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的诞生
湛湛1长空黑,更那堪、斜风细雨,乱愁如织。老眼平生空四海。赖有高楼百尺。看浩荡、千崖秋色。白发书生神州泪,尽凄凉、不向牛山滴。追往事,去无迹。
少年自负凌云笔2,到而今、春华落尽,满怀萧瑟。常恨世人新意少,爱说南朝狂客3,把破帽年年拈出。若对黄花孤负酒4,怕黄花、也笑人岑寂。鸿北去,日西匿。
——刘克庄·贺新郎
完全读懂名句
1、湛湛:深厚、浓重的样子。2、凌云笔:指作者作文的大手笔。3、南朝狂客:指孟嘉。4、孤负酒:不喝酒。
暗沉沉的天空一片昏黑,更如何忍受那斜风细雨,像交织着缭乱愁绪。一双老眼生平看尽了五湖四海,幸赖有百尺高楼供我凭倚。远看辽阔原野,千山万岭秋色无际。我这白发书生将热泪洒向沉沦的神州大地,尽管内心凄凉,也不能像齐景公为个人生死而朝牛山落泪。追思往事,早已逝去无踪迹。在年少时曾自负有像庾信一样的凌云笔力,如今年华渐老,内心满怀着家国的悲凉。常常不满一般人常举些老掉牙的例子,没什么新意,每到重阳,总喜欢提起南朝的孟嘉,年复一年都把他落帽的故事拿出来说。重阳节本应呼酒就菊,如果对着黄花不喝酒,恐怕黄花也会笑人寂寞呢。其实萧瑟寂寞的感觉哪里能免除?也只有像鸿鸟一样,飞向辽远的高空,暂离悲凉的感伤。此时的太阳,也慢慢落下了。
词人背景小常识
刘克庄(公元1187—1269年),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莆田县城厢(今属福建)人。刘克庄因为出身世家,而得以补官。他在仕途上遭遇到许多挫折;在做建阳令时,刘克庄写了《落梅》一诗,里头有“东风谬掌花权柄,却忌孤高不主张”的句子,而被当时的谏官李知孝、梁成大抄录向当权者告密,认为是讪谤朝廷,因此遭免官十年。之后复官,因为直言敢谏,又被罢官。
后来宋理宗赏识他“文名久着,史学尤精”,特赐同进士出身,因此接任不少官职。而后又任中书舍人,做些掌管文书、起草文诏的工作。任职期间,因弹劾权相史嵩之十一大罪状,刘克庄再度被罢官;然而晚年巴结贾似道,官至工部尚书兼侍读、龙图阁学士,可说是晚节不保。虽然如此,他对国家人民的热爱和忠诚,从他的行事和作品中可见一斑。
名句的故事
“常恨世人新意少”一句,除了明说世人少有新意,每次到了重阳,总是讲起南朝孟嘉落帽的故事,也可以看出作者的自负。刘克庄在文学创作方面,一直是很有信心,“常恨世人”一句更是从这种恨世之少有新意的本身显出了一点难得的新意。名句中的狂客即是孟嘉,故事发生在晋朝时候。一次重阳佳节,大将军桓温大宴宾客,很多官员幕僚都来赴宴,当时他们都穿着官服。忽然刮起一阵风,把一位名叫孟嘉的官员的帽子吹掉了,可是孟嘉并没有察觉。官帽对于为官之人来说非常重要,丢了官帽寓含着丢掉官职的意思。后来孟嘉去厕所,桓温就暗自叫人写文章嘲谑孟嘉,并在孟嘉回来之前把文章放到他的座位上。过没多久,孟嘉回来了,大家都等着看他的笑话。没想到他看完文章,马上很潇洒豁达地应答,于是这件事就流传下来,而为人津津乐道。
刘克庄从“重阳”主题写到了“南朝狂客”,后来又讲到黄花、岑寂,最后写到“鸿北去”,历代以重阳为题材的文学作品多如牛毛,但逢节之作往往容易流于一般化,然而刘词却能不落俗套,另出新意,从“常恨世人”一句开始,令人眼睛为之一亮。词末则暗喻宋末国势江河日下,和希望能恢复中原的渺茫无望,令人不胜欷歔。
历久弥新说名句
刘克庄认为世人往往少有新意,确实在大部分时候,世人往往如此。
明代因为较缺乏能以自己在文学上的独特风格和造诣号召一时的大家,所以往往按照文学观念或活动地域形成各种流派或社团,以致文学流派复杂,主张拟古的前七子便属其中一派。他们大多恃才傲物,自吹自捧,甚至把持文坛,其中的领袖人物王世贞更主张“文必西汉,诗必盛唐,大历以后书勿读”;其中所说的大历约是中唐时期。
在前七子之后,又出现后七子,他们对于拟古,更是遵循前七子的脚步,恪守着相同的原则。虽然王世贞在晚年时也曾对相互牴排的归有光感到惭愧,他这么说:“千载有公,继韩、欧阳,余岂异趋,久而自伤。”这里的“千载有公”指的是归有光。然而前后七子以共同的摹拟倾向与狭隘的文学观,而为人所诟病,则无可推托。
相反的,再看看清代的学者赵翼。他曾写过《论诗》数首,其中一首这么写着:“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这首诗十分有名,是说李白和杜甫的诗篇虽然写得很好,但是历代人们不停地传颂,到了现在(清代)已经一点都不新鲜了。一代本有一代的人才,他们各为文坛的领袖,也能创作出顶好的诗歌来。
上一篇:《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名句鉴赏
下一篇:《年华空自感飘零,拥春酲,对谁醒》名句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