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尼拉拉《茉莉花蓓蕾》爱情诗鉴赏
〔印度〕 尼拉拉
一枝茉莉蓓蕾,光洁纤细娇美,
在幽僻的树林中,在嫩枝上绿叶中幸福地酣睡,
做着甜蜜的美梦,懒洋洋地微闭双眸。
想起了幽会时的甜言,想起了沐浴月光的夜半,
想起了清辉下颤动的笑脸。后来呢?
微风吹过密林、湖、泉、深山、绿丛、藤萝、花园,
来到他和蓓蕾嬉戏的林畔!
蓓蕾还在梦乡,怎知情人来到了她的身边?
情人亲亲她的脸,枝条晃动如吊挂的摇篮。
她依然倦睡不醒,微闭着弯弯的大眼,
不知是激动过份,还是因为痛饮了青春的酒泉,
竟然不知为失礼而羞愧。
狠心的情人,心儿硬如石板,
又是几阵猛吹,把娇美的姑娘摇撼,
把白嫩的脸亲遍。
姑娘猛然惊醒,惊异地向四面查看,
发现情人站在床边,便低头嫣然一笑,
亲热地与情人戏玩。
(刘国楠 译)
《茉莉花蓓蕾》是印度现代阴影主义诗歌的一首代表作。所谓阴影主义诗歌,是印地语诗歌中曾经风行一时的主要流派。诗人尼拉拉(公元1897—1962年)是阴影主义诗歌的代表作家之一。提起他一生的遭遇,的确是坎坷不平。他幼年失去母爱,父亲待之严厉,妻子又早亡,独生女斯罗姬19岁便离开人世……这一切使他穷困潦倒,孤苦伶仃,度过无数的漫长黑夜。正因为有这种不寻常的经历,他对穷苦人才更加同情,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创作风格。总的来说,他的诗以情意缠绵为基调,刻画细腻,生动感人。《茉莉花蓓蕾》便集中反映了这一特点。据诗人自白,他在创作这首诗时是经过浓郁的感情润色的。那时娇妻刚刚去世,诗人痛不欲生。一天,他呆坐在火葬场附近凝神沉思,忽见微风吹过茉莉蓓蕾,这情景使他心中的爱河泛起涟漪,蓦然联想起一对青年男女热恋中的场面,于是挥笔写下了这首著名诗篇。
在《茉莉花蓓蕾》中,诗人好像写的是微风和蓓蕾之间嬉戏的场景,实际上是塑造一对男女情人难舍难分、愉快活泼的热恋形象。正当茉莉蓓蕾“做着甜蜜的梦”,微风徐徐吹来,晃动着它的枝条“如吊挂的摇篮”,把它的身驱摇撼。这本来是描述一种既模糊又具体的事物,但诗人一旦运用了比喻、象征、拟人等表现手法时,便赋予了更深层的艺术构思,着意刻画与诗人心目中永恒的、无名的情人相爱的情景。在那风平浪静的森林中,茉莉蓓蕾便成了初恋中的少女,她在梦中回想月夜下的幽会。微风便是她的情侣,正前来捕捉她的爱情。不过,茉莉蓓蕾又是那样的矜持,她“依然倦睡不醒,微闭着弯弯的大眼”。直到微风发出“心儿硬如石板”的幽怨,不得已“又是几阵猛吹”,方使得她“猛然惊醒”,满足了情人的渴望。由此可见,诗人善于捕捉和把握自己头脑中随时闪过的模糊而具体的图像,然后将其摄入诗作中,借以收到表现主观意识,个人感受、心理活动的艺术效果。全诗语言清新,意境优美,在爱情的帷幕下展现出一派田园风光。
最后要提及的是,印度的阴影主义诗歌创作,是与本世纪初英国文学的影响分不开的。当时英国进步的浪漫主义诗人雪莱、拜伦、济慈和湖畔派诗人华滋华斯、柯勒瑞治、骚塞等人的作品所描写的大自然、爱情、理想和主观意识,对印度诗人产生极大的影响。他们开始冲破传统诗歌创作的羁绊,纷纷从诗斋走向大自然,走向社会大舞台,编织出曲折动人的情节,抒发了个人的美好感受,一篇篇为读者喜闻乐见的上乘诗作相继问世。他们所追求的艺术技巧则是,赋予大自然人格化,描写细腻真切,语言洗练形象,象征手法运用得十分娴熟。这些特点在《茉莉花蓓蕾》中得以完美的体现。
上一篇:〔丹麦〕安徒生《茅屋》爱情诗赏析
下一篇:〔俄—苏〕阿赫马托娃《这件事很简单……》爱情诗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