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是宋代的著名诗人,也是一位著名的书画家、书画理论家,他多方面的艺术成就,造就他成为我国文化史上一位多才多艺的大作家,尤其是他在诗画研究、融通诗画艺术方面,作出了很多有益探索和理论总结,成绩斐然。本文主要论述他在我国诗画融通史上的划时代贡献。
苏轼善画,又长于作诗。他一生与当代著名的绘画艺术家多所交游,切磋画艺,又观赏过历史上的和当代的许多名画,写作过很多题画诗。他观赏了友人王诜所画的《烟江叠嶂图》后,写出一首著名的《书王定国所藏烟江叠嶂图》诗:
江上愁心千叠山,浮空积翠如云烟。
山耶云耶远莫如,烟空云散山依然。
但见两崖苍苍暗绝谷,中有百道飞来泉。
萦林络石隐复见,下赴谷口为奔川。
川平山开林麓断,小桥野店依山前。
行人稍度乔木外,渔舟一叶江吞天。
使君何从得此本,点缀毫末分清妍。
不知人间何处有此境,径欲往买二顷田。
君不见武昌樊口幽绝处,东坡先生留五年。
春风摇江天漠漠,暮云卷雨山娟娟。
丹枫翻鸦伴水宿,长松落雪惊醉眠。
桃花流水在人世,武陵岂必皆神仙。
江山清空我尘土,虽有去路寻无缘。
还君此画三叹息,山中故人应有招我归来篇。
全诗以惊人的艺术腕力,全面摹写画面景物,气势如云烟舒卷,读来令人向往。许认为:“画山水诗,少陵数首,后无人可继者。……东坡《烟江叠嶂图》一诗,亦差近之。”(《许彦周诗话》)像这样高水平的题画诗还有许多,说他是杜甫以来题画诗第一人,洵为的评。苏轼的题画诗,除了描绘画面、再现画境、赞美画家、品评画艺、发抒观感等艺术功能以外,还表述出不少重要画论,如《王维吴道子画》,提出了“扬王”的观点,《虔州八境图》,超越时空限制,补充丰富了孔宗翰《八境图》的画境;《书晁补之所藏与可画竹三首》,写到“胸有成竹”的画理;《书鄢陵王主簿所画折枝二首》,阐发绘画形神兼具的美学思想;《郭熙秋山平远二首》,论述山水画“三远”法中的“平远”画境。
苏轼一生还写过许多画赞、画序、画记、画跋等题画文学,画赞如《九马图赞》《郭忠恕画赞》等,画序如《观宋复古画序》《八境图后序》等,画记如《画水记》
《应梦罗汉记》等,画跋如《书蒲永昇画后》
《书朱象先画后》等。这些题画文学不仅论述、
评骘画家的行实和画作,还深入阐发画理、画论,像《传神记》,深化顾恺之“传神”说;《墨君堂记》,发挥“比德”说;《书朱象先画后》,表述畫家创作的自主性;《文与可画竹屏风赞》,阐明绘画是画家表现个人道德修养的载体。
苏轼多方面地进行着诗画艺术的会合、渗透和融通的实践和研究,取得可喜的成果,而他在我国诗画融通史上最引人瞩目的,还在于他的理论贡献。苏轼的理论贡献很多,我们选择最有理论价值的三个问题,加以论述。
第一,苏轼对诗歌和绘画的艺术特质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探索,逐渐认清了诗歌和绘画艺术的差异性和共同性,为诗画融通的阐述,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石。
先说说诗画艺术的差异性。
苏轼在《韩幹马》诗里说:“少陵翰墨无形画,韩幹丹青不语诗。”东坡用“无形画”来概括诗歌的艺术特质,用“不语诗”来概括绘画的艺术特质。绘画是造型艺术,它通过线条、色彩、笔墨、明暗光线、形象造型、布局结构等构成画面、画境,给人以直接感觉,是一种诉诸视觉的艺术,“不语”“无声”的艺术。苏轼这种艺术观,是他长期观察诗画艺术的结果,也反映了宋代文人的共识。宋代画论家郭熙在《林泉高致》中说:“画为不语诗,诗是能言画。”诗人黄庭坚说:“李侯有句不肯吐,淡墨写作无声诗。”
(《次韵子瞻子由题憩寂图》)释德洪《石门文学禅》卷八记宋迪作八景绝妙,曰:“人谓之无声句,演上人戏余曰:‘道人能作有声画乎?’”可见,北宋时代文人的种种说法,与苏轼的说法,完全一致。我国绘画艺术发展到唐宋时代,进入鼎盛时期,人们不满足于前人的简单认知:“画,形也。”(《尔雅》)《释名》:“画,绘也,以五色绘物象也。”(王先谦《释名疏证补》卷六:“毕沅曰:今本作画,挂也,以五色挂物上也。”)创作实践需要理论家探索并总结,而唐代几种画学著作,如朱景玄《唐朝名画录》、张彦远《历代名画记》,主要记载画家事迹、画作品评,还没有探索过绘画艺术的特质问题。因此,北宋时代以苏轼为代表的文人们,从唐宋时代诗画创作的实际出发,先后揭示出诗画艺术的特质,正是顺应了时代的需要。
