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冯怀玉 【本书体例】
【原文】:
彼黍离离(1),彼稷之苗。行迈靡靡(2),中心摇摇。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彼黍离离,彼稷之穗。行迈靡靡,中心如醉。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彼黍离离,彼稷之实。行迈靡靡,中心如噎(3)。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鉴赏】:
关于《黍离》的主旨,有不同的解说。《诗序》说:“黍离,悯宗周也。周大夫行役至于宗周,过故宗庙宫室,尽为禾黍,悯周室之颠覆,彷徨不忍去而作是诗也。”这是说诗的作者是东周王朝的一位大夫,诗的主题是悲西周的灭亡。古人多从此说。近人研究此诗,提出了一些新的见解。郭沫若在《中国古代社会研究》说:“这是有名的故宫禾黍之悲,事实上怕就悲自己(旧家贵族)的破产。”余冠英《诗经选》说:“……从诗的本身体味,祗见出这是一个流浪人诉忧之辞,是否有关周室东迁的事却很难说。”这些说法均值得思考。但由于古代治《诗经》者都沿袭《诗序》的观点,历代文人慨叹历史盛衰兴废,多引用或化用这首诗的诗意。“黍离”一词已成为感慨亡国触景生情之词。“黍离之悲”也成为表达故国哀思的一句成语。曹植《情诗》:“游子叹黍离,处士悲式微”。陆机《辩亡论》:“夫然,故能保其社稷而固其土宇,《麦秀》无悲殷之思,《黍离》无愍周之感矣。”杨衒之《洛阳伽蓝记·自序》:“麦秀之感,非独殷墟;黍离之悲,信哉周室。”我们今天读这首诗,仍不妨沿袭前人的看法,把它看成是一首凭吊故国的诗作,这对于理解诗人抒发的那种深沉的忧思,是有帮助的。
全诗三章,三章复叠,只在每章的第二句和第四句换了六个词语。第二句分别用了“苗”、“穗”、“实”,第四句分别用了“摇摇”、“如醉”、“如噎”。是一种非常典型的重章叠咏形式。方玉润说:“三章只换六字,而一往情深,低回无限。”(《诗经原始》)每章首二句都从看到的黍稷写起,既是写景,也是起兴;都是互文见义,“离离”既写黍,也写稷。“苗”、“穗”、“实”既写稷,也写黍,表现从春到秋作物生长过程。每章的前两句反复描写黍稷生长茂盛,果实累累,而生长这黍稷的地方正是从前周王朝的宫室宗庙。京都过去的繁华,今日的荒凉,不禁使诗人悲从中来。我们读到这里,不由地想起杜甫的名句:“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第三、四两句,写眼前的这些景象使诗人悲痛欲绝,其外在表现便是“行迈靡靡”,双腿象灌了铅一样,迈不开步子。而诗人内心的感觉是“摇摇”——精神恍惚,“如醉”——神志昏迷,如醉酒一般,“如噎”——心头被什么东西堵住一样,忧深气逆不能呼吸,悲痛之情不断加深。五、六两句反复咏叹,直接抒发内心的忧伤,回旋往复,无限哀苦。最后两句呼号问天:“苍天啊苍天,这是什么人干的啊!”唏嘘欲绝,悲怆之情达到顶点。以诘问作结,含蓄无穷。
《黍离》是一首抒发沉痛的忧伤之情的诗篇,真挚、深沉,不愧为《诗经》中的名篇。
上一篇:《黄鹄歌》原文与鉴赏
下一篇:《黍苗》原文与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