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乐 杨基
狂歌醉舞,俯仰成今古。白发萧萧才几缕,听遍江南春雨。
归来茅屋三间,桃花流水潺潺。莫向窗前种竹,先生要看西山。
一个生性旷达的老人,在饱经了人间世故之后,决心要远离尘嚣,归居山林了。这首词,便是他这种心迹的剖露。
首句“狂歌醉舞”有两解:它既可理解为作者内心因有激愤郁忧急需宣泄而导致举止反常的形象描写,也可视为是对人世百态、醉生梦死现状的高度概括。然而不管是哪一种,其原因都在于“俯仰成今古”,即感慨光阴倏忽、古今剧变。此句原本东晋名流王羲之所作《兰亭集序》中之语:“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成陈迹。”这种感慨由于融入了对人生世道的深刻体验,因此具有很强的包容性,令人倍觉苍凉。“白发”句顺势而下,为自己年老的容貌画像,与前人杜甫《春望》“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陆游《杂赋》“短发萧萧起自梳”等同一意绪,其叹老嗟衰之情跃然纸上。“听遍”句宕开,以“江南春雨”点明作者所归之地是江南吴中(今江苏吴县),所归之时是在细雨绵绵的春季。这里既含作者对祖上迁居地的熟悉和习以为常,同时也不乏老年人已阅尽人间春色的寓意。
过片“归来”两字点醒作意,是东晋名士陶渊明《归去来兮辞》的缩语。除了字面有回来之意外,还包含辞官归隐的内容。语言浅显,含意深刻,出落有自。“茅屋三间”和“桃花流水”共同点染出归居环境的简朴幽静。其中“桃花流水”在上承“江南春雨”以见家乡时令特色及美丽风光外,又借取陶渊明《桃花源记》的描写,突出所居的僻静和与世隔绝。所以在这两句景语的背后,自有其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须予细细品味。词的最后两句连用两典:先是“种竹”,用王徽之当年暂居他人宅地命人种竹,谓“何可一日无此君”之典;后是“看西山”,用他曾说“西山朝来,致有爽气”,婉拒上司桓冲请他出来相助之典(分见《世说新语》中的《任诞》和《简傲》)。作者的用意,显然并不是不要“种竹”,而是不要向窗前“种竹”,以至阻挡了他要朝夕远眺西山爽气的目光。换句话说,他是在强调从此不再受聘出山,而要在此长期隐居下去。这两句话似借童仆之口说出,却意味深长,是全词的主旨所在。
这首词以清新自然的语言,抒写了士人出处进退的人生感慨,体现了老人在看破人事沉浮、古今变幻后所特有的沉静和睿智。其笔墨闲淡,情怀幽深,对奔逐于名利、热衷于富贵的世人来说,确实足以唤醒沉迷,启迪愚钝。
上一篇:顾阿瑛《青玉案·彦成以他故去,作此怀之》以物言怀
下一篇:杨基《清平乐·折柳》初春杨柳咏柳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