闵予小子之什
闵予小子之什
闵予小子之什,包括闵予小子、访落、敬之、小毖、载芟、良耜、丝衣、酌、桓、赉、般11篇。该组诗主要为西周早期周武王、周成王祭告祖先神灵、歌颂文治武功、赏赉大臣、告诫自己的各类雅乐。
闵予小子
【原文】
闵(1)予小子,遭家不造(2),嬛嬛(3)在疚。于乎皇考,永世克孝。念兹皇祖,陟降(4)庭止。维予小子,夙夜敬止。于乎皇王,继序(5)思不忘。
【注释】
(1)闵:通“悯”,怜悯。
(2)不造:不幸,指遭凶丧。
(3)嬛(qiónɡ)嬛:同“茕茕”,孤独忧伤的样子。
(4)陟降:升降,指任免群臣。
(5)序:绪,事业。
【译文】
可怜我这个年轻人,遭遇丧父真是悲痛,孤独无援忧心忡忡。我的父亲真是伟大,一生都非常孝顺。念我先祖兴大业,任贤黜佞国运隆。我虽年幼但已即位,夙兴夜寐勤勉于政为了求得成功。我在先王灵前发誓,我将继承并且永远不会忘记先王的遗烈。
【解析】
相传这是周成王丧父之后,向祖先神灵祷告,表白心迹,祈求保佑的诗,同时也有对臣民的宣导作用。诗歌叙述成王在宗庙中诉说自己遭遇父丧的悲伤心情,追思先祖先王的功德,并以继承先王的遗烈自勉。
访落
【原文】
访(1)予落止,率(2)时昭考。于乎悠(3)哉,朕未有艾(4)。将予就之(5),继犹判涣(6)。维予小子,未堪家多难。绍庭(7)上下,陟降厥家。休(8)矣皇考,以保(9)明(10)其身。
【注释】
(1)访:询问,商讨。
(2)率:遵循。
(3)悠:远。
(4)艾:阅历。
(5)将:扶助。就:接近,趋向。
(6)判涣:分散。
(7)绍:继。
(8)休:美。
(9)保:保佑。
(10)明:通“勉”,尽力。
【译文】
我在即位之初与群臣商讨对策,遵循父王的路线政策。先王的治国理念太精深,而我的阅历却远远不够。即使有群臣来扶助我,我也怕有什么闪失。我登位年轻缺乏经验,不能承受众多患难。我将遵守先王的庭训,公正地升降官吏,任免群臣。父王既英明又伟大,希望能保佑我平安执政。
【解析】
本诗为周王与群臣商议国事的乐歌。诗歌前八句描述周王即位之初决心遵循先王之道,但是感到自己阅历肤浅,难以独立支撑复杂的局面,于是恳请群臣扶助以成就大业;后四句周王表示要继承先王美德,并希望先王神灵保佑自己。
敬之
【原文】
敬之(1)敬之,天维显(2)思,命不易哉。无曰高高在上,陟降(3)厥士,日监在兹(4)。维予小子,不聪(5)敬止。日就月将,学有缉熙(6)于光明。佛时仔肩(7),示(8)我显德行。
【注释】
(1)敬:通“儆”,警戒。
(2)显:昭着。
(3)陟降:任免赏罚。
(4)兹:此。
(5)聪:听。
(6)缉熙:积累,指掌握知识渐广渐深。
(7)佛(bì):大。时:此。仔肩:责任。
(8)示:指示。
【译文】
必须事事警戒,须知天道昭着,保有天命是不容易的。不要说天道遥远,须知世间任免赏罚群臣的所有行为均在上天的监视之中。我因为年幼刚刚登基,岂敢不听从天道而有所警惕?通过日久月长勤奋的学习,日积月累得到深造。希望群臣辅佐天子,指示光明的道德品行。
【解析】
此诗是周王对群臣的告诫和严格的自律。诗歌前六句叙述周成王以天道昭着、监临下士与群臣共勉,成王利用天命告诫群臣,由于他的天子身份,因而很自然地具有居高临下的威势。后六句则叙述年幼的成王面对年龄较长的群臣,决心虚心学习、努力进取,并希望群臣辅佐自己,成就大业。
小毖
【原文】
予其惩(1),而毖(2)后患。莫予荓蜂(3),自求辛螫(4)。肇允彼桃虫(5),拚(6)飞维鸟。未堪家多难,予又集于蓼(7)。
【注释】
(1)惩:警惕。
