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仁寺荷花池(四首录一)·何绍基
坐看倒影浸天河,风过栏干水不波。
想见夜深人散后,满湖萤火比星多。
本诗作于道光十九年(1839),正是何绍基仕途光明,一帆风顺之时。从诗作中,我们就可以充分领略到这位涉世未深的典型士大夫诗人当时那种恬静、安适的情怀。
《慈仁寺荷花池》原作共四首,此选其一。诗写夏夜古寺赏荷纳凉的所见所感。诗的头两句,写眼前之景,而寓实于虚。星月之下,盛开的荷花的倒影如同浸在银河的倒影之中,写荷花、写银河繁星,均不取直笔,而取水中之影,从池水着眼,表现出诗人独到的艺术眼光。如此写法,突出了夏夜古刹那种特定的环境氛围,平添了一番夏夜的神秘色调,增强了作品的艺术表现力。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惟其如此,池中倒影方能这般分明,读者不仅能感受到徐徐轻风带给盛夏夜中人的无限快意,也同时感到写来合于事理。诗的后两句,是作者的想像之词。当夜深沉,人散尽,荷花池又是如何一番景象呢?“满湖萤火比星多”,堪称神来之笔,荷花池没有因为夜深人去而归于寂灭,恰恰相反,只有到此时,它才入其佳境,大自然将会完全展现出它极其辉煌的真面:湖面的萤火,湖中的萤火,天上的繁星,水中的繁星,萤、星闪耀,交相辉映,这是一种何等壮观的奇景。诗人凭借他对自然界的观察和神奇的想像,为我们描摹了一幅令人心醉的绝妙图画,带给我们艺术美的享受。
全诗着墨不多,却极能把握特定的环境,由此出发,造成深邃的艺术意境。而诗作的文字又极浅近,自然朴实,并无填塞雕琢,表现了“学人诗派”中人诗歌创作风格的另一面,这也是我们不主张对“宋诗运动”予以简单否定的一个原因。
上一篇:梁鼎芬《春日园林》表现志节与失意情绪诗
下一篇:吴雯《次青县题壁》表达求仕不遇、惆怅西还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