧的衣服。陶渊明刚才用了《诗经》的“颠倒衣裳”,现在又用了《左传》的“筚路褴缕”。但是他用《诗经》的时候暗含有“自公召之”的含义;现在用《左传》却没有更深的含义,就只是指穿破旧的衣服。所以,对诗人的用典,我们一定要注意他不同的用法。
陶渊明回到农村去种田,遇到旱涝蝗虫的灾害就没有收获,因此他常常是贫穷的。陶渊明自己在《与子俨等疏》中也说过“使汝等幼而饥寒”之类的话,他真的过着挨饿受冻的生活,因此他的衣服也必然是破旧的。所以那个来拜访他的人就说了:在这新朝代的开始,大家都出去做官了,跟你一样的知识分子,甚至你的亲朋,都争着在新朝为官,你却一个人挨饿受冻,穿这么破旧的衣服,住这么破烂的茅草房,你以为这样隐居就是高尚吗?我看一点儿都不高尚!你要知道,中国人常常以为官场是污秽的,隐居是清高的。然而很多人隐居是为了什么?为了得到一个清高的名誉!可是陶渊明并不想得到这种名誉,所以宋朝的苏东坡说他是“欲仕则仕,不以求之为嫌;欲隐则隐,不以去之为高”(《东坡题跋·书李简夫诗集后》)。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前边有个序文,他说自己家里贫穷,耕植不足以自给,家里小孩子很多,粮食总不够吃,所以希望出来当个县令。他觉得做官也不错,有了薪水可以吃得好一点儿,还可以多酿些酒喝。所以他就出来做彭泽县的县令了。这就是“欲仕则仕,不以求之为嫌”。可是他做了彭泽县令还不到一百天,就觉得做官实在痛苦,觉得官场里那种欺上瞒下逢迎拍马的生活比挨饿受冻还要难受。所以他才决定回去耕田,再也不出来为官了。这就是“欲隐则隐,不以去之为高”。耕田是辛苦的,还常常要过饥寒交迫的日子。因此那个来拜访他的人就说:你以为你独自选择了这样的生活就清高了吗?
“一世皆尚同,愿君汩其泥。”“一世”,就是整个世界。“尚同”的意思是“以同为好”。这两个词本来出于《墨子》,墨子的原意是,一切事情都要服从上面一个共同的标准。这本来也不错,秦始皇统一六国,使车同轨、书同文,才使中国形成了统一的局面,这治国平天下是需要“同”的。可是陶渊明这里用的“尚同”不是墨子的“尚同”,而是有“同流合污”的意思。所以现在你就可以学到古诗里用典的方法:有时候用表面的意思,有时候用其中一种暗含的意思,有时候又可以用完全不同的意思,实在是多种多样的。“一世皆尚同”,说得好一点儿就是你要从俗,不要标新立异;说得直率一点儿就是你要跟风,跟着社会的风气走。你看连时装都是如此,不管流行的时装多么奇形怪状,一定有人跟着穿的。整个社会都以跟风从俗为好,你为什么要与众不同?所以就“愿君汩其泥”。这里又用了一个典故。陶诗有时一个典故都不用,非常质朴地自说自话,可是这首诗里却用了这么多典故,因此是非常值得注意的。这是作者给我们的一个暗示,是了解这二十首饮酒诗的一把钥匙。
“愿君汩其泥”有一个出处,出自《楚辞》的《渔父》。这一篇有人认为是屈原作的,有人认为不是。它的内容是屈原与一个渔父的问答。这真是妙得很,现在陶渊明是写他自己跟一个田父的问答。在中国文学作品的写作方法里有一种方法就是设问。当你有很多话要说又无从说起的时候,你就可以假设有一个人提出问题,你来回答。在《渔父》里,屈原和渔父的问答是假设的,所以在这首诗里陶渊明跟田父的问答也是假设的,陶渊明是利用设问的方法来写自己的意念。《楚辞·渔父》里渔父对屈原说:“世人皆浊,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淈”和“汩”同音,意思是把水翻搅起来使它浑浊。这是渔父劝屈原的话,他说,既然世上的人都是龌龊的,你何不也跳下水去,跟他们一起在泥水里翻搅?下边他还说“众人皆醉,何不其糟而歠其醨”——大家都喝醉了,你为什么不跟他们一起醉却要独自保持清醒呢?屈原就回答他说:“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他说我的身体是清洁的,我怎么能够用我清洁的身体去接受外边那些肮脏事物的玷污呢?这是屈原的选择。现在这个田父也劝陶渊明说:大家都在泥水里,你也跳下去弄一身泥就好了嘛,那样人家就不会说你特别也不会觉得你奇怪了。到这里,田父的话说完了。底下是陶渊明回答他的话。
