侬是江南游冶子。乌帽青鞋,行乐东风里。落尽杨花春满地,萋萋芳草愁千里。
扶上兰舟人欲醉。日暮青山,相映双蛾翠。万顷湖光歌扇底,一声催下相思泪。
-----赵孟頫
上录《蝶恋花》是赵孟頫在宋亡之后写的一首春游词。词中虽云“行乐”,但细绎全篇却并无欢乐之情,反见一片深浓愁恨,其中显然别有寄托。清人沈雄《古今词话·词评下》引邵复斋语云:“公以承平王孙而遭世变,黍离之悲,有不能忘情者,故长短句得骚人之遗。”此词寄托的正是一种“黍离之悲”,即故国之思,同时也寓有一种华年虚度的伤感。词中叙事、写景、抒情交错而下,化用前人诗句也浑然天成,如自己出,因而饶有流动自然之美。
起唱直叙春游情事:“侬是江南游冶子,乌帽青鞋,行乐东风里。”言语虽然豪纵,心情却甚凄苦。“游冶子”犹言浪荡子。“乌帽青鞋”是山野之人的服饰。杜甫《奉先刘少府新画山水障歌》云:“若耶溪,云门寺,吾独胡为在泥滓,青鞋布袜从此始。”又陆游《东阳道中》诗云:“风吹乌帽送轻寒,雨点春衫作醉斑。”语既出此,意亦近之。词人本是赵宋王孙,如今却在浪迹江湖,心中怎能没有感慨?所以自称为“行乐东风里”的“游冶子”,乃是百无聊赖的自嘲自笑,其中隐含着一种难言之痛。
续拍描绘眼前光景:“落尽杨花春满地,萋萋芳草愁千里。”杨花都已落尽,桃李当更无花,明明是春已去,却还说“春满地”,可见惜春之意极痴,在春已难寻之时,仍将满地杨花看作春的存在。如此婉言“落尽杨花春满地”,比直说“落尽杨花春已去”更觉伤心。屈原《离骚》有句云:“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这里也隐寓着同样的感慨。“萋萋芳草”语出汉代淮南小山《招隐士》:“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词人用此,亦寄寓着王孙流落的悲哀。以草喻愁,古来多有。如南唐李煜《清平乐》词云:“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这里也是一样。芳草萋萋,一望无际,正如愁思的茫远,所以说“愁千里”。
重起转写游湖情景:“扶上兰舟人欲醉,日暮青山,相映双蛾翠。”“兰舟”即木兰舟,南朝任昉《述异记》言浔阳江七里洲有鲁般造木兰舟,故用为船的美称。“双蛾”即双眉,因女子之眉细长弯曲,有如蚕蛾的触须,故美称为蛾眉。“扶上兰舟人欲醉”上承“行乐”一语,谓被人扶上游船时已有醉意,可见此前“行乐”颇为恣肆。“日暮青山,相映双蛾翠”则描写船上所见之景。远处的青山在落日余晖中色浓如黛,与船上歌女的翠眉遥相映衬,更觉山美人美。但与“日暮”连在一起,又微微透露出一种“美人迟暮”的忧伤。情融景中,耐人寻味。
结拍翻出心中悲感:“万顷湖光歌扇底,一声催下相思泪。”“歌扇”是歌舞女郎用来传情饰态的彩扇。“相思泪”本指苦思情侣之泪,借指怆怀故国之泪。万顷湖光都展现在歌扇之下,景象十分瑰丽壮阔。一声歌起便催落相思之泪,情绪又异常凄苦悲凉。这样以清歌美景托出愁恨哀伤,尤见情思厚重,意境深远,言辞有尽而韵味无穷。
上一篇:吴澄《渡江云·和揭浩斋送春》元代词作鉴赏
下一篇:张翥《多丽·西湖》元代词作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