亨利·克里斯托夫(Henry Christophe,1767—1820),海地著名的民族英雄、总统和皇帝。十八世纪末至十九世纪初,他和杜桑一起领导海地人民揭竿起义,驰骋战场,先后击败西班牙和英国的武装干涉,推翻了法国的殖民统治。革命胜利后,他继续捍卫海地独立,作出了重要贡献。
克里斯托夫1767年10月6日出生在英属格林纳达岛的一个奴隶家庭里。父母亲都是从西非来的黑人奴隶。作为奴隶的儿子,克里斯托夫根本没有上学的权利, 7岁就在种植园里当泥瓦工学徒。终年劳累,不得温饱。12岁那年,他因不堪忍受种植园主的虐待,告辞双亲,逃往法属海地。
克里斯托夫到海地角不久,被狠心的船主卖给了一个法国军官,在法舰上当伙伕。1779年,他随法国志愿军由海地北上,到美国佐治亚州的萨凡纳支援北美独立战争,不久又随法舰回到海地角。
在海地角,克里斯托夫被法国军官转卖给一个名叫考依微克的旅店老板,在旅店当服务员。忠厚而勤恳的克里斯托夫,颇得旅店老板的青睐。老板让他出资20元,赎回了自由权利,并将自己的美丽的女儿玛丽·露易丝嫁给了他。
克里斯托夫生活的年代,法国在海地的殖民统治已面临严重危机,政治局面十分紊乱。混血种人和“自由”黑人纷纷要求实现种族平等,广大黑人奴隶正想突破奴隶制樊笼。海地角附近正是种族矛盾和阶级矛盾最尖锐的地方。在这里,1790年爆发了混血种人和“自由”黑人的武装起义,1791年又爆发了强大的奴隶起义。这一切,都给克里斯托夫的思想以深刻影响,逐渐在他的心灵里点燃了革命的火种。
在杜桑的领导下,奴隶起义的烈火迅即燃遍整个海地北部地区。西班牙和英国妄图火中取栗,分别在1793年5月和9月侵入海地。
面临新的侵略威胁,杜桑立即采取联合法国的策略,向西班牙和英国开战。1794年5月6日,杜桑的起义军在圣·拉斐尔重创西班牙军,首战告捷。起义军乘胜追击到海地角时,克里斯托夫毅然投入起义军,开始走上救国救民的道路。经过一年奋战,起义军由西向东,连克12城,光复了海地北部的大片失地。1795年,西班牙和法国签订巴塞尔和约,从海地撤出了全部西班牙军队。
反西战争的枪声刚一停息,克里斯托夫随杜桑挥戈西进,攻击盘踞在太子港、圣尼古拉港和累凯城等西部和西南部沿海一带的英军。在战争中,克里斯托夫身先士卒,屡立功勋,先后被授予少校、上校和准将军衔。他有“特异的军事才能”,传说他“能以鹦鹉飞行的速度率领团队飞越无数崇山峻岭”。1798年9月,英军节节败退,被围于太子港。英军司令官梅特兰见大势已去,乞求停约。根据英国和杜桑签订的条约规定,英军于10月全部撤出海地。
与此同时,起义军宣布废除了原西班牙和英国占领区的奴隶制度。
1796至1798年间,克里斯托夫积极支持杜桑驱逐法国驻海地的总督和特派员。1799年奉命率领起义军镇压南部种植园主发动的武装叛乱,直捣南部重镇累凯城,统一了整个海地。海地实际上已成为一个独立的国家。
1799年11月,法国拿破仑发动雾月18日政变,建立了军事独裁统治。拿破仑妄图在美洲重建法兰西殖民帝国,于1801年12月委派其妹夫勒克莱尔率领远征军向海地进发。次年2月2日,勒克莱尔的旗舰“海洋”号抵达海地角港口。