(2)毖:谨慎。
(3)荓(pínɡ)蜂:小草和细蜂。
(4)螫(shì):毒虫刺人。
(5)肇:开始。允:确实。桃虫:一种体形极小的鸟,即鹪鹩。
(6)拚:上下翻飞的样子。
(7)蓼(liǎo):草名,生于水边,味辛辣苦涩。
【译文】
我必须深刻地吸取教训,小心谨慎免除后患:不再轻视小草和细蜂,被刺被螫之后才知是自寻烦恼;不再听信小到可以忽略的鹪鹩,因为它可能转眼便化为凶恶的大鸟;难以承受国家发生如此多的变故,我似乎又陷入苦涩的草丛中不能自拔。
【解析】
这是周成王在遭受管、蔡之乱后,于东征淮夷途中所作的提醒自己的诗。他感觉到在管、蔡之乱后缺乏得力的辅政大臣,他自己不得不在年轻并缺乏经验的情况下挂帅亲征,舟车劳顿,为此不免有些忧伤。
本诗的主旨在于惩前毖后。惩前是条件,毖后是目的,诗中毖后的目的虽然没有展示,却已隐藏在之前的描述之中。在诗中,我们可以体会到成王深刻的反省:不能被表象所蒙蔽,不然后果不堪设想。周成王已经慢慢变得成熟,并将保持政治上的清醒,他决心为巩固政权而行天子之令。
载芟
【原文】
载芟载柞(1),其耕泽泽。千耦(2)其耘,徂隰徂畛(3)。
侯(4)主侯伯,侯亚侯旅,侯彊侯以(5)。有嗿其馌(6),思媚其妇,有依其士。
有略其耜,俶载南亩,播厥百谷。实函斯活,驿驿其达(7)。
有厌(8)其杰,厌厌其苗,绵绵其麃(9)。载获济济,有实其积,万亿及秭。
为酒为醴(10),烝畀(11)祖妣,不洽(12)百礼。有飶(13)其香。邦家之光。
有椒(14)其馨,胡考(15)之宁。匪(16)且有且,匪今斯今,振古(17)如兹。
【注释】
(1)芟(shān):割除杂草。柞(zuò):砍除树木。
(2)耦:二人并耕;千,概数,言其多。
(3)徂(cú):往。隰(xí):低湿地。畛(zhěn):高坡田。
(4)侯:语助词。
(5)疆:同“强”,强壮者。以:帮工。
(6)嗿(tǎn):众人饮食的声音。馌(yè):送给田间耕作者的饭食。
(7)达:长出地面。
(8)厌:美好。
(9)麃(biāo):谷物的穗。
(10)醴(lǐ):甜酒。
(11)烝:进。畀(bì),给予。
(12)洽:合。
(13)有飶(bì):飶飶,飶通“苾”,香气扑鼻。
(14)椒:以椒浸制的酒。
(15)胡考:长寿,指老人。
(16)匪(fēi):非。且:此。
(17)振古:自古。
【译文】
又除草来又砍树,田头翻地松土壤。农夫合作在耕地,洼地坡田都会去。
主人带着长子来,子弟晚辈也都在,有壮汉也有帮工,地头吃饭声音响。
妇女温柔又娇柔,小伙子们壮如牛。犁头尖刃真锋利,南面那田已耕种。
播撒百谷的种子,颗粒饱满有生机。小芽纷纷长出土,苗儿露头真美丽。
禾苗越长越茂盛,谷穗下垂长又长。收获谷物真是多,露天堆满打谷场,
成千上万难数尽。酿造清酒与甜酒,进献先祖先妣尝,完成百礼供祭飧。
祭献食品香喷喷,是我国家有荣光。献祭椒酒香喷喷,祝福老人都长寿。
不是现在是这样,不是今年是这样,年年都有这景象。
【解析】
本诗是周王在秋收之后用所收获的新谷祭祀宗庙时所唱的乐歌。诗歌十分具体地描述了耕耘、收获,以及祭祀求福的事件,再现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全诗共三十一句,不分章,是《周颂》中最长的一篇。此诗叙述有层次、有重点,层层铺叙,上下衔接。从中,我们可以非常清晰地了解到西周奴隶制度下的生产方式和生活状态。对我们的历史研究具有一定的作用。
良耜
【原文】
