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阎琦 【本书体例】
【原文】:
庶见素冠兮(1),棘人栾栾兮(2),劳心慱慱兮(3)。
庶见素衣兮,我心悲伤兮,聊与子同归兮(4)。
庶见素兮(5),我心蕴结兮(6),聊与子如一兮。
【鉴赏】:
此诗写一位路人看见居丧者(孝子)因哀毁过度而形销骨立的样子,内心里对他充满同情,以至于禁不住要分担他的痛苦。全诗赞美笃纯的孝道,又极富于人道主义,在《诗经》中颇具独特面貌。
首章写路人眼中所见孝子的衣着及他悲哀戚楚苦不能胜的神貌。二章、三章则写路人“于我心有戚戚焉”的同情心理。孟子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孟子·梁惠王》)他人乐则己乐,他人哀则己亦哀,按儒者的理解,乃是一种仁者的心肠。《论语》中说到孔子行于路途,但遇穿凶服者(即孝子),脸上必显出极严肃的表情;倘是坐在车上,则必端坐、前倾、伏轼,注目而视(《乡党》),也是一种同情心的体现。这些虽属细节,但一种伟大的仁人心肠、也即人道主义,未始不可以由此小端看出来。当我们读到这位路人为孝子的忧伤所感动,竟情不自禁地发出“聊与子同归”、“聊与子如一”的愿望时,我们倘能设身处地地掩卷静想,脑际便有两个动人的形象——一个悲戚的孝子,一个洒一掬同情泪的路人,也要被他们真诚的悲哀和深挚的同情精神深深地感动了。
汉儒说《素冠》是关于三年之丧的诗。如《诗序》说:“《素冠》,刺不能三年也。”郑玄《笺》:“丧礼,子为父,父卒为母,皆三年。时人恩薄礼废,不能行也。”诗中褒美孝子,也即含有对时人恩薄礼废、不能行三年丧的讽刺,是所谓《诗经》的“美刺”传统。汉儒的说法不是没有道理,然而陈腐的说教意味太重,而且殷周之际有无三年之丧的规定尚有争议。细揣原诗,一方面是在赞美孝行(父母或其他亲人去世,哀毁悲切本是人之常情),然而重心显然是在旁观的路人一面。一方面是纯笃的孝行,一方面是伟大的同情心。兼顾到这两个方面去理解本诗,应该是较为通达的解释。
上一篇:《简兮》原文与鉴赏
下一篇:《终南》原文与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