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日是人生中最重要的日子,现代人逢过生日大多会庆祝一番,再简单不过的也会买个生日蛋糕,唱个生日歌。那么古代人过生日吗?当然,必须要过。那尊为天子的皇帝怎么过生日呢?肯定比普通百姓高端大气上档次。大唐是最为强盛的王朝,唐朝的皇帝都怎么过生日呢?可以说各自精彩吧。
一般来说,皇帝过生日的标配是要大宴群臣,放假过节。但也有例外,如史上著名的贤君唐太宗,新旧《唐书》中都没有关于唐太宗过生日的记载,封演《封氏闻见记》给出了原委。太宗曾经在生日那天对长孙无忌说:“今日是朕生日,俗云:‘生日可喜乐。’以吾之情,翻感思!”说完后太宗“因泣下”。仅看这几句话还有点摸不着头脑,是什么情让太宗感而泣下?此段记载之前有一句总论:“近代风俗,人子在膝下,每生日有酒食之会。孤露之后,不宜复以此日为欢会。”“孤露”意为幼年丧父,或是父母俱亡。唐太宗的母亲窦氏在大唐尚未建国时已去世,父亲唐高祖李渊,玄武门之变后,退位称太上皇,九年后病逝。太宗应该是有感于给予自己生命的父母皆已不在人世,生日这一天反而更觉伤感。因此,唐太宗基本不过生日。虽然唐太宗自己不过生日,但是皇孙诞生,“太宗幸东宫,置酒极欢。群臣等奏称:‘皇子多已长成,而陛下初未有孙。今者东宫先诞首嫡,此卜代之休征,无疆之美庆也。率土苍生,莫不抃舞,臣等喜跃,特百常情。’太宗曰:‘君子抱孙不抱子,此是社稷之庆,公等又助朕尽饮,朕安得不喜。’”(王方庆《魏郑公谏录》)一向谨守原则的太宗见到刚出生的孙子高兴得“置酒极欢”,群臣也为之欢欣雀跃,在此情景之下太宗还搬出“君子抱孙不抱子”来解释自己的“失态”。其实对自己的生日可以忽略不过,但对孙子的生日恨不得举国欢庆,这是一个人的正常表现,只能说征战杀敌、励精图治的铁血帝王唐太宗,也抵不住初见孙儿那一刻的柔软,太宗是个真正的男子汉。
唐文宗在历史上以崇尚节俭著称,《旧唐书》记载,“帝性恭俭,恶侈靡”。文宗曾下敕令:“应诸道进奉内库,四节及降诞进奉金花银器并纂组文缬杂物,并折充铤银及绫绢。”文宗提倡节俭以至于将生日礼物都充公了。如此的节俭,大臣们都看不过去了。大和七年十月壬辰,“上降诞日,僧徒、道士讲论于麟德殿”。文宗过生日仅让僧徒、道士做了一场宣讲。第二天,文宗对群臣感慨道:降诞日设斋会,是传承下来的制度,我也不能说革除就革除,而且开这个斋会,只有翰林院学士这样的官员才能进殿听讲,僧道之人的宣讲,很多人都听不到,这是挺遗憾的事啊。宰相路随等奏曰:“诞日斋会,诚资景福,本非中国教法。臣伏见开元十七年张说、源乾曜以诞日为千秋节,内外宴乐,以庆昌期,颇为得礼。”建议文宗干脆取消斋会,像玄宗一样,设立上诞节,君臣欢庆过节。文宗听从了群臣的建议,设置了“庆成节”,但并未提“内外宴乐”之事。如文宗这般节俭的皇帝,生日需重视,设节很必要,但吃喝太浪费!
