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董笔正 【本书体例】
【原文】:
有车邻邻(1),有马白颠(2)。未见君子(3),寺人之令(4)
阪有漆(5),隰有栗(6)。既见君子,并坐鼓瑟(7)。“今者不乐,逝者其耋(8)。”
阪有桑,隰有杨。既见君子,并坐鼓簧(9)。“今者不乐,逝者其亡。”
【鉴赏】:
关于这首诗的主旨,异说纷纭,分歧颇大。《诗序》认为:“《车邻》,美秦仲也。秦仲始大,有车马、礼乐、侍御之好焉。”朱熹《诗序辨说》谓未见其必为秦仲之诗,他在《诗集传》中说:“是对秦君有车马及此寺人之官,将见者必先使寺人通之,故国人创见而夸美之也。”旧说多从《诗序》或朱熹之说。今人或以为写秦仲好乐;或以为反映秦君腐朽的生活和思想的诗;或以为妇人喜见其征夫回还时欢乐之词;或以为贵族朋友间相会劝乐的诗。上述说法,对“君子”指谁和诗的内容的看法都有很大分歧,因而形成对这首诗的主旨看法的严重分歧。细读全诗,《诗序》和朱熹之说,及今人以为写秦仲、秦君之说,都未能从这首诗本身,对诗中的“君子”指秦仲或秦君的问题,作出有说服力的论述。从全诗的诗意看,诗中的“君子”应是指朋友,是对朋友的尊称。这是一首写贵族朋友相会劝乐的诗,表现了友人聚会的欢乐情景。
全诗三章,一章四句,二、三两章六句。均以自述的口吻,表现其与友人的欢聚情景。
第一章四句写自己乘车前去拜会友人。一、二句写他访友时乘坐的车、马。他乘坐的车子平稳而轻快地行进,不断地发出“邻邻”的声音,格外好听;那拉车的马儿是名贵的白颠马,额间长着一团白毛,好象一团白雪,分外好看。这两句,不仅表现出了他前去访友时的欢快心情,也表明了他是一个有地位的人。三、四句,是写他在还未见到朋友时,先由侍者向主人通报、传令,这就突出了他的友人门第高贵,突出了他的朋友的尊贵,同时也巧妙地突现了他的尊贵。可以看出,这是一次贵族朋友间的拜会。
第二、三两章,都是六句,结构和意思基本一样。写他受到朋友的热情款待,他们相互鼓励及时行乐。两章的头两句借当时民歌中常用的“阪(山)有×,隰(泽)有×”的句式起兴,虽在意义上没有必然联系,但以谐音引出了下文。“并坐”表示他们之间情投意合,无比亲热。“鼓瑟”、“鼓簧”,更表现出他们相见后鼓瑟吹笙的欢快气氛。他们互相劝告和鼓励:今天相会需尽情欢乐,转眼间我们就会衰老,甚至死亡。这里表现出了诗人的及时行乐的思想,这种思想与东汉《古诗十九首》中说的“人生忽如寄,寿无金石固”(《驱东上东门》)、“为乐当及时,何能待来兹”(《生年不满百》)极其相似,都表现出人生短促,应及时行乐的消极情绪,而且,春秋时代贵族朋友间的这种情绪比东汉时代落拓失意的知识分子的那种情绪,消极成份更多一些。因为春秋时代是奴隶制全面崩溃的时代,贵族朋友间的劝告,是带上这个时代的烙印的。它和曹操《短歌行》中“对酒当歌,人生几何”、“何以解忧,唯有杜康”的感慨,更不可同日而语。因为曹操的感慨是和对民生疾苦的同情或丰功伟业的追求紧密结合在一起的。
这首诗语言简洁,善于抓住典型事物的描写,衬托渲染。第一章四句,通过对车、马及寺人传令的叙写,渲染了气氛,衬托地表现了来访者和被访者的尊贵身份。第二、三两章,通过写“并坐鼓瑟”、“并坐鼓簧”及互助劝勉之言,就生动地渲染出了朋友相会时的欢乐气氛,文字极为简洁,而气氛却极为热烈。
上一篇:《车舝》原文与鉴赏
下一篇:《载芟》原文与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