他说:“深感父老言,禀气寡所谐。纡辔诚可学,违己讵非迷。”“感”是感谢,“父老”是对田父的尊称,意思是:长者给我的忠告,我真是深深地感谢。说到这里,我们要注意陶渊明做人的另外一面。我刚才说,陶渊明做人是非常真率的,苏东坡说他“欲仕则仕,不以求之为嫌;欲隐则隐,不以去之为高”。中国人关于仕和隐的观念,外国人总是觉得难以理解。我的一个研究生写了一篇论文谈到诗人的仕隐问题。比如李商隐有一首诗中说:“永忆江湖归白发,欲回天地入扁舟。”(《安定城楼》)他说,我永远向往着等我的头发白了之后就去隐居,但是现在不行,现在这个社会如此败坏,我要运用我的才能把这败坏的社会挽救回来,到那时我才可以放心地乘一只小船到江湖中去隐居。中国的诗人实在很妙,他们把隐居的理想和治国平天下的理想都结合在一起了。我的那个学生答辩的时候,外国老师就问他:你们中国诗人为什么又说要隐居又说要做官,到底是什么意思?其实,这正是中国传统的一种思想,就是说,你一定要怀着隐居的理想然后出来做官,才不会成为一个贪官,因为你的目的不是升官发财而是要隐居。因此,在中国,隐居和做官这两件事情有时候是分开的、相反的,有时候却是一致的。那些只求高名的隐士,并不一定被大家所赞同。我说这些,是因为想起许由洗耳的故事。传说尧的时候有一个隐士叫许由,他是一个单纯的隐士,并没有“欲回天地”的志愿。尧想要把天下让给他,可是他听了这话之后就逃走了,逃到河边去洗耳朵。这时候,正好有另外一个隐士巢父牵着一头牛来河边饮水。巢父问许由在干什么,许由说:尧要把天下让给我,这话脏了我的耳朵,所以我在这里洗耳朵。巢父听了赶快牵着牛就走,说:你把这里的水都洗脏了,我的牛喝了这水岂不弄脏了嘴巴!在中国,确实也有这样一些以追求清高名声为目的的读书人,你跟他随便说句什么话,他就可能认为你不清高,不再理你。这种把天下所有的人都抛在一边的清高,实在是不值得赞美的。
而陶渊明之妙,就妙在他“不以去之为高”。那个田父虽然说了许多陶渊明不喜欢听的话,可是陶渊明并没有把他赶出去再扫一扫地,而是说什么?说“深感父老言,禀气寡所谐”。他说你说的话都是好意,我深深感激,可是我不出去做官并不是追求高名,是我天生下来的气质、秉性就很少跟大家相同,所以我天生就不适合出去做官。“纡辔诚可学”,“纡”有曲折的意思,“纡辔”就是转回马的缰辔,让车拐一个弯。大家的车都朝这边走,你的车为什么非要走另一个方向?陶渊明说,如果你一定要我把我的车拐过去和你们走同一条路,那也不是不行。可是,“违己讵非迷”?“讵”有“岂”的意思,他说那样做我就违背了我自己的本性,岂不是最大的痛苦和迷失?
最后他说,不过你既然来了,那么好吧,“且共欢此饮”,但是“吾驾不可回”。我说过,陶诗里喜欢用“且”字,用“聊”字,有不得已而求其次的意思。他说,你要我出去做官这我做不到,但你不是“壶浆远见候”吗?那我们就高高兴兴地一起喝一杯酒好了,然后我还是走我的路。但是要我把车转个弯子跟你走,那是不可能的。这首诗用了许多古书的典故,写得很曲折,很有深意。而且,它的口吻和章法的变化也非常好。尤其是最后回答田父的那一段话,他都是放松一步,拉回来一步;再放松一步,再拉回来一步,话说得很客气很委婉,但又非常坚定。我以为,这首诗是理解陶渊明这一组诗的关键,而且暗示了他为什么写这样一组诗。陶渊明家里那么穷,不可能有钱买好酒,可是他在“饮酒”诗的序言里说“偶有名酒,无夕不饮”。这酒是哪里来的?我们读到这一首才知道,是有人给他送来了这些酒,并且对他说了这一番话,这才是他写这一组“饮酒”诗的真正原因。
上一篇:杜甫劫后重逢
下一篇:李白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