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风
魏风
魏,是西周初分封的姬姓小国,故址在今山西芮城一带。为区别战国魏,一般称古魏国。鲁愍公元年(前661)为晋献公所灭,以其地封给晋臣毕万。战国时魏国的统治者,就是毕万的后人。魏风就是采集于古魏国的民歌。《魏风》共有7篇,计为:葛屦、汾沮洳、园有桃、陟岵、十亩之间、伐檀、硕鼠。
古魏国北与晋国相邻。春秋之初,秦国向东扩张,占领了西周王畿故地,魏又西与秦接壤。因此它常受到晋、秦的侵夺。在这种情况下,魏国的统治者既要扩张军备,又不肯节制自己的奢侈生活,因此国内人民所受的经济剥削与兵役负担非常沉重。“魏风”大多数所反映的就是人民反抗剥削和兵役的呼声。除此之外,还可听到某些有识之士忧国忧时的嗟叹。
葛屦
【原文】
纠纠(1)葛屦(2),可以履霜?掺掺(3)女手,可以缝裳?要(4)之襋(5)之,好人服之。
好人提提(6),宛然左辟,佩其象揥(7)。维是褊心(8),是以为刺。
【注释】
(1)纠纠:纠结交错。
(2)葛屦:夏天所穿葛绳编制的鞋。
(3)掺(xiān)掺:同“纤纤”,形容女子的手柔弱纤细。
(4)要(yāo):纽带,此处指缝制纽带。
(5)襋(jí):衣领,作动词,缝制衣领。
(6)提提:安详美好的样子。
(7)揥(tì):古首饰,类似簪子。
(8)褊(biǎn)心:心胸狭窄。
【译文】
夏天凉鞋缠丝绳,怎能走于满地霜?可怜纤细瘦弱手,怎能替人缝衣裳?缝制衣带和衣领,恭候女主来试穿。
女主试穿很舒服,却左转身不理我,自顾头戴象牙簪。女人是个窄心肠,作诗把她狠狠刺。
【解析】
这首诗写了一个缝衣女奴为主人家缝制衣服所体现出的贫富差距。缝衣女因受女主人的虐待而心生不满,故作此诗而加讽刺。通过对缝衣女奴和女主人二人的衣着、行为等的对比描写,凸显了一主一仆,一贫一富之间的差距。
全诗共两章,前章先着力描写缝衣女之穷困,自己挨饿受冻,纤细瘦弱,却还要为女主人缝制衣服;后章着力描写女主人的傲慢态度。穿上缝衣女辛苦制成的新衣,连看都不看她一眼,还故作姿态地拿起簪子自顾梳妆打扮起来。这些细节的描写生动形象,透露着缝衣女奴对女主人的不满和讽刺,让读者也产生了对缝衣女的同情和对女主人的气愤。
汾沮洳
【原文】
彼汾沮洳(1),言采其莫。彼其之子,美无度。美无度,殊异乎公路(2)。
彼汾一方,言采其桑。彼其之子,美如英。美如英,殊异乎公行(3)。
彼汾一曲(4),言采其藚(5)。彼其之子,美如玉。美如玉,殊异乎公族。
【注释】
(1)沮洳(jù rù):水边低湿的地方。
(2)公路:官名。掌诸侯的路车。
(3)公行:主管兵车的世袭家族。
(4)一曲:河道弯曲之处。
(5)藚(xù):药用植物,即泽泻草,多年生沼生草本,具地下球茎,可作蔬菜。
【译文】
在那汾水低湿地,来此采莫心欢喜。瞧我那位心上人,英俊潇洒美无比。英俊潇洒美无比,公路和他大不同。
在那汾水河流旁,来此采桑心欢畅。瞧我那位心上人,貌若鲜花俊无比。貌若鲜花俊无比,公行哪能比得上。
在那汾水弯弯处,来此采藚心欢愉。瞧我那位心上人,仪表堂堂美如玉。仪表堂堂美如玉,公族与他无法比。
【解析】
这是一首女子表现对所思男子爱慕之情的诗歌。诗中的“彼其之子”虽然身份地位不如所谓的公路、公行、公族等王公贵族,但在女子心中却是英俊潇洒,才德出众,远远胜过那些地位显赫,不学无术的纨绔子弟。
这首诗的篇章结构是典型的叠句重章、反复吟咏的艺术形式。三章字句变化无多,而诗意却层层递进。从“美无度”到“美如英”再到“美如玉”,从外表到内在,表现了女子对男子爱慕之情的逐渐加深,同时以“公路”、“公行”、“公族”加以具体映衬,这就更加凸现了“彼其之子”的美好形象。
园有桃
【原文】
园有桃,其实之肴(1)。心之忧矣,我歌(2)且谣。不知我者,谓我士(3)也骄。
彼人(4)是哉,子曰何其?心之忧矣,其谁知之?其谁知之,盖(5)亦勿思!