畟畟良耜(1),俶载(2)南亩。播厥百谷,实函(3)斯活。或来瞻女(4),载筐及筥,其饟(5)伊黍。其笠伊纠,其镈(6)斯赵,以薅荼蓼。荼蓼朽止,黍稷茂止。
获之挃挃(7),积之栗栗。其崇如墉(8),其比如栉(9)。以开百室,百室盈止,妇子宁止。杀时犉(10)牡,有捄(11)其角。以似(12)以续,续古之人。
【注释】
(1)畟(cè)畟:形容锋利的样子。良耜(sì):好犁头。
(2)俶(chù):开始。载:通“菑(zī)”,耕种。
(3)实:百谷的种子。函:含,指种子播下之后孕育发芽。
(4)女:读同“汝”,指耕地者。
(5)饟(xiǎnɡ):此指所送的食物。
(6)镈(bó):锄头。
(7)挃(zhì)挃:形容收割庄稼发出的声响。
(8)墉(yōnɡ):高高的城墙。
(9)比:密,指粮仓紧密排列。栉(zhì):梳子。
(10)犉(rǔn):黄毛黑唇的牛。
(11)捄(qíu):形容牛角弯曲的样子。
(12)似(sì):通“嗣”,继续。
【译文】
犁头入土真锋利,先到南面去耕地。百谷种子播进土,粒粒孕育新生机。有人给你送来饭,挑着方筐和圆篓,里面装的是黍米。头戴自制草斗笠,手持锄头来翻地,有草的地得清理。野草腐烂作肥料,庄稼生长真茂密。
挥镰收割声齐响,打下谷子高堆起。堆得高高似城墙,排列紧密似梳齿,粮仓一个挨一个。各个粮仓都装满,妇女儿童心欢喜。杀头黑唇大黄牛,弯弯犄角真美丽。不断祭祀我老祖继承古人的礼仪。
【解析】
此诗是周王于秋收之后祭祀祖先神灵的乐歌。前一篇《载芟》,是《诗经》中的农事诗的代表作。而“《良耜》,秋报社稷也。”一前一后相映成趣。全诗共二十三句,前十二句展示在我们面前的是一幅春耕夏耘的画面。次七句极力铺陈秋天大丰收的盛况,展示的是另一种欢快的画面。最后四句描写周王祭祀神灵,感谢上天,点明了主题。
丝衣
【原文】
丝衣其紑(1),载弁俅俅(2)。自堂徂基(3),自羊徂牛,鼐鼎及鼒(4),兕觥(5)其觩。旨酒思柔。不吴不敖(6),胡考之休(7)。
【注释】
(1)丝衣:祭祀礼服。紑(fóu):鲜明洁白。
(2)载:通“戴”。弁:皮制的礼帽。俅(qíu)俅:形容装饰华丽的样子。
(3)堂:庙堂。徂:至,到。基:通“畿”,指门槛。
(4)鼐(nài):祭祀用的大鼎。鼒(zī):小鼎。
(5)兕觥(sì ɡōnɡ):犀牛角做成的酒器。
(6)吴:大声喧哗。敖:通“傲”,轻浮傲慢。
(7)胡考:长寿之意。休:福。
【译文】
祭祀礼服洁白且鲜明,戴的帽子装饰得很华丽。周王从庙堂里到门槛,从牛到羊,一一查看祭品的准备情况。大鼎中鼎与小鼎,兕角酒杯统统备齐,宴会上宾主喝着柔和的美酒,行为举止庄重且有威仪,故能获得长寿之福。
【解析】
《毛诗序》谓本篇主旨是“绎”。“绎”即“绎祭”,周代的祭祀有时进行两天,首日是正祭,次日即绎祭。前两句是在讲祭祀的穿戴。穿的是丝衣,戴的是礼帽。三、四句讲的是祭祀的准备。五、六句言祭祀的器具。最后三句是在讲祭后宴饮。这里突出的是宴饮时的气氛庄重而有威仪,合乎礼仪。诗歌赞美周王祭祀之心虔诚,助祭的宾客彬彬有礼,并祈祷宾主都能够健康长寿。
酌
【原文】
于铄(1)王师,遵养时晦(2)。时纯熙(3)矣,是用大介(4)。我龙(5)受之,蹻蹻王之造(6)。载用有嗣(7),实维尔公允(8)师。
【注释】
(1)铄(shuò):美,光明辉煌。
(2)遵:遵循。养:攻取。晦:暗。
(3)纯:大。熙:光明。
(4)介:助。
(5)龙:借为“宠”。光荣,荣幸。
(6)蹻(jué)蹻:勇武的样子。
(7)有嗣:有司,官的通称。
