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潼关渡河·谭嗣同
平原莽千里,到此忽嵯峨。
关险山争势,途危石坠窝。
崤函罗半壁,秦晋界长河。
为趁斜阳渡,高吟击楫歌。
这首诗作于1882年诗人从家乡远赴兰州探望父亲的途中。诗题中的“潼关”位于今陕西省潼关县之北,地处陕西、山西、河南三省要冲,历代为军事要地。潼关斜建山坡上,西近华山,东接桃林,南靠商岭,北临黄河。诗题中的“河”就是黄河。这首诗所描写的景物意象硕大,构成壮美的境界,并显示出作者开阔的胸襟和高远的志向。
首联“平原莽千里,到此忽嵯峨”,落笔就写自己经过千里平原而来到潼关前,准备“出潼关渡河”,可谓开门见山,十分简洁千脆。第一句起得平稳,景象壮阔。“平原”是指由故乡出发所经历的湖南、湖北、河南三省平川地带,“千里”描写横向空间的辽阔,以“莽”字修饰就更突出了野色苍茫、空旷无际的壮阔之美,诗人的胸襟也正与这千里平原相似。第二句“到此忽嵯峨”则异峰突起,诗人仿佛正策马而来,到此突然勒紧缰绳,骏马双蹄腾空,眼前的潼关形势给人以纵向空间的高峻感。“嵯峨”,高峻的样子。首联两句通过横向与纵向空间的对比,平稳与突兀的相映,衬托出潼关一带地势的嵯峨,但只是先写了一个大概的印象。
颔联“关险山争势,途危石坠窝”,就是承接首联“嵯峨”之意,对千古雄关的险峻之势作正面、具体的描绘,笔触刚健有力。潼关之所以“险”是因为它所依靠的山岭突兀峻峭。峰峦重叠,仿佛争着刺破苍穹,显示着一种上升的伟力与气势,这就使潼关增添了“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险峻之感。一个“争”字又赋予群山以顽强的生命力,具有昂扬向上的气概。不仅“关险”,入关的山路也峻峭,这是因为常有山石坠落砸在山路上,砸成一个个石窝石坑,使征途高低不平。一个“坠”字又显示出一种下沉的力量与气势。颔联两句所表现的山峦的力量方向相反,但都具有惊险之感。这种自然的力也是诗人内在的力的外现。
颈联“崤函罗半壁,秦晋界长河”,又进而转写登上潼关放眼四望所见的景象。这一联既以周围的雄伟山川作为潼关的陪衬,又抒发了诗人深沉的历史感与浓郁的民族意识。前一句中的“崤”即崤山,“函”即函谷。崤山位于潼关东南,分东崤与西崤,都极险峻;相传周文王曾于东崤避风雨,西崤则传说是夏桀先人皋的坟墓所在地。崤山显然具有沉甸甸的历史感,也积淀着民族精神。函谷在潼关东北,东起崤山,西至潼津,谷深如函,谷中有函谷关,号称天险。“罗半壁”是说潼关以东的“崤函”构架出中国西北部这半壁江山,极力突出这一带地理形势的重要。“秦晋界长河”是写潼关以北的黄河如一条疆界,分出东西两岸的秦、晋之地。秦、晋是春秋时的两雄,长期交战,晋曾大败秦于崤山。颈联两句描写潼关雄峙千古,以崤山、函谷、黄河为天险,此间演出过不少攻战征伐的历史活剧,它们都联结着中华民族兴衰的历史命运。当诗人站在这凝聚着民族精神的潼关之上,怀古思今,不能不激发起继承民族精神,书写民族历史新篇的爱国热情。
尾联“为趁斜阳渡,高吟击楫歌”,正是以抒发报效祖国的豪情来结束全诗。这联的意思是说,作者为了趁着斜阳未落之际渡过黄河,所以像祖逖一样击楫高歌,催舟奋进。“击楫”是巧用《晋书·祖逖传》中的典故:东晋名将祖逖于建兴六年(313)率部渡江北伐苻秦,在中流敲击着船桨发誓说:“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表达了他不恢复中原决不罢休的意志。年青的谭嗣同常以祖逖自励,他在另一首《和仙槎除夕感怀四篇并序》诗中,也有“有约闻鸡同起舞”的诗句,表示要像祖逖一样闻鸡起舞,奋发有为,报效国家。这里诗人“高吟击楫歌”,更充分地表现出他慷慨豪放的气概,而“为趁夕阳渡”,又显示了他迫切的报国心愿。
这首五言律诗前三联主要是写景,层层铺垫,把势蓄足,因此尾联的抒怀就显得水到渠成;一个年仅18岁的青年爱国诗人的自我形象,也就跃然纸上了。
上一篇:清·朱彝尊《出居庸关》写景与思乡情怀
下一篇:清·张问陶《出栈》描写栈道情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