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红楼珠箔》严元照
红楼珠箔,护轻寒、四面垂垂不卷。鸳甃几番连夜雨,添了晓妆春倦。柳待摇波,梅还悭雪,未觉东风软。横塘路迥,踏春情绪先懒。
望极迢递春江,归帆何处,芳草和天远。欲寄天涯无好梦,梦与行云都断。鸾镜尘昏,兽炉香冷,憔悴无人管。西园花事,一年判付莺燕。
说到春天,大家都知道那是万物欣欣向荣的季节,绿树成荫,繁花似锦,总会引得游人赞叹不已。但此词描写的却是“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宋李清照《声声慢》)的早春。
上片在外部气候和人物的内心感受两个方面都突出了一个“寒”字。开头“红楼珠箔,护轻寒、四面垂垂不卷”,写富贵人家的楼阁珠围翠绕,闺房周遭重重帘帷密遮。“红楼”,华美的楼房,旧常指富贵人家女子的住处,如宋王庭珪《点绛唇》词云:“花外红楼,当时青鬓颜如玉。”“珠箔”,珍珠缀成的或饰有珍珠的帘子。唐白居易《长恨歌》咏贵妃步出卧室曾写下“珠箔银屏迤逦开”这样的丽句,可知其为富贵人家所享用。因此,从此词的开头四字就可推测出词中抒情女主人公的身份是高贵的。在这早春时节,丝丝寒意透过华丽的珠帘侵入室内,“护轻寒”实为难御轻寒,一个“护”字耐人寻味,颇见出女主人公易受伤害的娇弱性格。任珠帘四垂不愿一卷,显然女主人公心情并不愉快。三句既是写景,又表述了人物的内心感受。这挥之不去的寒意实际上并不仅仅是生理上的感觉,更是其孤凄情怀的征验。连番阴雨的晦冥景象,自然令人更增倦意,她在深闺中便“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唐温庭筠《菩萨蛮》)了。而雨洗“鸳甃”,使那井砖上烧结出的鸳鸯纹益发清晰可辨,自也令慵倚妆台隔帘闲看的女主人公怦然心动。“甃”,井壁,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瓦部》:“谓用砖为井垣也。”“鸳甃”,就是用带鸳鸯图案的砖块砌成的井壁,用在此处作引线,暗示读者女主人公想到鸳鸯时内心是否也有一种愿望或一丝牵挂呢?笔致含蓄,大有言外之意。下面续写她“晓妆”完成后痴望户外,看到柳枝刚刚冒出嫩芽,还未能在水波上袅娜地摇曳,傲骨凌寒的梅花正在绽放,只可惜缺一场大雪以显其美丽与高洁。“悭”,久缺之意,宋陆游《怀昔》诗:“泽国气候晚,仲冬雪犹悭。”“未觉东风软”句,上承词首,春风本是和煦的,可眼下一点也感受不到它的温暖轻柔,只觉丝丝寒意袭人。想去踏青,无奈天气是这样的风僝雨僽,想去的地方“横塘”又那样遥远,女主人公便觉慵懒无力,只好将踏春心愿搁起。“横塘”,古堤塘名,在今江苏苏州西南。宋贺铸《青玉案》词的名句“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使横塘成为特定的表情意象,深有怀人之意。
从词的上片看,女主人公虽锦衣玉食,然而内心世界是孤独的。在慵倦中她有所期待,其情感含蓄朦胧但仍可揣度。
词的下片将视线拓展。极目远望,春江浩渺,与天相接,波面上归帆点点,不知将驶向何方,哪里又是它们的归宿?芳草萋萋,绵延不尽,一直伸向天边。想给远方的人儿寄去一点消息,然好梦难成,就像天上的行云,没有运行的轨迹。“迢递”、“远”同义,不惜辞费重言之,正见其心绪之烦乱。“归帆”两句,从宋柳永《八声甘州》词“误几回、天际识归舟”、南唐李煜《清平乐》词“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生出,情思缱绻。女主人公满怀惆怅,无可奈何地将目光收回,但室内她看到的也是一片冷清落寞的景象,妆镜上满积尘埃,香炉里只剩灰烬。既然连室内物品都无心打理,那么西园的花花草草,她又有什么心思去照料呢?只好把它交给莺莺燕燕,由它们随意摆布去吧。结拍两句,与宋陈亮《水龙吟·春恨》词“恨芳菲世界,游人未赏,都付与、莺和燕”意境相似,惟严词哀婉处更胜陈词,虽就全篇格局而论严作尚逊于陈作。
此词通过细致入微的心理刻画,恰到好处地体现了抒情女主人公内心的幽怨,婉转绵丽,又自然清新,颇有易安词之遗风。
上一篇:左辅《南浦·夜寻琵琶亭》抚古悲今词作
下一篇:姚燮《霓裳中序第一·故苑》清末世事变换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