(8)实:语助词。维:通“唯”,只有。
【译文】
武王的军队在不利的形势下韬光养晦以待时机成熟。一旦形势有利,武王便率师出击。我光荣地承受武王开创的功业,朝中武将骁勇聪明。因此后嗣之王,确实应该把武王当作效法的榜样。
【解析】
本诗是周成王所作《大武》乐歌之一。诗歌歌颂周武王在极其困难的情况下能够顺应时势,不急不躁,瞅准时机,最终成就功业。同时诗歌写周成王自己是很荣幸能够继承这么好的基础,还有朝中得力大臣辅佐。同时他希望后世子孙能够以武王为榜样。
桓
【原文】
绥(1)万邦,屡丰年。天命匪解(2),桓桓(3)武王。保有厥士(4),于以(5)四方,克(6)定厥家。于昭于天,皇以间(7)之。
【注释】
(1)绥:安定。
(2)匪解(fēi xiè):非懈,不懈怠。
(3)桓桓:威武的样子。
(4)保:拥有。士:指武士。
(5)于:于是。以:有。
(6)克:能。
(7)间(jiàn):监察。
【译文】
万国和谐,连年丰收,全靠上天降福禄。威武的武王,拥有英勇的武士,拥有了天下四方,使周王朝安定兴旺。武王的功德昭着于上天,请上天监察我周室家邦。
【解析】
这首诗是周成王所作的《大武》乐章之一,诗歌歌颂武王战胜商朝之后,各个诸侯国安定,屡获丰年,美德显着,齐于上天。诗的前三句,是以“绥万邦,屡丰年”来证明天命完全支持周朝。在古代社会,获得农业丰收,离不开风调雨顺的自然条件,“屡丰年”即顺了天意。中间四句歌颂英勇的武王和全体将士,并告诉全体诸侯,武王的将士有能力征服天下、保卫周室。最后两句是祷告上苍、让上天来监临下士。
赉
【原文】
文王既(1)勤止,我应受之。敷时绎(2)思,我徂(3)维求定。时(4)周之命,于绎思。
【注释】
(1)赉(lài):赐予。既:尽。
(2)绎:思考,思索。
(3)徂(cù):往。指前往征讨殷商。
(4)时:通“侍”,承受。
【译文】
文王勤勉一生,我一定将要继承他的功业。诸侯们要牢记,我前往征讨殷商只为了天下太平。你们接受周朝的命令,要不断思索继承先王的德泽。
【解析】
此诗之所以取名为“赉”,或许是就诗中赏赐功臣的内容而言的。武王克商凯旋,他所追求的天下太平,已经达到。他还告诫所有诸侯都必须牢记文王的品德,不可荒淫懈怠。《大武》中,这是唯一通篇押韵的诗。该诗语气诚恳,表现出了武王的深思远虑,所以在短短的六句中反复地告诫诸侯们要“绎思”。
般
【原文】
于皇时(1)周!陟(2)其高山,嶞山乔岳(3),允犹翕河(4)。敷天之下,裒时之对(5)。时(6)周之。
【注释】
(1)时:是,此。
(2)陟(zhì):登。
(3)嶞(堕):狭长的山。乔岳:高大的山。
(4)河:黄河。
(5)裒(póu):聚集。时:此。对:封国,疆土。
(6)时:通“侍”,承受。
【译文】
伟大的周朝啊,登上那高耸的山顶,眼前是峰峦叠嶂,众水顺着山谷流淌合流于黄河。普天之下,所有周的封国疆域,都要服从周天子的命令。
【解析】
这首诗和《武》一样,是四言七句,前四句主要写武王祭遍山川之神;后三句主要写普天之下所有人都报答周天子的恩德。《毛诗序》说:“《般》,巡守而祀四岳河海也。般,乐也。”“般”就是乐的意思。本诗抒发了普天之下归服周王朝的喜乐。本诗语言虽然简练,但“高”、“乔”、“敷”、“裒”等词的使用体现了山峰河流的壮美。侧面突出了周王朝的空间之大和雄浑的气魄,体现天下一统的雄伟之势。
上一篇:诗经《鄘风》译文与赏析
下一篇:诗经《陈风》译文与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