历史上好佛的皇帝多,如舍身佛门四次的梁武帝,但厌佛的皇帝少,唐武宗算是少数中的佼佼者。武宗厌佛喜道,曾毁寺庙,勒令僧尼还俗。武宗对自己的生日不重视,但专门为道教之祖老子设置了生日,杜光庭《历代崇道记》载:“武宗会昌元年,敕以二月十五日大圣祖降诞之日为‘降圣节’,仍令两京及天下诸州府设斋行道作乐,赐大酺三日,军期急速,亦不在此限,永为常式。”为老子设节过生日,宴会作乐,这还是有史以来第一次。唐武宗的继任者唐宣宗,喜天竺教,赐给天竺教安国寺两个精美豪华的高座,专门用于讲经,并且“创修安国寺,台殿廊宇制度宏丽。就中三间华饰秘邃,天下称之为最,工人以夜继日而成之。上亲幸赏劳,观者如堵”。在安国寺修建了天下最华丽的台殿廊宇,人们争相观看。不仅如此,“降诞日,于宫中结彩为寺,赐升朝官已下锦袍”(苏鹗《杜阳杂编》)。在生日这个重要的日子里,宣宗不开宴会,不看歌舞,却是要在宫中“结彩为寺”,只能说唐宣宗对天竺教是真爱啊。作为皇帝可以很任性,尊崇谁就为谁过生日,尊崇谁就让谁陪着过生日。
皇帝过生日,全国人民都放假庆祝,这绝对是大快人心的事。将生辰设置为节日是唐玄宗首创的,《旧唐书》有载:“八月癸亥,上以降诞日,宴百僚于花萼楼下。百僚表请以每年八月五日为千秋节,王公已下献镜及承露囊,天下诸州咸令宴乐,休暇三日,仍编为令,从之。”八月五日这天因此被设定为“千秋节”,并且放假三天。其后又改为“天长节”,或曰“天长地久节”。唐肃宗紧跟父皇玄宗,降诞日设“天成地平节”。其后唐德宗将这一举国同庆的节日终止了,缘于吏部尚书颜真卿上奏:“准《礼经》及历代帝王无降诞日,惟开元中始为之;又复推本意以为节者,喜圣寿无疆之庆,天下咸贺,放号节曰‘千秋’,万岁之后,尚存此日以為节假,恐乖本意。”(封演《封氏闻见记》)颜真卿的意思是说设节日很好,只是您老过世之后,全国人民每年还在欢度这个节日,是不是感觉有点怪。于是德宗“敕停之”。直到上文提到的唐文宗设“庆成节”,才又将此节日延续下去,并且一发不可收拾。唐武宗设“庆阳节”,唐宣宗设“寿昌节”,唐懿宗设“延庆节”,唐僖宗设“应天节”,唐昭宗设“嘉会节”,哀帝设“乾和节”。上至皇帝,下至百姓,终于可以名正言顺地过节休假了。
大唐皇帝过生日还有两个标配,讲经和送礼物。唐肃宗将降诞日设为“天成地平节”,并在那天“于三殿置道场,以宫人为佛菩萨,武士为金刚神王,召大臣膜拜围绕”(司马光《资治通鉴》)。就是在宫廷中来一次角色扮演,扮成寺庙里的菩萨、金刚神,然后君臣膜拜,以这种方式来过生日。肃宗之后,此事就变得严肃起来了,不再令宫人假扮,而是真人上场。唐德宗降诞之日,“命沙门、道士加文儒官讨论三教,上大悦”(《旧唐书》),形成了佛道儒的三教讲论。自此成为惯例。
唐玄宗之前未设降诞节,生日庆祝并不隆重,比如唐中宗在降诞之日,在内廷中宴请侍臣,与学士联句《柏梁体诗》。中宗起句“润色鸿业寄贤才”,李峤联句“叨居右弼愧盐梅”,宗楚客联句“运筹帷幄荷时来”,刘宪联句“职掌图籍滥蓬莱”……每人一句,一共十六句。学士们的联句明显在对中宗歌功颂德,此时期还不流行送生日礼物,诗词赠答算是最有格调的生日祝福了。唐玄宗开天时期,国力最为强盛,玄宗财大气粗,生日不仅不需要百官送礼,还会赏赐群臣,开元十八年“八月丁亥,上御花萼楼,以千秋节百官献贺,赐四品已上金镜、珠囊、缣彩,赐五品已下束帛有
差”(《旧唐书》)。百官为玄宗贺寿,来者有份,皆有赏赐。安史之乱使得大唐王朝受到重创,国势衰颓,藩镇割据,皇帝过生日不仅不再大方赏赐,反而开始尽情收礼了,《资治通鉴》载唐代宗永泰二年十月,“上生日,诸道节度使献金帛、器服、珍玩、骏马为寿,共值缗钱二十四万。常衮上言,以为:‘节度使非能男耕女织,必取之于人。敛怨求媚,不可长也。请却之。’上不听”。皇上过生日,节度使们趁机送来贵重财宝作礼物,这不明显有行贿之嫌吗?常衮进谏,请求制止这种送礼行为,但任性的唐代宗根本不听。自此之后,送礼之风愈演愈烈,送礼数额愈来愈大,后来甚至增至百余万。不禁让人疑问,莫非皇帝家的日子也不好过,需要靠收礼致富?
