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朱希真《渔父词》(其十)
曾去钓江湖,腥浪粘天无际。浅岸平沙自好,算无如乡里。
从今只住鸭儿边,远或泛苕水。三十六陂秋到,宿万荷花里。
-----李符
朱希真,即宋词人朱敦儒,他前后写有《好事近·渔父词》六首,咏唱逍遥湖山的闲适情趣。《钓船笛》即《好事近》的别称,但李符的词却并不仅如其自称乃普通的效仿,通篇从钓船、渔父落笔,而情思自出人意表。起句以一个阅历甚广的渔父的声口自述平生,谓己曾驾船钓于五湖四海。然后,以“钓江湖”的感慨统摄上片。“腥浪粘天”化用黄庭坚《四月末天气陡然如秋遂御裌衣游北沙亭观江涨》诗“震雷将雨度绝壑,远水粘天吞钓舟”,表明自己泛舟钓于五湖四海之时,因钓而不避其腥,也不能不闯荡于“粘天”巨浪之间。这充满了腥气的江湖之钓,是伴随着风险的令人心神不宁的生涯。在苦撑的间隙,也会遇到一片“浅岸平沙”。这是钓于“腥浪”的闲暇,是他“钓江湖”的小憩。“腥浪粘天无际”所展现的是渔父生涯的主要层面,而“浅岸平沙”则是粘天腥浪的参照系。它向词人昭示出作为渔父的人生与前途的另一个层面。在经历风涛之险后,他感叹“浅岸平沙”之美好,同时,他更联想到,生活中还有比江湖的“浅岸平沙”更令人向往的境地。“算无如乡里”,是其经历了“钓江湖”之后的人生审视。在“钓江湖”的吟咏中,作者以渔父自况,以隐约微渺的艺术方式,表现出对自己半生坎坷的幕府生涯的否定。
下片接前“无如乡里”句。他不再作“钓江湖”之举,而是要寻求比江湖中的“浅岸平沙”更合于自己人生理想的境遇。这就是他的家乡。“从今”句表现出他对最普通的乡间生活的向往。在经历过“腥浪粘天无际”的江湖垂钓之后,“鸭儿边”则意味着宁静、祥和的氛围。词人用“只住”二字表现出他的人生抉择。这一意象所蕴涵的是生动亲切、适情悦性的审美情趣。“远或”句写他有时也会出行,但已不是在吞舟的巨浪间搏击、垂钓,而是悠闲地泛舟清流。结拍表现出词人对人生理想极境的追求。“鸭儿边”的依恋,“泛苕水”的闲适,都表现出世俗生活中的雅韵,是词人对家乡之美的重新品味,然而,这仅仅是家乡之美的寻常形态与体认,家乡之美的极境在于它的秋色。“三十六陂”句出于姜夔《惜红衣》。其词末云:“问甚时同赋,三十六陂秋色?”作者化用白石词中典故,非常自然。这里的“三十六陂”泛指家乡湖湾池水之多。待家乡秋意正浓,水泽荷花开遍,他要眠于万朵荷花之间,尽情地领略这水色荷香,似乎借以补偿昔日因漂泊江湖而造成的对美好时光的忽略与怠慢。“宿万荷花里”,这超然物外的奇想,昭示出旷逸不群的心性、天机自得的趣味。而如此意境又是以平白如话的文字出之,短语长情,余音不尽,非他人道得出。陈廷焯称李符此词“别有感喟,于朱希真五篇外,自树一帜”(《白雨斋词话》),又道“回头是岸,热中人读之,冷水浇背”(《词则》),可谓的评。以轻快的笔墨表现深沉的意蕴,正是此词的特色。
上一篇:王士祯《蝶恋花·和少游》清初词作鉴赏
下一篇:蒲松龄《大江东去·寄王如水》清代词作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