园有棘(6),其实之食。心之忧矣,聊以行国。不知我者,谓我士也罔(7)极。
彼人是哉,子曰何其?心之忧矣,其谁知之?其谁知之,盖亦勿思!
【注释】
(1)肴;食物。
(2)歌:指的是歌唱。
(3)士:古代对官吏的称呼。
(4)彼人:指的是朝廷上的人。
(5)盖:为何不。
(6)棘:酸枣树木。
(7)罔:没有。
【译文】
田园里面种着桃树,摘吃桃子也能吃饱。心里忧愁又会烦闷,暂时唱歌忘却烦恼。
那些不理解我的人,说我是个骄逸的人。那人的行为没有错,你却在忧愁为什么?
心理忧愁又会烦闷,又有谁能够知道呢?又有谁能够知道呢?为何不放开不思考。
田园里种上酸枣树,摘吃酸枣也能吃饱。心里有仇又有烦闷,暂去城中游玩忘却。
那些不理解我的人,说我目中没有法纪。那人的行为没有错,你却在忧愁为什么?
心里忧愁又会烦闷,又有谁能够知道呢?又有谁能够知道呢?为何不放开不思考。
【解析】
这是一首抒发士人身处乱世怀才不遇的伤感之歌。因不被理解而心生感慨,由感而发作歌诗,此表白自己的清正高洁,抒发不平和郁闷,这是古代书生们常有的心态和做法。本诗真实地反应魏国士大夫当时的生活状态和思想状况。
诗歌两章首以所见园中桃树、枣树起兴,诗人有感于它们所结的果实尚可供人食用,而自己却是个无用的文人,不能贡献自己的才能,因而愤愤不平,因此只能以诗歌来排遣忧愁,而忧愁究竟为何?接下来便说,自己的忧国忧民之心无人能懂,反被指责为狂傲。因此,诗人最后只能自嘲说,既然没人能够理解自己,那还不如不去思考它呢?
陟岵
【原文】
陟(1)彼岵(2)兮,瞻望父兮。父曰:嗟!予子行役,夙夜无已。上(3)慎旃(4)哉,犹来!无止!
陟彼屺(5)兮,瞻望母兮。母曰:嗟!予季(6)行役,夙夜无寐。上慎旃哉,犹来!无弃!
陟彼冈兮,瞻望兄兮。兄曰:嗟!予弟行役,夙夜必偕。上慎旃哉,犹来!无死!
【注释】
(1)陟:登上。
(2)岵(hù):有草木的山。
(3)上:通“尚”,希望。
(4)旃(zhān):之,作语助。
(5)屺(qǐ):无草木的山丘。
(6)季:小儿子。
【译文】
登临葱茏山冈上,远远把我父亲望。我爹好像对我说:“我的儿啊你服役忙,早晚不停真紧张。切要当心身体呀,归来莫要留远方。”
登临荒芜山冈上,远远把我母亲望。我娘好似对我道:“我的小儿你行役忙,没日没夜不得歇。切要当心身体呀,归来莫要把娘忘。”
登临那座山冈上,远远把我哥哥望。我哥好像对我讲:“我的弟弟你服役忙,白天黑夜都一样。切要当心身体呀,归来莫要死他乡。”
【解析】
这是一首征人思亲之作,抒发了行役之子对父母和兄长的思念之情。《陟岵》一诗,曾被推为“千古羁旅行役诗之祖”,它开创了中国古代思乡诗独特的抒情模式。诗的妙处和独创性,在于在登高望远思念亲人之时,从对面设想亲人念己之心。在一声声亲人念己的嘱咐叮咛当中,包含了多少希冀,多少盼望,多少爱怜,多少思念。真所谓笔以曲而愈达,情以婉而愈深。千年后我们读之,仍足以令羁旅之人望白云而起思亲之念。
十亩之间
【原文】
十亩之间兮,桑者闲闲兮,行(1)与子还兮。
十亩之外兮,桑者泄泄(2)兮,行与子逝(3)兮。
【注释】
(1)行:将。
(2)泄泄(yì):轻松愉悦的样子。
(3)逝:往。
【译文】
十亩田间是桑园,采桑人儿真悠闲,走吧一同把家还。
十亩田外是桑林,采桑人儿笑盈盈,走啊与你携手归。
【解析】
这是女子采桑时唱的歌。夕阳西下,忙碌了一天的采桑女子呼朋唤友一同回家,欢声笑语洒满了整个桑园。这首诗勾画出一派清新恬淡的田园风光,抒写了采桑女轻松愉快的劳动心情。
全诗六句,重章复唱。每句后面都用了语气词“兮”字,便于吟唱,同时表达出一种愉悦的心情,这种愉悦既是因为结束了一天的劳动,更是由于对自己一天的劳动成果感到满意和自豪。这首诗的诗句与诗境、语调与心情,达到了完美的统一。
伐檀
【原文】
坎坎伐檀(1)兮,置之河之干兮。河水清且涟猗。不稼不穑(2),胡取禾三百廛(3)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貆(4)兮?彼君子兮,不素餐(5)兮!