克里斯托夫是海地角的驻军司令官。2月2日,他神态严肃地接见了勒克莱尔的参谋。勒克莱尔的参谋一面以“给黑人自由”为诱饵,一面以“法军有能力镇压海地任何叛乱”为威胁,要求克里斯托夫“迎接法军进入海地角”。克里斯托夫洞烛其奸,当即拒绝了勒克莱尔的无理要求。他对这个参谋说:我无权答应法军入城,只有杜桑才有权决定,而目前杜桑在内地(杜桑实际上在海地角),我需要等待他的命令。次日,勒克莱尔再次进行恐吓,宣布他“将在第二天拂晓进攻海地角”。克里斯托夫在复信中坚定地指出:“如果你以武力进犯,我作为一个军官将进行抵抗。”“只有海地角变成灰烬时,你才能进城;而且,即使海地角变成废墟,我也一定同你斗争到底。”克里斯托夫铿锵有力的回答使勒克莱尔一筹莫展,最后只得诉诸武力。
2月6日,勒克莱尔下令法军向海地角发动全面进攻。起义军不断受挫,海地角外围的军事据点相继失守。克里斯托夫眼见海地角危在旦夕,同杜桑商量对策。根据杜桑的指示,克里斯托夫下令烧毁海地角。他亲手点燃自己的华丽住宅,然后率领起义军向山里或内地安全撤退,与法军展开游击战争。
起义军在浴血奋战中严重失利太子港等重要城镇先后沦陷。克里斯托夫只得于4月初同勒克莱尔在海地角附近进行谈判。在法方“保证给予黑人自由”和在法方军队中“保证起义军将领原有军衔”的诱骗下,克里斯托夫率领起义军加入了法军。
法国以为胜利在握,不仅背信弃义地逮捕了杜桑,而且命令在海地重新恢复奴隶制度。严酷的事实教育了克里斯托夫,使他幡然醒悟。他同海地另一起义军将领德萨利纳一起,在1803年初再次起义。海地人民积极响应。法军伤亡惨重,勒克莱尔本人也死于黄热病。11月30日,战败的法军残部撤离太子港,起义军占领了整个海地。
11月29日,克里斯托夫和德萨利纳签署《海地独立宣言》,宣言中说:“圣多明各宣布独立了。我们恢复了我们原有的尊严,维护了我们的权利;我们宣誓,永远不把我们的权利委弃给任何强国。”次年1月1日,海地正式宣布独立,并把圣多明各改为印第安人的传统名称——海地。由德萨利纳担任第一执政。
1806年德萨利纳遭到暗杀。次年由克里斯托夫担任总统。设在太子港的参议院准备宣布它为最高权力机构,制定宪法,限制总统权力。克里斯托夫对此深感不满,发兵征讨太子港,但遭到佩蒂翁为首的南部混血种人的有力反击,被迫向北撤退到海地角。他以海地角为首府,建立了自己的政府;而佩蒂翁则以太子港为首府,成立共和政府。于是,海地形成了南北长期分立的局面。
历经长期战争,海地北部政局混乱,土地大量荒芜,急需加以整顿。克里斯托夫指出,海地必须确立宗教和道德的准则,“没有宗教和道德准则,人类社会就不能存在。”因此,他迅速建立参议院,命令参议院制定宪法和各种法令。1807年2月17日,海地北部正式公布了《新宪法》。
宪法规定,海地公民是充分自由的;永远废除奴隶制度;一切财产受政府保护,侵犯公民财产者必须依法定罪;政府保护外国商人生命和财产安全;政府将在海地普遍设立学校,等等,这些条文反映新宪法具有资产阶级的性质。但它与一般资产阶级宪法又有很大不同。新宪法规定海地为一院制(即参议院),参议院议员由总统任命;由总统掌握军事、行政、财政和外交大权;总统为终身制,并有权在将领中选择自己的继承人,等等,这些条文又反映出新宪法具有严重的封建专制主义的成分。
此外,宪法还规定克里斯托夫所管辖的地区定名为“海地国”,天主教为国教,但容许人们信仰其他宗教。
克里斯托夫继续推行军事管制政策,强迫流散人员务农。规定农产品的一半上缴给国家,其余一半由新兴种植园主和耕作者平均分配。在外交上,他与英美保持亲善关系,宣布开放海地角等为通商口岸,为海地农产品出口开辟了广阔市场。
克里斯托夫的这些政策和措施促使大批流浪者、懒汉和不务正业者务农生产,保证海地人民有一个安定的社会环境,深受群众欢迎。
1811年初,克里斯托夫命令参议院参照欧洲各国帝国时期的政治制度,修改1807年制定的《新宪法》,并示意参议院“为民请命”,建议自己“称帝”。