其实,大唐天子过生日的主旋律还是歌舞玩乐,玩得最嗨的非唐玄宗莫属。每年玄宗的生日“千秋节”这一天,宫廷内外的歌儿舞女、献技仪仗,竞相表演,盛况空前。有王昌龄《殿前曲二首》为证:
贵人妆梳殿前催,香风吹入殿后来。仗引笙歌大宛马,白莲花发照池台。
胡部笙歌西殿头,梨园弟子和凉州。新声一段高楼月,圣主千秋乐未休。
所有的表演,所有的欢乐都是为了祝福“圣主千秋乐未休”。唐玄宗是个音乐大家,作曲、演奏无不精通,逢降诞之日,歌舞娱乐自然是他的最爱。仅从乐府曲调的留存来看,至少有三首曲调都是为玄宗的“千秋节”而制,有《千秋乐》《天长地久辞》《圣明乐》。张祜《千秋乐》曰:“八月平时花萼楼,万方同乐奏千秋。倾城人看长竿出,一伎初成赵解愁。”歌辞描述了千秋节万方同庆的欢乐场景。“千秋节”又称“天长地久节”,卢纶作《天长地久词五首》,前三首云:
玉砌红花树,香风不敢吹。春光解天意,偏发殿南枝。
虹桥千步廊,半在水中央。天子方清暑,宫人重暮妆。
辞辇复当熊,倾心奉上宫。君王若看貌,甘在众妃中。
这首曲子带有和声,每当一首唱完后,众人就会和唱“天长久,万年昌”。如果玄宗此时站在花萼楼上,看着万人同唱一首歌,那气势恢宏的和声仿佛要传入云霄,他该是多么的荣耀与满足。《圣明乐》又名《献寿词》,张仲素有《圣明乐三首》,其一云:“玉帛殊方至,歌钟比屋闻。华夷今一贯,同贺圣明君。”描写四方华夷同贺大唐天子圣诞之节。这三首曲子皆是玄宗时期所制,可惜没有歌辞留存,张祜、卢纶、张仲素虽非玄宗时人,但从其摹写的歌辞内容仍可见当年玄宗“千秋节”的盛大。这三首歌曲就是唱给玄宗的“生日歌”,动辄会有万人和唱,相比之下,如今反复唱着“祝你生日快乐”的《生日歌》简直弱爆了。
不是每个大唐天子都有一首“生日歌”,除了唐玄宗,仅唐德宗有生日作乐的记载,《新唐书》云:“昭义军节度使王虔休以德宗诞辰未有大乐,乃作《继天诞圣乐》,以宫为调,帝因作《中和乐舞》。山南节度使于又献《顺圣乐》,曲将半,而行缀皆伏,一人舞于中,又令女伎为佾舞,雄健壮妙,号《孙武顺圣乐》。”王虔休见不得德宗生日没乐曲,特献上一首歌,加上于所献,一共两歌配一舞。但就算这样,德宗的生日歌也远不如玄宗的著名。
唐玄宗设“千秋节”时敕令“天下诸州咸令宴乐,休暇三日”,这可真心是与民同乐。玄宗爱玩儿,尤其喜欢观看一种“热戏”表演,“热戏”就是对台赛戏。据崔令钦《教坊记》记载:玄宗在藩邸的时候有一部散乐,当了皇帝后,经常让宫廷的太常乐和藩邸乐表演热戏。一次,玄宗统领太常乐队,对阵宁王统领的藩邸樂队,藩邸乐“一伎戴百尺幢,鼓舞而进,太常所戴则百余尺。比彼伎一出,则往复矣,长欲半之,疾乃兼倍”。