第二,苏轼还提出了“诗画本一律”的命题,总结出诗画艺术的共性。我们从他的相关主张中,可以归纳出诗画共性的三个方面:一,“摹写物象”。诗歌与绘画,都是以自然界中的物与社会生活中的人,作为自己的表现对象加以生动具体的描绘,反映出蕴含于其中的美。苏轼《欧阳少师令赋所蓄石屏》:“古来画师非俗士,摹写物象略与诗人同。”邵雍也说:“画笔善状物,长于运丹青。”(《诗画吟》)绘画与诗歌都善于“状物”,也就是“摹写物象。”二,“妙想”。诗歌与绘画同样要以丰富而奇特的艺术想象,作为自己创作的生命力,将形象显于想象力之前,再将形象显于人们的眼前,苏轼《次韵吴传正枯木歌》:“古来画师非俗士,妙想实与诗同出。”
这与晋代画家顾恺之说“迁想妙得”(《论画》),唐代诗人苏说“云山一一看皆美,竹树萧萧画不成”(《扈从鄠杜间》),辛弃疾说“山色虽言如画,想画时难邈”(《好事近·西湖》),说法完全一致,都是强调了艺术想象力在创作中的重要意义。三,共同的审美追求。诗人与画家,都希望在“象外”“言外”获得更为精妙的艺术境界,希望在“形似”之外,追求“神似”的艺境。于是,文学界的“言外”说和画学界的“象外”说,文学界的“意境”说和画学界的“画境”说,也就应运而生,受到诗人和画家们的青睐。苏轼《书鄢陵王主簿所画折技二首》首次提出“诗律本一律,天工与清新”,诗与画都具有崇尚自然与清新淡雅的审美追求。
综上所述,诗歌与绘画的艺术共性,表现在它们有着共同的艺术特征,共同的艺术思维规律,共同的审美追求,这便是苏轼“诗画本一律”的理论内涵。
苏轼的第三大理论贡献,便是提出了诗画融通的審美理念。
苏轼认真探讨了诗歌与绘画的艺术特征,它们的差异性和共同性,进而更探讨了诗画艺术渗透、会通的客观规律。诗歌与绘画存在着差异性,它们便可以发挥各自的长处,弥补对方的不同,相互申发补凑,达到融合会通的境地。诗歌与绘画艺术有共性,它们可以以诗入画,以画入诗,实现生活美、绘画美与诗艺美的相互转化和融合,宋人蔡絛《西清诗话》说:“丹青、吟咏,妙处相资。”“相资”两字,说明诗画可以融通的道理,说得很透彻。宋人吴龙翰也说:“画难画之景,以诗凑成;吟难吟之诗,以画补足。”(《野趣有声画序》)讲的也是这个道理。
苏轼还以唐代诗人兼画家王维作为典型,作为他申发诗画融通理论的一个锲入点,提出一个重要的理论,他在《书摩诘蓝田烟雨图后》里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在王维之前,早已有人做过融合诗画艺术的探索和尝试。汉代刘褒将《诗经》中《北风》《云汉》的诗意,画入画幅中。东晋顾恺之将嵇康的《赠秀才入军》诗意,融入画中。在王维之后,温宪有咏蛱蝶诗,程修己称赏之,因而画作“竹映杏花飞三蝶”的花竹草虫图。郑谷《雪诗》有“江上晚来堪画处,渔人披得一簑归”句,画家段赞善安节见而爱之,因采其诗意、景物图写之。在苏轼以前,尽管诗画家们在创作实践上已经作了不少努力,但是,前人只对这种文艺现象作过记述,却还没有人对之作出过理论阐发。东坡则第一次从理论上精辟地论述了王维融通诗画的历史贡献,明确地提出了“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艺术见解,明显地提升了王维在我国诗学史、画学史上的地位,改变了前代人对王维画艺评价不高的现状。这一理论,不仅适合于王维,同样适合于一切努力融通诗画艺术的诗人和画家。苏轼将历代诗人、画家融通诗画艺术的创作实践,提升到理论层面上,加以科学的概括,总结出诗画融通七种表现形态中最基本的两种形态,对我国诗画艺术和诗画融通的发展,产生了不可估量的深远影响。
在我国诗歌与绘画的发展史上,苏轼将创作实践与理论研究辩证地统一起来,写出过许多优美的诗篇,画出过许多美轮美奂的画幅,发表过许多有关诗歌、绘画和诗画融通的艺术见解。其中,最有价值的画论,便是诗画融通的理论。苏轼既探讨了诗画艺术的差异性,又深入探讨了诗画艺术的共同性,进而又提出了诗画艺术的融通问题,逐步深化,构成了完整的诗画融通的理论体系。同样,他又以这种理论指导自己的诗画艺术创作,画出“画中有诗”的绘画艺术品,写出许多“诗中有画”的诗篇,深化自己的理念体系,在我国诗画发展史、画学理论研究史中,苏轼做出了前人从未做过的事业,作出了划时代的贡献。
(作者单位:苏州大学文学院)
上一篇:笔谈、画谈与诗谈
下一篇:诗人韩翃的传奇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