3月28日,参议院重新制定了一部宪法,计有8条35项。主要规定是,将总统改称国王,命名为亨利;王位实行世袭制,由长子继承;王国的一切法案将以国王的名义颁发;国王的配偶称作海地皇后;国王的子女统称为公子或公主;公子成年后即为参议院议员。此外,宪法对王国的参议院等等机构的职权事宜,也都作了具体规定。
6月2日,克里斯托夫在海地角正式举行加冕典礼,戴上金冠,在“伟大克里斯托夫万岁”的一片欢呼声中登上了皇帝宝座。他根据功劳大小正式册封群臣,计有4个公子和公主,8个公爵,20个伯爵,37个男爵和11个骑士。由这些人组成了海地世袭贵族集团,统治着这个“海地国”。
从8月起,克里斯托夫在海地角等地大兴土木, 营造宫殿,并在海地角外围的群山上修筑8个规模巨大的城堡。这些宫殿和城堡气势之大,都著称于拉丁美洲。
克里斯托夫虽然登上皇帝宝座,但他毕竟是奴隶出身,所以还比较体察民情。根据王室法典规定,每星期四是国王接见日。从早晨10时起,由国王接见一般群众; 下午5时正式接见贵族。在接见群众时,赤脚的黑人农民、黑人商贩、技工、士兵、公务员以及低级官员都可以入宫晋见,向国王提出请求。一般说来,群众的请求都可以在下次接见时得到国王较为“公正”的答复。
克里斯托夫十分重视发展文化教育事业。他在位期间,海地建立了《海地皇家学院》。在海地角、圣叟西和派克斯等城镇,创办了许多学校。它们以英国学校为模式,对海地的旧的学制进行改革。克里斯托夫还给海地学校拨出大量资金,以奖励学者和提高教师的薪水。
1814年,法国波旁王朝复辟,路易十八继位,欧洲战事暂告结束。路易十八立即建议议会重新考虑收复海地的计划。6月,以拉瓦西为首的法国西印度委员会赴西印度群岛,准备“接收”海地。
消息传来,海地形势立刻紧张起来。克里斯托夫在8月15日和9月18日的《海地皇家公报》上接连两次发表告全国公民书。他说:“我们如果要享有和平幸福的生活,则既不能害怕艰苦,也不应畏惧战争”,而“应该尽自己的一切努力来保卫自由”,“我们终究将向全世界人民证明:海地人民能够有效地保卫自由与独立,以及自己的家庭、妻子和儿女。”克里斯托夫的告全国人民书充满着爱国激情与战斗精神,它大大鼓舞了海地人民的战斗意志。
10月1日,克里斯托夫接到了拉瓦西从英国属地牙买加送来的一封信。拉瓦西在信中声称法国“将联合欧洲国家”,“摧毁于法国革命期间在海地建立的任何政府”。克里斯托夫火速召开高级官员紧急会议,向会议宣读了拉瓦西的信件。海地官员一致表示支持抗法斗争。克里斯托夫为表示抗法到底的决心,下令逮捕法国信使、原海地起义军军官梅迪那,并交付特别军事法庭审判,以“奸细罪”处以死刑。
法国见“接收”海地毫无成效,路易十八计划于1815年春天派军远征海地。但由于拿破仑重登帝位,侵略计划未能实现。
1820年8月15日,克里斯托夫不幸中风。各地诸侯乘机发动叛乱。克里斯托夫便在忧愤中与世长辞。
纵观克里斯托夫一生,他在1807年以前为民族解放和奴隶自由斗争的英勇献身精神,得到了海地人民的称颂。 1807年以后,他在治理国家和保卫民族独立方面所作的努力,也应该加以肯定,但他称帝则是违反历史潮流的。尽管如此,克里斯托夫仍然可以说是海地著名的民族英雄。福斯特称颂他为“能干的将军”,绝非过誉。
海地革命是拉丁美洲的第一次革命;又是第一次废除奴隶制度的革命;这是唯一完全成功的奴隶反抗;这又是美洲一个海岛人民凭自己的努力赢得自由的唯一的例子。
——福斯特
上一篇:克拉苏
下一篇:别林斯基