藩邸乐伎动作灵活迅疾,太常乐伎戴竿虽长,但想把藩邸乐伎的戴竿折断,也没那么容易,双方难分胜负。表演过程中“太常群乐方鼓噪”,加油助威。在一旁观看的玄宗心急求胜,就想了个馊主意,他让五六十个人在袖子中藏些“铁马鞭骨之属”,站在“鼓噪”的太常乐人身后,等乐人一奏乐加油,他们就乱摇袖子里藏的东西。这样乐声大乱,“皆夺气丧魄,而戴竿者方振摇其幢,南北不已。上顾谓内人曰:‘其竿即当自折。’斯须中断,上抚掌大笑”。藩邸乐伎人的戴竿在起哄中,自己折断了,玄宗得逞大笑。张祜有《热戏乐》一首专门描写这次热戏表演:“热戏争心剧火烧,铜槌暗执不相饶。上皇失喜宁王笑,百尺幢竿果动摇。”
与玄宗同样喜欢观热闹的皇帝是唐敬宗,敬宗在生日那天,“大张音乐,集天下百戏于殿前。时有妓女石火胡,本幽州人也,挈养女五人,才八九岁。于百尺竿上张弓弦五条,令五女各居一条之上,衣五色衣,执戟持戈,舞《破阵乐》曲。俯仰来去,赴节如飞。是时观者目眩心怯。火胡立于十重朱画床子上,令诸女迭踏以至半空,手中皆执五彩小帜,床子大者始一尺余。俄而手足齐举,为之踏浑脱,歌呼抑扬若履平地。上赐物甚厚。”(苏鹗《杜阳杂编》)石火胡带着自己的五个养女,表演惊险的杂技,或是让五个养女分别站在五根百尺竿头,表演健舞;或是搭十层的床子,床子又窄又小,五个养女在最顶端的床子上表演叠罗汉。敬宗看得高兴,重赏石火胡母女。敬宗选在自己的生日这天观看这么惊险伤身的演出,也是醉了。
大唐天子们的生日虽然任性享乐,但总的来看,那只是帝王的欢乐,多了些与民同庆的荣耀,多了些酒宴歌舞的奢华,似乎少了些父母手足的亲情。其实,贵为天子也与普通人一样为人儿女、为人父母,因此也有着与普通人一样的七情六欲。韦绚《刘宾客嘉话录》记载德宗遗事,唐德宗有一次对丞相李泌的倚老卖老不悦,李泌赶紧说:“陛下天宝元年生,向外言改年之由或以弘农得宝,此乃谬也。以陛下此年降诞,故玄宗皇帝以天降至宝,因改年号为天宝也。”德宗听后“圣颜然后大悦”。正因为是四朝老臣,李泌才能给德宗讲出不为人知的故事。原来玄宗改用“天宝”年号,并非是对外宣称的因“弘农得宝”,而是因为孙儿,即后之德宗降生,孙儿才是“天降至宝”。这件小事令人动容,如唐太宗,如唐玄宗,皆为称霸东方的盛世天子,在孙儿面前依然只是一个慈爱的祖父。至此,对于大唐天子过生日的任性,又可以加上一条:疼爱谁就为谁改年号吧。
(作者单位: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
上一篇:含而不露神韵天成
下一篇:大唐王朝的第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