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李登伍 【本书体例】
【原文】:
夜如何其(1)?夜未央(2),庭燎之光(3)。君子至止(4),鸾声将将(5)。
夜如何其?夜未艾(6),庭燎晣晣(7)。君子至止,鸾声哕哕(8)。
夜如何其?夜乡晨(9),庭燎有辉(10)。君子至止,言观其旂(11)
【鉴赏】:
《诗序》说:“美宣王也。因以箴之。”《列女传》云:“宣王尝夜卧晏起,姜后脱簪待罪于永巷。王曰:‘寡人不德,非夫人之罪也。’遂复姜后而勤于政事。早朝晏退,卒成中兴之君。”后世对此诗无甚异辞,大都同意《诗序》看法。认为是讴歌中兴之主周宣王勤于政事的篇什。
全诗共分三章。
第一章写夜色未尽,宣王不安于寝,急欲视朝理事的情景。“夜如何其?夜未央。”这是一问一答。问的是宣王,答的是左右。宣王在宫中问左右:“现在夜色怎么样了?”左右的人答道:“夜色还未尽呢!”因为人君继明出治,昧爽视朝是有常期的。这两句写宣王为了政事,连睡觉也不安稳,也不宁贴,时时惦念着视朝的时间啊!虽然时间未至,但“庭燎”之光已闪闪发亮了啊!“庭燎”是大烛,也就是火炬,设于门中,以待王之视朝。这说明视朝的时间快要到了。“君子至止,鸾声将将”君明臣贤,各国诸侯,也唯恐怠于政事,他们纷然沓来,急急忙忙奔赴朝堂。他们车上叮叮当当的铃声,也远远传来了。这是多么生动的一幅早朝图啊!
这里作者没有对壮观的朝会场面进行正面的描写,而是选取诸侯大臣进宫的仪仗进行侧面描绘,按时间的发展,层层递进地描画出朝会参加者的车马形态,这样既表现出朝会的威严隆重,也赞颂了周天子勤于政事和诸侯们对周王朝的恭谨、敬畏。
第二章、第三章与第一章意思相同,用重章迭句形式反复吟唱宣王、赞美宣王。只是在“庭燎”之光和“车鸾之声”上有所变化。第二章“庭燎晣晰”,朱熹说:“晰晰,小明也”(《诗集传》)就是说庭燎之光,已经微弱了,已经小亮了。“鸾声哕哕”,朱熹说:“哕哕,近而闻其徐行声有节也。”(《诗集传》)是说诸侯快到了,他们缓步徐行,有节奏的铃声已传到耳边了。第三章“庭燎有辉”,朱熹说:“辉,火气也。天欲明而见其烟光相杂也。”(《诗集传》)是说庭中大烛快燃完了,冒着烟雾,天也快亮了。“言观其旂”,朱熹说,“既至而观其旂则辨色矣。”(《诗集传》)就是说天亮了,已可看见诸侯车上的旗子迎风飘扬了。随着时间推移,早朝时间越来越近了。
这是一首宫廷乐歌。对周宣王尽情美化和歌颂,缺乏积极现实内容,意义不大。
在写法上,不用比兴,全用赋体。除惯用重章迭句的形式外,采用问答形式,一问一答,把问题提出,单刀直入,一下子抓住问题的要害。这样既立下了主脑,突出了主题,又为全篇叙写定下了基调,奠定了基础。真可谓是一箭双雕。再一点是作者采用层层剖析、步步深入手法来叙写。诗分二章,逐层展开,步步逼近。由黑夜到天亮,随着时间推移,火炬也由闪闪发亮到只有微弱的一点光亮,由只有一点光亮到青烟缭绕,只剩下一点烛烬。上朝的人也愈来愈近,起初是写马铃儿叮当响,写马儿在远处奔跑:既而快到了,步伐放慢了,车马有节奏地徐徐前进;走到最近处,已能看到车上飘扬的旗帜了。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作者写景状物确有独到之处。
上一篇:《干旄》原文与鉴赏
下一篇:《式微》原文与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