坎坎伐辐兮,置之河之侧兮。河水清且直猗。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亿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特(6)兮?彼君子兮,不素食兮!
坎坎伐轮兮,置之河之漘(7)兮。河水清且沦猗。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囷(8)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鹑兮?彼君子兮,不素飧兮!
【注释】
(1)檀:一种质地坚硬的树木,可制作车辆。
(2)穑:收获。
(3)廛(chán):通“缠”,即捆。
(4)貆(huān):兽名。
(5)素餐:吃白饭,不劳而获。
(6)特:三岁的兽。
(7)漘(chún):水边。
(8)囷(qūn):束。一说圆形的谷仓。
【译文】
砍伐檀树声声响,棵棵放倒堆河边。河水清清涟猗生。不播种也不收割,三百捆禾为何往家搬?不冬狩来不夜猎,为何庭院猪獾悬?那些老爷和君子,不会白白吃闲饭啊!
砍下檀树做车辐,放在河边堆一处。河水清清直流去。不播种来不收割,三百捆禾为何要独取?不冬狩来不夜猎,为何庭院兽悬挂?那些老爷君子啊,不会白吃来饱腹啊!
砍下檀树做车轮,棵棵放倒河边屯。河水清清起波纹。不播种来不收割,三百捆禾为何要独吞啊?不冬狩来不夜猎,为何庭院挂鹌鹑?那些老爷君子啊,可不会白白吃腥荤啊!
【解析】
这是伐木工人劳动时所唱的歌。它深刻地反映了劳动者对封建剥削者不劳而获的不满和憎恨,讽刺了剥削者的贪婪和无所作为。劳动者辛辛苦苦地伐木造车,过着吃不饱穿不暖的生活,而剥削者却不知耕种狩猎的辛苦,整日花天酒地,白吃白喝,这让劳动者怎能不心生怨恨?
本篇三章复沓,除换韵反复咏叹,更有力地表达伐木者的反抗情绪外,还能起到在内容上有所补充的作用。例如各章猎物名称的变换,说明剥削者对猎获物无论是兽是禽、是大是小,一概毫不客气地据为己有,表现了他们的贪婪本性。全诗直抒胸臆,叙事中饱含愤怒情感,不加任何修饰,增加了许多真实感。
硕鼠
【原文】
硕鼠(1)硕鼠,无(2)食我黍!三岁贯(3)女,莫我肯顾。
逝将去女(4),适彼乐土。乐土乐土,爰(5)得我所。
硕鼠硕鼠,无食我麦!三岁贯女,莫我肯德。
逝将去女,适彼乐国。乐国乐国,爰得我直(6)。
硕鼠硕鼠,无食我苗!三岁贯女,莫我肯劳。
逝将去女,适彼乐郊。乐郊乐郊,谁之永号?
【注释】
(1)硕鼠:大老鼠。一说田鼠。
(2)无:毋,不要。
(3)贯:侍奉。
(4)去女:离开你。去,离开;女,同“汝”。
(5)爰(yuán):于是,在此。
(6)直:通“职”,住所。
【译文】
大田鼠呀大田鼠,不许吃我种的黍!多年辛勤伺候你,你却对我不照顾。
发誓定要离开你,去那幸福之乐土。那乐土啊那乐土,才是我的好去处!
大田鼠呀大田鼠,不许吃我种的麦!多年辛勤伺候你,你却对我不优待。
发誓定要离开你,去那仁爱之乐国。那乐国啊那乐国,才是我的好所在!
大田鼠呀大田鼠,不许偷吃我的苗!多年辛勤伺候你,你却不肯慰劳我!
发誓定要摆脱你,去那欢笑之乐郊。那乐郊啊那乐郊,谁还悲叹长呼号!
【解析】
这是诗经的名篇,是一首劳动人民控诉统治者残酷剥削的诗歌。诗歌将统治者比喻为贪得无厌的大老鼠,形象而贴切地揭露了其本质,将其残酷剥削的本性表露无遗,表达出了诗人强烈的愤慨。
这首诗纯用比拟,以物喻人,老鼠形象丑陋又狡黠,性喜窃食,借来比拟贪婪的剥削者十分恰当,诗人在诗中以雷霆万钧之力喊出了他们的心声——寻找安居乐业、不受剥削的人间乐土!虽然在现实中这也许是一个幻想,但却真实反映了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憧憬,更标志着他们新的觉醒。
上一篇:诗经《駉之什》译文与赏析
下一篇:诗经《鱼藻之什》译文与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