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示现的修辞手法与语句例子
[定义]把不在眼前的事情描绘得活灵活现,如同就在眼前的一种修辞方式。
示现是超越时空的情景展现,它的目的就是给人展示一幅生动的现实场景,以唤起人的亲近感、真切感等,进而增添语言的感染力。
[例释]从时间维度看,示现分为3类:
(1)追述。把过去的事情再现到眼前。
例1:我朝他宽宽的两肩望了一下,立即在我眼前出现了一片绿雾似的竹海,海中间,一条窄窄的是台级山道,盘旋而上。一个肩膀宽宽的小伙,肩上垫了一块老蓝布,扛了几枝青竹,竹梢长长的拖在他后面,刮打得石级哗哗作响。……这是我多么熟悉的故乡生活啊!我立刻对这位同乡越加亲热起来。(茹志鹃《百合花》)
例1竹海中的场景成为“这是我多么熟悉的故乡生活啊”,它告诉我们这是作者在追述以前的生活场景,正因为过去与眼前的情景如此一致,不由得使作者对“这位同乡越加亲热起来”。之所以要追述过去的事情,而且还写得活灵活现,要么是过去的事太重要,要么与眼前有密切的关系,总之是一种强调。
追述一般都有提示性成分,比如“那一年”、“记得当时”、“回想起”等等,或者依靠语境暗示,如例1。
(2)预言。把未来的事情写得跟在眼前一样。
例2:我今年已经七十岁了,我是多么想看到大陆与台湾的分裂局面结束,看到祖国的统一。到那时,台湾的同胞们全到北京来游玩,我虽然年老,但我要陪你们一同登长城,一同赞美祖国的大好河山。我也可以到台湾去……那将是多么愉快幸福的团聚啊。(曹禺《向台湾同胞拜年》)
例2作者预先把未来祖国统一的美好图景描绘出来,表明统一是人心所向,是大势所趋。通过具体场景的示现,那统一的前景显得非常亲切、感人。预言这种示现,虽然没有看见过、经历过未来的事,但它因符合事物发展的趋势,感觉实现的可能性会很大。
预言也常有提示性成分,如“到那时”、“可以想象”、“将来”等等。把未来的事提前展现到眼前来,让人坚定信念,增加语言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3)悬想。把纯粹想象的事情写得真切,如在眼前。
例3:到半夜,果然来了,沙沙沙!门外像是风雨声。他正抖作一团时,却听得豁的一声,一道金光从枕边飞出,外面便什么声音也没有了,那金光也就飞回来,敛在盒子里。(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例3长妈妈所讲的美女蛇的故事,显然是凭空想象出来的,现实中不可能存在。悬想这种示现既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也不受真假可能性的限制,只把想象中的事情,写得像真的一样,并出现在眼前。悬想在文学作品,尤其是神话、童话等作品中大量使用,通过新奇大胆的悬想来制造气氛,启迪心智,渲染效果。
[辨析1]示现与叠现。见“叠现”条。
[辨析2]示现与隔写。见“隔写”条。
[辨析3]示现与摹绘。都力争把事物生动形象地展现在读者眼前。区别是:
(1)示现是把不在眼前的或者根本不存在的事物、事情呈现在读者眼前;摹绘主要依靠眼前所见、所感的事物来“临摹”它的物象特征。两者的基础不同。
(2)示现的内容一般是一番事情,一种场景等;摹绘的对象往往是某个具体的人或事物及其相关的特征。示现的表现方式以“再现”为特点,大多要利用句群、段落来实现;摹绘的表现方式以“形容”为特点,主要利用词语来实现。
上一篇:什么是回避的修辞手法与语句例子
下一篇:什么是回文的修辞手法与语句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